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寺(上卷)
开元寺(上卷)
(紫云寺、莲花道场、莲花寺、兴教寺、龙兴寺)
沿革(1)—唐
——黄守恭舍桑园建寺。
——定名开元寺。
——其他建筑。
——著名住僧。
唐·《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
沿革(2)—五代
沿革(3)—宋
——支院百区。
——更筑东西塔、甘露戒坛。
——著名住僧。
沿革(4)——元
——元代泉州开元寺的规模很大。
——禅风远播,衲子竞集。
——荒废。
——著名住僧。
沿革(5)—明
——渐次重建。
——禅风不竟。
——黄文炳等增修。
——黄凤翔记略。
——天灾人祸。
——郑芝龙重修。
——著名住僧。
沿革(6)—清
——清初修缮。
——嘉庆玉德修及《记》。
——嘉庆盛本修及杨滨海《记》。
——著名住僧。
现规模
明·蒋德璟《双塔记略》
东塔(镇国塔)
——沿革。
——形制。
——须弥座束腰部分的佛传图浮雕。
——塔身浮雕。
西塔(仁寿塔)
——沿革。
——形制。
——浮雕。
东西塔的建筑技术
——塔平面呈八角形,每一角都是支点,比之四角形和六角形支点多,稳定性强。
——塔身造型蕴含建筑学上的多项成就。
——塔心柱和辐辏梁的设置。
——楼板架设方法。塔顶收尖技术。
——塔刹。
——地基工程。
——仿木工艺。
位于泉州城西街中段北侧、新华西路以东,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佛寺。1982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1)——唐
黄守恭舍桑园建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载:
“开元寺,一名紫云寺,在肃清门外。
旧为州民黄守恭园地。唐·垂拱二年(686年)(《八闽通志》作嗣圣三年),守恭梦僧欲化其地为寺,辞曰:‘待桑树生莲花乃可耳。’不数日,桑树尽生莲花,守恭即舍为寺,建大悲阁及正殿,赐额‘莲花寺’。”
【明·崇祯癸末(1643年)释元贤《泉州开元寺志》载:“唐·垂拱二年乙酉(686年)二月,州民黄守恭昼梦一僧乞其地为寺,恭曰:‘须树产白莲乃可。’僧喜谢,忽失所在。越二日,桑树果产白莲。有司以瑞闻,乞置道场,制曰可,乃赐莲花名。”
据《泉州府志》、唐·黄滔《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以及《泉州市志·黄守恭传》载:“唐·垂拱二年(686年),黄守恭感桑莲肇瑞,遂舍宅建寺。有司延匡护大师主持。建殿时,尝有紫云覆地,因名紫云大殿。”(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黄守恭、匡护》
《鲤城区志·卷36·人物·黄守恭》亦载:“黄守恭……辟桑园周围七华里……。当时有高僧匡护,俗姓丘,来西洞州(今鲤城区)一带传播佛教,屡次登门求守恭献地建寺,他拨地建尊胜院,供匡护讲经说法。垂拱二年(686年)桑园出现桑树开莲花的祥瑞之兆,黄守恭就此舍园建寺,请匡护主持工程。”
黄守恭生活的年代是初唐时期,唐王朝建立者高祖·李渊虔诚信奉道教,尊奉老子李耳为皇室始祖,自称李耳后裔。李唐皇帝极力扶持道教,意在借助神权来巩固刚建立不久唐朝政权。唐太宗明确宣布李耳为李家皇室祖先,把太上老君的名位放在释伽牟尼之上,道士的地位高于僧尼的地位。在道教的一些经典中,也宣扬散财救穷、自食其力的内容。这些思想对年轻的黄守恭不能不产生影响。
同样在初唐的武则天统治时期(684—704年),出于争夺统治权的需要,她大力扶持佛教,所以在她将近20年的当政时期,成为中国古代佛教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武则天诏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佛教的新教派——南派“禅宗”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广建庙宇、塑造大佛、铸九鼎……。黄守恭献桑园建寺庙的垂拱二年,正是武则天以武后称制的第三个年头,也是各地建佛教寺庙的高潮时期。】
定名开元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载:
“《八闽通志》:
初名白莲瑞应道场,后名莲花寺。
【又名紫云寺,“时有紫云盖地之瑞,因以得名”。(《温陵开元寺志》)】
长寿(692—694年)中,改名‘兴教’;
神龙(705—707年)中,改名龙兴。
(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勅天下佛寺皆名开元,遂改今额。”
【据《泉州府志》、唐·黄滔《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以及《泉州市志·黄守恭传》载:“寺建成后,初名莲花道场,自垂拱迄开元四易寺号,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始称开元寺。寺东侧建檀樾祠奉祀黄守恭禄位,为紫云黄氏祖庭。”
《鲤城区志·卷36·人物·黄守恭》亦载:“寺建成,初名白莲花应瑞道场,后改称莲花寺。开元年间改名开元寺。黄守恭被尊为长者,僧众于寺西翼为之建檀樾祠,世代奉祀。”】
其他建筑
唐·大中八年(854年),造六角形宝箧印陀罗尼经幢。
唐·咸通六年(865年),寺僧文偁募化造塔,位于寺东侧,原为木塔,凡九级,六年方成,赐名镇国。(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文偁》)
唐末,开元寺佛殿、经楼、钟楼一夕飞烬。乾宁四年(897年)十一月,泉州刺史王审邽重建开元寺,保留以前规制,大佛殿居中,东北隅建钟楼,西北隅建经楼。监察御史黄滔作文《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 勒石以纪其事。(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王审邽、黄滔》)
唐·天复元年(901年),判军事朱弘宵创地藏院,并置寺田延接僧行昭居之。行昭在大殿之后浚甘露井。
著名住僧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0·人物志·仙释》所载,唐代开元寺著名住僧有:
“匡护,开元寺世祖,律行良谨。”(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匡护》)
“令言,居开元寺,苦行,习内典,俗呼化身和尚。”令言属天台宗,大中二年(848年)于开元寺西创支院“西罗汉院”。(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令言》)
“知亮,南唐时居开元东律巷。恒袒一膊,行乞于市,祁寒雪霜中亦然。后移居德化戴云山,不火累一月。堆豗独坐,虎驯其侧。有诗曰:‘戴云山顶白云齐,登顶方知世界低。异草奇花人不识,一池分作九条溪。’宋·大中十二年逝。”(所载知亮即智亮,天竺僧人,又称“袒膊和尚”,应为唐·大中间[847—859年],《县志》列于宋代,作“南唐”、“宋·大中十二年”等语,有误。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智亮》)
“文偁,募化造塔于开元寺东,凡工值使匠自取之,多取则迷方不知所如。六年塔成,赐名镇国。乾符三年(876年)化,年七十九。”(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文偁》)
“常笈,南安延福寺无等弟子。吴栻赠诗云:‘炎蒸庭柏外,杖履雨花间。’林鄂迎入郡城,以开元旧法华延笈主之。”
另:大中元年至六年(847—852)间,华严宗僧行标曾驻锡开元寺。
唐《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
唐·乾宁四年(897年),监察御史黄滔撰《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载,“垂拱二年,郡儒黄守恭宅……舍(宅地)为莲花道场……遂为开元寺焉。尝有紫云覆寺至地,至今凡草不生,其庭大矣哉……垂云薙草,天启地灵之如是,则开元实寺之冠,斯又冠开元焉”。
