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乘的起源
金刚乘的起源
一、 金刚乘的名称
严格地讲,金刚乘是无上瑜伽密法的通称,有时专指时轮法,叫做时轮金刚乘。汉传佛教视其为密教的一个支派,解释各异。公元八世纪,西藏便有“金刚乘”或“果金刚乘”的名称,作为密教的别名。这里沿用西藏传统称呼,以金刚乘代表密教。 果金刚乘,全名叫做“果秘密金刚乘”,是相对于佛教显教—— 因相乘或般若乘提出来的。显教是因相法,讲求理论;密教是果法,着重探讨实践方法和辅助修炼的各种仪轨、咒语等,实践以理论为指导,理论在实践中得到验证,两者互为增益,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金刚”意为其性坚硬而不可破。“在哲学意义上,指如同能刺穿妄想并导致佛性的金刚石那样坚硬和锐利的智慧”。长尾雅人解释说,金刚二字原为电光,是因陀罗所持的武器,具相的表示即所谓金刚杵。从二谛讲,胜义所说的金刚是无畏,不可毁坏;世俗则指金刚杆,谓其智坚利。密教把它作为一种能断除一切烦恼,镇伏妖魔的兵器,有时也指修行所得的智慧。“乘”原是古印度用以盛放东西的一种器具,有“负载”的意思。佛教认为,它能运载芸芸众生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是修行成佛的方法和途径。《时轮根本略续无垢光疏》记载:
“金刚者,坚固不坏,载乘金刚者,名金刚乘。或者,将 真言乘和般若乘两种方法,即果性与因性融为一体”。《集密后续》说:
“金刚者,摄集一切大乘者,是般若六度;摄集六度者, 是方便及智慧;摄集六波罗蜜多、方便及智慧为一体者,是 菩提心,亦是金刚菩萨的禅定,故名金刚。金刚亦是乘,故 名金刚乘,即真言乘之义。”
金刚乘着重讲述从佛的思想意趣所产生的各种真言咒语及其仪轨道,是方便和智慧双运的金刚菩萨的瑜伽,最终证得金刚身。《时轮根本略续无垢光疏》说:
“金刚乘之金刚义者,法性所生的空悲无别,或空乐无
二。救意之义者,驾御道;空乐无别者,贪义。”
金刚乘教法概括为生起次第法和圆满次第法。生起次第的梵语名称是“邬巴底札玛”(utpattikrama),意为使生长或创新;圆满次第的梵语名称为“奢婆那札玛”(shavannakrama),意思是无精进施力所生。“札玛”(krama)有次第和方便两层含义。生起次第为比量本尊瑜伽,以观想画像修行;圆满次第为现量本尊瑜伽。
金刚乘因其所具有的特点,有不同的称呼。譬如:真言乘、持明藏、方便乘、果乘等,反映了密教发展的几个不同阶段,即陀罗尼阶段,持明藏阶段,方便密阶段和果密阶段。
所谓真言乘,非藏器,也非行境,而是利用真言咒语和手印两种方法修行获得成就。或者,脱离生死轮回和各种烦恼之苦。《吉样智慧明点瑜伽母续王最胜特殊本续》说:
“真言者,甘露,道之解脱为真言。若是节茂盛,住二 见之中,名称胜义咒。真言者,阿鬘迦鬘,说彼为诵咒,生 圆及分支,是名诵真言。”
佛教认为,人生的一切痛苦烦恼是由心意无明造成的。所以,离苦实际是救意,梵文用“曼”(man)和“陀罗那”(traya)字表示。 “曼”者,意;“陀罗那”者,拯救义。《集密后续》说:
“根境之错乱,诸凡随念意,用曼表示意,陀罗耶者拯 救义。超脱世间行,三昧耶律仪,金刚所守护,名称真言 行”。
果指修行者追求的目标,密教特指通过各种特殊的方法和途径苦心修炼所得的不变大乐。《趋入无上续义》说:“果者,通过身、受用、住、圆满事业趋入,故名。”《时轮灌顶略示》记载:
“取空性色是固,持守悲悯是果。空悲无分别,知彼菩 提心,入修无上瑜伽义。若以身、受用、住、圆满事业的方 法趋入,即是果,亦是一切道果大手印成就。”
学术界一致认为,大乘佛教由显教和密教两部分组成。《圣秘密授记经》说:“于因加行是因法,广转法轮;果乘是捷径。”
