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声明>> 文学>>正文内容

西安佛教的起源发展及一些传说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西安佛教的起源发展及一些传说

  什么是佛教?佛是梵语“佛陀”的略称,指释迦牟尼;教是梵语“阿含”的义译,指教理。总而言之,佛教,即释迦牟尼的教理。
  历史相传,佛教起源于印度北部的古迦毗罗卫国,迦毗罗卫国译名黄发之国,佛教是当时该国王太子释迦牟尼在公元前544年前就创立的。544年佛灭度后,门下弟子迦叶、阿难及优波离等,集结经、律、论为三藏十二部大藏经卷。这些经典从此流传后世,至今一直成为佛教四众弟子修行宝典,并作为佛教徒在教理教制上依据的根本法典。假如离开了教典,四众弟子就无教可依无法可传,也就无法保持三无漏学的真实行持。根据以上情况,现在我们就来谈谈西安佛教的传承情况和过程。
  (一)西安佛教在周秦汉代期间的传说
  在西安地区佛教尚未传来之前,史书记载的佛教传说故事很多。首先,《周书异记》这部书上就记载说,在西周昭王甲寅二十四年有五色祥光横贯日轮,王问太史苏由为何祥瑞,太史说,西方有大圣人曰佛,降生人间,千年后其教传来是中。又《列子》书上说,太宰问于孔子:“夫子圣者欤?”孔子说:“圣者某岂敢,某闻西方有大圣人名佛,不言而治,不怒而威,浩浩乎民无能名焉。”
  始皇统一六国后,西安属秦都,有印度阿育王派遣室利防等高僧,来秦送经像。始皇以为异国之人,遣之令走。这些都说明在公元前二百年中,中印两国在佛教活动中的交往史实。
  更至西汉哀帝时,月支使者尹存来汉。因给博士子弟秦景宪口授浮屠(又作扶屠,都即后来的佛陀同音)经,当时西汉都城,在今西安境内,西汉都城遗址,今属西安市汉城乡所管辖。说明在佛教未来中华之前,已和西安地区往来频繁。
  直至东汉明帝永平七年,即公元64年,摄摩腾、竺法兰二印僧始受请来白马寺译出(四十二章经)。从此中国始有佛教寺院。上述活动虽然是通过西安的交往,据户县罗汉寺碑记载,曾建白马西招提院,但是西安还没僧寺存在。直到桓帝建和年中(147)后,安玄、支谶译出大乘小乘诸经讲学,始有洛阳朱士行首先出家西行取经。此后,汉僧出家者日多,西晋初年,有帛远法祖,始在长安建立精舍,有黑白(僧俗)几知人来精舍从学。至西晋末年敦煌竺法护在长安青门外建立敦煌寺译经讲学,第一译《正法华经》就在这时译出。今天从白马寺看腾、兰二师译《四十二章经》后,迟至百年始译大小乘经,至帛远、竺法护后,始有六家七宗讲大乘般若学说,佛事随之大开,如弗如檀代师送经,曹子建制梵呗等。一直到公元401年罗什进关,西安佛教以及当时全国佛教,才全面摘通性空缘起的般若精神。
  (二)西安佛教的传承发展
  后秦姚兴弘始三年,鸠摩罗什应姚兴邀请入关住当时逍遥园大草堂译经讲学,关中及全国来从学者号称及门三千。其中生、肇、融、睿尊称四圣,多至八百狮子吼秦川,极一时之盛。至此,长安佛教的隆盛,为前所未有。在译经方面,也由直译而兼深入文质并茂的意译,使读者随文深入而百读不厌。由此什公之后,凡读什公译典的人如天台、三论宗祖师先后挺出,像岭南六祖由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悟而绍祖位,可见译业之盛,开佛绍祖不虚传也,其次般若六家七宗偏而不即,由什公新译确立缘起自性空,成为义解陈迹而终止。可见什公新译既合佛语义合祖心。因此,中国佛教八宗、十宗之先后发展完成,大都是在罗什译著启导下发展起来的。像天台宗田受“因缘所生法”的四句偈启发,而确立了三止三观等,光辉万世。因此说罗什大师对中国佛教贡献很大。
  自从罗什大师以后,经魏、晋、南北朝直到隋唐,都是在罗什大师缘起论影响下繁衍发展着。像戒律宗,由罗什的《十诵律》开始,而至道宣的南山律结束至今畅通流行。又像禅宗以什译《金刚经》的“无住生心”指证禅道于今日,犹且不离灵山拈花面目。但是摄论宗、地论宗、天台、三论、俱舍诸宗,直接间接都和什公登山一呼,十方响应有关。