这里说的是自唐·垂拱以来,泉州开元寺流传的美好神话传说。至今,泉州开元寺的“桑莲古迹”、“紫云殿”、“紫云屏”等,都是承唐·垂拱以来的“垂云薙草”的传说而来的。《碑铭》又云,泉州开元寺和“桑莲、云草”之盛名,“实寺之冠,斯又冠开元焉。”可知早在唐朝,泉州开元寺就是闽中诸寺中最有名的佛刹,而泉州开元寺以“桑莲、云草”为最为著名的胜景。
《泉州开元寺佛殿碑铭》记载了泉州开元寺自唐·垂拱二年(686年)以来的沿革,如载唐·垂拱二年建,称莲花道场,唐·永昌元年(689年)“升为兴教寺”,再改为龙兴寺,唐·玄宗开元年间改为开元寺。记录了王审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审知》)的崇佛,是今日研究泉州开元寺历史、泉州佛教史、泉州古代文化思想史和研究泉州古城史不可缺少的材料。
据《碑铭》云,唐末“我州开元寺佛殿之与经楼、钟楼,一夕飞烬”,其时泉州刺史王审邽(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审邽》)“为兹郡之秋也……乃割俸三千缗,鸠工度木,烟岩云谷”之中。第二年,“宝殿涌出,栋隆旧绮,梁修新虹……方珪丛斗,楣承蟠螭,飞云翼拱,文榱刻桷”。重建后的开元寺,竞是“僧朝梵而谷应,升者骨冰,观者目波,而五间两厦昔之制也”。即泉州开元寺重修后,保留了以前的规制。其大殿佛像的排列次序是:“自东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左右真容、次弥勒佛、阿难迦叶、菩萨、卫神”。并说明这种排列次序,是以“法程之有常”为依据的。如今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佛像的排列与唐代大不一样,则为以后历次重修后改变的。
乾宁四年(897年),泉州开元寺重建,其布局和规制是大佛殿居中,“东北隅则揭钟楼,其钟也新铸,仍伟旧规;西北隅则揭经楼”。其新规制的形势与“又立岳峰,两危蜃云”相配合,“东瞰全城,西吞半郭”,尤为壮观。这不但载明泉州古城址变迁的不可多得的史料。
《碑铭》还记载了唐末福建佛教大盛行,统治者崇拜佛教的情况。乾宁四年,王审知为福建观察副使,“泊帅闽也,愈进其诚,缮经三千卷,皆极越藤之精,书工之妙”。王审知特别举行隆重仪式,迎送佛经入重修后的泉州开元寺的揭经楼。其仪式是“驾以白马十乘,送以府僧,迎以郡僧,置兹之楼”。唐末王审知的崇佛,泉州佛教的兴盛,一目了然。
沿革(2)——五代
五代·贞明二年(916年),闽王·王审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审知》)将拟于福州大都督府造塔的材木,浮江转海至泉,于开元寺建无量寿塔,即西塔的前身。
据《泉州府志·版籍志》记,五代·王延钧“遣官弓量田土,定为三等。以膏腴田地尽入寺观,民间及得其硗窄者,先后如王延彬、陈洪进诸家,多舍田入寺……故寺田产米比民业独重焉”。王延彬在泉州开元寺创千佛院,延僧省僜居之。(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王延钧、王延彬、省僜、陈洪进》)
五代·闽国时,泉州刺史王审邽、王延彬父子笃信佛教,于开元寺西北创支院。王延彬大修功德,大兴土木,为外地来泉之高僧在开元寺建造清吟院、清凉舍、浴室院、泗洲院、法兴院、法华院、罗汉阁、千佛院、金自院。天复元年,又创净外白衣院、上方院。此外,在泉州开元寺还创建兹恩院、天佑院、建法院和报劬律院,延请僧人居之。
当时佛教各宗派十分活跃,如唯识宗僧道昭居罗汉阁治唯识学,律师知琀为支院泗洲律院开山,禅宗青原系义存禅师再传弟子、道溥禅师的弟子清豁居支院上方院。
廿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在泉州新华路距开元寺西塔约20米的围墙外,还曾出土一口小型唐代铜钟,应是开元寺早期遗物。
梁·贞明年间(915—921年),节度使陈洪进延请僧栖岑演说西方《上生经》。
后唐·天成三年(928年),训练使陈敬通铸金身佛像。
后唐·长兴元年(930年),王延彬嗣子王继崇任泉州刺史,创建清隐院,延禅僧师寂住持。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节度使留从效创建六祖东院,延请僧如岳居之。(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留从效》)
南唐·保大四年(946年),王延政从子王继勋(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王继勋》)建造《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石经幢。
南唐·保大间(943—957年),漳州刺史董思安,其妻率子全武,在泉州开元寺建栖隐禅寺,以荐冥福。
此外,在泉州涂关门外法石宝觉山附近乌墨山澳的山坡上,还发现梁·开平三年(909年)雕刻的石像,石像高170厘米,立姿,赤脚踏仰莲座。现在仍保存泉州开元寺内。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0·人物志·仙释》所载,五代开元寺著名住僧有:
“文超,策经为僧,博洽内外,学号宏教大师,擢僧正。唐·天祐(904—907)中,刺史王延彬以超能诗,构清吟院于开元殿东居之。寿七十九。”
“义英,出家开元浴宝院。闽王·审知造金银二藏经,闻英善笔札,征之缮写,厚施以奖劳。英买田三十亩,归粥院。”
“知琀,梁·贞明(915—921年)中为开元寺泗州院开山。预言休咎屡征,王延彬命署左街大德。年八十一卒。”
“文展,居开元寺法兴院。秉戒高洁,闭门而坐。日常枵腹,不就王延彬之招。”
“宏则,文偁弟子。简素不求赢余,稍食亡有,虽王公予膏腴却不纳。王延彬赠句有‘莫怪我来偏礼足,萧宫无个似吾师’之语。”
“省权,年二十二,能讲律,延彬为创院开元寺,优礼之。”
“道昭,号惟识大师,居开元寺罗汉阁。南唐·保大八年(950年),诏征不赴。”
“从允,居开元寺,伪闽通文一年,取笔书伽陀,遂告寂。”
“省僜,仙游人,王延彬创千佛院于开元寺居之。十年足不逾闑后,留从效复延主承天寺,宋初赐号真觉禅师。”(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省僜、留从效》)
“挺赞,居开元寺,王延彬为金身院奉之。陈洪进治州,益严其道,而赞高年矣。宋·开宝五年(972年)寂。”
“栖霞禅师,同安人,居开元寺,以道自高。州牧王继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继勋》)将为广居植粮,辞不受。尝有客来止庵中,顾其寒色满屋,解囊金以施,霞置诸床下。七年,客复至,将更施,霞笑曰:‘前惠尚存。’出视,尘封厚矣。客乃叹曰:‘如此道人,谁能垢之?’俛取旧金而去。”
“朝悟大师,西域人,来居开元寺,数有异征。既去,寺僧刻木为像奉之,号木头陀,亦号挑灯道者。”(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朝悟大师》)
沿革(3)——宋
支院百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载:“历五代至宋,更创支院百区。(《八闽通志》作“二百一十七”。)”
【《开元寺志》作一百一十七】
开元寺范围南临西街通衢,北至大寺后,东至台魁巷,西至孝感巷。原额田分布于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以及仙游、莆田、龙溪、长泰等县。
各支院共存于开元寺,但不相统属,各宗派也共存于开元寺。如熙宁年间(1068—1077年),云门宗有评禅师主支院栖隐禅院;元丰年间(1078—1085年),本州资寿院云门宗捷禅师法嗣可遵禅师主尊胜院;建炎年间(1127—1130年),敦照律师居支院观主院,并按《南山戒坛图经》建甘露戒坛;淳熙年间(1174—1189年),净土宗僧了性及其徒守净创支院极乐院。
更筑东西塔、甘露戒坛
北宋·天禧(1017-1021年)中,东塔改为十三级(木塔)。
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始筑甘露戒坛。
北宋·天对九年(1031年),泉州清凉院僧智贤募缘造陀罗尼经幢。
