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从神通、轮回、因果来看佛法世界的真实性问题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从神通、轮回、因果来看佛法世界的真实性问题
  从感情上讲,我一直希望道教的成仙与佛教的成佛是一种真实存在,因为我怕死,死了一切成空。但在理性的角度,我实在难以说服自己来相信。
  一、神通:
  在佛教所建构的世界图像中,神通的获得与使用,被认为是由修行中开发出来自身真实的能力,是修行境界的一种表征。早期的佛教经典四阿含中,有不少关于神通的记载。《杂阿含经》卷十八中云:
  是故比丘,禅思得神通力,自在如意,为种种物悉成不异。比丘当知,比丘禅思,神通境界不可思议。是故比丘,当勤禅思,学诸神通。( 2-129a )
  这段经文中提到三个观念:藉由修习禅思可得神通力。得到神通力就可以拥有不可思议的自在如意的力量,可以随意变出各种物体。勉励比丘们勤修禅思以学习神通。
  又在《杂阿含经》卷二十一中记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风云天作是念:我今欲以神力游戏。如是念时,风云则起如风云天。如是焰电天、雷震天、雨天、晴天、寒天、热天亦如是说。( 2-220b )
  这则经文中叙述佛告比丘们可以用神力游戏来任意变化天候。用「游戏」来形容神力,可见神力是自在无碍的力量。[1]
  神通既然是比丘们可以在禅思中修习获致的能力,因此阿含经典中有关于修习神通的原理、方法及内容的详细论述。基本上是叙述要在禅定中经由初禅、二禅、三禅而入于四禅,在四禅中才可以开始学习引发神通,所谓「比丘如是入第四禅,……彼以定心清净、无秽、柔濡、调伏、住无动地,一心修习」而引发「神通智证」、「证天耳智」、「证他心智」、「宿命智证」、「生死智证」、「无漏智证」,[2] 六种神通能力。这六种神通的内容则为:
  神通智证通:又称神足通、神境通。包括「能到」( 神足 ) 与「转变」( 变化 ) 两类功能。「神足」意谓能飞行虚空、穿山越岩、透壁通垣、入地履水、或手扪日月,身至梵天等。「转变」意谓能随意变化自己的身形,或变化一身为无数身,或以无数身合为一身;也能自身放出烟焰如大火燃薪般猛烈。
  他心智证通:又称「他心通」,指能感知他人心思、情绪、意念的功能。并了解众生心的种种特质。
  宿命智证通:能够忆起自己及众生多生累劫的事迹,包括出生地、姓名、种族、形色相貌、生活习惯、饮食好恶,寿命长短、以及一生苦乐际遇等。
  生死智证通:又称「天眼通」。能以天眼睹见众生所为善恶,因果业行,以及死后神识的轮回去向。
  天耳智证通:又称「天耳通」,能够听到人间及天上的各种声音。
  无漏智证通:又称「漏尽通」,漏谓烦恼。漏尽通是由能彻底修习四圣谛的道理,而断除一切的烦恼,永离生死轮回。
  以上六神通中的前五通,是共外道的五神通,尚未见到解脱之道。唯有解脱生死束缚才是佛陀所要追求的目标。许多佛陀传记中,都提到释迦未成佛悟道之前,曾跟随婆罗门教的瑜伽大师郁陀罗罗摩子修习当时最高深的冥想 ( 禅定 ) 功夫―四禅八定中的最高定:
  「非想非非想定」。但佛陀在「非想非非想定」中,未见解脱生死之道,他认为「既生非想非非想处,报尽还入于生死」。[3]
  因此,得到四禅中的五神通是不相应于解脱之道,阿含经典中记载佛陀悟道之夜,在初夜、中夜分别证得宿命通、天眼通,但并没有证得「心解脱」,尚未有证得解脱生死之道,直到后夜方证得「欲漏心解脱、有漏无明漏心解脱、解脱已,便知解脱一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真如」[4] ,才真正证到了漏尽通,解脱生死轮回的束缚。因此六神通中的重点,也是佛陀的孤发独明,不共外道的神通是「漏尽通」。
  为了有别于世俗五通,突显漏尽通的重要性,并防止弟子耽溺于世俗五通而自足,没有追求真正的解脱。佛教对神通在修行中的定位是很严谨的。《杂阿含经》卷四十三中云: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当受持漏无漏法经,广为人说。所以者何?义具足故,法具足故,梵行具足故,开发神通,正向涅盘。( 2-316c )
  可见梵行清净,才能开发神通,然后正向涅盘。这正是佛家戒、定、慧三学的次第,神通居于中间属于「定」的阶段,并非最终目标,是修行的阶段与过程。《增壹阿含经》卷三十云:
  若复比丘意欲求四神足,彼亦当戒德具足。……若复比丘欲求天耳,……当念戒德具足。……若复比丘意欲求知众生心意……当念戒德具足……若复比丘意欲求自忆宿世无数劫事……当念戒德具足。……若复比丘意欲求天眼……当念戒德具足。……若复比丘意欲求尽有漏成无漏,心解脱智慧解脱,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胎,如实知之,彼当念戒德具足。( 2-712a~b )
  由此可知要先修戒,使自身梵行清净,才可以修六神通。戒是修定、慧的基础,修定则是得慧的基础(佛教经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语言特色 丁 敏)。
  佛经中可谓是无处不提到神通,但后世除了在一些传说故事中,很少有神通的记载(尤其是正史),令人不由对神通的存在大起怀疑。如果神通不存在,就证明如来在撒谎,而如来常说他是真知者,不妄语者。他的意思是说他是觉悟者,大智慧者,对人生宇宙真相是彻悟,他了解宇宙的全部真相。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真常唯心论
下一篇:无常与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