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百喻经》中的佛学思想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百喻经》中的佛学思想
  《百喻经》又名《痴华鬘》,鬘是做装饰用的花环,意思是用故事作比喻来阐述道理,书末也指出了这一点,说:“如阿伽陀药,树叶而裹之。取药涂毒竟,树叶还弃之。戏笑如叶裹,实义在其中,智者取正义,戏笑便应弃。”【1】该经在《出三藏纪集》中被称为《百句譬喻经》,《纪集》中说“天竺僧伽斯法师集行大乘,为新学者撰说此经。”并说“永明十年九月十日,中天竺法师求那毗地出。”【2】这里就指出了《百喻经》的作者和译者。
  关于《百喻经》的成书年代,与此有关的原始资料,印度已没有了,只可大致推出。《俱舍论记》中曾说譬喻师的创始人童受造了《喻鬘论》、《痴鬘论》、《显了论》等著作,根据新疆出土的梵文资料,印顺法师在《印度佛教思想史》中考证说,童受是在西元二、三世纪间造《喻鬘论》的,但他认为《痴鬘论》即《百喻经》的作者是僧伽斯那。根据这样的推断,也就可以认为《百喻经》的成书年代大约是在公元二、三世纪之间,而此时正是大乘佛教兴起的时期。
  《百喻经》中的故事虽小,但它后面用故事做比喻所阐述的佛教思想,对于研究当时社会状况和佛教思想有着一定的文献价值。
  一 大、小乘的争辩及调和
  譬喻师们正处在大乘佛教发展初期,此时小乘佛教还在延续,甚至还相当活跃,由于大小乘佛教之间有不少内容是很不相同的,因此它们在发展中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争论,《百喻经》对这一段历史时期的佛教发展状况就有着记载。
  《百喻经》第五十三个故事中讲,二个徒弟各为师傅按摩一只脚,一天一个徒弟外出,另一个徒弟就把师傅的一只为外出徒弟所按摩的脚折断了,外出的徒弟回来后,很生气,就把在家徒弟所按摩的老师的那只脚折断了。作者的这个故事说明了当时佛教界内部相互排斥、相互攻击的状况,故事的后面说:“方等学者,排斥小乘;小乘学者,复非方等,故使大圣法典,二途兼忘。”【3】这个故事明显地表现了大乘佛学成立初期,对小乘佛学的排斥,以及小乘佛学对大乘佛法的怀疑和否定。
  大小乘佛教的矛盾在《拌熬胡麻子喻》故事里还有反映,故事中说,一个人觉得炒熟了的胡麻比生的味道好,就把胡麻炒熟了种在地里,以期有所收获,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故事后说:“世人亦尔,以菩萨旷劫修行,困难行苦行,以为不乐,便作念言:不如作阿罗汉,速断生死,其功甚易,后欲求佛果,终不可得。”【4】这个故事讲到大乘佛教对小乘佛学追求成阿罗汉果的批判,认为他们不知发菩提心,在生死烦恼中,自利利他,自渡渡人,只能做个自了汉,是佛教的“焦芽败种”。
  第二十二个故事中讲一个人到大海中采了一车宝贵的沉香木,因价格高,无人问津,于是就把沉香木烧成木炭来出售,然而得到的钱还不如半车木炭的钱多。故事后说:“世间愚人,亦多如是,无量方便,勤行精进,仰求佛果,以其难,使生退心,不如发心,求声闻果,速断生死,作阿罗汉。”【5】在这里追求小乘佛教的最高果位阿罗汉果,被比作是愚不可及的,把名贵的沉香木烧成木炭来卖,这是对小乘佛教局限性的批评和否定。