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西塔赐名“仁寿”。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更筑甘露戒坛,为坛五级。
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柳三娘造方形宝箧印经石塔二座,乾道元年(1165年)王思问修。
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东西两塔灾。淳熙(1174—1189年)间,了性禅师两建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了性》)
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东西塔复灾,僧守淳易以砖,凡七级。
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僧自证重建西塔,始易以石。嘉熙元年(1237年)竣工,先东塔十年而成。
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僧本洪重建东塔,亦易以石,仅一级而止。僧法权继之,至第四级。晋江人天竺院讲主(天赐,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天赐》)作第五级及合尖,至淳祐十年(1250年)竣工,历时12年。
著名住僧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0·人物志·仙释》所载,宋代开元寺著名住僧有:
“僧宗已,主资圣院,夏讲经听者千人,后又主持承天寺、千佛院、宝林院。”
“道岑,齓年为开元药师僧,蕴藉能下人。宋·建隆三年(962年),归从效,以威明王庙改上生院居,岑为第一世。陈洪进继治,予岑僧统印,赐号法济大师。”(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留从效、陈洪进》)
“清豁,居开元上方院,后居贵湖。刺史陈洪进奏赐紫方袍,号性空禅师。”(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清豁禅师》)
“至聪,居开元寺,说经妙乎空有。”
“戒环禅师,居开元寺,空寂自怡,深造道妙。”
“法周,住开元寺,号慧大师。咸平(998—1003年)中,郡守宿翰至寺访之,行殿墀,见其下数茎草,指问曰:‘旧谓紫云盖地,凡草不生,因甚今却有此?’周应声曰:‘地因培客土,凡草有时生。’翰深叹服。天圣元年(1023年),趺坐而化。”
“本观禅师(北宋·晋江人),熙宁间(1068—1077年),太守陈枢延主(开元寺)粥院,参政吕吉父复延主(开元寺)法华院。连奏赐锦衣及圆觉师号。后复连主大中、崇福、水陆诸寺。他如尊胜阁像、石笋桥亭,皆观所造云。年六十二卒。”
“可遵,胡髭碧眼,状如胡僧。居清源遵岩,得施利则镂金缮桥,构筑殿藏,建三石塔于岩之百丈坪。元丰(1078—1085年)间,太守王祖道延主开元尊胜。”
“有朋禅师,元丰二年(1079年),泉守陈枢致朋主教开元寺。宣和六年甲辰(1124年)九月,忽笔偈云:‘张公酒,李公醉,归去来兮何所泥。打破虚空笑一场,金刚脚拄帝释鼻。’跏趺坐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有朋禅师》)
“继松,出家开元寺天佑院,清修自厉,未尝惰容。夏则取水以饮行道,如是有年,时人名之曰‘施水道者’。”
“了性禅师,弟子守净。(南宋)绍兴(1131—1162年)中,开元东西两塔灾,至淳熙(1174—1189年)而性两建之。绍熙间(1190—1194年),净建资圣僧寺塔、嘉泰塔、继新塔、庙、岩、堂、庵、桥凡十有七;其与性之建弥陀殿,创安溪龙津桥、晋江安济桥,盖功力相等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了性、守净》)
“宗达禅师,字无外,有诗名。居开元之普贤院。真德秀延以主崇福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宗达、真德秀》)
“太初,严律行,兼能诗、古文。住开元尊胜。南剑守陈宓招主报恩寺。后真德秀延之大沩温寺。尝出《孟子夜气章》以授学者,名《牛山经》。作文简严有体,而雌黄蔡端明(蔡襄)《洛阳桥记》多三字者,至今传言云。”(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太初、陈宓、真德秀、蔡襄》、《泉州桥梁·洛阳桥》)
“招庆,开元寺僧。僧众问:‘如何是法意?’答曰:‘扰扰匆匆,晨鸡暮钟。’又问:‘如何是和尚家风?’答曰:‘一瓶兼一钵,到处是生涯。’”(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招庆禅师》)
沿革(4)——元
元代泉州开元寺的规模很大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载:
“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宣政院功德使司)武灵刘鉴义(言于伯颜平章)奏将支院(120院)合为一大寺,(世祖)赐额开元万寿禅寺。
中为大雄殿,下为拜庭,朝贺讲约,恭祝圣寿,诣此行礼。东西两廊,庭外拜圣亭,山门,大门外紫云屏,殿后戒坛,坛后禅堂,禅堂之左为黄氏檀樾祠。(又建法堂、寝堂。)”
禅风远播,衲子竞集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延请临济宗杨歧派雪峰可湘禅师之徒妙恩任住持,为开山第一世。
妙恩,俗姓倪,泉州人。持律精苦,胁不沾席者四十余年。遍参名宿,旋入雪峰,谒湘和尚蒙印可,声价日腾起。妙恩慧解圆融,住持开元寺后,不以禅废教,尝注释《弥勒上生经》,以见意焉。武林(杭州)南山罗汉殿灾,妙恩因建罗汉殿于寺东厢,如数像之忄菐焕,一仿武林旧时。明·释明河《补续高僧传》有传。(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妙恩》)
其后40年中,禅风远播,衲子竞集,寺僧达千人之多,“食常万指”,是泉州开元寺最鼎盛的时期。
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中,又建禅堂、双桂堂、檀樾祠、伽兰祠和祖师堂。
元·延祐六年(1319年),僧契祖继住持大开元万寿禅寺,垂四十年。
契祖,俗姓张,同安人,妙恩法子。善说法要。浑然天成,赐号佛心正悟禅师。明·释明河《补续高僧传》有传,附于妙恩传。(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契祖》)
荒废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载:“元·至正丁酉(至正十七年,1357年),(甘露戒坛)灾。”
元末天下纷乱,寺亦荒废。
著名住僧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0·人物志·仙释》所载,元代开元寺著名住僧有:
“如照,从开元袒膊院道符出家,尝典客雪峰,后出主泰山岩。大德八年(1304年),还领开元后堂,十年(1306年)移前堂。朝命赐号‘佛果宏觉大师’。”(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如照》)
“广漩,礼开元寺如照为师。尝咏鼠,有‘寻光来佛后,窃食犯僧残’之句。知寺藏钥,寻迁首众。一日,纵笔大书曰:‘百年大醉,今日方醒。’遂隐几而化。”
“伯福,为僧于积善院,后居开元寺为知事。尝甃殿前大庭石井,泉之东西南北市凿井若干口,众人甘之。承天寺作龙藏及屋,皆求福为之,其后承天以堤董水田,福复助之金百。南安之蒙溪,其下可田,福垦筑之,田成,归之常住。”(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伯福》)
“大圭,廖姓,资性敏慧,博究群书,兼精青乌学,入开元寺为僧。尝赋诗曰:‘不读东鲁书,不知西来意。’自号梦观。为文章简严高古,无山林枯槁气。所著有《梦观集》、《紫云开士传》。”(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大圭》、《泉南著述·梦观集》)
沿革(5)——明
