印度吠檀多哲学思想概说
印 度 吠 檀 多 哲 学 思 想 概 说
一、起源与背景
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坐落于南亚次大陆,北面背靠喜马拉雅山南麓,其余大部份临海,少量与东南亚和西亚接壤。印度河和恒河贯穿其中,使其成为肥沃的冲积平原,又由于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故物产丰富。"土沃气暖,谷米易熟。其民不必劳于治生,辄乃游心于远,故夙富于哲学思想。"是对此的最好写照。凭借其优越的地理条件,文明的种子很早就发芽了。
印度哲学思想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期2000年左右。最早见于印度宗教、神话、历史汇集的《吠陀》以及随后出现的哲学诗篇《奥义书》中。《吠陀》宣传对自然力崇拜的多神论,而后,哲学思想便从吠陀宗教思想中分离出来。吠陀诗人提出了关于宇宙形成、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的本质、灵魂和肉体的关系、死后有无存在等种种问题,并给予回答。《奥义书》提出了一种叫"梵我同一"的原理。书中宣称:作为外在的、宇宙终极原因的梵和作为内原、人的本质的我(灵魂)在本性上是同一的,但是由于人的无知(无明),受到业报规律的束缚,把梵和我看做两种不同的东西,如果人能摈弃社会生活,抑制情欲,那么,他就可以直观灵魂的睿智本质,亲证梵我的同一,从而获得最后的解脱。
公元前6至5世纪,在印度出现了与婆罗门教相对立的沙门集团,即自由思想家的统称。其中主要的有佛教、耆那教、顺世派和生活派(邪命外道)。
在公元前后几个世纪,印度传统婆罗门教系统内也出现了很多哲学派别,各派的经典如《数论颂》、《瑜伽经》、《胜论经》、《正理经》、《前弥漫差经》、《梵经》纷纷出炉,从而形成了数论、瑜伽、胜论、正理、弥曼差、吠檀多六大派。印度人把这些承认《吠陀》权威的婆罗门教六派称为正统派,而不承认吠陀权威的佛教、耆那教、顺世派、生活派等称为非正统派。,
"吠檀多"梵文为Veda^nta,源自Veda-anta,意思是吠陀的末尾,延伸义是吠陀的终极。吠陀(Veda)是指印度上古的"吠陀文献",其原意是"知识",记载了人类头脑造神的过程和导致宇宙概念的创造神话的心理过程。主要包括(1)四吠陀:《梨俱吠陀》、《夜柔吠陀》、《娑摩吠陀》、《阿闼婆吠陀》(2)梵书;(3)森林书;(4)奥义书。后三种是解释四吠陀,特别是《梨俱吠陀》的著作。《梵书》是说明吠陀中有关祭祀的起源、目的、方法、以及赞歌、祭祀意义等内容的文集。森林书是梵书的附属部分,因为在森林传授而得名。奥义书则是森林书的附属部分,也是吠陀的最后部分,讨论了宇宙和人生的问题,以及如何由思想及精神亲证以得解脱。流传下来的奥义书有200多种,其中约有14种是吠檀多哲学所依据的重要经典。
二、人物与流派
跋达罗衍那(公元一世纪左右)吠檀多派的始祖。他将各种奥义书的思想加以调和、组织,将梵我不一不异说、真实别异说及弥曼差派等各种学说加以了取舍,重新提出新的梵我论。到五世纪左右,由其口述传承下来的思想被编纂为《吠檀多经》或《梵弥漫差经》,成为吠檀多派的圣典。
乔荼波陀(约七世纪初)无分别不二论的奠基人。深受中观和唯识的"幻论"影响,并将之运用到《奥义书》的注解中,写成其代表著《圣教论》。其主要思想有"三相" 和"四位说"。认为梦时境界是幻,醒时境界也是幻,一切皆幻,唯梵独真。由奥义书的"梵-我"思想到"梵-我-幻"思想,既奠定以后吠檀多各个支派发展的基础,也成为它们之间争论的根源。
商羯罗(公元788-820年)乔荼波陀的再传****,无分别不二论的完成者。对奥义书、《薄伽梵歌》、《梵经》作了重新注释,并写出了其代表著《示教千则》。《示教千则》全书1047颂,分两部分,前一部分为韵文篇,后部分为散文篇。韵文篇主要讲述由无知所引起的一切轮回行为,以及可由明知来对轮回的原因进行消除,然后是讲述阿特曼--我的存在,我与自在神的同一性,行为的本质和造成思想混乱的原因,最后从胜义立场肯定我与最高梵之间的关系。而散文篇主要是记录师生对话和修行生活。商羯罗一派的思想是吠檀多派的主流哲学,下节将有专文描述。
