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顿悟入道要门论》浅释(1)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顿悟入道要门论》浅释
  前 言
  佛法修持中,有一个重要的部分是明理,明理明得越透彻,障碍就越少,开悟就快,所以我把禅宗大珠和尚的《顿悟入道要门论》加以浅释附录在本书之末。也许有人会问:禅定并非顿悟法门,为什么要附录此书呢?其实,顿渐之分只是为了方便。禅定是渐修法门,但若明理上功夫下得好,就很易在修定过程中出现顿悟。何况,法门万千,其根本的佛理是一致的。佛法以破执为归,这是千百年来修持佛法者的共识,大德先贤的论著,都以破执为根本。大珠和尚的这本书,通篇皆为破执,附录此书,是有利于修定的读者明至理破执着的。大珠禅师在《顿悟入道要门论》中开宗明义即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修顿悟法门即可得解脱,修顿悟法门须从根本(即心)修,不向外求而向内求;修根本须从禅定修,只有在禅定中才可修得无生心无住心,才能顿悟,才能明心见性。大珠禅师这一见地,是圣解,是彻照迷航的明珠,深刻地阐明了禅定是三世诸佛必经之途这一至理。禅师在书中所述之理,无一不与见性有关,无一不与禅定有关,故选录此书,以助禅定修持者习好禅定,早日顿悟。
  佛法度人,无非以见性为目的,见性之法总括起来不外乎有三:一是修心见性,二是修身见性,三是念佛见性。笔者所著之《禅定》一书,以禅定含此三大内容。大珠禅师顿悟法门之高论,步步不离见性,故必须选录。
  佛法以破执为归,用这一指导思想去读大珠和尚的书,去读古圣先贤们的论著,就会把握住要领,就提住了纲,容易领悟,容易贯通。
  大珠和尚,法号慧海,唐代建州人(今福建建瓯市)。俗姓朱,他先依大云寺道智和尚受业(大云寺在浙江绍兴),他的开悟是很有趣的,他去参见马祖道一禅师时,有如下一段对话:
  马祖问:从何来?
  慧海回答:从越州大云寺来。  马祖问:来这里有什么事?
  慧海说:来求佛法。
  马祖说:自家的宝藏不顾,抛家远走作什么。我这里什么也没有,求什么佛法。
  慧海又行礼问道:哪个是慧海自家宝藏?
  马祖说:现在问我的,就是你的宝藏,一切具足,一点也不缺少,使用自在,何苦向外求觅。
  听了马祖的话,立即大悟,“识自本心,不由知觉”,他顿悟了,就听了马祖的几句话。其实马祖说的这个道理,也正是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时悟到的一个根本问题,众生佛性具足,皆可成佛,之所以不觉不悟,是因为那个自性真心被妄心破执着被贪瞋痴遮住了。
  慧海开悟之后,在马祖那里修行了六年,后来因为业师道智和尚年老,他便返回大云寺照料业师。已经开悟的慧海,为了能安心的修持达到更高的境界,采取了“晦迹藏用,外示痴讷”的办法,但他撰写了《顿悟入道要门论》一卷,记述自己的体验心得。后来他的一位师侄玄宴,把他的著作偷出去送到马祖那里,请马祖审阅。马祖看了以后,对众人说:“越州有大珠圆明,光透自在,无遮障处也。”
  马祖高度评价了慧海的著作,肯定了是开悟者之论,印证了慧海的成就,以后人们就称慧海为大珠和尚。
  顿悟入道要门论序
  夫善知识者,如巨海舟航,能度迷类。长夜明炬,善破群昏。大珠和尚,首参马祖,便入慧海之法界,令开宝藏于自家。所以灵辩滔滔,譬大川之流水。峻机叠叠,如圆器之倾珠。于是曲设多方,垂慈利物,发扬至道,乌可以笔舌赞叹哉。妙叶维那,四明翠山大中理公之神足。夙具灵根,素培智种。禅余之暇,阅此老语录,有所证入。平生碍膺之物,脱然而去。从上佛祖舌头,一无所疑矣。此亦古塔主观云门语而嗣之。正所谓也。故捐资镂板,以广其传。期以后之来者,同一了悟。存此心者,岂浅浅耶。此之功勋不坠,行愿弥坚,盖可见矣。庶几法流不泯,派永接于曹溪。灯焰长存,光愈明于少室者也。
  岁在癸丑春孟十日,阿育王山沙门,释崇裕书于无异堂
  这篇序是明代洪武六年(1373)阿育王寺的僧人崇裕为重印此书而写的。序的第一层意思,是对大珠和尚及其著作的赞颂,指出善知识对于修持者的作用是巨大的,有如大海里的航船,长夜里的火炬,能引导度化众生。而慧海和尚是“开宝藏于自家”,识见了自性的大成就者,获得了大智慧,所以能“灵辩滔滔”“峻机叠叠”。叠叠是层出不穷之意。第二层是说捐资刻印此书的缘由。妙叶,是一个比丘的法号。四明翠山,指四明山,宋代知礼法师居此宏扬天台正义,号四明尊者。“维那”是寺院中主管事务的僧人,这位妙叶和尚,是“夙具灵根,素培智种”的天台宗修持者,他因读此书得到许多证悟,破除了许多疑难,这位受益者积极向人们推荐倡导重刻此书。“古塔主”是作序的崇裕和尚,这里涉及到一个典故,得简单介绍一下。
