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三十唯识论之研究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4日
来源:不详   作者:吟雪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三十唯识论之研究
  吟雪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9册
  1978年11月出版
  页277-290
  --------------------------------------------------------------------------------
  277页
  第一编 发端
  第一章 三十唯识论的原文
  由假说我法 有种种相转 彼依识所变 此能变唯三
  谓异熟思量 及了别境识 初阿赖耶识 异熟一切种
  不可知执受 处了常与触 作意受想思 相应唯舍受
  是无覆无记 触等亦如是 恒转如暴流 阿罗汉位舍
  次第二能变 是识名末那 依彼转缘彼 思量为性相
  四烦恼常俱 谓我痴我见 并我慢我爱 及余触等俱
  有覆无记摄 随所生所系 阿罗汉灭定 出世道无有
  次第三能变 差别有六种 了境为性相 善不善俱非
  此心所遍行 别境善烦恼 随烦恼不定 皆三受相应
  初遍行触等 次别境谓欲 胜解念定慧 所缘事不同
  善谓信惭愧 无贪等三根
  278页
  勤安不放逸 行舍及不害 烦恼谓贪瞋 痴慢疑恶见
  随烦恼谓忿 恨覆恼嫉悭 诳谄与害骄 无惭与无愧
  掉举与惛沈 不信并懈怠 放逸及失念 散乱不正知
  不定谓悔眠 寻伺二各二 依止根本识 五识随缘现
  或俱或不俱 如涛波依水 意识常现起 除生无想天
  及无心二定 睡眠无闷绝 是诸识转变 分别所分别
  由此彼皆无 故一切唯识 由一切种识 如是如是变
  以展转力故 彼彼分别生 由诸业习气 二取习气俱
  前异熟既尽 复生余异熟 由彼彼遍计 遍计种种物
  此遍计所执 自性无所有 依他起自性 分别缘所生
  圆成实于彼 常远离前性 故此与依他 非异非不异
  如无常等性 非不见此彼 即依此三性 立彼三无性
  故佛密意说 一切法无性 初即相无性 次无自然性
  后由远离前 所执我法性 此诸法胜义 亦即是真如
  常如其性故 即唯识实性 乃至未起识 求住唯识性
  于二取随眠 犹未能伏灭 现前立小物 谓是唯识性
  以有所得故 非实住唯识 若时于所缘 智都无所得
  尔时住唯识 离二取相故 无得不思议 是出世间智
  舍二麤重故 便证得转依 此即无漏界 不思议善常
  安乐解脱身 大牟尼名法
  我在本论,劈头便牒举三十颂文,这是盼望研究者,参考颂
  文,玩他的意味,于研究上,是大有便利的。后此我所解举
  出来的,也可于此对照了。
  279页
  第二章 造论的年代和论王
  这论是释迦佛入涅盘后,凡九百年的时候,在北天竺富
  娄沙富国出世,为婆薮盘豆论师所造。这婆薮盘豆论师,就
  是世亲论师。世亲论师,是印度国四姓之一,婆罗门种的一
  族,姓憍尸迦,兄弟三人,长是无着,次是师,再次是师子
  觉。无着在小乘教中二十部中萨婆多部出家,渐次修行,虽
  证入小乘空观的道理,心还未安,便转入大乘教。专志弘宣
  大乘的法义。师子觉虽也在萨婆多部出家不过单遵奉小乘的
  教理。但是世亲论师,起初在小乘萨婆多部出家,很通达小