  对于佛教内部的这种矛盾,《百喻经》采用了调和的态度。它在第五十三个故事中说,方等和小乘相互排斥,其结果是“使大圣法,二途兼忘”,他们认识到,这样相互排斥只会损害佛教事业的发展。因此后来的大乘佛教在发展中,就不断调和大、小乘佛教之间的矛盾,采用兼容的方式,把小乘佛学作为大乘佛学的一个方便法门,从而把小乘佛学吸收到大乘佛学中来,这在《法华经》里就是“会三归一”的思想。《百喻经》的一个的故事中也讲到了这一思想,故事中说村民为远在五由旬的王城送水,由于路途很远,人们都想离开,此时国王把村庄到王城的距离改称为三由旬,但实质未变,村民们就很高兴,不想离开了。故事后说:“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修行正法度于道向涅槃城,心生厌倦,便欲舍离,顿驾生死,不复能进,如来法王,有大方便,于一乘法,分别说三。小乘之人,闻之欢喜,以为易行,修善进德,求度生死。后闻人说,无有三乘,故是一道,以信佛语,终不肯舍。”【6】这个故事就把小乘说成是大乘的方便法门,只是为了引导众生,防止众生在途中厌倦而不前进,而示现的一座“化城”,并不是究竟的,只是名言、方便。大乘佛学就这样把小乘佛学吸收、兼容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来,使佛教大、小乘之间的裂痕得到了一定的弥补,使得佛教作为一个整体向前进一步发展。
  从《百喻经》中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大乘佛教发展初期,大小乘佛教都很活跃,它们相互排斥和否定,曾进行过急烈的争论。但此时大乘佛教宣传的入世苦行、自利利他的菩萨行思想已成为佛教思想发展的主流,所以印顺法师称佛教的这一段时期为“菩萨为本之大小兼畅”时期。
  二 经中的四谛及三法印思想
  《百喻经》出现在部派佛教衰落,大乘佛教兴起的时期,它对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中的思想成就就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通过故事,用比喻的形式把这些深奥的佛教哲理表现出来,经中主要讲到了原始佛教的四谛理论及部派佛教中的三法印思想。
  (一) 四谛理论 佛陀开始宣扬佛法时是讲四圣谛理论的,四圣谛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它贯穿于佛教的发展中,《百喻经》对佛教的这一基本思想作了它的阐述。
  经中的《欲食半饼喻》故事讲,一个人吃了六个饼还没饱,接着吃了半个饼就饱了,他就很后悔,认为前六个饼都浪费了。故事后面说:“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从本以来,常无有乐,然其痴倒,横生乐想,如彼痴人,于半番饼,生于饱想。”【7】并且经中还引用佛陀的话说:“诸佛说言:‘三界无安,皆是大苦,凡夫颠倒,横生乐想。’”【8】这里反复强调的就是世界彻底是苦,无有乐趣可言,这在四圣谛中就是苦谛。
  而在《五人买婢共使作喻》的故事中又对“三界无安,皆是大苦”的原因做了解释,故事讲五个人合买了一个婢女,五个人常常支使这个婢女,并且鞭打她。故事后面说:“五阴亦尔,烦恼因缘,合成此身。而此五阴恒以生老病死,无常苦恼,榜笞众生。”【9】这个故事就是说人是以虚假的五阴,色、受、想、行、识为材料,以烦恼为因缘合和而成的,所以会受到无量烦恼的逼迫。这也就指出人之所以受苦,是因为有无明烦恼,从而造作惑业,流转生死,这在四圣谛中就是集谛。
  《百喻经》中还讲到了如何从苦海中得到解脱,经中的《饮木桶水喻》故事中说:“汝欲得离者,当摄汝六情,闭其心意,妄想不生,便得解脱。”【10】这也就是说人生是苦,苦是由于有欲望,要去除苦,就要去除欲望,闭目塞听,不使心意随便驰走,从而妄想不生,得到解脱。这里讲到了通往解脱道的途径,也就是四圣谛中道谛的一部分。
  (二) 三法印思想 1. 诸行无常 佛教是以缘起思想作为理论基础的,这使得他们对世间无常的认识和体验特别深刻。而“诸行无常”也是作为小乘佛学三法印之一提出的,这一思想在《百喻经》中也有体现,经中的《二鸽喻》故事中说:“凡夫之人,亦复如是:颠倒在怀,妄取欲乐,不观无常,犯于重禁,悔之于后。”【11】这里就是讲人贪求欲乐,“不观无常”,不知道这一切都是生灭无常的,没有究竟自性的,因此贪著不舍,以致违法乱纪的事也去做。