  阿育王是公元前三百多年印度的一位国王,他统一了印度,保护佛教,建立了八万四千大寺,修铸了八万四千宝塔。他还主持促成以目犍连之子帝须为上座的第三次集结,整理佛经,宏扬正法,其事迹见阿育王传和阿育王经。到了中国的西晋武帝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就是那位司马炎当皇帝的时候,浙江鄞县有个叫刘萨诃的人,在当地山中掘得一塔,认为是古印度阿育王所造的八万四千塔之一,于是此山便被命名为阿育王山,后来还修了塔寺。到梁武帝时,正式赐名为阿育王寺。到宋代,苏轼还为寺新建的宸奎阁作记。此寺成为临济宗之道场,称盛一时。序中古塔即指阿育王山之阿育王塔。
  “云门”指云门山文偃禅师。他在五代末居云门山,建光泰禅寺,以山名名其宗,是禅宗的五大宗之一,称云门宗。
  “云门语”指一禅宗公案,文偃禅师曾对门人说过三句话:“我有三句话示汝诸人,一句函盖乾坤。一句截断众流。一句随波逐浪。若辩得出,有参学分。若辩不出,长安路上辊辊地。”后人认为,第一句为一心门,第二句为真如门,第三句为生灭门。此一解释不一定正确,读者可以去自悟。云门禅师留下的这一椿公案,是为了引导修禅者识见本心,断除妄心,获得自在。序中引此典故,是把慧海的著作等比于云门禅师之语,因而要继承发展光大它,以之来明心见性,启用自家的宝藏。
  序的第三层意思是印此书的目的和意义,所谓“期以后之来者,同一了悟”。“此之功勋不坠,行愿弥坚”,这样就可以使“法流不泯,派永接于曹溪。灯焰长存,光愈明于少室”。曹溪是六祖慧能的别号,要使六祖所创禅宗一脉得到发扬光大。少室,指少室山。少林寺,是初祖达磨九年面壁之处。
  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上
  唐沙门慧海撰
  稽首和南,十方诸佛诸大菩萨众。弟子今作此论,恐不会圣心,愿赐忏悔。若会圣理,尽将回施一切有情,愿于来世,尽得成佛。
  问:欲修何法,即得解脱?
  答:唯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
  问:云何为顿悟?
  答: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
  问:从何而修?答:从根本修。
  问:云何从根本修?
  答:心为根本。
  问:云何知心为根本?
  答:楞伽经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遗教经云:但制心一处,无事不辩。经云: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佛名经云:罪从心生,还从心灭。故知善恶一切,皆由自心,所以心为根本也。
  若求解脱者,先须识根本,若不达此理,虚费功劳。于外相求,无有是处。禅门经云: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如一念顷,即证菩提。
  以上为第一部份(此是浅释者所划分,为读者方便计。原书不分段落)。主要讲解脱须得从根上修,即修心。应内求,不应外求,顿悟法门是可即得解脱的法门。
  大珠和尚为“顿悟”三字下了精辟的定义,顿是顿除妄念,悟是悟无所得,这个定义精彩极了。众生之所以见不到自性真心,就是因为妄念太多,一旦“顿除”,自性真心就会显现。妄念顿除之后,立即得悟,而悟是无所得,因为自家宝藏,一切具足,所以是无所得。因为心无所住,所以无所得。因为真心湛然不动,无所执着,无所分别,所以无所得。我们听到一些修持者,今天说得到了什么,明天说又得到了什么,只要还在不断地“得到”,就没有究竟,就还没有悟。也并非说每天都有所得的人不好,只是表明他的修持还处于未究竟的层次。认识上还以得为喜,以得为证。对于芸芸众生来说,没有大珠禅师那样的根基和灵性,也自然要经历较长的有所得的阶段,才能迈向无所得的悟境。只是在见地上,心态上,若老是停留在对有所得的追求,那就形成障碍了。此理也不可不知。在禅定中,刻意追求什么,也是不行的。
  佛法是以破执为归的,所以必须在心上下功夫,必须内求。这对佛门的任何宗派,都是适用的。
  问:夫修根本,以何法修?