  乘教理,造五百部论本,攻击大乘教﹔并且有大乘非佛说的
  谤难。后来,他的兄无着劝慰他, (传云﹕无着在丈夫国,
  遣使往阿踰国报世亲云﹕「我今疾笃,汝可急来。」世亲即
  从使还本国,与兄相见,谘问疾原。兄答云﹕「我今心有重
  病,由汝生。」世亲又问云﹕「何赐由﹖」兄云﹕「不信大
  乘,恒生毁谤,以此恶业,必永沦恶道﹔我今愁苦,命将不
  全。」世亲闻此惊惧,即请兄为解说大乘﹗兄即为略说大乘
  要义。) 他便转入大乘教,又造五百部论本,扩张大乘的法
  义。这论,就是五百部论中之一部。至于师造这论,在什么
  年时。我惟寻唯识宗的大德慈恩,唯识论述记中说﹕「此论
  本颂,唯有正说,世亲菩萨临终时造,未为长行广释,便卒
  ,故无初后二分文也。」然而这论的出世和造论的年主一言
  而归纳之,是佛灭后九百年的时候出世,世亲论师的世寿八
  十岁将临终的时候所造。然而世亲论师,出世的年代,在什
  么时候﹖从
  280页
  来说者纷繁,或说在佛灭后九百年出世,或说在佛灭后一千
  年中出世,或说在佛灭后千一百年出世。今作表如下﹕
  第一说…………九百年…………唯识述记 中边疏
  第二说…………一千年中………西域记
  第三说…………千一百年………俱舍论序
  这三说中,唯识家都依用第一说,所以唯识述记中说﹕「今
  依大乘九百年间,世亲菩萨出世,造颂本。」又中边疏中说
  ﹕「九百年中,世亲生也。」但是第一说和第三说,固然不
  能一致﹔第一说和第二说,实是互相和会。何以故﹖第一说
  是就论师出世的年代,所以说九百年。第二说是就论师的世
  寿八十岁之住世的年代,所以说一千年中。我们看这两说,
  宁使断定他是相成的,不是相反的。
  第三章 造论的意趣
  这论既是世亲论师所造,然而论师为什么意趣造这论﹖
  我窥他的意思,就是看见当时印度内外诸论师,或说心物都
  是实有,而执心境俱有之义﹔或说心物都是空的,而主张心
  境俱空之义﹔或说物有心空,而妄执境有心空之义﹔或说心
  是有,心体是一﹔而立识体唯一之义。要纠正
  281页
  这等诸师的迷谬,他便唱道境空心有的大义,以发扬唯识中
  道的妙理,所以成唯识论中说﹕「复有迷谬唯识理者,或执
  外境,如识非无,或执内识,如境非有,或执诸识,用别体
  同,乃至令于唯识深妙理中,得如实解,故作此论。」更征
  之史传,也知道些他的所以然。释迦佛说大乘教和小乘教后
  ,年代长久了,只有小乘教一种,盛行印度,而大乘的教义
  ,虽有若无,非常衰颓。小乘教在佛灭后一百年,印度摩诃
  陀国阿输迦王遵奉教法,弘布全国。又佛灭后四百年,健多
  罗国,迦腻色迦王信小乘二十部中的萨婆多部的法义,尽力
  弘通,小乘的教义,极其隆盛。当这时候,大乘的法义,无
  人尊信。然而佛灭后凡六百年,马鸣论师出世,又七百年,
  龙树论师出世,都以全力振兴大乘佛教。于是印度的人,再
  得闻这教法。但是小乘教的多部,主张心境俱有之义,马鸣
  龙树二大论师,要矫正他们的偏有之执,并且就胜义谛。反
  面的说心境俱空的道理。那么大小乘的学徒,问难攻击,互
  相生隙,恰如水火不相投,小乘教徒既更怀心境俱有之执,
  大乘教徒也愈起心境俱空之情。到佛灭后九百年,世亲论师
  出世,他批评小乘教徒的心境俱有的主张,固然不对﹔大乘
  教徒的心境俱空的主张,也是偏执。所以他主张不是偏有偏
  空,要归入唯识中道的实义。他根据解深密经、瑜伽论等等
  ,唱道境空心有的大义,就是这论的本旨----指示唯识中道
  的妙理如实了解罢。
