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龙门古阳洞研究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苏玲怡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龙门古阳洞研究
  [ 作者:苏玲怡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2004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龙门古阳洞研究
  【英文标题】The Study of the Guyang Cave at Longmen
  【文章作者】苏玲怡
  【指导教师】李玉
  【文章页数】260页
  【中文关键词】孝文帝|汉化|迁都|佛教艺术|北魏|始平公|古阳洞|龙门
  【英文关键词】Buddhist art ; Longmen ; Guyang Cave ; Duke of Shiping ;
  Northern Wei ; Sinicization ; transfer the capital to Luoyang
  【中文摘要】
  本论文的主要在研究有关龙门古阳洞的四项重要议题。
  首先,是对古阳洞的开凿情况进行分期和重建,作为后面探讨风格、信仰及艺术赞助等诸多问题的基础。笔者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是以纪年明确的造像做为标准品,对于重要但年代有争议的龛像进行造像风格、装饰母题、碑刻书风及造像相互关系上的综合比较,以期能对古阳洞具体的开凿情况做出清楚的时间定位。
  其次,主要处理古阳洞艺术风格源流的问题,将焦点集中在古阳洞艺术萌芽与成形的太和末至景明年间,对此时的造像及装饰风格进行整体、系统性的研究,深入探讨古阳洞与云冈、南方及河南三个地区艺术传统的关系,并寻找这些传统对古阳洞产生影响的时间点,同时探察它们产生的历史原因。
  再者,讨论古阳洞的图像及信仰内涵的问题,首先将透过探讨古阳洞主体龛像在配置上的关联性,以厘清石窟设计的意图;其次,则是藉由分析古阳洞内的造像题记,与考察窟内各类造像题材的分布情况、图像特征、以及造像者身份与祈愿内容之间的关系,来了解阳洞整体信仰内涵的特性。
  最后,则是要探讨古阳洞的赞助情况,焦点仍持续关注于古阳洞营建的性质和意图,期望藉由更紧密地结合供养人题记与历史文献,仔细考察古阳洞开凿初期几位主要供养人造像的动机、缘由、相关的造像活动以及他们彼此间的关联性,来重建当时营造古阳洞的历史现实。
  经由本论文的整体研究可知,古阳洞约始凿于北魏太和十四年(490年)前后,是龙门窟群中最早开凿的石窟,同时也是当中开凿时间最长的一窟;从其始凿至北魏末为止,在将近四十余年的时间里,造像活动始终未曾间断,因此,窟内不仅龛像数量众多,在造像艺术、信仰及供养赞助情况上也呈现极为复杂的面貌。不过,藉由前面的整体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古阳洞的发展,正显现了从平城佛教艺术转变为洛阳佛教艺术的脉络。
  首先,在古阳洞开凿之初的太和年间(约490-499年),我们可以看到,在风格上,以《比丘慧成龛》(约490年初)为首的第一期龛像,明显继承了云冈二期窟“西域式”造像及装饰风格的特点。而在图像及信仰方面,一方面,此期大龛以造释迦像为主的情况,与文成帝以来平城佛教重视释迦信仰的传统有关;而另一方面,《尉迟龛》(495年)等中小型龛所出现的交脚弥勒菩萨像,亦继承了云冈弥勒像的图像特征。凡此种种都显示出,在这段期间,平城佛教艺术对古阳洞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其原因与古阳洞早在490年初就已经开始开凿有关,此时,北魏尚未迁都洛阳(493-495年),洛阳的佛教艺术仍受国都平城的影响,所以,当比丘慧成以个人皇室的身份主持“为国造石窟”时,采用当时普遍流行于北方各地的云冈佛教艺术传统,自是不令人感到意外;此外,继慧成之后最早进入窟内造像者,如穆亮之妻尉迟氏及元详,又都是来自于平城,亦加强了平城佛教传统在古阳洞开窟初期的重要性。
  而自太和末年起,随着北魏迁都洛阳,积极地推行汉化政策,以及对南朝汉文化仰慕心态的加剧,使得古阳洞的佛教艺术发展在南方文化的直接刺激下出现转变的端倪:一开始,或运用一些流行于南方的造型母题,如《魏灵藏龛》(约495年左右)背光上出现的“汉式”天人形象,或撷取部分南朝造的特色,如《元详龛》菩萨头冠上出现的方折冠缯;但是到了景明末年(503年),古阳洞的造像几乎全面地采用了流行于南方的平面装饰性审美好尚,使得原本根植于平城模式之下的古阳洞佛教艺术产生了本质上改变。另外,在图像及信仰上,这时虽然仍以承袭自云冈的释迦和弥勒造像为主,但维摩诘图像在古阳洞中亦开始流行,出现在龛像的背光上;这很可能与北魏统治阶层受到来自南方僧人的影响,特别爱好《维摩诘经》有关。换言之,南朝盛行研读《维摩颉经》的风潮很可能也对古阳洞维摩文殊图像的流行有所刺激。
  值得注意的是,在景明年以前,虽然可以看到云冈和南方传统分别对古阳洞佛教艺术所造成的影响,然而,河南地区本地传统在古阳洞中的重要性亦不容忽视。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比丘慧成正是出身于河、洛一带甚有影响力的贵族家庭,当他在洛阳主持开窟时,很可能即将当地的传统带入到古阳洞中。因此,古阳洞太和时期的龛像虽然深受云冈模式的影响,但《尉迟龛》、《魏灵藏龛》等龛中以减地浮雕手法来处理背光的装饰,即是河南本地的汉画像石传统的延续;此外,从造像来看,《比丘慧成龛》等太和年大龛主尊坐佛的身躯,有一种未见于云冈及南方的劲瘦紧实作风,也应该是根植于河南本地造像传统的产物。这种传统与后来传入的南方风格在经过相互地交涉与融合之后,形成了古阳洞第三期“正始─神龟年间”(约504-519年)成熟的洛阳佛教艺术风格,亦即身形拉长、蕴藏紧瘦骨感“秀骨清相式”的佛像及菩萨像,与以减地手法雕制精美细致的背光装饰的完美结合。