  在第九十四个故事《摩尼水窦喻》中也说:“生死之中,无常、苦、空、无我。”【12】这里就把小乘佛法中常说的无常、苦、空、无我等基本思想都讲到了,这说明小乘佛法“诸行无常”思想的流传已较广,已为人们所认知了。
  无常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即认为宇宙间一切的法都是迁流不息的,是不能恒久的。“诸行无常”的思想在佛陀时代和佛灭后的四五百年很兴盛,印顺法师把这一段时期的佛教判为印度佛教的“初时教”,认为此时的佛教以三法印中的“诸行无常”为中心,其“理论、修行,并自无常门出发。”而学派上则以小乘说一切有部为代表。
  2. 诸法无我 《百喻经》对“诸法无我”的思想多有阐述。《伎儿著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的故事中说:“一切凡无夫,亦复如是:处于烦恼、饥俭善法,而欲远求常乐我净,无上法食。便于举五阴之中,横计于我,以见我故,流驰生死,烦恼所逐,不得自在。”【13】这里就说小乘佛学中讲的色、受、想、行、识五阴中没有一个真我。因为这五阴都是变化无常,没有自性的,都是空的,并没有一个我存在。而且五阴合起来也没有一个我存在,因为佛教认为五阴的性质各不相同,不可相合。《涅槃经》中说:“色与非色,性无合故。”【14】五阴中没有我存在,而众生以妄想、执着,认为有一个我存在,为此就流转生死,饱受烦恼的折磨了。
  《见水底金影喻》的故事中也讲了五阴中没有真我的思想,故事中说一个人见水底有金子的形象,就下水去摸,结果是劳累不堪而又一无所得。后来他父亲来了,告诉他水里的只是金子的影子,真的金子挂在树上。故事后面说:“凡夫愚痴人,无智亦如是。于无我阴中,横生有我想。”【15】这个故事也就是说,所谓的我只是如同水中的影子一般,如同海市蜃楼一样,是虚妄的,是想象出来的,是不实在的。
  经中的《宝箧镜喻》中还说到执着我见的害处,故事讲一个人捡到一个宝箱,箱子里装满了珍宝,珍宝上面有一面镜子。此人打开箱子一看,看到镜子里的自己,以为箱子里有人在看守宝物,于是就慌忙逃走了。故事后面说:“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为身见镜之所惑乱,妄见有我,即便封著,谓是真实。于是堕落,失诸功德,禅定道品,无漏诸善,三乘道果,一切都失。”【16】这个故事也就讲到人之所以堕落,就是因为执着我见,失掉自性中本来具有的清净功德。
  经中用了这么多故事,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佛教中的“诸法无我”的思想。这正是说明公元2 世纪时,正是大乘佛教兴起时期,这一时期的佛教以讲一切法性空无我为主,所以印顺法师把这一时期的佛教说成是印度佛教的中时期,认为此时佛教以“诸法无我”印为中心,其“理论之解脱,修行之宗要,并以一切法(无我)性空。”这一时期的大乘性空理论,以龙树中观学为代表,而《百喻经》的作者生活年代正是与龙树生活的年代相近的。
  四谛中的灭谛,三法印中的涅槃寂静印,是讲述佛教的涅槃思想的。经中对佛教的最高理想涅槃思想讲得并不多,只是在第五十五个故事中提到“愚人亦尔……其意劣,奉持少戒,便以为足,不求涅槃胜妙法也,无心进取。”【17】《百喻经》中没有多讲涅槃,这或许是因为作者处在大乘佛教兴起时期,此时的佛学以龙树的大乘空宗理论为主,而很少讲到大乘有宗讲的涅槃、妙有思想,对“妙有”讲得较多的是龙树中观学后的瑜珈行派。
  三 《百喻经》中的大乘佛学思想
  《百喻经》产生于公元二、三世纪之间,那时大乘经典已陆续出现,随后大乘佛教诞生。大乘佛教思想在《百喻经》中也得到了反映,如《送美水喻》故事中说“如来法王,有大方便,于一乘法,分别说三”,这是对《法华经》思想的阐述。而大乘佛教初期以《般若经》的影响最大,《百喻经》由于与中观学的诞生时代相近,所以从经中也可以看出中观般若思想对它的影响。