  由于西安佛教在魏晋时竺法护和罗什,特别是罗什大师所译经卷,为后来宗派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功莫大焉。从此王公大臣崇佛建寺为民祈福,比比皆是。如长安前秦苻坚,崇信道安法师建议,派大将吕光前去龟兹迎回罗什。后秦姚兴供奉高僧三千多人助什译经,这些高僧并将长安佛教带至辽东北海交广等处,有名的生公说法顽石点头,道安弟子庐山慧远大师送客不过虎溪,传为千古佳话。所以长安罗什大师不仅功在长安,而且是在当时已功遍天下并流传后世。
  (三)隋唐时西安佛教的宗派学派
  隋唐时代的佛教,首先是隋代的西安佛教,因为当时是隋代建都在今日的西安,更主要是隋都西安大兴善寺,以五众的组织主管天下佛寺及僧。五众是:大论众、摄论众、及禅众等。就是当时讲经论,坐修禅定者,统以大兴善寺五众为领导。由此大兴善寺实质是隋代的国寺,有管理天下僧众的职权,南山道宣律师说:兴善大殿铺基十亩,可容万僧诵经。说明隋代当时国内外僧众云集,每至国家办大佛事,僧众经常过万,故今碑文上犹有曾住僧二十万之传说,信非虚构。在北周时前天台宗已由慧文、慧思两代建立了三谛禅观,建立五时八教学说而完成天台宗旨而成天台宗,受到南陈尊重。而与三论等各宗派一视同仁,并为吉藏在长安曲池坊新建慧日道场,更表彰灵感赐光明寺和信行异行初兴的三阶佛教法亦与优存,说明隋之宗教特别是佛教受到的支持尤多。
  唐初高祖建国后,即下诏沙汰佛教,可见隋代佛教发展很快。过于不久,玄武门兵变后,太宗执政,去沙汰佛教令,励精图治扫灭隋之各路叛国军兵而统一国土,奠立了唐代帝国位置。唐继承隋长安首都帝业,而其国威远达国外比汉代过之。在这样的形势下,玄奘大师远行西域朝演佛学,是与唐帝国版图扩大国威远扬相适应的。因此,戒日王托玄奘归国致候太宗者,即两强互重而交盟和好之意也,果然,太宗闻知遣使通好,确立中印友好终唐之世成为友好之邦也。
  玄奘大师代表了唐长安古都,为国为教做了前人没做过的好事,不只受唐印两国交赞,就是在现代也有学习价值。至于大师教尊唯识和罗什缘起自性空,好似分道扬镳,实际是一家崇有一家尚无,根本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谁也离不开谁。所以奘尊唯识转八识成四智正是建立缘起的真实功德。若无四智三身的功德,佛佛相传皆成空花兔角,这样就连威音王佛及恒河沙佛都落人因果断灭中了,这是成何境像。所以奘师讲的八识王所,正是转识成智深入佛海捷径。后来六祖的八识颂末后二句说:“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正是中观和唯识两家注脚。
  由于中观、唯识两大学派的影响,所以华严宗由杜顺、智俨、贤首到清凉、圭峰而大成。三论、戒律、净土、真言、唯识各宗,遍传海内外。这时长安佛教,也是在今日的西安古都,放出了当时佛教界的万丈光芒。
  印度曲女城的无遮大会是在当时五印共主戒日王主持下召开的,因而特请支那法师玄奘立论主持会。奘公应王请,立真唯识量悬金牌于大象游行大会18日,无人提问,于是大会尊师为大乘天及解脱天,说明菩萨声闻两派同尊。真唯识量原文如下:真故极成色,定不离眼识,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
  佛家唯识宗讲:①现量。②比量。③非量。现量是无思维语言的知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能告人度数高低。比量是以此物比知彼物,如此处有火,因有烟而比知,玄奘真唯识量,属于比量——就是因明的宗支因支喻支——的比量知识。非量,是错误认识,故称非量。如以雾为烟,将水作火,故称非量。曲女城无遮会,就是进行这类性质的辩论会,所以因明三支好似西洋的大小前提三段论法,但细节不同。
  从上述情况看,唐古都长安,以玄奘为首的大师,在西游印度中讲佛学成绩不愧青出于蓝,由此,博得戒日王赏识,使中华印度世代联好,功莫大焉。