  第四章 本论的资格
  这论在佛教教理中,有什么资格﹖佛教分大乘教和小乘
  教二大部,这论是属大乘教部,不是属小乘教部。至于在大
  乘教中,所占资格,依华严宗的贤首大师等意见,一大佛教
  分做小始终顿圆五大段,这论是属第二始教大乘的教理﹔其
  始教大乘,有空始教和相始教二种,这论是属相始教。照这
  意思,这论虽是大乘教,是权大乘教,不是实大乘教。又依
  天台宗的智者大师等意见,一大佛教分做藏通别圆四大段,
  这论是属第二通教,不及那别教和圆教的高尚幽深,显明一
  佛乘的旨趣。照这意思,也是判为权大乘教,不是判为实大
  乘教。又依真宗的见真大师等意见,一大佛教分做圣道、净
  土二门,这论是属圣道门的论本﹔其圣道门有竖出竖超二种
  ,这论是属竖出一种。照这意思,也是判为权大乘教。然而
  依唯识宗的意见,这论是无上的论本,一代佛教分做有空中
  三大种,这论所明境空心有的道理,是明第三的非有非空中
  道的实义,不是属第一的有教和第二的空教。照这意思,这
  论在佛教教理中,他的程度,和华严、法华等相同,所谓同
  是阐明甚深微妙的教义就是。要之,诸宗对于这论虽所见各
  异,我现在就唯识宗的意见,判定这论是一代佛教中,明最
  甚深微妙的法义的。
  283页
  第五章 一部的组织
  这论既是一代佛教中,明最甚深微妙的法义的,然而怎
  样明法。今把他的组织来说一说,这论一部三十颂,成三个
  义理﹕(一)唯识相﹔(二)唯识性﹔(三)唯识位。其第一唯识
  相,是三十颂中的前二十四颂。诸凡夫外道等,执离物外别
  无实心,或执心物俱空,以妄为实,起我实法的迷执。所以
  世亲论师要除脱他们的我法的迷执,打破离物外别无实心的
  执着,先以种种的方法,广说分别心识的相。又第二唯识性
  ,是第二十五颂的一颂。前面说唯识相,虽知心外无物的道
  理,而没有了达他的真性是什么,所以在唯识相后,便明唯
  识性。又第三唯识位,前面说唯识相和唯识位,是去一切有
  情的迷,而得佛陀的悟。但是佛陀的位,是甚深高尚,非修
  行不能悟得。所以由浅到深,由近到远,慢慢修学,直到了
  达唯识相和唯识性后,方纔说唯识位。至于第一明唯识相,
  分有略标识相、广明识相二种﹔略标识相,又分有略论宗旨
  和彰能变体二段﹔广明识相,又分有明能变体、正辨唯识、
  释诸外难三段。第三唯识位,分有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
  、修习位、究竟位五种。今作表如下﹕
  284页
  ┌略标识相┌略论宗旨……………由假说我法等
  ┌第一、│ └彰能变体……………此能变唯三等
  │唯识相┤ ┌第一能变……初阿赖耶识等
  一│ │ ┌明能变体┤第二能变……次第二能变等
  部│ └广明识相┤ └第三能变……次第三能变等
  的┤ │正辨唯识…………………是诸识转变等
  组│ └释诸外难┌违理难………由一切种识等
  织│ └违教难………由彼彼遍计等
  │第二、唯识性……………………………………此诸法胜义等
  │ ┌资粮位…………………………………乃至未起识等
  └第三、│加行位…………………………………现前立少物等
  唯识位┤通达位…………………………………若时于所缘等
  │修习位…………………………………无得不思议等
  └究竟位…………………………………此即无漏界等
  285页
  上表是组织一论的骨子,若是仔细的分析,不下数百种,现
  在不过举出相、性、位三种罢了。