密教是通过布施、菩提心、曼荼罗、真言、灌顶、手印、瑜伽等方便和道修得佛果的,故称“方便乘”。如果没有方便相助,难以修得成就。《时轮灌顶略示》说:“方便智慧结合的金刚菩萨瑜伽是金刚乘。……金刚乘比般若乘多方便,故名方便乘。”
密教经典被称为“持明藏”或“续部。”持明的“明”原为古印度吠陀二字的义译,以后逐渐转为圣典,此处的“明”专指本尊咒语大乐,用极其深奥的方法持慧,故名“持明藏”。持明藏,又叫“持明乘”。诵行咒语,聚集资粮,获得持明果。
续部,全称“真言续部”,西藏密教使用十分普遍。“续”者,解释真言咒语及仪轨,是所诠咒语的方法和修行的方便仪轨,凡是成为续的部类者,叫做“续部”。根据西藏密教的判别,有二续部、三续部、四续部、六续部和七续部等,学术界以其中的四续部为标准。
关于持明藏的归属问题,印藏佛学界说法各异,归总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持明藏为三藏之一。噶举派的让雄多杰认为,佛教典籍分经藏、律藏和论藏,持明藏包括在内。阿阇黎室利迦罗(Shrit。 gara)和无畏(APya)说,九分教是大乘藏,其中包括持明藏,解释戒、定、慧三学。所以,持明藏为三藏之一。
第二,持明藏非三藏。阿阇黎室利伽罗婆摩(shritgarabama)认为,佛陀为了教化饶益天、非天及人,宣讲各种真言明咒,专门提出了持明藏,它属于另一类菩萨藏,与大小乘佛教的经、律、论三藏不同,独成一藏。
第三,持明藏为第四藏。佛密论师认为,佛陀所说的法包括经、律、论三藏和持明藏,持明藏属于内相藏,着阐述如何迅速获得持明果的方法和途径,比较经、律、论外相三藏有许多特点,为第四藏。
第四,持明藏为七藏之一。月称论师认为,佛典分经、律、论三藏,摄于十二分教,按照菩萨分位划分为菩萨、持明、经、律、论、极广和本生七藏,持明藏为七藏之一。
上述几种观点基本上代表了几大学派的思想,由于各派所使用的区分方法和评判原则不同所致。这并不影响密教的地位。学术界承认,密教是相对于显教而言,显密二教组成大乘佛教,止观定慧构筑了大乘佛教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
二、金刚乘产生的时间和原因
关于密教的起源,最近几十年学术界发表了许多看法,大多数人认为,金刚乘起源于公元七世纪中叶的东北印度,但起源于七世纪的金刚乘密法是密教四续部中的最高法门无上瑜伽密法。我们认为,无上瑜伽密法的出现,并非密教的开始,而只是标志着密教哲学思想体系的完成。密法究竟起源于哪个时代?印藏佛学界有下列几种看法。
第一,密教源于释迦牟尼之前。宁玛派认为,情器世间从形成到消灭,其间佛、菩萨辈出,第一佛毗婆尸佛(妙观佛)首次讲部分密法。
第二,释迦牟尼讲授四部密法。《集密根本续》说,现在佛释迦牟尼宣讲金刚乘密法。《一切乘明义宗派宝藏论》说,释迦牟尼在菩提伽那的菩提树下觉悟成佛后,前往须弥山顶和色究竟天讲授续部,然后来到南印度一座名“毗摩”(bhima意为“罗刹大自在”)的山上为弥勒等众菩萨、众空行母、持咒大成就者讲授四续部,金刚手菩萨结集成身、语、意、功德、事业五大续,分别伏藏于萨霍尔(今孟加拉)、僧伽罗(今斯里兰卡)、邬仗那(今克什米尔境内)、香拔拉、喜玛拉雅山脉。后来,婆薮迦波(Bisukawa)得《集密金刚续》;龙树得《喜金刚续》;鸠鸠罗阇得《摩诃摩衍续》、《大威德续》;阇娄巴从香拔拉得《时轮金刚续》,其实这几位论师得到的都是无上瑜伽部密典。据旧密咒师说,佛陀涅槃后,秘密教主金刚手菩萨从萨霍尔和玛拉雅山中取出伏藏,授予朗布窘(glan po skyon(牛护)王及其眷从。藏文资料记载,牛护王即是波罗王朝的开国君主瞿波罗(Dza pavla),金刚手菩萨是佛说密法的主要受听者和结集者。