渐次重建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载:“明·洪武、永乐间渐次重建。”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朝廷有旨,选派曹洞宗名僧正映住持泉州开元寺,谕曰:“著他去做住持。如今做住持难,善则欺侮尔,恶则毁谤尔。但清心洁已长久。钦此。”正映“开堂演法,众志翕然”,“竖法堂,建甘露戒坛”,百废俱修。(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正映》)
明·洪武三十三年(即建文二年,1400年),僧正映重构甘露戒坛。
禅风不竟
成化、宏治年间(1465~1505年),开元寺出现“禅风不竟,云散四方,丛林规则,日就陵夷”,住持“主席久虚”。寺产被豪右强占,“由是寺之不能保故域者,十之七八矣”。
明·万历四年(1576年),建“紫云屏”照壁。
明朝中后期,倭患日炽,泉州首当其冲。明军云屯泉州,驻军佛寺。后因随军火药匠、兵器匠急需工场,开元寺、承天寺遂为“硝冶二匠”的工场,“百灶云屯,烬土山积”。每逢佛诞节日,地方官员来寺顶礼,也只好“侧足伛偻灶下尘土旁,苟且终事”。在防倭的理由下,寺僧和地方官员对此随意进占佛寺的行为无可奈何。
黄文炳等增修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泉州开元寺僧通楫、通全与里人陈实、赵用赞等人,请求云南副使黄文炳(黄守恭裔孙)出面,呈报观察使杨乾铭,要求从寺中驱出军匠及其眷属。杨乾铭“毅然独断”,下令尽驱逐之。此后50年,由地方官和寺僧发起多次重修,开元寺得以保存。但比起唐、五代的120支院规模,“仅存十一于千百之间而已”。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载:“万历(1573—1620年)间守恭裔孙、参政文炳(云南副使)增修,郡守合肥窦公复捐修正殿。”
黄凤翔记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载:
“黄凤翔(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黄凤翔》)记略:
‘吾郡开元寺,建自垂拱间,厥后次第营拓。区院之庄严,浮屠之俊丽,屹然为城西巨镇,而有司习朝贺仪者诣焉。年所多历,日就颓毁,故檀樾裔孙、宪副同安黄君,斥财鸠众稍修葺之。而紫云正殿工钜费繁,郡侯合肥窦公捐俸为倡,凡八阅月而工告竣。
窦侯将以入觐行,诸耆老方相率祈佛,冀谐所愿。谓兹盛举也,宜有纪,而属笔于余。
余谓如来示法以无为宗,其视吾儒名教,犹之苍与素,燕与越。然顾夫旛幢之供设,梵呗之赞颂,所为朝夕勤祷,展敬于空王者,厥礼一何重哉!数百年祗垣精舍,高皇帝纶音在焉。而诸司遥祝之仪,俯偻于剥栋颓楹之下,彼奉空王者计画无复之耳。而析珪担爵,北面称臣子奚为者也?此窦侯所为目击而心惧也。
余纪其事,而系以诗曰:
银函遥度,须弥嵂崒。国号毘尼,天日兜率。
弄土为城,编茅覆佛。积缕万千,贸花贡馝。
发彼宏愿,更无长物。瑶坛之祝,天子万年。
冠裳萃正,岁时有虔。尊圣弗饬,礼教虚悬。
戒律具严,贪为悭缘。吾儒之教,亦复如然。
懿哉郡侯,凭熊分虎。香风慈云,慧日化雨。
性根菩提,泽庇宁宇。称陛肃趋,枫宸在覩。
爱霈檀施,成兹义举。净财递委,凡众齐心。
露澄风井,霞向鸡林。层甍迎日,莲座凝阴。
令辰崇典,天鉴如临。济济翼翼,以莫不钦。
海国腾欢,群黎载德。颂公佳绩,胜彼佛力。
兼生其共,垂范罔极。爰勒岘碑,永镇宝域。
恒沙有尽,贞珉弗泐。’”
天灾人祸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泉州大地震,东塔顶盖折,邑人詹仰庇(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詹仰庇》)修。大雄宝殿亦受毁。
万历《泉州府志》载,嘉靖年间寇乱兵兴,财政匮缺,加紧对寺院搜括,“寺在僧存者,内将四分给僧焚修,六分抽饷”。泉州开元寺原有寺田园273顷又91亩,但因明代寺院衰微,为维持寺院计,寺田被变卖,有时官府征用,有时豪右大户强占,寺田在量减少。明政府财政无所出,嘉靖年间下令对寺田征税六(政府)四(寺院)分。万历年间竞规定八(政府)二(寺院)分。因克剥过分,僧人纷纷诉讼,政府则认为“奸僧寻端起衅”,“捕系置对,蔓引株连”。至明末,泉州开元寺田仅剩26顷又86亩,不及原来的十分之一。
明·崇祯八年(1635年),曹洞宗中兴名僧元贤来寺开法,四众云集。
郑芝龙重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载:“崇祯间南安郑芝龙重修。”
明·崇祯十年(1637年),大参曾樱、总兵郑芝龙重建开元寺大雄宝殿,殿柱悉易以石,立柱94根。开元寺开始复苏。(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曾樱、郑芝龙》)
寺僧广轮,董建开元寺大殿廊庑露台,并三至江南,拜请藏经数万本贮之。戒坛寺有藏经由此始。(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广轮》)
崇祯(1628—1644年)末,殿堂存者十之三,支院二十余云。
著名住僧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0·人物志·仙释》所载,明代开元寺著名住僧有:
“正映,幼入三峰寺为僧。洪武(1368—1698年)中,选泉州开元寺住持。到寺,监法堂,建甘露戒坛,不二年,百废俱修。”(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正映》)
“本源,幼不茹腥荤。尝游漳浦,坐道旁大石上,后石辄放光。漳人异之,为立灵岭岩以居。还主开元。永乐(1403—1424年)间,敕征入京,奏对称旨,屡受奖赍。”(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本源》)
“正派,住东塔院,有诗名。司寇詹仰庇以言事谪归,绪屋北山巢云岩,延派居之。每有题咏,脍炙人口。尝题东塔殿柱云:‘最上一层,也要诸人共造;现前五级,还从平地增修。’临终示偈曰:‘勿毁勿赞,本无涯畔。云渡长空,月浮碧汉。’寿七十九。”(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正派、詹仰庇》)
“广轮,为僧开元寺羼提庵,尝董建开元大殿廊庑露台。三至江南,拜请藏经数万本贮之。戒坛寺有藏经由此始也。闭关三年。寿五十九卒。”(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广轮》)
沿革(6)——清
清初修缮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载:
【康熙初,僧维深创建开元寺东侧准提禅林,尊奉准提观音,宏传天台宗。僧为霖重修甘露戒坛。】
“康熙十年(1671年),提帅王敏斋修东畔香积寺口廊,詹允捷为记碑在廊首。
乾隆二十年(1755年),禅堂毁,后建。”
嘉庆玉德修及《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载:
“嘉庆十年乙丑(1805年),总督玉德祷雨有应,重修前、后殿及拜亭。
玉德自为记:
‘自古都会郡邑多有建大刹而奉香火者,原所以护国而庇民也。
泉郡开元寺,创自唐·垂拱二年(686年)。其地原系黄氏宅基,因桑树生莲应梦,遵施基以建寺,名为莲花寺。庙貌巍峨,双塔耸峙。后毁于兵火者凡几,历代屡有禅僧信士踵而葺之。至前明万历年间,倾废过甚,经黄氏之孙文炳重为修建,以至于今。
乙丑(嘉庆十年,1805年)春,余因督缉洋匪,暂驻郡城。时雨泽愆期,农民望之甚殷。余虔祷于开元寺,是夜即大沛甘霖,连宵达旦,合郡士民莫不欢悦。是年转歉为丰,咸歌大有,皆神灵之感应也。
余见殿宇朽损,垣多坍塌,心甚戚焉。遂捐清俸而为之倡,郡守令亦皆共矢虔诚,集腋成裘,源源施助。于四月开工,八月告成。所有大殿,后殿,及拜亭、廊房,同行修整,焕然一新。
特将重修之年份,勒石以记之。’”
嘉庆盛本修及杨滨海《记》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载:
“嘉庆二十年乙亥(1815年),守盛本倡修前进及香积口廊。
杨滨海记:
‘紫云寺昉自唐(垂拱)二年,四易名而开元,今不改,垂有千年,递毁递修不胜书。