  唐代的古都长安佛教,不只是奘公业绩所启,主要兼及诸宗愤发,像南禅能祖,因什译金刚经中的“无住生心”得神那法,表现于“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大乘八宗面向长安以及国外朝、日等国并遍及全国。所以像今日法门寺佛指地宫众宝证明王朝敬佛,非文起八代的韩公所能承担也。人类文明是不能靠一学一派,必须由人类发挥自身能量而创造,佛教是敢于自己创造的宗教,如玄奘和慧能都走的是教内自己创造的道路。韩公能否领会,时代造英雄,谁也不能代替。
  附记大兴善寺的两则故事:①道英、神爽二僧唱念佛事最好,前记云,大殿铺地十亩,可容万僧诵经,其中道英、神爽二僧声超万众,凡在念俑经忏时,只闻二僧之声,不闻余人之声。②兴善寺在武宗灭佛僧时,悟达国师住持,曾有讽武宗诗,末尾两句:“鹤背倾斜龙背滑,圣上可活亿万年。”
  (四)宋元明清的佛教传承及国内外交流
  宋代从太祖建立北宋开始,平南唐后都河南汴京,从此长安再少建都。因此长安佛教文化平凡,高僧大寺传闻日稀,一般守旧而已。首先,长安古都的戒律宗早已南迁,宣律师圆寂后,文纲律师晚年南迁,寿92岁。因传戒律大师之请去别地寺院传戒,即可就地居住,所以能到处传戒择居,不能久居一寺故也。所以唐长安各大寺院,至北宋时,不能招致名僧住持者因时迁运转所致。
  在唐后的长安佛教谷宗派的佛教文化,由各宗的高僧推广自宗学说,得到各地挽留安居致原居寺院空虚减少师承故。所以我们可知长安佛教在罗什、玄奘两大师后的八宗、十宗、十三宗,其教规教仪,都不能超越二家范围。像天台宗,就是在中论“三是”范围中成立的宗派,又如六祖南禅,是触摄各宗精华触着磕着一切又是又不是,收放同运相反相成,纵横自如拔钉去梢成全学人,使大觉之道不离日用平常。由此宋明禅学,不只左右佛门,实际也沟通了理学,这是谈性理者的禅儒相融之又一说也,可见学说之相同是分之弥合,合之弥分的又一说也。
  再如五代、宋、元、明后,禅宗大兴。禅宗也是内涵决定外延。禅宗内涵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外延是丛林、禅堂、茅棚净室,活动则机锋转语,棒喝交驰,即是在生活中的淘米去沙运水搬柴,都寓着大机大用,同是佛事门中的活动。改变了昔日的“面壁九载”的深厚功夫,一跃为机锋转语禅门活动,此后看话头禅,在变死句的观察中,体会话在句前的“谁”字,也就是句前的本来面目,这种后起之禅,至今犹在使用,此是南宋大慧宗杲禅师提倡。
  自北宋后,长安古都再没有能出高僧大德,住持大寺院讲学传道。但是主要原因应当在五代后梁朱温拆掉长安宫殿寺观大木料,自渭河运往河南开封使用。所以,今日大明宫及章敬、西明等大寺观,至今一物无存,而使寺僧四散,存者无多。因此,长安在北宋以至南宋佛教寺观,看遗址立小庙守成而已。只在南宋时有位云峨禅师曾任大兴善寺住持,在后院大碑上留题,其次,在转法轮殿有元僧德满录隋费长房经序隶书碑,因日晒时久,本身自曝而裂坏。观音殿东边台立小砷,述古碑记文内多有古文说文解字老题字,为川僧住持撰写。这都说明元明时代兴善寺住持僧内,亦有高僧,惜这些高僧行历不详,后世无传。因此,我们不能无证不征地杜撰出高行芳迹来,深为遗憾。
  西安佛教至明末清初的高僧,传说在大茅蓬西边,有个一间破烂石洞名无门洞,曾住过一位性天文理和尚,在他回浙江之后,收了一位净土宗的祖师出家,就是后来明末的莲池大师,可见有记载的高僧,后人都能传下来的,像无门洞小得只能容一个人观天览月而已。
  蓝田县覆舟山上悟真寺,为隋唐名寺,多住高僧,民国初年,山西赵城广胜寺妙方和尚卜住于此。和尚长徒力宏住太原南十方,多年任太原佛教会长。次徒力空任广胜寺住持时,曾抢救金藏一部保护完好,未被日寇搜掠。解放后安全送回北京保管,受得政府嘉勉,力空法师还曾任陕西户县草堂寺方丈,与师妙方和尚曾先后双映长安。
  妙阔法师者,蓝田上悟真寺妙方和尚同门师弟,先在武汉华严大学任教,后来长安兴教寺住持。门下名徒如福建虞德元教授,曾在师处问《因明》学大义,社科院郭明曾在兴教寺侍学,阔师在南北方佛教中久已闻名。阔公弟子法音法师先在军队后入佛门,从前在苏州灵岩山佛学院任教,近年圆寂后收得舍利。上悟真寺妙方和尚在临潼石瓮寺的弟子法来师,善中医,常为群众看病,蓝田东川慈恩寺法镜,水陆庵法本,都善中医常为人看病,法本还教有中医学徒数人。