  第六章 一论的宗旨
  这论既是依相性位三种组织,然而依此三种组织,一论
  的宗旨是怎样﹖一部颂文数三十,所明义理虽很广博,其所
  宗依,只有唯识二字。所谓相性位三种,三十颂文中,在前
  二十四颂,或略标识相,或广明识相,就是叫做第一唯识相
  。既是叫做唯识相,那么前二十四颂的所宗依,不出唯识二
  字。又前二十四颂的次第二十五颂,明心识的实体,就是叫
  做第二唯识性。既是叫做唯识性,那么这第二十五颂的所宗
  依,也不出唯识二字。又后五颂,说资粮、加行等五种的阶
  位,就是叫做唯识位。既是叫做唯识位,那么他所宗依,也
  不出唯识二字。总而言之,从起初的由,假说我法颂文,到
  临末的大牟尼妙法颂文,这一部的所尊崇主,是彰显唯识的
  道理。
  然而唯识二字,是含什么意味﹖今依专门学上所说,凡
  有三义﹕(一)约遮表解释义﹔(二)约破执解释义﹔(三)约教
  观解释义。其第一约遮表义,唯是简别的意义,简去心外无
  客观的万物﹔识是能了的意义,了达心外是无万物﹔眼识等
  八种的内心,是有表诠的意义。唯识述记序说﹕「唯谓简别
  ,遮无外境﹔识谓能识,诠有内心﹔识体唯持业释。」这是
  约遮表释的依凭的文。第二约破执义,唯是破心外实有的迷
  执﹔识是破内心空的空执。唯识述记序说﹕「唯遮境
  286页
  有,执有者丧其真﹔识简心空,滞空者乖其实。」这是约破
  执释的依凭的文。第三约教观义,约一切万法的遍计所执、
  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的三性释义,遍计是空观,就是唯字的
  意义﹔依他和圆成是有观,就是识字的意义。唯识义林中说
  ﹕「观遍计所执,唯虚妄起,都无体用,应正遣空,情有理
  无故﹔观依他圆成,诸法体质,二智境界,应正存有,理有
  情无故。」照此说来,唯识二字,虽含有多义,实在是打破
  心外实有的妄执,彰显心内所现诸法的存在。
  唯识,有总门的唯识、别门的唯识的区别。别门的唯识
  ,一切万法,分做心王、心所、色、不相应行、无为的五位
  ,而此五位诸法中,第一心王,识自相故,是唯识。第二心
  所,识相应起故,也是唯识。第三色,是心王和心所的心内
  变现故,也是唯识,第四不相应行,是第一心王,第二心所
  ,第三色的分位故,也是唯识。第五无为,是前四种的实体
  ,离心无别存,也是唯识。就五位的诸法,成唯识各别之义
  。又总门的唯识,如前五位的诸法,是各别的唯识,因为其
  名叫做唯识,究其所归,一切万法,都不是离识,就是心所
  ,是识相应故,不是离识。色是心王心所的所变故,也不是
  离识。不相应行,是心、心所、色的三分位故,也不是离识
  。无为,是心王、心所、色、不相应行的万法实体故,也不
  是离识。以唯不离识的一因故,所以有总门的唯识的成立。
  作表如下﹕
  287页
  ┌心王……………………识自相故
  │心所……………………识相应故
  ┌别门唯识┤色………………………二所变故
  唯识┤ │不相应行………………三分位故
  │ └无为……………………四实性故
  └总明唯识--一切诸法………………不离识故
  要之,这论一部所明,虽广涉相、性、位三种,都是显示万
  法唯识的意义。所以本论所尊崇主,也不出唯识二字。
  第七章 弘传的来历
  这论如何传到我国,今略说如下﹕当世亲论师在佛灭后
  九百有余年,造这论本,在印度,同时有亲胜、火辨二大论
  师,各就此颂造注释。亲胜之注释,先流布于世,妙得作者