癸酉(嘉庆十八年,1813年)夏,拜坛西金刚寮圮,佛像亦剥落殆半,寺僧及旁舍居人,购瓦椽覆之。
越明年甲戌(嘉庆十九年,1814年),郡宪盛公倡修,嗣是官绅洎诸善信倾囊乐助,乃以十月望兴工,迄小除夕告竣。縻白金五百余钑,监工掌账者释氏达衷也,董役者秦君维藩也,而劝宏愿力间亦与事者萧敦堂、杨雨庵也。
既成,因承僧请而识其略焉。’”
著名住僧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0·人物志·仙释》所载,清代开元寺著名住僧有:
“机锐,开元寺出家。鼓山道霈和尚登戒坛,出拂子付嘱。旋开山崇福。既而琼人延主圆通院。越岁归崇福,建万佛道场。满期,沐浴结伽,登座留偈,掷笔而逝。”(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机锐》)
“太积,落发紫云寺。会鼓山道霈和尚来寺说法,即从禀戒。霈归,随往参叩。数载归,建一叶庵以居,二十余年逝。”(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太积》)
“德萃,为僧开元寺。康熙壬申(康熙卅一年,1692年),鼓山道霈和尚来寺开堂结制,众推德萃入堂。逾年,从霈登鼓山,住八载。庚戌(雍正八年,1730年),至赣州崆峒山。癸丑(雍正十一年,1733年)春,至云间青龙寺。丁巳(乾隆二年,1737年),游浙江诸丛林。戊午(乾隆三年,1738年)回闽,后仍归开元寺,主戒坛。”(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德萃》)
“宗标,年十七入开元寺为僧。往福清黄檗寺,受戒于广超禅师,归隐本寺之清居寮。康熙戊子(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再往福清继檗山。祖席期满。告归,年八十三入寂。”(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宗标》)
“明光,为僧开元寺涌幢庵,勤于参究,为诗清灵幽静,迷离俗尘。尤工草书,求者无虚日。时有同寺僧如寿,精于楷书,与光齐名,时人称曰:‘明光草,如寿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明光》)
“海印,开元寺为僧,受戒于鼓山道霈和尚。雪峰照拙和尚病笃,趣到山,俾主法席。改六和楼为库堡,募修大楼,下层筑堂基,改山楼,易门径,盖方丈,塑佛像,百凡更新。修葺性天寺,改造虎头岩。年八十一坐化。”(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海印》)
现规模
现存原规模的十分之一、二,面积尚有百余亩(7.8万平方米),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寺宇宽敞宏大。
中轴线自南至北建筑群依次为:(1)照墙“紫云屏”。(2)山门,即天王殿。(3)拜亭和拜庭。(4)大雄宝殿,又名百柱殿。(4)甘露戒坛。(5)藏经阁。
寺两厢有长廊。东侧有檀樾祠、准提寺(俗称小开元)、东璧寺,西侧有功德堂、尊胜院(又称阿弥陀殿,现改建为弘一法师纪念馆)、水陆寺。西长廊外侧有“桑莲古迹”。两廊外草坪上有东西双塔凌空对峙。
自紫云屏照墙,经天王殿山门,至百柱结构之大雄宝殿,上登甘露戒坛,抵藏经阁,形成一完整的古建筑体系。其飞天乐伎斗拱、毗庐莲座木雕、释迦护法泥塑、镇国仁寿双塔、须弥座身石刻,都是我国古代建筑之科学艺术精华。
明·蒋德璟《双塔记略》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收录明·蒋德璟(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蒋德璟》)《双塔记略》。文曰(《泉州历史网》站长分段按注):
“净师从紫云寺住持清源西洞天,以予喜石,舍洞石见供,佐以乳泉一缶,曰:‘吾往来清源、紫云间甚适也。’
紫云有东塔殿,吾师派上人旧址,詹司寇(詹仰庇。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詹仰庇》)题诗。
林禅榻处虽数楹,然以附塔阴凉可蹔憩。遂约黄公季弢,林公为盘,与予茗饮其下。而旴江邓君应瑞者,征君潜谷先生曾孙也,远来访予,侨于寺东偏。因徼共坐,啖蔬菓,甚香洁。晚钟鸣,起踏月绕东塔,礼数巡,出大殿。庭月如昼,复绕西塔数巡而归。
按志:
紫云寺,唐·垂拱(685—688年)中州民黄守恭故宅地舍为寺。
东镇国塔,咸通中(860—874年)文偁禅师(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文偁》)以木为之,凡九级成之。明年,仓曹徐宗仁以佛舍利镇塔中。(北)宋·天禧(1017—1021年)中,改为十三级。(南宋)绍兴乙亥(绍兴廿五年,1155年)灾,淳熙丙午(淳熙十三年,1186年)僧了性重建。宝庆丁亥(宝庆三年,1227年)复灾,僧守淳易以砖,凡七级。嘉熙戊戌(嘉熙二年,1238年)僧本洪始易以石,仅一级而止。法权继之,至第四级。天竺讲主(即天锡)(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天锡》)作第五级及合尖,凡十年始成。凡大住四十,大小梁各四十,大斗百九十二,小斗四百四十,枅四千,大拱百十有二,小拱八十,皆巨石为之。
西仁寿塔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号无量寿塔。(北)宋·政和甲午(政和四年,1114年)十月十日,有青黄光起塔中,高侵云,须臾五色,质明乃灭,因赐名仁寿。(南宋)绍兴乙亥(绍兴廿五年,1155年)灾,淳熙间(1174—1189年)僧了性再造,复灾。僧守淳易以砖。绍定元年(1228年),僧自证始易以石盖,嘉熙元年(1237年)始竣工,实先东塔十年云。
二塔及蔡忠惠(蔡襄谥忠惠)万安桥(洛阳桥),皆为海内冠。(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蔡襄》、《泉州桥梁·洛阳桥》)
丁丑(明·崇祯十年,1637年)仲夏十九日记。”
东塔(镇国塔)
东塔又名镇国塔,是开元寺东西塔之一,位于寺东侧。
沿革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载(《泉州历史网》站长分段按注):
“东塔号镇国,唐·咸通六年(865年)僧文偁(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文偁》)以木为之,高九层,宋·天禧(1017—1021年)中增十三层。绍兴乙亥(绍兴廿五年,1155年)灾,淳熙(1174—1189年)中僧了性重建,后又灾,僧守淳改造砖塔,高七层。
《八闽通志》:五代·梁·贞明(915—920年)中创二木塔,宋·宝庆(1226—1227年)、嘉熙(1237—1240年)中俱毁,后易以石。嘉熙二年(1238年),僧本洪易砖为石,仅一层止,僧法权继造四层,僧天钖姓尤(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天锡》)造第五层,至淳祐十年(1250年)凡十三年工乃竣。”
“明·洪武甲戌(洪武廿七年,1394年)东塔竿偃,丁丑(洪武卅年,1397年)僧永安重修。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地震,东塔顶盖折,邑人詹仰庇(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詹仰庇》)为主缘,僧通全、宏詧、真晓募修。
【事毕,詹仰庇题七律《咏开元双塔金标》:
“石塔双飞飘渺间,凌虚顶上结金团。
晴光闪烁天中落,紫气飘摇云外寒。
过雁犹惊明月动,腾龙误作宝珠看。
欲擎霄汉惭无力,万古孤高一点丹。”】
国朝(清)·乾隆辛丑年(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飓风大作,东塔金顶坠地,守张嘉炎重修。”
形制
目前的东塔为南宋·嘉熙所建,五层,花岗石仿砖木平面八角攢尖顶楼阁式结构,是全国石构空心最高宝塔。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载(《泉州历史网》站长分段按注):
“顶有铁香炉、铜宝盖、镀金铜葫芦,塔八角以铁索钩之。