  答:惟坐禅,禅定即得。禅门经云:求佛圣智,要即禅定,若无禅定,念想喧动,坏其善根。
  问:云何为禅?云何为定?
  答: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八风者,利、哀、毁、誉、称、讥、苦、乐,是名八风。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何以故?菩萨戒经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得如是者,即名解脱,亦名达彼岸,超六度,越三界大力菩萨,无量力尊,是大丈夫。
  以上这一段,是讲修根本的方法是禅定。指出妄心不生为禅,对境无心为定。这是很精辟的见解。修禅定就是要做到妄心不生,对境无心。禅定被称为三世诸佛必经之途,它在佛法中,可以称得上是根本大法。各宗各派尽管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但都离不开禅定。禅宗如是,密宗如是,净土宗也如是。
  问:心住何处即住?
  答:住无住处即住。
  问:云何是无住处?答:不住一切处,即是住无住处。
  问:云何是不住一切处?答:不住一切处者,不住善恶有无内外中间。不住空,亦不住不空。不住定,亦不住不定。即是不住一切处。只个不住一切处,即是住处也。得如是者,即名无住心也。无住心者,是佛心。
  问:其心似何物?答:其心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常寂。此是本心形相也,亦是本身。本身者,即佛身也。
  以上一段讲心住何处,引出无住心即佛心即本心。心不住一切处,这是禅定的高境界,成就境界。通过禅定,得无住心,就是得本心得佛心了。这不是一开始修禅定的人就能做到的。修习禅定,入手的功夫,还是要从有所住摄心于一处,逐步才能进入高境界,当然,不可一概而论,有条件修顿悟法门的人,是会很快得到无住心的。
  问:身心以何为见?是眼见耳见鼻见及身见等见?
  答:见无如许种见。
  问:既无如许种见,复何见?
  答:是自性见。何以故?为自性本来清净,湛然空寂,即于空寂体中能生此见。
  问:只如清净体尚不可得,此见从何而有?
  答:喻如明鉴,中虽无像,能见一切像。何以故?为明鉴无心故。学人若心无所染,妄心不生,我所心灭,自然清净,以清净能生此见。法句经云: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是善知识也。
  问:涅槃经金刚身品云:不可见,了了见,无有知者,无不知者,云何?
  答:不可见者,为自性体无形,不可得故,是名不可见也。然见不可得者,体寂湛然,无有去来,不离世流。世流不能流,坦然自在,即是了了见也。无有知者,为自性无形,本无分别,是名无有知者。无不知者,于无分别体中,具有恒沙之用,能分别一切,即无事不知,是名无不知者。般若偈云,般若无知,无事不知。般若无见,无事不见。
  问:经云:不见有无,即真解脱。何者是不见有无?
  答:证得净心时,即名有,于中不生得净心想,即名不见有也。证得无生无住,不得作无生无住想,即是不见无也,故云不见有无也。《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亦名解脱。
  问:云何是无所见?
  答:若见男子女人,及一切色像,于中不起爱憎。与不见等,即是无所见也。
  问:对一切色像时,即名为见。不对色像时,亦名见否?
  答:见。
  问:对物时,从有见。不对物时,云何有见?
  答:今言见者,不论对物与不对物。何以故?为见性常故。有物之时即见,无物之时亦见也。故知物自有去来,见性无去来也。诸根亦尔。
  问:正见物时,见中有物否?
  答:见中不立物。
  问:正见无物时,见中有无物否?
  答:见中不立无物。
  问:有声时即有闻,无声时还得闻否?
  答:亦闻。
  问:有声时从有闻,无声时云何得闻?
  答:今言闻者,不论有声无声。何以故?为闻性常故,有声时即闻,无声时亦闻。
  问:如是闻者是谁?