第三,金刚乘源于佛涅槃后二十八年。《真实摄略经》说;佛涅槃后二十八年,天龙、夜叉、罗刹及人等五持明出现,金刚手菩萨作为佛的报身向他们传授普佛在法界所讲的密法,于人间广泛传播的开始。其后,伽那波(Ghanavpa调伏鼻)、楞伽陀罗贝桑波(Lanskadsanadpalbzanpo楞伽持贤)、钵罗陀罗果密(Pradzan gome持官)等教主相继在玛拉雅山弘扬密法,玛拉雅山因此而成为圣地。另外一种观点,金刚手菩萨分别在天处,须弥山顶和结集教法的地方讲授密法。对此,持不同意见的人较多,认为释迦牟尼成佛后不久,曾针对各位弟子的根器传授续部密法,因而否定了金刚手菩萨在上述三地说法的观点。
第四,毗卢遮那佛在色究竟天宣讲金刚乘密法。
第五,为使佛法得以发展,佛弟子释迦菩提向徒众灌顶,阿阇黎鸠妈罗阇(Kukuradza喜犬)讲授密法教诫、口诀,指导修炼,七百弟子获得持明成就。
第六,金刚乘密法作为大乘佛教的一部分,与大乘佛教同时兴起。多罗那他说,佛教第三次结集前,尚未出现大乘教法,第三次结集后,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密法出现,在香巴拉传布。
上述六种观点虽然没有说明金刚乘密法兴起的具体年代,勾勒出了密教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脉络。密教以真言咒语为开端,咒语的出现远在吠陀时期,吠陀文献《阿闼婆吠陀本集》是一部符咒和密语的总集,当时咒语能起降伏妖魔,克敌制胜的功效。《长阿含经》说:
“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或 为人咒病,或诵恶术,或诵善咒。”
汤用彤先生说:“驱避之方式为咒语,或为符草。咒语者以语言达其欲望,最平淡者在求患害之不至,或祈幸福之降临。”公元前六、五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时,有选择地吸取了古印度教的思想和宗教仪轨、咒符等,通过实践和改造,趋于完善。查尔斯解释:“咒语一败词原来的意思是提供某一科目的要义的手册,后来只限定教导崇拜湿婆的配偶的印度或佛教作品,也有例外。”
咒语的梵文称呼是“怛特罗”或“陀罗尼”,一般指性力崇拜作品,在传授知识时使用咒语和曼荼罗等方法,效果更加明显。佛教从印度教、湿婆教等原始宗教中接受咒语后,招它作为修炼密法的一条途径和方法,帮助瑜伽行者迅速获得成就。因此,汉传佛教和日本、朝鲜佛教直接称呼密教为“怛特罗”或“真言乘”,严格他讲,怛特罗只能代表初期密教。
密教经典是和大乘佛教显教经典同时出现的。大乘佛教约兴起于公元一世纪前后,这时候一部分企图以佛教改革为目的的在家信徒积极寻求新的思想和信仰,组织修学菩萨之道,并且用各种形式宣传菩萨成道思想。编集出了一批大乘经典,其中包括以陀罗尼为主的密教经典。然而,这些只是显教经典的附属品,尚不能说明密教已经成为一个严密的信仰组织和独立宗派或学派。七世纪初期开始,陆续出现了以《集密本续》、“大威德本续》、《喜金刚本续》、《胜乐根本续》和《时轮根本续》为代表的无上瑜伽经典,标志着密教作为一个有组织的信仰,形成了其独立的哲学思想体系。栂尾祥云说:
“完成了独立体系的‘正纯密教’,是于第七世纪成立的, 而它的繁荣地带,主要是在西印度至南印度的地方,不过从 它的内容看,第八世纪的前半,可说是它的黄金时代。至于 真正纯密教因分化和俗化,则渐带有左道密教的倾向,而得 到波罗王朝的庇护而繁荣于中印度地方。” 十三世纪初叶,伴随着伊斯兰军的大举人侵,密教在印度本土遭到毁灭。