罗摩奴闍(公元918-1038年)被后人认为是毗湿奴神的化身,限制不二论的创始人。主要观点是认为梵、我、幻这三者都是实在的,它们的本性是各异的;同时,又承认梵是我以及幻的内制者,三者是不可分离的关系。
摩陀婆(公元1238-1317年)二元论的创始人。主要观点是认为宇宙世界有两种实体:一种是自存或独立的存在,另一种是依存的存在;自存的存在是梵,依存的存在是我和幻。
尼跋伽(约14世纪)不一不异论的创始人。主要观点是认为最高的实在是梵,梵、我、幻三者都是实在的,梵与后二者的关系,好比蛇和蛇盘、太阳和光线一样,是一种本质上的不一不异关系。
筏罗婆(公元1473-1531年)清静不二论的创始人。主要观点是认为梵是一切万有的创造主,我和现象世界本来与梵是不异,都是纯粹的清静;否认为我、现象世界是"幻"(摩耶)的作用。
三、思想及特征
1.基本思想
梵
梵是最高存在,最高意识,最高我。分为下梵和上梵。
下梵是无明之人对梵的世俗的看法,是对梵的正面阐述,比如造物主,大自在天。他无所不在,无所不能,通过"幻术",幻现宇宙,又能遍观全知一切。是世界的创造者,维持者,毁灭者。
上梵是觉悟的人站在胜义谛的角度对梵的认识,是真正意义上的梵,它不可思议,不可描述,是无属性的梵,只能用遮诠法表述,商羯罗认为任何正面的描述都是对绝对的梵的限制。不可说的上梵才是唯一的存在。另一方面,为了调和奥义书中关于梵的不同观点,商羯罗有时也用正面的词语表达梵,如真,智,喜。
我
我又称阿特曼或灵魂。阿特曼永生不灭、无所不在,是梵的一部分。“我”也是从梵幻生的,分为"大我"和"小我"。大我是全知的、本质的,和梵同体同一;小我是现象界之我,是肉体的和承受轮回的灵魂的主体,也就是我们众生。大我和小我的关系正如火和火焰的关系,二者既是同一,又是非一。小我有业报的苦乐,而大我则没有。不同小我有不同的经历和意识,但小我回归于梵不会影响梵的完整性。
幻
幻又称摩耶,其不能自生,也不能无因而生,它是梵的造作,被认为是大自在天的力量。梵造作出种种象,可以障翳人的视线,造成人的错觉,以为是真,这就是无明,人们因为无明而烦恼。梵因为幻而创造了世界,而梵并不受幻的影响,正如魔术师不受魔术的影响。
2.学说特征
A因果论
梵创造了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既是物质世界的质料因,也是动力因。正如陶罐之于泥土,现象世界也只是梵显现出的名和形,世界的本质是梵。梵是唯一因,果则包括空等在内的多元世界。只有因真实,果不真实,果只是幻强加给因的,这就是商羯罗不二论的因中有果论。
商羯罗对宇宙现象不太感兴趣,他认为现象世界虽是梵的反映,但世界是无常的,相对的,不可能由此认识绝对的梵。
B解脱论
吠檀多的解脱论即是亲证梵而达到梵我合一。分为净心,获智,舍弃一切行为,智成就四个阶段。
吠檀多反对前弥曼差派烦琐的仪轨和训诂,但不反对虔信的行为。祭祀只是帮助无明之人在心中燃起梵,虔信的行为唤醒内心对梵天的爱,对解脱的渴望。苦行离欲瑜伽是为了净心,学习吠陀经典可以获得梵的知识,舍弃一切行为是因为行为是无明,不可能与解脱连在一起,至少必须弃除我是行为者的观念,才有可能升华小我,融我于梵达到解脱。
生前的解脱是有身解脱,又称上智真正解脱。死后阿特曼由天道进入梵界为无身解脱,称为下智渐进解脱。吠檀多认为死时根入于心,心入于风,风入于我,我附有业力而入于细身,上风导此我及其业力出于身体,下智者从头出,上智者无所谓出。
吠檀多派代表性的修行方法则有乔荼波陀的"唵"字法。
C量论
在古印度哲学中,量是指认识的手段和证明的方法。商羯罗对量并没有进行系统地论述,只是随其论述散在各篇。无分别不二论关于量的观点有如下六种。
a. 现量:
指通过直接的感官与事物的接触而获得知识。感官并不是生长在身体外部的器官,真正的感官是位于身体敏感部位。
b.推论量:
指通过先前的知识推理后获得知识。例:如果A象B,B象C,那么A就象C。
c.类比量︰
指依类比认识相似的事物而获得知识。作为一种单独的知识来源,如由家牛而知野牛。家牛是记忆,野牛是感识。
d.圣言量:
指依据足堪信赖的人所教示或依据圣典而获得知识。它包括有意义的声音,口头上的和书面的,包括单词或词组。数论、正理论、弥曼差、吠檀多都接受圣言量,但各家的解释不同,没有统一的定义。
e义准量︰
指借助别的假设解释尚未感知或尚未认识的事物而获得知识。如从'若无云,则无雨',而知'若有云,则有雨'。义准量在只有一种选择时可行,否则就矛盾。
f.无体量︰
指由事物的不存在而获得知识。如由某人不在家可从他上班去了而推知。但并不是所有无体量都能作为非存在的证明。
总的说来,商羯罗对量论多只是沿袭旧说,没什么发展。原因是他认为获得真智不能靠“量”,梵的认识只能从吠陀天启中获得,“量”只是被他用来批判其他各派哲学的。
四、批判与比较
吠檀多派是印度最后集大成的正统哲学流派,吸收各家精华融于一身,对各家哲学都作了评判。比如数论的原初物质,因中有果论;胜论的原子论,因中无果论;耆那教的多元论,无神论;佛教一切有部的刹那说,缘起说;唯识的万法唯识说;龙树中观的毕竟空等。
1. 对数论的批判
批原初物质:无意识的自性不能创造万物,如草不能自己变成牛奶,故原初物质不可能是万物之因。
批因中有果论:因果不可能完全相同,否则因本身会消失。在因果之间,只有一种被明显的差别覆盖的相似性。世界万物都是梵的显现,来自大神的幻力,梵并没有产生变化,只有存在本身的神秘面纱。
2. 对顺世论的批判
批无灵魂转世:既然顺世论反对圣言量,认为判断知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直接认识,那么不管他怎么坚持,他也不可能完全排除身体毁灭后,属于人身固有的认识活动还可能在另一个身体中继续活动。
3. 对耆那教的批判
批多元论:"有"与"无"同时属于某一物体,犹如"冷"与"热"同时存在一样互相矛盾。光与暗不可能在同一物,同一时中存在,因二者是互相排斥的。相对亦赖于绝对之支持,而耆那教否定此一绝对存在。这种不确定的宗教,是不可靠的醉鬼哲学。
批灵魂变化说:如果灵魂的大小取决于身体的大小,那么灵魂每一次转世都会有大小增减的变化。灵魂的性质就不会无所不知,无处不在,这一灵魂就不是永恒的。因为根据吠陀,凡是产生变化的实体,从根本上来说是不永恒的。
4. 对胜论的批判
批原子论:如果原子是物质因,是无意识的。而神是有效因,宇宙待神来创造,则将精神与物质分做二个,倒不如说是神创造了此一世界。神若是有效因,统摄心物,即能创造世界,众生,但此一世界,众生优劣不同,岂非神有偏心。如果说是众生业力感果,与神无关。那神是以盲导盲。神要统摄心物必须连接心与物。但据胜论观点,灵性与原子都是单一无限,没有部分,如何连接。
批因中无果:违背了常识,把内部或基本关系称为内属是错误的。
5. 与佛教的比较
A 不二论与中观的比较:
商羯罗不二论采用的辩证方法与龙树中观的如出一辙,而且对形而上及现象世界的描述与中观也极为相似。故有人称商羯罗的不二论哲学是奥义书哲学与佛教中观哲学的糅合。"非不同"是商羯罗不二论的独特用语,不能完全等同于龙树中道的不一不异。
商羯罗认为现象世界非不同于梵,但不能说梵非不同于现象世界。梵可独立于现象世界而存在,而现象世界则不能离梵独存。如水中月对天上月,水中月之幻是为了显出天上月之真,以幻显真故说梵才是唯一真实的存在。而龙树的不一不异是为论述中道的,一切都是缘起,没有自明自存的本体。缘起故是性空,性空方能缘起,不是独立于缘起外别有空性,二者相互依存,不是以幻显真,而是幻的当下即空。
B 梵与如来藏的比较:
佛教讲的如来藏乍看起来也与梵我很相似,常恒,周遍,清净,只为无明或幻所染,故有轮回世界。佛教讲无我,一般众生感觉好像没有本体,谁当轮回?谁当解脱。《楞伽经》上说:"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槃,离自性,不生不灭……说如来藏已。如来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的如来藏门。"如来藏依然是一切法空性,法无我性的异名。世尊说如来藏的意趣是为了对治凡夫的五种心行。一怯弱心 二骄慢心三虚逛心 四谤真实 五畏无我。如来藏并不等同梵的大我,我见只是对如来藏迷妄执著的缘故。
C 解脱论的比较
吠檀多与佛教的根本区别在于一个是梵我论,一个是无我论。无我是佛陀对无常缘起现象的直观,可以亲证。而梵的知识则是来自吠陀天启,由于梵不可知,不可见,也就无法证明其合理性,故只能建立在对传统吠陀权威的信仰上。
吠檀多派的解脱是梵我合一,个我回归到大我,代价是牺牲个我的意识而获得永恒的存在。吠檀多派一方面把无属性,不可描述的宇宙本体作为上梵,一方面又给其以人格,有智,有喜,能创,能毁。创造出一个与神秘永恒的不可知紧密融合的我,使之永生。而佛教则把我与法分开,法性虽然常恒清净,却并不附有精神意志。
佛教的涅槃是不可定性的,而吠檀多派则认为究竟的解脱境界依然是有心识与喜乐的,佛教仅是肯定涅槃是"绝对"的,而吠檀多派则进一步讨论"这个绝对是什么",亦即把梵定义成喜乐与识。佛教的解脱是贪嗔痴尽,烦恼永尽,涅槃寂净。于其中但见于法,不见于我的。经中常云:‘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即是最好的说明。
五、结说
吠檀多哲学是印度哲学史上的主流,是印度宗教哲学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以无分别不二论为主导,运用了高度的哲学思辩方法,是婆罗门教的主要思想体现。对于印度吠檀多派哲学思想的关注,有助于加强逻辑思维、抽象概括、分析综合、推演归纳等能力,有助于了解印度哲学思想的流变过程,有助于学习印度其它各派宗教哲学思想。
吠檀多哲学不仅是单纯的思辩哲学,而且是重要的宗教生活,它在公元九世纪后重新征服了印度,至今还深远、广泛地影响着占印度总人口70%的印度教徒,给世界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对吠檀多哲学思想的探讨将会更加深入,从而增加人们对人类的文化和历史,对人类自身的了解。
参考书目:
阿旺洛追扎巴 《觉囊教法史》 许得存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
《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 第8卷
多罗那他 《印度佛教史》,张建木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佛学大辞典》电子版
黄忏华 《印度哲学史纲》 (现代佛学大系丛书 第22卷)台湾弥勒出版社 1983年
蓝吉福主编 《中华佛学百科全书》第5卷 台南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 1994年
梁漱溟 《印度哲学概论》 (现代佛学大系丛书 第22卷)台湾弥勒出版社 1983年
龙达瑞 《大梵与自我-商竭罗研究》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平川彰 《《印度佛教史》释显如、李凤媚译 电子版 2001年
乔荼波陀 《圣教论》巫白慧译 商务印书馆 1999年
汤用彤 《印度哲学史略》载于《汤用彤全集》第3卷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9年
许楚群〈略述印度佛教史〉电子版
《印度哲学及其基本精神》 原载于《哲学物集》第610-626页,台北华冈 1976年
《中华佛学百科全书》电子版
宗舜法师 《印度佛教史》讲义 2004年10月8日至13日讲于戒幢佛学研究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