  答:是自性闻,亦名知者闻。
  以上部分,是通过见和闻来说自性,主要说了以下几点意思,一是身心以自性见为见,自性见是清净见,如明镜照物,明镜湛然,无心而可照万物。二是自性体无形,不可得,不可见,但自性又有恒沙妙用,能分别一切,无事不知。三是不见有不见无才名真解脱,特别要注意理解“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凡夫的知见,是眼耳鼻身之见,不是自性见,所以是“无明本”。要做到知见无见,才能圆融解脱。四是见性是恒常的,不动的,无论对物与否,均是见,均可见,闻性亦是如此。
  这里要浅释一下“解脱”这个词。有的人常把解脱与死亡看作同义语,这是误解。佛法所说的解脱,是“离缚而得自在之义”,它是涅槃的别称,又是禅定的别称。因为禅定可使人获得大自在,远离各种束缚。把解脱作死亡,是社会上的一些用法,与佛法中解脱一词的本义无关。佛法把解脱分为二种:有为解脱,如阿罗汉获无漏之真智。无为解脱,指菩萨断一切惑。
  问:此顿悟门以何为宗,以何为旨,以何为体,以何为用?
  答: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以清净为体,以智为用。
  问:既言无念为宗,未审无念者,无何念?
  答:无念者,无邪念,非无正念。
  问:云何为邪念,云何名正念?
  答:念有念无,即名邪念,不念有无,即名正念。念善念恶,即名邪念,不念善恶,名为正念。乃至苦乐生灭,取舍怨亲憎爱,并名邪念。不念苦乐等,即名正念。
  问:云何是正念?
  答:正念者唯念菩提。
  问:菩提可得否?
  答:菩提不可得。
  问:既不可得,云何唯念菩提?
  答:只如菩提,假立名字,实不可得,亦无前后得者,为不可得故,即无有念。只个无念,是名真念菩提。无所念,无所念者,即一切处无心,是无所念。只如上说如许种无念者,皆是随事方便,假立名字,皆同一体,无二无别,但知一切处无心,即是无念也,得无念时,自然解脱。
  上一段讲顿悟门的宗、旨、体、用,并着重讲了“无念为宗”中的无念的含义。大珠禅师所讲的以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清净为体,智慧为用的佛理,并非只适用于顿悟门,对于所有的佛法修持者都是适用的。
  凡心和佛心的区别,在于佛心是自性真心,湛然不动又明照万物。凡心是妄心分别心攀缘心。佛法修持,就是要除妄见真。所以,念有念无,念善念恶,念生念灭,念苦念乐,念憎念爱都是邪念,都是分别心。笔者50年代曾师事道家天无派天憍道长。师尊教诲我时曾出示一骨片,上刻有甲骨文“无善无恶,无争无欲,无有无无,无苦无乐,无生无灭,道之至也”,师言此系天憍派从上古传下的训诫词,要我熟记之。当时我年轻不懂事,特别对“无善无恶”一句惑然不解,认为连善恶都不讲,那还像话,岂不成了邪教了么?天憍道长当时没有解释,只讲了一句:“以后会明白的。”后来自眉师父传我师妹小丫圆圆霞霞的准提神功时,小丫曾问白眉上师佛道的异同,白眉上师即用甲骨文上的几句训诫词来作答。小丫等聪慧异常,不似我之愚顿,当即明白“是一非一”的道理。后来我学佛法后,才恍然大悟,明白无善无恶是一种至境,是见性后明照万物又不起分别,但又不等于不行善事,不襄善举,不结善缘。在修行中,要多做善事,做了就忘掉它,如同未做,这就是不执着。如果做了好事,就记在心上,挂在嘴上,那就不对了。我曾问过白眉上师:“行善的功德以何者为最大?”上师回答说:普度众生是大善事,扶危济困是大善事,救死扶伤是大善事,念佛念经诵咒是大善事,宏扬佛法是大善事,但这些善事的功德都不如断除妄心断除执着识见自性的功德大。见性成佛是最大的善事最大的功德。说大说小又是分别,为了方便,不得不如是说,记住中国有句古话,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白眉上师风趣地说:“这也是无大无小,无善无恶。”
  大珠禅师讲到“唯念菩提”一处,是十分精彩的。菩提即不可得,“菩提本无树”嘛,念一个本来无的东西,就无有念,就一切处无心,就无念了。达到“无所念”(没有念的对象)“无所念者”(没有施念的念头或本体),那么就解脱了,就自在了。念菩提一处,是值得读者仔细体味的。
  还要说明一点,大多数的读者都不一定是修顿悟法门的,但明大珠禅师所说之理是十分重要的。这些至理名言,都是在引导您顿悟。明理了,在渐修或禅定过程中就有顿悟的可能。禅宗大师们的说法,是在“临界”处点拨。比如水变成冰,需要零度的气温。在零度的邻近温区里加点催凝剂,水会突然结冰,晶莹明澈,湛然不动。所以明至理是十分重要的。
  对渐修的人来说,循一定的次第方法去修持,也是为了顿悟。
  问:云何行佛行?