  纵观古阳洞艺术的发展脉络,太和末年至景明年间可谓最关键的时期:此时的古阳洞,在接触到南朝佛教艺术的刺激后,迅速地脱离北魏平城的影响,吸收来自南朝佛教艺术的精髓,并融合河南本地的传统,遂得以在第三期孕育出成熟的洛阳佛教艺术,并奠定该窟稳定发展的基础。
  到了第三期时,都城洛阳已成为当时全国的佛教中心,洛阳近郊的龙门更吸引各个阶层的人士来此巡礼造像。此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弥勒信仰重要性的提升:一方面,中层的大龛改以交脚弥勒菩萨造像为主,与上层大龛的释迦像形成“释迦─弥勒”的配置关系,很可能沿袭了云冈“过去帝─现在帝”即“释迦─弥勒”的佛教皇帝观传统而来;另一方面,从窟内各类造像的题记普遍都出现有关弥勒信仰愿目的现象,亦可窥见当时弥勒崇拜盛行的情况,反映出这时期广大信众对弥勒净土的向往。另外,再从开龛造像的性质来分析,为己身及过去、现在亲眷祈福造像的比例大量地提高,也辅以说明古阳洞这个比丘慧成最初“为国”、“为皇帝”开凿的石窟,已经转变为一般民众从事私人性供养的重要场所。
  不过,在第四期“正光─北魏末年”(520-534年)以后,古阳洞无论是造像风格或图像信仰上都未有新的突破,造像工事亦渐趋停顿,近四十余年来的造像活动终于进入了尾声。
  龙门古阳洞位处河南这个南、北文化汇集和交流最频繁的地区,而其开凿的期间亦正逢北魏迁都洛阳及推动汉化此一政治、文化上的重大变迁,因此,古阳洞四十余年来佛教艺术的发展,正可说是对于这段历史发展的最佳见证。
  --------------------------------------------------------------------------------
  【论文目次】
  绪论1
  第一章 古阳洞造像的时代与风格11
  第一节 太和时期龛像12
  一、太和年间中小型龛12
  二、太和年间大龛17
  第二节 景明时期龛像21
  第三节 正始──神龟时期龛像28
  一、北壁中层大龛29
  二、南壁中层大龛31
  第四节 正光──北魏末年龛像33
  一、南壁下层大龛34
  二、北壁下层大龛35
  第五节 小结36
  第二章 古阳洞艺术探源41
  第一节 古阳洞艺术风格渊源41
  一、云冈影响41
  二、南朝影响50
  三、河南传统59
  四、小结63
  第二节 古阳洞风格渊源的历史背景63
  第三章 古阳洞的图像意义与信仰内涵71
  第一节 古阳洞主体龛像的图像考订及配置意涵71
  一、图像考订72
  二、配置意涵74
  第二节 古阳洞全体造像所显现的信仰情况81
  第四章 古阳洞供养人研究97
  第一节 皇室贵族与古阳洞97
  一、比丘慧成97
  二、穆亮102
  三、元详及其相关人士103
  四、杨大眼107
  第二节 邑义团体与古阳洞108
  一、高树卅二人等109
  二、孙秋生二百人等110
  三、其它邑义团体111
  第三节 小结112
  结论115
  附录118
  一、古阳洞造像题记资料118
  二、古阳洞释迦造像资料142
  三、古阳洞弥勒造像资料146
  四、古阳洞「为皇帝」或「为国」造像资料150
  五、古阳洞造像记所见之弥勒信仰内容154
  六、古阳洞二佛并坐造像资料155
  七、古阳洞观音造像数据156
  八、古阳洞无量寿造像资料157
  九、古阳洞定光造像资料157
  十、古阳洞千佛造像资料158
  十一、古阳洞维摩文殊造像资料161
  十二、南朝维摩诘画迹162
  十三、古阳洞邑义造像资料163
  十四、多次参加邑义造像人名资料167
  参考书目168
  图版目录177
  图版191
  --------------------------------------------------------------------------------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一、古籍文献
  〔西汉〕司马迁,《史记》,《新校本史记》,台北:鼎文书局,1978。
  〔东汉〕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收入大藏经刊行会编,《大正新修大藏经》(以下简称《大正藏》),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3,第8册,页425-478。
  〔东汉〕竺大力、康孟详译,《修行本起经》,收入《大正藏》,第3册,页461-472。
  〔东汉〕刘熙,《释名》,收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小学类》(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221册,页383-423。
  〔三国吴〕支谦译,《太子瑞应本起经》,收入《大正藏》,第3册,页472-483。
  〔三国吴〕支谦译,《佛说维摩经》,收入《大正藏》,第14册,页519-536。
  〔曹魏〕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收入《大正藏》,第12册,页265-279。
  〔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收入《大正藏》,第9册,页63-134。
  〔西晋〕竺法护译,《弥勒下生经》,收入《大正藏》,第14册,页421-423。
  〔西晋〕竺法护译,《普曜经》,收入《大正藏》,第3册,页483-538。
  〔后秦〕鸠摩罗什译,《思惟略要法》,收入《大正藏》,第15册,页297-300。
  〔后秦〕鸠摩罗什译,《佛说阿弥陀经》,收入《大正藏》,第12册,页346-348。
  〔后秦〕鸠摩罗什译,《佛说弥勒大成佛经》,收入《大正藏》,第14册,页428-434。
  〔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收入《大正藏》,第9册,页1-62。
  〔后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收入《大正藏》,第14册,页537-557。
  〔后秦〕鸠摩罗什译,《弥勒下生成佛经》,收入《大正藏》,第14册,页423-425。