  上面介绍的是解放后古都西安附近寺院的高僧。现在推介卧龙寺方丈东霞和尚,在甲午战后慈禧太后及光绪帝来西安时,赐寺“慈云慧日”匾额并建石牌楼于山门前,说明东霞和尚受到西太后及光绪皇帝的赏识。小雁塔在南城外名荐福寺,民初有应禅和尚,深受陈柏森督军敬重,拜为皈依的老师。在东霞和尚后有定慧方丈,接着慈云法师,并朗照方丈构成“慈云慧日”预记,因为朗照法师法号“慧日”。
  朗照法师在解放后任西安佛教协会会长,曾参与赴朝鲜慰问团,亲赴上甘岭慰问我抗美援朝志愿军。归国后又参与护送释迦如来的圣牙前去缅甸供信众朝拜供养,护送团前去往返约三月多,一路上是前所未有的皆大欢喜。
  大兴善寺的体安和尚,教内应该知道,可是年老僧人都不知晓,连朗照法师老一辈的人,也不知道。而《印光文钞》第一卷的第一篇书信就是《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这篇书信很长,全是谈佛教的经教问题属学说性的文章。 可见体安和尚是学修很好的大师,要不然法师不会写这样的书信,读者检原文自知。
  康有为曾任光绪年中的内阁大臣,和粱启超同搞维新变法运动百日,流产后康梁逃出国外,清廷让位后,至民国十三年康来陕西省住大兴善寺,曾题石两方于东西厢房廊下,东廊是“晋隋旧刹畅宗风,翻译经文殿阁雄。惆怅千房今尽毁,斜阳读偈证真空。”当时寺住持僧名真空,落下款康有为题,其印章是:维新百日出亡三十余国三周大地行二万里路,上款是真空开士雅属。当时朱子桥正在寺住办华洋义赈,和康友好。
  心道法师从武昌佛学院毕业后去西藏学黄密,回陕后在大兴善寺办佛学院传戒,结束后回江西佛教会。解放后朗照法师组织生产队,在三省学习结束后,合并西安佛教各寺院僧众同堂共住在队内搞生产。至“文化大革命”前夕,生产队交市园林局搞成公园,僧人留做园林工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公园交归佛教恢复佛教会及寺院。经过四年时间,1984年省佛教会成立,1985年市佛教会成立,寺庙随之恢复。
  (五)现代西安佛教的交流发展状况
  1980年经省统战部、市宗教局同意,恢复佛协于大兴善寺。四月中要在香积寺办中日两国为善导大师宝像升座举行仪式双百法会,从前一年秋冬开展寺院修缮工作由我代表佛教会监工,中佛协副会长巨赞、正果先后前来看工,赵会长率中方百僧共同举行了法会。
  在法会上中方由朴老和正果法师领导,百僧诵经, 日方由武田商彦、稻冈觉舜顺领导下诵经,双方诵经后,由日方僧众表演雅乐蓝脸王,这个雅乐是六朝时由中国传人日本,现在中国多年已不传了。由此,中方省、地、市领导被邀登台观赏,直到乐终后与会大众皆大欢喜地休会返回,次日送客东归。
  日本国真言宗高野山金刚峰寺阿部野龙正法师,先和西安市文物局签订协定恢复青龙寺,日方交费中方施工,工成后由北京中佛协会协同日方送供惠果、空海二大师像并双方举行法会。在法会时中日双方总理各各送来贺电贺信,由双方的参与法会人员各自宣读贺电贺信,祝贺青龙寺院开光典礼。
  日莲圣人原为日本国比睿山天台宗信徒,后因登上延历山大声高呼“南无大乘妙法莲花经”十声后,因自立日莲宗传世,此后再不信天台宗。时为南宋,到今历时千年余,已成为日本国一大宗派。至1984年中,由该宗松井大周长老协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巨赞法师,亲送鸠摩罗什三藏木雕宝像于草堂寺。中日双方并举行送像升座法会,赞供大像于大雄宝殿佛前下供坐,到1992年始移陛今罗什纪念堂供奉。
  以上净土宗善导大师,真言宗惠果及空海七、八二祖,日莲圣人等三次法会,实为中日佛教界千年于今日的友好大法会,我们愿同日方继续搞友好佛事万古长青,并愿世界和平永保日新。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