  答:不行一切行,即名佛行,亦名正行,亦名圣行。如前所说,不行有无憎爱等是行。大律卷五菩萨品云:一切圣人,不行于众生行,众生不行如是圣行。
  问:云何是正见?
  答:见无所见,是名正见。
  问:云何名见无所见?
  答:见一切色时不起染着。不染着者,不起爱憎心,即名见无所见也。若得见无所见时,即名佛眼,更无别眼。若见一切色时起爱憎者,即名有所见,有所见者即是众生眼,更无别眼作众生眼。乃至诸根,亦复如是。
  问:既言以智为用者,云何为智?
  答:知二性空,即是解脱。知二性不空,不得解脱。是名为智。亦名了正邪,亦名识体用。二性空即是体,知二性空即是解脱,更不生疑,即名为用。言二性空者,不生有无、善恶、爱憎者,名二性空。
  问:此门从何而入?
  答:从檀波罗蜜入。
  问:佛说六波罗蜜是菩萨行,何故独说檀波罗蜜,云何具足而入也?
  答:迷人不解五度皆因檀度而生,但修檀度,即六度悉皆具足。
  问:何因缘故名为檀度?
  答:檀者,名为布施。
  问:布施何物?
  答:布施却二性。
  问:云何是二性?
  答:布施却善恶性,布施有无性,爱憎性,空不空性,定不定性,净不净性。一切悉皆施却,即得二性空。若得二性空时,亦不得作二性空想,亦不得作念有施想,即是真行檀波罗蜜,名万缘俱绝。万缘俱绝者,即一切法性空是也。法性空者,即一切处无心是。若得一切处无心时,即无有一相可行。何以故?为自性空故,无一相可得。无一相可得者,即是实相。实相者,即是如来妙色身相也。《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问:佛说六渡罗蜜,今云何说一,即能具足。愿说一具六法之因。
  答:思益经云,网明尊谓梵天言:若菩萨舍一切烦恼,名檀波罗蜜,即是布施。于诸法无所延,名尸波罗蜜,即是持戒。于诸法无所伤,名羼提波罗蜜,即是忍辱。于诸法离相,名毗离波罗蜜,即是精进。于诸法无所住,名禅波罗蜜,即是禅定。于诸法无戏论,名般若波罗蜜,即是智慧。是名六法。今更名六法不异。一舍,二无起,三无念,四离相,五无住,六无戏论。如是六法,随事方便,假立名字。至于妙理,无二无别,但知一舍即一切舍,无起即一切无起。迷途不契,忘谓有差。愚者滞其法数之中,即长轮生死。告汝学人,但修檀之法,即万法周圆;况于五法岂不具耶。
  以上部份,第一层说佛行。不行一切行即是佛行。一切行指憎爱、有无、苦乐等有分别有染着之行也。佛法中,行的概念是“内心涉境,说名为行”,从有为法之因缘集起,便视之为行。又以行是身口意之造作。这些行,都不是佛行。凡夫之所行与佛行是不一样的,修行者未见性时之所行与佛行也是不一样的。大珠禅师说“不行一切行即佛行”中之“一切行”是指妄心未除时之行。
  第二层说正见。正见是无所见,无所见是见一切色不起染着不起憎爱,这就称为佛眼,反之即是众生眼。
  第三层说“智为用”。阐发了知二性空即为智的妙理,知二性空即是解脱。
  第四层着重讲了行檀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认为入二性空之门,须得从布施波罗蜜着手,又特别强调内布施,即舍掉贪瞋痴疑慢等种种妄念种种分别心种种攀缘心。也就是布袋和尚所说的“放下”。舍掉了善恶、有无、爱憎,舍掉空与不空、定与不定、净与不净,舍掉了一切分别、攀缘,就自会得二性空,又不作二性空想,亦不作我布施了这一切想,那就叫万缘俱绝了,那就叫远离诸相了,那就叫自性空了,那就是得到实相了,其实得实相也是假立名词,实无所得。
  六波罗蜜与一波罗蜜,六度与一度,它们的关系是即一即六。修檀波罗蜜之法,就是万法周圆,六度俱备。
  问:三学等用,何者是三学?云何是等用?
  答:三学者,戒定慧是也。
  问:其义云何是戒定慧?