从密教产生的社会环境分析,印度河、恒河流域是印度古代文明的发祥地,雅利安人是印度河流域居民之后创造印度文明的主要种族。大约从公元前两千年中叶开始,雅利安人分批人侵印度,历史学家根据他们创造的《梨俱吠陀》等四部《吠陀》及其它附属作品形成时期划分为前吠陀时期和后吠陀时期。这个文明时期延续到公元十二世纪,在印度河、恒河流域出现过摩揭陀、孔雀、芨多、波罗等数百个大小王朝,他们对佛教的产生和发展曾起过积极作用。尤其在波罗王朝的保护下,密教在这一地区十分活跃,从中南印度开始,逐渐向北、西北、东南印度传布,相继出现了陀罗尼、事续、行续、瑜伽续和元上瑜伽续经典,最后从印度的西北部和东南部向四周流通,向南传到僧伽罗;向北传到尼泊尔、西藏;向西传到迦湿弥罗等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圈。后期印度密教主要流行于东印度和北印度,相当于现在的盂加拉国和印度的比哈尔邦及奥里萨邦等。由于迦湿弥罗(克什米尔)当时的宗教是佛教和其他信仰的混合物,有利于密教的发展。所以,密教在这一地区也比较盛行。
波罗王朝是统治今盂加拉的戒日王死后在混战中建立起来的一个王朝,七世纪中叶,瞿波罗王崛起,继旃陀罗族之后统一藩伽罗国,逐渐占据摩揭陀等东北印度的大片土地,建立了波罗王朝。为了取得北印度的霸主地位,曾同占据拉贾斯坦和马尔瓦的翟折罗一布罗蒂诃罗人,以及从南印度来的罗什陀罗拘陀人激烈角逐,九世纪中叶逐渐衰落,直到十二世纪才彻底灭亡。历代波罗王朝都是虔诚的佛教信徒,从七世纪中叶的第一代王瞿波罗开始,金刚乘受到保护,瞿波罗在位期间创建了“邬坚头寺”(欧丹富多梨寺)。达摩波罗王先后征服了邻近几个小国家,“主权极大,东抵大海,西自提利止(乾陀罗)以内,北自阇兰陀罗以下,南至宾度那山区以内,号令流行。”他在摩揭陀的北部,恒河东岸的那烂陀寺附近建立了毗讫罗摩尸罗寺(超岩寺),寺院中心是一个菩提大佛殿,四周围绕108个小殿,分成两半,分属密教内道部分和外道部分,显教据次要地位。据藏文资料记载,常住寺学者一0八人,执事一一四人,凡是学习成绩突出者都得到国王授予的“班智达”称号,非常著名的学者称守门师。超岩寺以密教为中心,夺那烂陀寺的席位,蔚成最高学府。多罗那他说,到了荼那迦王时期,获得成就的著名学者有八十四人,而且各有偏重,如萨罗和主弘《佛顶》,伊毗主弘《遍行瑜伽母》法,婆罗门婆婆钵主弘《喜金刚》法。第七代摩醯波罗王时,毗卢波(Virupa 不善)阿阇黎传无上瑜伽部的最高法门时轮金刚乘法,使密法齐备,在传播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著名学者。
十三世纪初期,随着伊斯兰军人侵印度,波罗王朝灭亡,受其保护的金刚乘同样覆灭,毗讫罗摩尸罗和邬坚头两寺为主的密教道场被毁,一部分僧徒惨遭杀害,一部分北迁到尼泊尔、西藏,还有一部分逃到迦林加、毗卢夜那边罗(Vijayana gara)、孔康等地潜藏下来。“佛教虽有波罗王朝的热烈维护,还是不能幸免其厄运。它在波罗王朝时,扼守残局有五百年。当然这期间备受异教的侵逼,尤以受回教的影响为最甚。当波罗王朝的初期,摩诃末将军始佔信度。到了王朝中世,回教徒已占领高附,并且在那里奠都,于是侵蚀五河进犯内地,前后不下十余次,到了斯那王朝,回教势力已伸人东印各地,因此印土的佛教,日益破碎,时在十二世纪末叶。”如果我们把公元七世中叶波罗王朝的建立作为密教信仰组织的开始,到十三世纪初期波罗王朝的彻底灭亡,密教最起码在东南印度和北印度盛兴了五百余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密教起源于公元七世纪,这是无上瑜伽密法,包括集密法系、胜乐法系、大威德法系和时轮法系等最兴盛的五百年,也是密教思想趋向完善的时期。