  〔南朝宋〕沮渠京声译,《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收入《大正藏》,第14册,页418-420。
  〔南朝宋〕刘义庆,《宣验记》,收入鲁迅,《鲁迅辑录古籍丛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第1卷,页269-280。
  〔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过去现在因果经》,收入《大正藏》,第3册,页620-653。
  〔南朝齐〕王琰,《冥祥记》,收入鲁迅,《鲁迅辑录古籍丛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第1卷,页313-411。
  〔南朝梁〕沈约,《宋书》,《新校本宋书》,台北:鼎文书局,1980。
  〔南朝梁〕僧佑,《出三藏记集》,收入《大正藏》,第55册,页1-114。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新校本南齐书》,台北:鼎文书局,1978。
  〔南朝梁〕释僧佑,《弘明集》,收入《大正藏》,第52册,页1-96。
  〔北魏〕吉迦叶、昙曜译,《付法藏因缘传》,收入《大正藏》,第50册,页297-322。
  〔北齐〕魏收,《魏书》,《新校本魏书》,台北:鼎文书局,1980。
  〔唐〕李延寿,《北史》,《新校本北史》,台北:鼎文书局,1976。
  〔唐〕房玄龄等,《晋书》,《新校本晋书》,台北:鼎文书局,1983。
  〔唐〕姚思廉等,《梁书》,《新校本梁书》,台北:鼎文书局,1980。
  〔唐〕费长房,《历代三宝记》,收入《大正藏》,第49册,页22-127。
  〔唐〕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收入《大正藏》,第52册,页404-435。
  〔唐〕魏征,《隋书》,《新校本隋书》,台北:鼎文书局,1980。
  〔唐〕释道宣,《广弘明集》,收入《大正藏》,第52册,页97-360。
  〔唐〕释道宣,《续高僧传》,收入《大正藏》,第50册,页425-707。
  〔北宋〕李昉等,《太平御览》,收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类书类》(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893-901册。
  〔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收入《续修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第1089册,页1-70。
  〔清〕陆增祥编,《八琼室金石补正》,收入《续修四库全书?史部?金石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第896-898册。
  〔清〕杨守敬,《书学迩言》台北:艺文印书馆,1957。
  〔清〕端方,《陶斋藏石记》,收入《续修四库全书?史部?金石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第905册,页337-791。
  二、中日文论著
  大村西崖,《中国美术史雕塑篇》(原《支那美术史雕塑篇》复刻版),东京:国书刊行会,1917。
  大桥修一,《书艺术全集》,第5卷,东京:雄山阁,1991。
  小杉一雄,《悬裳座考》,《佛教艺术》,5号(1949),页41-53。
  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文物》,1972年3期,页20-29。
  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8?画像石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方初惠,《北魏飞天图像表现类型──云冈、龙门石窟飞天图像略析》,收入龙门石窟研究所编,《龙门石窟一千五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页252-269。
  水野清一、长广敏雄编,《云冈石窟》,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52-1956,第1卷至第16卷。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王青,《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信仰与神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王建中,《汉代画像石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
  王景荃,《豫北地区景明年间佛教石刻造像初探》,《中原文物》,2002年5期,页66-72。
  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3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
  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4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
  石松日奈子,《维摩和文殊造像的研究──作为中国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中左右对置表现的一个例子》,收入龙门石窟研究所编,《龙门石窟一千五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页9-22。
  吉川忠夫,《北魏孝文帝借书考》,《东方学》,96辑(1998),页47-54。