【塔顶刹尖高托沃金铜葫芦,8条铁链从塔刹上盘系于8个角脊,角脊下共悬挂8个铜铃,微风吹来,叮当作响。】
每层环转空洞,外为八窗,各有龛安石像一。
【塔身平面八角,每一层每一面安排二个左右并列的人物浮雕,而这二个人物之间必有“性类相近、响应对称”的关系。五层共80幅。浮雕根据每个人物的身份、年龄、外表特征和规定情景,在最大2×1.2米至最小1.5×0.6米的每一块花岗岩石板雕成,表情生动,形神具备,和真人一般大小。】
两壁翼以神像,外绕以檐廊,护以石栏。
【塔座呈须弥形,塔身转角立依柱,柱头出毕拱二跳承撩檐枋,塔檐均呈弯弧状向外舒展,檐角高翘,飘然欲飞,既富闽南特色,又显高雅非凡。塔的每层开四门设四龛,塔身外面均伸出平座勾栏,可供人绕塔凭眺。】
围一十七丈二尺,高一十九丈三尺五寸。”
【实际底围60米,高48.27米。】
须弥座束腰部分的佛传图浮雕
东塔须弥座束腰部分的佛传图浮雕是宋代泉州佛教著名石雕。这一列佛传图浮雕原有40方,现仅存38方,皆用泉州的名产棗玉晶瑚青石雕成,石质柔韧,刻工精绝。其艺术水平,远胜于塔身上的菩萨、天王和力士石雕。
这群佛教神话故事石雕的内容,大都取材印度,如“童子求偈”、“太子出游”等,但石雕的人物装束及周围环境布置,已经全部中国化了。这群艺术石雕作品,可称古代建筑中之瑰宝。考古学家认为,堪与南京栖霞寺、山西云冈石窟的佛传图雕刻相媲美
1935年,瑞士人戴密微、德国人艾克合著《刺桐双塔》一书,把这雕刻群誉为“神奇的雕刻艺术”。这一雕刻群,既反映宋代泉州佛教的文化艺术,又反映了宋代泉州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
塔身浮雕
东塔名“镇国塔”。从塔名看,可推测为尊仰佛祖释迦牟尼佛而建。在佛教界谈得上有“镇国”威力者非佛祖释迦牟尼佛莫属。而从东塔位置看,在东居大位,能占坐大位之席者,亦非佛祖释迦牟尼佛莫属了。
东塔象征东方娑婆世界,这从塔身上80尊人物浮雕具象地表现出来。它的五层寓意五乘,表示佛教修行的五种境界。
第一层是人天乘。上面的浮雕是四大天王、天龙八部、金刚力士等诸天神将。他们的道果还处于人与天之间,位置最低,只负有把守门卫、保护佛法的职责。
第一层浮雕中的阿修罗,造型强烈夸张,咄咄逼人。他头戴火焰冠,三头六臂,两手抱拳,一手托日,一手托月,一手持剑,一手指地,獠牙突出,怒目如铃,满脸杀气,身穿一件无袖短衣,袒露胸脯,体魄雄健,胸脯和臂膀上肌肉隆起,淋漓尽致地刻画出这位战神敢向天帝拼死争斗的凶猛可畏气势。
第二层是声闻乘。上面的浮雕是曾经亲耳聆听释迦牟尼声教、断尽烦恼、不再轮回生死的阿罗汉。他们负有教化芸芸众生、行仁施善、点化皈依佛门的任务。
第三层是缘觉乘。上面的浮雕,是在释迦牟尼涅槃后,凭着自己的敏利机根而觉悟得道的尊者罗汉界的尊像,如降龙罗汉与伏虎罗汉。他们已修炼并掌握了绝技、法术、秘诀,能上能下,能文能武,是可走通人间和佛界的智能贤达者。
在第二、三层,有佛史记载来中国弘传佛法最早的印度高僧竺法兰与摄摩腾,有中国佛教五大宗派创始人法藏(华严宗)、玄奘(法相宗)、智岂页(“岂页”合一字,天台宗)、慧远(净土宗)、达摩(禅宗),以及被奉为西方东土应化圣贤的丰干、僧伽、寒山、拾得、慧思、宝誌、布袋和尚。
竺法兰与摄摩腾并列,同是去西天求法的东晋·法显与唐·玄奘并列,一对交好的著名诗僧寒山与拾得并列,梁武帝与达摩并列。大肚皮布袋和尚和蔼可亲,寒山、拾得诙谐滑稽,各得其趣。
第二层上的梁武帝剃了光头,表示已舍身同泰寺。梁武帝与达摩并列,画意是要表达达摩来中国,梁武帝召问佛法,达摩觉得梁武帝不识佛法真谛,便折苇渡江去了河南嵩山少林寺。
第四层是菩萨乘。上面的浮雕,是中国佛教的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四大菩萨,以及其他菩萨大士。文殊与普贤是释迦牟尼智和德的化身,伽叶与阿难是释迦牟尼的近身胁侍,其他如观音菩萨与势至菩萨、香积菩萨与妙音菩萨、日光菩萨与月光菩萨等,两个一对并列。他们善观世音,知疾苦,行仁施善,广发大慈大悲之恩,普施救苦救难法术。
第四层也有一个梁武帝,与光明菩萨并列。梁武帝高冠宫服,手执鲜花,脚登祥云,面向光明菩萨。画意是要表达梁武帝皈佛得道,光明菩萨来接引他上升西天级乐净土(史实是,梁武帝是因侯景围困台城饿死的)。
第五层是佛乘。上面的浮雕,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释迦牟尼佛,以及药师琉璃光佛、阿弥陀佛、弥勒佛等。他们是佛教界的最高权威者,知过去,识现在;驾驭未来的三世尊佛,统辖三世一切的尊者。
第五层上,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与禅宗创始人菩提达摩并列,其原因是:释迦牟尼出雪山坐菩提树下思维49日,彻悟因果,证得正觉;菩提达摩渡长江在少林寺中面壁9年,参透禅机,了悟真谛。二人所处时代和各自的道果境界虽然不同,但在修道求法方面都属于同一思维性质。何况这尊释迦牟尼浮雕还是未成佛时的出雪山相,更无忌碍。
这些按塔分层次,由低层到高层,按佛教等级由低级到高级,有序地分布的尊像,正体现了佛教界的级别尊称由低级到高级:金刚武士——和尚法师——罗汉尊者——菩萨——佛(如来)。这些全国罕见的珍贵雕像排列法,揭示了佛教组织系统,必是为了尊仰总教主佛祖释迦牟尼佛而建。
西塔(仁寿塔)
西塔是开元寺东西塔之一,位于开元寺西侧,建于五代,初号无量寿塔,后改名仁寿塔。
沿革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载(《泉州历史网》站长分段按注):
“西塔号仁寿。
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闽王·审知于都督府造木塔七层,塔成而沉,地涌出泉,审知梦应在泉州,遂以木植浮海至泉建塔,号无量寿塔。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0·人物志·仙释》载:
“神僧,不知其名氏。
(五代)梁·贞明元年(915年),(闽王)王审知(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审知》)梦坐厅事,有泉人告之曰,‘闻王于大都督府造塔,乞移之镇泉。’怒斩之,首坠而身涌高数尺。
及觉,骇之。使求之泉,云:‘果有狂僧者,不见已久。’审知悟其为神僧也。(贞明二年,916年)遂以其材木浮江转海至泉,为无量寿塔。”】
(北)宋·政和(1111—1118年)中,改号仁寿。
(南宋)绍兴(1131—1162年)中火,更造砖塔。
绍定元年戊子(1228年),僧自证易砖为石,嘉熙元年(1237年)始竣工,先东塔十年而成。”
“西塔,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大风,葫芦圮,邑人李廷机(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李廷机》)《寺志》作‘傅明智’修。丙午(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复有异风,塔竿铜盖、铁炉、铁索、葫芦俱坏,壬子(万历四十年,1612年)寺僧募众重修。”
形制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中寺观·开元寺》载:“围一十六丈七尺,高一十七丈八尺。”
实际塔高45.06米,其他形制同东塔。
浮雕
西塔须弥座束腰部分雕上各种花鸟虫兽和装饰图案。
西塔名“仁寿塔”。名体现了西方教主阿弥陀佛行仁施善的教旨,必须行仁施善才能长寿,简称“仁寿”,这可推测西塔是为了尊仰阿弥陀佛而建。再从“仁寿”联系“阿弥陀佛”名来看也是如此。“阿弥陀佛”是梵文的译音词,意译词是“无量寿佛”。
塔名“仁寿”的“寿”和“无量寿佛”的“寿”都应理解为古汉语里,名词活用为动词“长寿”的意思。再从西塔位居于西,与“东”相对而言是小位来看,也符合阿弥陀佛的排位特点。
再从阿弥陀佛在佛教里的分工来看也是如此。阿弥陀佛是西方教主,专管超度众生往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是它的活动区域,“西塔”和“西方”同出一个“西”字。再从民间俗称“东塔神、西塔鬼”来看也如此。“神”指“神佛”,能以佛威镇国;“鬼”指被阿弥陀佛所超度的亡魂,亡魂为了能被阿弥陀佛所超度,必然围绕西塔团团转,故俗语称“西塔鬼”与此相符。可见西塔是为了尊仰阿弥陀佛而建的!