自在慧王是密教传承中的一位重要人物。据新密的观点,释迦牟尼佛曾将一切密续传给他,又说秘密教主金刚手菩萨传给他。历史学家考证,自在慧是波罗王朝早期西印度邬仗那国的国王,他虔诚佛教,使密教大众化、世俗化,因此被称为“金刚乘之祖。” 需要说明这里所说的金刚乘仍指无上瑜伽密法,在他当政期间形成了无上瑜伽部的方便续、智慧续及无二续经典,藏文《大藏经》中收录了他的二十三部论著。据传,八世纪赤松德赞延请的莲花生大师是自在慧王的养子。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我们完全有理由断定七世纪是无上瑜伽密法开始弘传的时代,自在慧王是这种密法的积极倡导者。但是,藏文史籍中出现过自在慧(因陀罗部底)和因陀罗菩提两名,他们都是成就者、国王,只是拼法略不同,也许是一人两名,因此,一部分学者把他俩看成是同一个人。第一世嘉木央活佛认为,自在慧和因陀罗菩提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自在慧是龙树的上师萨乐和之前的一位成就国王,因陀罗菩提则为七世纪的一位国王,其女勤迦舍伽阇(吉祥女1egs smin ka ra满业)是位比丘尼,对传播无上瑜伽密法起过积极作用。佛密论师说:“金刚座东部的一座精舍中,金刚手菩萨向鸠鸠罗阇、自在慧或天觉(Idrabuti)、精进狮子讲授《幻网经·灌顶品》”宁玛派认为,《幻网经》是无上喻伽部口诀经续,大约出现于七世纪,自在慧听受此经,证明他就是邬仗那萨贝罗的国王。嘉木央活佛之所以另拉出一位因陀罗菩提(Aindra bothi),意在说明龙树的密教创始人地位。多罗那他的《八十四位成就者传》详细介绍了自在慧王和公主勒迦舍伽阇的生平事迹。
综上所述,印度教的复兴和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促使大乘佛教理论通过印度教媒介吸收土著信仰,尤其吸收了传统的以苦行和自我克制达到净化灵魂及求得神通的方法,形成了一种与印度古老信仰和教义相容不悖的新兴宗派——密宗。密宗所创造的实际而简便易修、大众乐于接受的法门替代了繁琐深奥的佛教理论,迎合当时的社会环境,阻止了北印度婆罗门鸠摩罗、南印度的婆罗门商羯罗等人重新发扬的婆罗门深奥哲学对佛教哲学的猛烈攻击。《隆庆教史》多次提到佛陀思想传承、胜者意趣传承(rgyalba dgonsbargyud)、持明语传承(rig vdzinrig pa)、补特伽罗耳传承(garizag rna brgyud),或加持传承、持明号传承(brda ba brgyud pa)、义理传承(don pavi brgyud pa)、词句传承(tshig brgyud)(释论阶段),认为佛涅槃后28年真言传承开始(佛陀思想传承 ——陀罗尼传承),说明随着第一次结集,经、律出现,早期密教的陀罗尼也出现。虽然28年的数字过于具体,并不见得密教就起源于这一年,大致说密法正式兴起于佛涅槃前后,以后随着部派佛教的发展和大乘佛教兴起,直到公元七世纪,密教也经过了从初期的陀罗尼密教,中期的持明密教到义理密教和词句密教四个发展阶段,使密教从最初的咒语符号形成了一个具有组织系统、教理系统和信仰系统的学术宗派。《青史》记载:
“总的说来,大乘密宗在此赡部洲中是如何而兴起的?最 初对于东方极明月王等人,示现并演说《摄真实性诸瑜伽 续》;继后对于龙树及其弟子等人,示现并演说《吉祥集密诸 瑜伽续》,后盛行于南印度,后由西印度那哇巴等人从邬仗那 取出《瑜伽母续》等,而盛行于中印度;此后从香拔拉由诸 菩萨著作出《吉祥时轮续释》,而盛行于中印度。” 按照诸经典史籍所载佛涅槃后一千年将出现众多修禅定者的时间推算,佛逝后一千年当在七世纪初、中期,这时候密法已成体系,正处于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阶段。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