  答:清净无染是戒。知心不动,对境寂然是定。知心不动时,不生不动想。知心清净时,不生清净想,乃至善恶皆能分别,于中无染得自在者,是名为慧也。若知戒定慧体俱不可得时,即无分别,即同一等,是名三学等用。
  问:若心住净时,不是着净否?
  答:得住净时,不作住净想,是不着净。
  问:心住空时,不是着空否?
  答:若作空想,即名着空。
  问:若心得住无住处时,不是着无所处否?
  答:但作空想,即无有着处。汝欲了了识无所住心时,正坐之时,但知心莫思量一切物,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过去事已过去而莫思量,过去心自绝,即名无过去事。未来事未至,莫愿莫求,未来心自绝,即名无未来事。现在事已现在,于一切事但知无着,这不起憎爱心,即是无着,现在心自绝,即名无现在事。三世不摄,亦名无三世也。心若起去时,即莫随去,去心自绝。若住时亦莫随住,住心自绝。即无住心,即是住无住处也。若了了自知,住在住时只无住,亦无住处,亦无无住处也。若自了了知心不住一切处,即名了了见本心也,亦名了了见性也。只个不住一切处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脱心,亦名菩提心,亦名无生心,亦名色性空。经云:证无生法忍是也。汝若未得如是之时,努力努力,勤加用功,功成自会。所以会者,一切处无心即是会。言无心者,无假不真也。假者,爱憎心是也。真者,无爱憎心是也。但无憎爱心,即是二性空。二性空者,自然解脱也。
  问:为只坐用,行时亦得为用否?
  答:今言用功者,不独言坐,乃至行住坐卧,所造运为,一切时中,常用无间,即名常住也。
  以上部份,第一层讲戒定慧三学,给出的定义很精辟,道出了三学的实质本质,有利于修持者理会其根本性的东西。“清净无染是戒”,但能做到这一点,便是诸戒俱足了。定的根本是心不动而对境寂然,心不随尘转,要求是明确的,是一针见血式的解说。对于慧的解释,更属圣者之见,“知心不动时,不生不动想,知心清净时,不生清净想”,是谁在知心不动,当然是自性真心,谁不生不动想,当然也是那个真我。不起念,不起分别,但又能分别,“乃至善恶皆能分别”,但又不染着,不攀缘,这就是慧。如果知道戒定慧体俱不可得时,就叫三学等用。
  戒定慧是一体,这对修持者来说,十分重要。这种理解符合佛法的根本至理。佛说过许多戒律,那是针对业力较高根性较差的众生说的。不用有相之戒,不能约束众生之贪心妄心,对悟性较高的修持者来说,只要能做到心之清净无染,就是诸戒俱足了。
  第二层讲心住空住净住无住处时如何才能不着于空、净、无住。住空时要不作住空想,住净时不作住净想。特别提出如欲了知无所住心时,诀窍是莫思量一切物,一切善恶,举凡过去(过去事已过去,莫思量,过去心自绝)未来(未来事未至,莫思量,未来心自绝)现在(现在事已现在,——已现在,即已在过去,对现在事,不起爱憎心,无染无着,现在心自绝)“三心俱绝,这就是三世不摄。《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三不可得,在大珠禅师这里,得到淋漓尽致而且透彻非常的解释。后世的许多大德高僧学者,讲到修心问题时,常引用大珠神师之语,可见大珠禅师的见解,确实是圣解。
  禅师还强调:“若心起去时,即莫随去,去心自绝,即无住心。若住时亦莫随住,住心自绝,即无住心。”六祖慧能是听《金刚经》“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悟道的。如何能生无所住心,大珠禅师在这里说得明白透彻,明此理,行此法,自会识见自性,见性成佛。所谓证无生法忍,就是生无所住心。大珠禅师告诉我们,勤加用功,功成自会。为我们讲了无假不真的道理,爱憎心是假,无爱憎心是真,无爱憎心即是二性空,得此即自然解脱。而且,行此法时,不拘形式,一切时中,均可实现心无所住,常常如此,就是佛性常住了。
  问:方广经云,五种法身,一实相法身,二功德法身,三法性法身,四应化法身,五虚空法身,于自己身何者是?
  答:知心不坏是实相法身,知心含万象是功德法身,知心无心是法性法身,随根应说是应化法身,知心无形不可得是虚空法身,若了此义者,即知无证也。无得无证者,即是证佛法身,若有得有证者,即邪见增上慢人也,名为外道。何以故?维摩经云,舍利佛问天女曰,汝何所得,何所证?辩乃得如是?天女答曰:我无得无证,乃得如是。若有得有证,即于佛法中为增上慢人也。
  问:经云等觉妙觉,云何是等觉,云何是妙觉?