  吉村怜,《云冈石窟编年论──宿白?长广学说批判》,《国华》,1140号(1990),页13-29。
  吉村怜着?卞立强、赵琼译,《天人诞生图研究──东亚佛教美术史论文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西安路南朝石刻造像清理简报》,《文物》,1998年11期,页4-20。
  朱大渭、刘驰、梁满仓、陈勇,《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东京国立博物馆、朝日新闻社编集,《中国国宝展》,东京:朝日新闻社,2000。
  佐藤智水,《北朝造像铭考》,原载《史学杂志》,86编10号(1977),后收入刘俊文主编,《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页56-115。
  吴元真编,《北京图书馆藏龙门石窟造像题记拓本全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第1册。
  吕采芷,《北魏后期的三壁三龛式窟》,收入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编,《中国石窟?云冈石窟》,第2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日文版1990〕),页213-218。
  李文生,《我国石窟中的优填王造像──龙门石窟优填王造像之早之多为全国石窟之最》,《中原文物》,1985年4期,页102-106。
  李文生,《龙门石窟北朝主要洞窟总叙》,收入龙门文物保管所、北京大学考古系编,《中国石窟?龙门石窟》,第1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日文版1987〕),页265-280。
  李文生、孙新科,《龙门石窟佛社造像初探》,《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3期,页42-50。
  李玉昆,《从龙门造像铭记看北朝的佛教》,《世界宗教研究》,1984年2期,页72-77。
  李玉昆,《龙门石窟的弥勒造像与我国的弥勒信仰》,收入叶万松主编,《洛阳考古四十年──1992年洛阳考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页321-327。
  李玉昆,《我国的观世音信仰与龙门石窟的观世音造像》,收入龙门石窟研究所编,《龙门石窟一千五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页157-165。
  李玉昆,《龙门碑刻及其史料价值》,收入刘景龙、李玉昆编,《龙门石窟碑刻题记汇录》(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页8-85。
  李荣村,《北魏杨大眼将军造像题记之书成年代》,《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3本,第3分(1993),页545-570。
  李静杰,《早期金铜佛谱系研究》,《考古》,1995年5期,页451-465。
  李静杰、田军,《早期单体石佛区域性分析》,《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2期,页30-42。
  角井博等编,《中国法书选20?龙门二十品》,东京:二玄社,1988。
  周到、吕品、汤文兴,《河南汉代画像砖》,台北:丹青图书,1986。
  周军、曹社松,《龙门地区地质地貌考──兼谈地质作用对龙门石窟的影响》,原载《中原文物》,1993年4期,后收入龙门石窟研究所编,《龙门石窟一千五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页327-336。
  周鼎初,《试论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的特殊政治形态》,《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3期,页192-199。
  冈田健,《关于优填王造像的若干报告──讨论东南亚对中国唐代佛教造像的影响》,收入龙门石窟研究所编,《龙门石窟一千五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页144-150。
  林保尧,《法华造像研究──嘉登博物馆藏东魏武定元年石造释迦像考》,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93。
  松原三郎,《中国佛教雕刻史论》,东京:吉川弘文馆,1995。
  金申,《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金维诺,《龙门石窟?序》,原载于龙门保管所编,《龙门石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61,后收入同氏着,《中国美术史论集》(台北:南天书局,1995),下集,页400-410。
  长广敏雄,《云冈石窟第9、10双窟的特征》,收入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编,《中国石窟?云冈石窟》,第2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日文版1990〕),页193-207。
  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南京博物院,《江苏丹阳胡桥南朝大墓及砖刻壁画》,《文物》,1974年2期,页44-56。
  南京博物院(尤克振执笔),《江苏丹阳县胡桥、建山两座南朝墓葬》,《文物》,1980年2期,页1-17。
  倪建林,《中国佛教装饰》,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
