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修行中的困惑,如何化解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净明山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修行中的困惑,如何化解?
  一个行人在修行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的困惑,有道理上的,有境界中的,有社会上的,有内心与生理上的,也有对老师的不解、对传闻的困惑、对异说的莫衷、对真道的茫然、对觉受的不了、对同修的难融、对公案的不彻、对现实的不透、对流识的难消、对知见的角立、对机缘的不明,等等困惑,一一难尽,如果行人一旦困顿于迷惑之中,即彷徊不前,难契无生本位,故就此问题,请诸各各申述化解困惑的方法,乃至自己仍有粗细未了之惑,也不妨列出,供大家参考化除。
  问:理上看得透,为何行不到,或总是慢几拍? 
  悟心之后,是否必要专修无间三昧?转身以何法最快?
  答:一是力未到,二是不刚断,三是善用方便化解。悟心之后能休心无事百日最好,但根机深者即以智慧活用,故目前即道。另进退不可以觉受来定,只要不分别,不随内外境转,即是正觉。
  转身应以智照透境为最快,因照彻一切惑境觉性才得以空明一片,更无动乱、染污,方能证入法身。故心无惑困、光明朗照,即入无生法忍。 
  问:“目前即道”,還有其它的表達方式嗎?
  答:目前无物却相逢,行坐无心正应物。
  问:参公案时是不是不能思维? 
  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心行来参公案?
  答:直接体悟为无思之思,不用分别取舍的作意思维,也可称为观照。故参时全体是心的照现,直入心源,透出万法。
  问:道在目前,目前是道,可是道是什麼?
  如何是道?如何不疑?
  答:道就是白隐目前觉性的作用呀,为何不知?亲切了然,为何生疑?
  若于作用处,其心空寂无相又灵明洞彻,遍一切而无所得,自然显现,来去自由,此非道是什么?
  问:《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大師就是從這裏開悟的。針對神秀的偈子「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六祖大師作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神秀大師是執著有,六祖大師此偈偏空。你說有,我就說空,其實兩個人都是偏見,所以五祖說「亦未見性」。有人認為,這是五祖恐怕擁護神秀的人加害六祖而故意假說的。其實這不是假說,如果是假說,五祖為什麼還叫六祖三更入方丈,再給他開示?五祖給六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言下大悟。啊,原來自性本來就是活潑潑的,不是空無一物,不是死在那裏不動啊!六祖感慨地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六祖連說了五個「何期」,他活轉過來了。在此之前,六祖惠能大師所解,其實是偏空、是死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空到極點了,這也不是究竟。五祖看他是塊好料子,便用手中的杖子擊碓三下而去,暗示他三更入室,為他講《金剛經》,使他恍然大悟。
  引用“元音老人”语
  答:六祖是破空,而非偏空,巳悟觉性本无之体,未彻圆明大用,故有三更之指示。“本无”、“一元”、“平等”、“自然”是悟入的根本,阅“实相宝藏论”可知。
  问:行持途徑,
  從有證,到無證,到無證'見',到如如,處處皆關卡.
  或許可作為五祖ˋ六祖的過程參究吧.
  答:故过程中事,不必以偏论。且偏空与本无乃不同的境界。
  行人须在离念灵知的本无上体入性体,再从体起用,透彻万法,圆明照了,故有“三更”之大彻之用。
  洞山五位的初悟即六祖闻经,用功即米厂劳苦时的觉照,证入本无即法身正位,三更即彻悟觉性的大机用,猎人队中即消融圆极,此后出山即示现利生事业。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心理自疗读物
下一篇:学会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