  之精意﹔火辨虽形隐俗,而道高侣真。尤善文辞,注述极佳
  。这二大师之注述,是为印度注释此论的起始。此后凡一百
  五十年,即佛灭后千一百年后,德惠、安惠、难陀、净月、
  护法、胜友、胜子、智月等八大论师,又各造此论的注释,
  显扬论旨,为世传诵。然而于诸大师中,独擅光辉,高标芳
  馥者
  288页
  ,只是护法一人,护法是南印度的达罗比茶国王子,学有渊
  源,解说超脱,穷大小两乘,究真俗二谛,所以此师所说,
  是最澈底,也是最为学徒所景从。玄鉴居士,奉师最敬,得
  师教亦最精。我国唐朝贞观三年,玄奘法师游天竺,遇玄鉴
  居士,得闻论释的妙理,殷勤谛求,居士便以论释传授玄奘
  ,后来玄奘携此论释并九种论释回国,是此论注释书传到我
  国的起始。因为论释,是本论本的注释,所以这论本传到我
  国,也在此时起始。玄奘门下有慈恩大师曾参预译场,起初
  把十师的释论,各别翻译,大师以为繁琐,便把护法一师的
  注释,和其余九师的论释,合糅一本,便成唯识学之大成。
  慈恩又造成唯识论述记二十卷、枢要四卷。惠沼、智周二人
  ,前后相继出世,惠沼着了义灯十三卷,智周着演秘十四卷
  ,这虽是成唯识论之末,约其本源,也很有可观。至于日本
  传布此论本,在白雉四年,有道昭入玄奘门下,学习唯识法
  门起始。其后智通、智达等等,都相继研考此学,到现在此
  学更为日人所尊崇。又英、法、美、德诸国,在十九世纪,
  早已有这论本发现,不过翻译颇多错误,我在英译本上,发
  见错误点很多,以不在本篇范围,暂不详述,于是可见这论
  本弘传之广,研究者之多了。至于本颂的研究,当在下篇陈
  述,本篇不过略述大意,供给研究者之参考。 (第一篇已经
  完了)
  编者曰﹕吟雪此篇之作,盖于我国历来研究成唯识论
  的著作,都是很有根据的。至时分析之详审,编次之
  明白,于日本近代研究此论者的学说,尤能尽量采取
  ,充分发挥,得兹为研究此论
  289页
  的开导,其裨益实非浅鲜。第于此编说唯识三十颂于
  佛学中的资格之第四章,稍有辨正。所有「天台智者
  大师等意见,一大佛教分做藏通别圆四大段。这论是
  属第二通教,不及那别教和圆教的高尚幽深」云云﹔
  其说不然,智者大师时尚未有成唯识论,故智者大师
  初未尝于此论有所评判。而据后代的天台宗学者,…
  若蕅益等…则大概判华严为圆兼别,唯识为别兼圆,
  实为不共大乘,而通教则正指三乘之共般若耳。…参
  观本刊 (海潮音) 第五期悲华的「读梁漱溟的唯识学
  与佛教」。至于贤首等五教之判为相始教,日本弘教
  见真等承之,皆判唯识为权大乘,实非公允之说。余
  他日当作一「唯识新料简」,对于华严宗的真宗的密
  宗的评判,再彻底的一评判之。余对于唯识宗的见解
  ,盖须将玄奘后支那日本之余宗所下的评判,皆为之
  一翻案也,兹不详述。又按此一部三十颂之组织,分
  析为唯识相、唯识性、唯识位,自是极符顺的。而余
  则常按照佛教各宗共通的境 (教理) 、行、果三种次
  第,以判摄此论之三十颂本。兹表举如下﹕
  ┌─唯识相……前二十四颂
  唯识境─┤
  └─唯识性……第二十五颂
  唯识行────────第二十六二十七颂
  第二十八二十九颂
  唯识果────────三十颂
  290页
  余所以必举出唯识果者,使知华严、法华、真言、净
  土皆不越乎此,而成唯识论之一论实能总持大乘无遗
  义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