  宫大中,《龙门石窟艺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宫大中,《龙门石窟艺术(增订本)》,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袁曙光,《四川茂汶南齐永明造像碑及有关问题》,《文物》,1992年2期,页67-71。
  国家文物局教育处编,《佛教石窟考古概要》,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宿白,《参观敦煌第285号窟札记》,《文物》,1956年2期,页16-21。
  宿白,《云冈石窟分期试论》,《考古学报》,1978年1期,页25-38。
  宿白,《南朝龛像遗迹初探》,《考古学报》,1989年4期,页389-412。
  宿白,《敦煌莫高窟现存早期洞窟的年代问题》,《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20卷(1989),页15-32。
  宿白,《平城实力的集聚和“云冈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收入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编,《中国石窟?云冈石窟》,第1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日版1989〕),页176-197。
  常盘大定、关野贞,《中国文化史迹》(原《支那文化史迹》复刻版),京都:法藏馆,1975。
  张乃翥,《龙门石窟维摩变造像及其意义》,《中原文物》,1982年3期,页40-45。
  张乃翥,《龙门石窟始平公像龛造像年代管窥》,《中原文物》,1983年3期,页91-93。
  张肖马、雷玉华,《成都市商业街南朝石刻造像》,《文物》,2001年10期,页4-18。
  张承宗、魏向东,《中国风俗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张英莉、戴禾,《义邑制度述略──兼论南北朝佛教混合之原因》,《世界宗教研究》,1982年4期,页48-55。
  张宝玺,《炳灵寺的西秦石窟》,收入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炳灵寺文物保管所编,《中国石窟?永靖炳灵寺》(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日文版1986〕),页182-192。
  张宝玺,《龙门北魏石窟二弟子造像的定型化》,收入龙门石窟研究所编,《龙门石窟一千五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页23-35。
  曹汛,《万佛堂石窟两方北魏题记中的若干问题》,《文物》,1980年6期,页63-69。
  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陈传席编,《六朝画家史料》,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敦煌文物研究所编,《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第1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曾布川宽、冈田健编,《世界美术大全集?东洋编3?三国?南北朝》,东京:小学馆,2000。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大出版社,1997。
  华人德,《分析《郑长猷造像记》的刊刻以及北魏龙门造像记的先书后刻问题》,《中国书法》,2002年8期,页43-46。
  贺世哲,《敦煌莫高窟北朝石窟与禅观》,原载《敦煌学辑刊》,1980年1期,后收入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敦煌研究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页122-143。
  贺世哲,《关于北朝石窟千佛图像诸问题(二)》,《敦煌研究》,1989年4期,页42-53。
  贺世哲,《关于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三世佛与三佛造像诸问题(一)》,《敦煌研究》,1992年4期,页1-21。
  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编,《中国石窟?云冈石窟》,第1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日文版1989〕。
  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编,《中国石窟?云冈石窟》,第2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日文版1990〕。
  黄征,《南京栖霞寺飞天的考察》,《敦煌研究》,2001年1期,页23-27。
  冢本善隆,《支那佛教史研究?北魏篇》,东京:弘文堂书房,1943。
  杨泓,《邓县画像砖墓的时代和研究》,原载《考古》,1959年5期,后收入同氏,《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页103-114。
  温玉成,《古阳洞研究》,原载《考古与文物》,1983年6期,后收入龙门石窟研究所编,《龙门石窟研究论文选》(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页143-212。
  温玉成,《龙门石窟的创建年代》,《文博》,1985年2期,页34-35。
  温玉成,《龙门北朝小龛的类型、分期与洞窟排年》,收入龙门文物保管所、北京大学考古系编,《中国石窟?龙门石窟》,第1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日文版1987〕),页170-224。