  (一) 中道思想
  经中的《梵天弟子造物因喻》故事中说:“诸佛说法,不著二边,亦不著断,亦不著常,如似八正道说法,诸外道见是断见常已,便生执著。”【18】这里说的不著二边,就与龙树讲缘起中道思想相近,不著两边就是说万法因缘而起,既不是恒常的有,也不是绝对的无,假名有和自性空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空即是有,有即是空。故事中接下来说的“亦不著断,亦不著常”,这正也与龙树的八不思想相似的。《中观·观因缘品》中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19】这就从八个方面排除了人们对概念名相的一切执著,这八个概念中以生灭概念为最难破除,破除了生灭,也就破除了断常、一异、来出。因为不生不灭,则其它三对范畴也就同样不能成立了。
  而在第九十四个故事《摩尼水窦喻》中又进一步提出了中道思想:“生死之中,无常、苦、空、无我,离断常二边,处于中道,于此中过 ,可得解脱。”【20】这就是认为人能以空否定对事物的实有的执着,又能不执着于空,离断常边见,看到事物是缘起的,是空,但又同时看到事物是有假名的存在的,这样同时看到事物的假名有和自性空,就是佛教的中道正见,就能得到解脱了。第五十六个故事《索无物喻》中也讲到了这种中道思想,故事中说有两人在路上帮人推车,拉车的人答应以“没有东西”报答他们,结果当这两个人索取报酬时,自然是什么也没有得到。因为“没有东西”只是一个虚假的名称而已,并无实物。故事后面说:“若无物者,便生无所有处,其二人言无物者,即是无相、无愿、无作。”这里是教人看到“无物”只是概念,从而知道万物只是假名有,就能当下即空,无奈世人执着于法有,说了一个“无”,就执着于无了,人能不执于有,又不执于无,也就能见到佛教的中道了。
  (二) 识的虚妄
  《百喻经》由于深受诸法无我思想的影响,所以它就否定了心识是恒常的看法。《病人食雉肉喻》的故事中,讲到一个医生叫病人吃一野鸡来治病,病人吃了一只就不再吃了,因此病就没有治好。故事后面说:“一切外道,亦复如是,闻佛菩萨无上良医说言:当解心识。外道等执于常见,便谓过去、未来、现在唯是一识,无有迁谢。”【21】这个故事里,执着于心识为常的人被称为外道,被认为是执于常见。因为从缘起理论上看,有一个恒常不变的心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百喻经》中说:“一切诸法,念念生灭,何有一法,常恒不变。”【22】这说明当时人们在《般若经》的影响下,倾向于彻底的中观缘起理论,而批判心识常恒不变的思想。
  《百喻经》中的佛教思想很丰富,它里面还用大量的故事讲到佛教的伦理思想,如对戒律的重视,对贪、嗔、痴三毒的克制等等,这些思想对于认识和研究那一时期的社会状况和佛教思想都有着一定的史料价值。
  注释:
  【1】、【3】、【4】、【5】、【6】、【7】、【8】、【9】、【10】、【11】、【12】、【13】、【15】、【16】、【17】、【18】、【20】、【21】、【22】《百喻经》团结出版社 1994年2 月第一版 第150页、第114页、第92页、第91页、第100页、第108页、第108页、第113页、第104页、第146页、第146页、第122页、第120页、第101页、第115-116页、第120-121页、第146页、第121页、第121 页。
  【2】(梁)僧祐《出三藏记集》1995年11月第一版 第355页。
  【14】《涅槃经》上海佛学书局印行,第976页。
  【19】《中论颂》金陵刻经处 第1 页。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