西塔也是五层,与东塔对称,但不具五乘的意义。西塔象征西方级乐世界,以塔身的八面和塔顶、塔座合为十方净土。每一方净土从上到下交错安排着诸天神将、罗汉、高僧、菩萨、童子,还有对佛教发展大有贡献的梁武帝、昭明太子,以及神话故事中的猴行者、火龙太子等浮雕像,全塔也是80尊。表现了“一切众生佛性平等”的教旨。
西塔第五层上的浮雕,有一对是梁武帝与唐三藏(玄奘)并列的。二人生活年代相差100多年,之所以并列,原因是般若经。梁武帝耽迷佛教,大力提倡涅槃、般若二经学说,般若学因此成为当时佛教的主要思潮;而唐三藏从西天求法回来后,译经1335卷,其中般若经类经典就有600卷,对后世的佛学影响很大。
西塔第四层东北壁,有一尊猴行者雕像,称得上是东西塔人物群雕的第一杰作。猴行者猴头人身,尖咀鼓腮,圆眼凹鼻,目光炯炯,项挂大念珠,上身皮毛直缀,衣袖捋在上臂肩,臂上肌肉隆起,左手执一把鬼头大砍刀,刀把上的绦带套在手腕上,右手屈在胸前,拇指和食指捻着一颗念珠,腰围皮裙,腰带上系着一卷《孔雀王咒》和一只宝葫芦。整个造型虎虎有生气,人与猴、形与神,在艺术上得到和谐统一。
有人认为,这尊猴行者是印度古代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但是,哈奴曼既非佛教护法神,也没有和尚服饰。且《罗摩衍那》完稿于公元前三、四世纪,南宋前是否传入中国,并无确凿佐证。
日本学者中野美代子认为,这尊猴行者就是成书于明·嘉靖、万历年间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孙行者生在福建”,此说得到不少学者的赞同。
西塔改建为石塔,是在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竣工的。在此之前,就有一本宋时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云:“《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三卷,旧本在日本。又有一小本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内容悉同,卷末一行云‘中瓦子张家印’,张家为宋时临安书肆,世因以为宋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主角就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弥猴王”,他辅佐三藏西行,一路降魔伏妖,神通广大,又曾偷王母蟠桃,不脱顽劣猴性。
古代朝鲜的汉语对照读本《朴通事谚解》也载有取经故事的梗概,其中提到住在花果山的老猴精被唐僧收为徒弟等事。
据我国文学记载,当时关于取经故事的深化戏剧尚有金·院本《唐三藏》。金亡于1234年,西塔竣工于1237年。
可见西塔改建之前,猴行者辅佐唐三藏西行取经的故事,早就借助于诗话、戏剧等形式广为传播。泉州在南宋时期交通发达、商贾辐辏,猴行者南行登上西塔,不足为奇。
西塔第三层的竺法兰,光头圆顶,印堂皱纹深刻,大耳穿环,颊纹如沟,容颜苍老,双目眯视,面浮笑容,全身的重心都倾依在两手紧握的竹节拐杖上。画意表现他在东汉·永平十年(67年)与摄摩腾从大月氏长途跋涉,来到中国倡弘佛教的那种疲惫而又喜悦的神态。
西塔第一层的普化和尚,左手托着一摞铜钱,又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夹着一枚铜钱,递给身前的小童。在坚硬的花岗岩石上,把托钱和夹钱如此细致的手势,雕刻的如此逼真,可见出神入化之功。
东西塔的建筑技术
(本章主要据黄乐德《泉州科技史话·历史建筑物·开元寺及东西塔》,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
东西塔相距200米,凌空对峙,形制结构基本相同,都是平面八角套筒结构仿木五层楼阁式攒顶式建筑。由外向里,分回廊、塔壁、塔室、塔心柱四个部分。从下到上,为须弥座、塔身、塔盖、塔刹等组成。其建筑成就,反映出南宋时期泉州的建筑科技和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
(一)塔平面呈八角形,每一角都是支点,比之四角形和六角形支点多,稳定性强。
八角形内角135度,地震时受力面积大,震波分散较均匀,不易受破坏。塔身8个壁面对8个方位,每个正面又包含两个斜侧面,能起削弱来自任何一方风力的作用。因而,塔的刚度、整体性、稳定性都有所增强。
同时,八角形的边缘线条曲折柔婉,使由笨重呆板的石头做组成的塔身,形体趋向柔和,体现建筑学上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二)塔身造型蕴含建筑学上的多项成就。
1、须弥座的设计
须弥座的平面亦是八角形。
东塔座高1米,每边长7.5米,周长60米。东西南北四边正中位置上各设5级踏道一座,便于人们上下。
西塔座高1.2米,每边长7.6米,周长60.8米。四边正中位置上亦各设7级踏道一座。
上枭、下枭雕刻一排平行联贯式的莲花叶瓣,座的垂角和底边刻卷草花叶纹饰,束腰部位嵌以40方青石浮雕佛传图。
两塔座转角上各有8尊侏儒负塔,座周上围以石栏。
这样,可使粗壮的塔身稳稳当当地耸立在平面八角形须弥座上,更加坚固牢靠。又使人们进入塔身有个回旋余地,增加塔柱体的艺术感。
2、砌筑技术
双塔的五层塔壁,用厚30—40厘米、长1—2米的条石,一层横向,一层纵向,交互相迭地砌筑而成。塔身环体至顶,约用120支条石,筑成平均约2米厚的塔壁。
这种丁顺砌筑法,比之平顺企缝砌筑法,更具有力学上的优点,它能从上下纵横四个方向上加强塔身的整体性,最大限度地减低砌体的剪应力的破坏。因此,700多年来,虽受台风、地震多次震撼,主体依然屹立如故。
3、高度与周长的关系
中国古代建筑家从实践中掌握了圆柱形的物体,当它的高度与周长相等时,最为和谐美观。
东塔总高48.27米,第一层外围周长46.40米;西塔总高45.06米,第一层外围周长44.48米。两塔高度民主几乎都等于其第一层周长。
4、层数的依据
从佛教规定而论,有什么样的功果地位,佛、菩萨、高僧、大德就建造多少级宝塔。不过这种规定,后来没有什么约束力。但东西塔之所以会隔成五层,仍然有它的佛教方面意义。