  董玉祥,《龙门石窟北魏型造像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中原文物》,1985年特刊,页158-164。
  宁强、胡同庆,《敦煌莫高窟第254窟千佛画研究》,《敦煌研究》,1986年4期,页22-36。
  赵昆雨,《云冈石窟造像服饰雕刻特征及其演变》,《文物世界》,2003年5期,页16-22。
  刘汝醴,《关于龙门三窟》,原载《文物》,1959年12期,后收入龙门石窟研究所编,《龙门石窟研究论文选》(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页56-61。
  刘志远、刘廷璧,《成都万佛寺石刻艺术》,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
  刘建华,《辽宁义县万佛堂北魏石窟分期研究》,《考古学报》,2001年2期,页159-188。
  刘景龙,《龙门石窟开凿年代研究》,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刘景龙、李玉昆编,《龙门石窟碑刻题记汇录》,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刘景龙、杨超杰等编,《龙门石窟总录》,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第9卷。
  刘景龙编,《龙门二十品──碑刻与造像艺术》,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
  刘景龙编,《古阳洞──龙门石窟第1443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刘景龙编,《莲花洞──龙门石窟第712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刘慧达,《北魏石窟与禅》,《考古学报》,1978年3期,页337-350。
  楼宇烈,《东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观世音灵验故事杂谈》,《中原文物》,1985年特刊,页100-114。
  蒋人和,《早期佛像火焰式纹身光之演变及古阳洞起源的一些探想》,收入龙门石窟研究所编,《龙门石窟一千五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页210-219。
  蔡宛霖,《云冈石窟第六窟之研究》,台北:国立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
  黎虎,《汉魏晋北朝中原大宅、坞堡与客家民居》,《文史哲》,2002年3期,页128-134。
  龙门文物保管所、北京大学考古系编,《中国石窟?龙门石窟》,第1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日版1987〕。
  龙门石窟研究所、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编,《龙门石窟窟龛编号图册》,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
  龙门石窟研究所编,《龙门石窟一千五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龙门石窟研究所编,《龙门流散雕像集》,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
  谢振发,《云冈第七、八双窟之研究》,台北:国立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年。
  韩升,《魏晋隋唐的坞壁和村》,《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2期,页99-105。
  韩树峰,《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关百益,《伊阙石刻图表》,河南:河南博物馆,1935。
  三、英文论著
  Abe, Stanley K., Ordinary Images,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2.
  Bush, Susan, “Floral Motif and Vine Scrolls in Chinese Art of the Early Sixth Centuries A.D.,” Artibus Asiae, vol. 38, no. 1 (1976), pp. 75-83。
  Rawson, Jessica, Chinese Ornament: The Lotus and the Dragon, London: British Museum, 1982.
  Siren, Osvald, Chinese sculpture from the fifth to the fourteenth century, Bangkok, Thailand: SDI Publications, 1998.
  Soper, A. C., Literary Evidence for Early Buddhist Art in China, Ascona: Artibus Asia Publishers, 1959.
  Tsiang, Katherine R., “Disjunctures of Time, Text, and Imagery in Reconstruc-tions of the Guyang Cave at Longmen,” 收入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页313-352。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