  答:即色即空,名为等觉。二性空故,名为妙觉。又云:无觉无无觉,名为妙觉也。
  问:等觉与妙觉,为别为不别?
  答:随事方便,假立二名,本体是一,无二无别,乃至一切法皆然也。
  问:《金刚经》云: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其义云何?
  答:般若体毕竟清净,无有一物可得,是名无法可说。即于般若空寂体中具恒沙之用,即无事不知,是名说法。故云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问: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义云何?
  答:只如有人未遇大善知识,唯造恶业,清净本心被三毒无明所覆,不能显了,故云应堕恶道也。以今世人轻贱者,即是今日发心求佛道,为无明灭尽,三毒不生,即本心明朗,更无乱念,诸恶永灭,故以今世人轻贱也。无明灭尽,乱念不生,自然解脱,故云当得菩提。即发心时,名为今世,非隔生也。
  问:如来五眼者何?
  答:见色清净,名为肉眼。见体清净,名为天眼。于诸色境,乃至善恶,悉能微细分别,无所染着,于中自在,名为慧眼。见无所见,名为法眼。无见无无见,名为佛眼。
  又云,大乘最上乘,其义云何?答:大乘者,是菩萨乘。最上乘者是佛乘。又问:云何修而得此乘?答:修菩萨乘者,即是大乘。证菩萨乘,更不起观,至无修处,湛然常寂,不增不减,名最上乘,即是佛乘也。
  以上第一层是说法身,只说五法身。在佛法中,性相二宗,说法各异,但均是方便之说,无损佛理。大珠禅师只说方广经提到的五法身,解释简明扼要,其旨在于了此义,无得无证,即是证佛法身。由于关于法身的说法甚多,如法身无相说,法身有相说,这里不得不多说几句。法身无相,见于《涅槃经》、《大乘同性经》。法身有相说,见于《法华经方便品》、《提婆品》、《仁王经观室品》,均是佛说,均是方便之说。法身之相,非有非无,亦有亦无。还有法身说法论,法身不说法论,均为各宗为阐本宗之修法实践而为之说,修显教者,大可奉法身不说法之说,修密宗者,大可奉法身说法之说,其间并无矛盾,只是机用不同。
  第二层说等觉妙觉本体是一,无二无别,特别指出“一切法皆然”,对妙觉,佛法还有解释,即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名为妙觉”,这是指佛果的无上正觉。等觉,亦是佛的异称,等是平等,诸佛觉悟,平等如一,故云等觉。又,菩萨之极位,亦名等觉,意指与妙觉等。
  第三层解释《金刚经》中关于“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之义,关于持经功德之义,关于五眼之义,关于大乘最上乘之义。
  问:涅槃云,定多慧少,不离无明。定少慧多,增长邪见。定慧等故,即名解脱。其义如何?
  答:对一切善恶悉能分别是慧。于所分别之处,不起爱憎,不随所染是定。即是定慧等用。又问:无言无说,即名为定。正言说之时,得名定否?答:今言定者,不论说与不说常定。何以故?为用定性言说分别时,即言说分别亦定。若以空心观色时,即观色时亦空。若不观色,不说不分别时亦空。乃至见闻觉知亦复如是。何以故?为自性空即于一切处悉空。空即无着,无着即是等用。为菩萨常用如是等空之法,得至究竟。故云定慧等者,即名解脱也。今更为汝譬喻显示,令汝惺惺得解断疑。譬如鉴照像之时,其明动否?不也。不照时亦动否?不也。何以故?为明鉴用无情明照,所以照时不动,不照亦不动。何以故?为无情之中无有动者,亦无不动者。又如日光照世之时,其光动否?不也。若不照时动否?不也。何以故?为光无情故,用无情光照,所以不动,不照亦不动。照者是慧,不动是定。菩萨用是定慧等法,得三菩提,故云定慧等用,即是解脱也。今言无情者,无凡情,非无圣情也。
  问:云何是凡情,云何是圣情?答:若起二性,即是凡情,二性空故,即是圣情。
  问:经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其义如何?答:以言显义,得义言绝,义即是空,空即是道,道即是绝言,故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谓得义实际,更不起观,不起观故,即是无生,以无生故,即一切色性空,色性空故,即万缘俱绝。万缘俱绝者,即是心行处灭。
  问:如如者云何?答:如如是不动义,心真如故,名如如也。是知过去诸佛行此行亦得成道,现在佛行此行亦得成道,未来佛行此行亦得成道,三世所修证道无异,故名如如也。维摩经云,诸佛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乃至一切众生悉皆如也。何以故?为佛性不断,有性故也。