以东塔而论,它象征东方娑婆世界,五层寓意“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五乘,按佛教等级由低级到高级,表示佛教修行的五种境界。(参见上文“东塔·塔身浮雕”)
另从建筑艺术考虑,如分为7级、9级或更多,则每层层高就相应减小,从远处观望,塔身就会显得扁矮,气势不足。分为5层才有舒展飘逸之感。
5、塔身收分
东塔除须弥座外,以第一层边长5.8米、周长46.4米、对角线长16米作基数,自二至四层,每层对角线长递减1米收分,第五层收分1.4米。
西塔第一层边长5.56米、周长44.48米、对角线长15米作基数,自二至四层,每层对角线长也递减1米收分,第五层收分1.6米。
这种比例收分,造成一种协和匀称的塔型,也大大增强塔身重心的稳定性。
6、门龛错位排列
塔身匀称每一层八角八面,相间开设四门四龛,但上一层与下一层的门和龛顺垂直线交换排列。
我国许多楼阁式古塔,大都采用这种方法。其目的,一是避免塔门或塔龛如从上到下排列在一条垂直线上,容易产生的纵向开裂危险;二是防止塔身至上而下每一边的垂直面压重不平衡,以便使塔身压重向八边垂直面平均分散,从而提高抗震能力。
而且,每遇大风,不论来自何方,塔身各层各面都有门道相通,引风穿过塔室,减少塔体两侧的压力差。
(三)塔心柱和辐辏梁的设置。
东西塔是单孑立的高层建筑物,底面小,为稳定重心,除前述种种措施外,还在塔室中心,用花岗岩条石,砌筑起一个平面八角形的塔心柱。塔心柱横截面平均对角线长4.5米,从第一层直通塔顶,成为塔身的“脊梁骨”。
每一层,在塔心柱和塔室内壁之间,架起大石梁,每条长2.5米,宽0.3米,厚0.4米。这些石梁距层面4—5米,一头插入塔心柱的转角部位,一头插入塔室内壁的凹角部位。在大石梁两端紧靠塔心柱和塔室内壁的下面,又有出二跳的斗拱承托,以缩短大石梁的跨度,提高抗剪力。
从平面看,塔心柱如车轮轴心,塔壁如轮辋,八条大石梁就象八根车辐条,连接车辐毂和轮辋,组成一个辐辏状的套筒式的绞结体,使外围的塔壁和室内的塔心柱紧紧牵拉,相互攀抵,保证了塔身重心的聚向力,从整体上起了加固作用。
(四)楼板架设方法。
每塔各有四层楼板,用10厘米厚的长条石铺成。但石板脆薄易断,铺架时采用梁涩并用方法。
先在高出大石梁6皮的地方,在8个转角位置上架上8根递角梁,再在其中腰部位横架8条肋梁,头尾衔接,联成一圈8角圈形梁。在与圈形梁同一平面上,塔壁与塔心柱都作双混或单混出涩。条石楼板作扇形铺在肋梁上,两端架在塔壁和塔涩的涩头上。
这样,每一层楼板有3个支架点,大大保证楼板的载荷能力。
(五)塔顶收尖技术。
依靠塔心柱直通到顶的条件,把塔盖的尖顶定位在塔心柱的顶端。
第五层的塔室里,在联结塔心柱和塔壁的8条大石梁中腰位置上,各设1根1米高的蜀柱(侏儒柱);又各有1根短梁,一端插入塔心柱,一头架在蜀柱的方斗上。
而后又各有8条长条石,分别从8个角上作25度倾斜,上一端楔在塔心柱的顶端,中腰部架在蜀柱承托的牵梁上,下一头插进比塔心柱顶端低1米的塔壁上。这8条向下倾斜的条石,构成塔顶收尖的斜梁。
接着,在8条斜梁上,在架8条肋梁,作为塔顶的瓦橼。
最后,在8条肋梁上铺上檐枋。
塔顶就这样攒顶收尖,结构简单朴实,合理科学。
(六)塔刹。
东西塔的塔刹用铸铁制成。
东塔刹高11.10米,西塔刹高10.65米,均占塔身实际高度约1/3。东塔刹柱上端直径0.32米,下端直径0.67米;西塔刹柱上端直径0.44米,下端直径0.66米。全座塔刹由刹座、覆钵、宝珠、仰莲、七重相轮、水烟、受花(托花)、鎏金葫芦等,从下而上串接而成。
塔刹底部中心有一圆孔,塔盖尖顶中心和塔盖下的塔心柱也有一圆孔,用一根10几米长的杉原木,上段插入塔刹圆孔,下段插入塔顶和塔心柱的圆孔,接合处以桐油灰封涂,使高大粗重的铸铁塔刹,固定在塔盖尖顶上。有杉木贯通,就不容易被大风吹断。
而且用长各17米的大铁链8条,一端系在塔刹顶部,一端系在塔盖的8个檐角上,从8个方向增强相互对等的拉力,大大保证塔刹的稳固性。由于8条铁链的牵拉,也改变了塔刹孤孑瘦细之相,使塔顶收尖有柔缓之势。
(七)地基工程。
1977年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地质队用回转式钻机(SH—30型;套管φ144mm)钻探,1986年3月国家地质局地质研究所用雷达探测器对东西两塔的地层进行扫描。两次勘察的结论基本一致,均认为两塔外围地质浅层结构可分为人工填土、粘土、亚粘土、风化壳等四层。离地表20米以下为花岗岩基层。东西塔的地基为粘土层,基础埋深2.3—2.5米。这样地基为持力层硬塑老粘土,塑性指数为1P>17,工程性质良好,强度高,压缩性低,允载承压力可达50吨/平方米以上。
王寒枫对东西塔所用石材种类、性质、数量作粗略计算,东塔自重约10370吨,西塔自重约9140吨。东塔须弥座以边长7.5米计,底面积约272平方米,每平方米承重约38吨;西塔须弥座以边长7.6米计,底面积约279平方米,每平方米承重约36吨。这两个数值都远小于允载承压力50吨/平方米。
东西塔的基础建立在这样的地质结构上,塔体载荷的稳定性是极为可靠的。可惜历史资料未加详细记载,当时的工程设计者是如何选择塔址,其地基工程结构又如何处理,有待后人继续探索。
(八)仿木工艺。
东西塔是中国民族风格十足的仿木楼阁式的石塔。建造者既掌握北宋·李诫《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又从建筑石塔的实际情况出发,吸收民间建筑手法,按照木作匠艺要求,把刚硬的花岗岩石块,雕凿成大立柱、栌头、跳头、楣枋、阑额、飞昂、飞檐、雀替等构件。据统计,各种构件总数达1984件。
特别是,东西塔的大立柱,柱径和柱高的比例只在1∶7—1∶5上下,比唐、宋时建筑一般规定的1∶8—1∶9为低。大概是服从塔身分层的实际高度而随宜加减的,但依然保存唐、宋时的肥壮风格。
从第二层至第四层的大立柱,采用三段短石柱(下一段较长,上二段较短)叠接而成,古建筑术语称为“墩接柱”。用“墩接柱”接缝的间隙能吸收一部分地震能量,避免整根石柱断折,减轻地震破坏作用。东西塔建成后,经历多次台风、地震的冲击,包括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十月初八泉州湾的8级大地震,震中烈度近10度,“泉州山石海水皆动,地裂数处”,房舍倒塌,城垣雉堞倾圮殆尽,而东塔仅塔刹坠下,塔身巍然不动;西塔完好无损。说明仿木石构的“墩接柱”技术具有抗震作用,是一项了不起的科技成就。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