  问:即色即空,即凡即圣,是顿悟否?答:是。问:云何是即色即空,云何是即凡即圣?答:心有染即色,心无染即空。心有染即凡,心无染即圣。又云,真空妙有故即色,色不可得故即空。今言空者是色性自空,非色灭空。今言色者,是空性自色,非色能色也。
  以上部份,第一层讲定慧的关系。其要义是定慧等用即解脱。关于定,有的人有误解,以为只有打坐时具有一定外在形式,全身端坐,不言不笑,才叫定。当然这是定。但“常摄在定”并非指一年到头都在打坐,所以大珠禅师说,不论你说不说,都处于定中,因为你是用定性去言说,去分别时,言说分别都是定,定的特质是湛然不动,如明镜照物一样,无论照与不照,明镜都不动。这种定性,是指我们的心处于不动时才能出现的。功夫纯熟了,可以常处于定中,做什么事都不影响,反而做得更好。修到这种境界,是得自在了,得解脱了。
  第二层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两句名言,见于《璎络经》下、《仁王经》、《维摩诘经》。这是佛典中关于真如、实相义的极旨。所以大珠禅师要专门提出来讲。其文字义是指真如实相离一切语言概念,语言概念已不能表达。心行指心念,心行处灭指一切生灭变迁的心理活动皆停息。真如实相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也不能用心思去思议。这两句也是离概念分别而契证真如的法要。大珠禅师从得义是空空即是道的角度,加以诠释,具有特色。
  第三层讲如如之义。如如是不动义,三世诸佛皆以行此法而成佛。如如是梵文Tathata的意译。同类概念还有真如、实相、法界、实际、真际、真性、实性、法性、佛性、法身等。般若经以诸法普遍共具共依的空性为真如。大乘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易,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解深密经说到七种真如,但若论其体,唯一真如即如如也。
  第四层讲即色即空。这是般若部经论十分重要的关于色空的理论。有一种观念,认为色为实有,空为虚无。其实,色之为色,非在而有,非灭而空,非过去而空,是当体即空,其体本空。空之为空,不是以有无为标准的,不能认为有就不空,无就是空。大珠禅师以心有染为色,心无染即空。又以真空妙有故即色,色不可得故即空,指出今言空者是色性自空,非灭而空,今言色者,是空性自色,非色能色,很透彻明确地阐述了色空观。
  问:经云尽无尽法门如何?
  答:为二性空故。见闻无生是尽。尽者,诸漏尽。无尽者,于无生体中,具恒沙妙用,随事应现,悉皆具足,于本体中,亦无损减,是名无尽。即是尽无尽法门也。
  问:尽与无尽,为一为别?
  答:体是一,说即有别。
  问:体既是一,云何说别?
  答:一者是说之体,说是体之用,为随事应用,故云体同说别。喻如天上一日,下置种种器盛水,一一器中皆有于日。诸器中日悉皆圆满,与天上日亦无差别,故云体同。为随器立名,即有差别,所以有别,故云体同,说即有别。所现诸日,悉皆圆满,于上本日,亦无损减,故云无尽也。
  问:经云,不生不灭,何法不生,何法不灭?
  答:不善不生,善法不灭。
  问:何者善?何者不善?
  答:不善者是染心。善法者是无染漏心。但无染无漏,即是不善不生。得无染无漏时,即清净圆明,湛然常寂,毕竟不迁,是名善法不灭也。此即是不生不灭。
  问:菩萨戒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其义云何?
  答:佛戒者,清净心是也。若有人发心修行清净行,得无所受心者,名受佛戒也。过去诸佛皆修清净无受行,得成佛道。今时有人发心修无受清净行者,即与佛功德等用,无有异也。故云入诸佛位也。如是悟者,与佛悟同。故云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从清净心生智,智清净名为诸佛子,亦名真佛子。
  问:只如佛之与法,为是佛在先,为是法在先?若法在先,法是何佛所说,若是佛在先,承何教而成道?
  答:佛亦在法先,亦在法后。
  问:因何佛法先后?
  答:若据寂灭法,是法先佛后。若据文字法,是佛先法后。何以故?一切诸佛皆因寂灭法而得成佛,即是法先佛后。经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得成道已,然始广说十二部经,引化众生。众生承佛法教化修行得成佛,即是佛先法后也。
  问:云何是说通宗不通?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