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日本佛教>>正文内容

“傲慢”的日本老师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吴汝钧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傲慢”的日本老师
  吴汝钧
  《苦痛现象学》号称“思想性自传”,但它传达的“主题思想”却甚平庸,远不及作为陪衬绿叶的那些学林掌故来得生动有趣。
  《苦痛现象学:我在苦痛中成学》吴汝钧著台湾学生书局2002年3月初版
  吴汝钧(Ng Yu-Kwan,1946年生)是香港著名哲学家、佛学家,现任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他的著作和文章,重要的我大都看过,但一直对他的生平细节不甚了了。读完他的“思想性自传”《苦痛现象学:我在苦痛中成学》,才知道他曾三次大病濒死(最后一次是癌症),却能勇猛忍受下来,实在令人敬佩。但是,勇猛不同于思想,病苦未必催生学问。面对“本真的死亡”,吴汝钧这些年好像加快了写书的速度和出书的频率,真叫人替其质量担心。《苦痛现象学》号称“思想性自传”,但它传达的“主题思想”却甚平庸,远不及作为陪衬绿叶的那些学林掌故来得生动有趣。这些掌故涉及几位他在日本京都大学求学时遇到的老师,它们里面多半含藏着未来“思想”的种子。
  1974年4月,吴汝钧申得日本文部省奖学金东渡日本,先在大阪外国语大学留学生系习日语,半年后(即同年10月)以研修员的身份入京都大学佛教学部学习佛学。日本大学的“学部”,相当于我们说的“系”,京都大学和佛学有关的有三大学部,即佛教学部、印度哲学史学部和梵文学部。三个学部的研究生共用一个研究室、一个图书馆,据说该馆梵文、藏文、欧文藏书甚丰。他在京大有两位指导教授。第一位是佛教学部学问极为精纯、态度却有些“傲慢”的梶山雄一:“梶山雄一尤其傲慢,他不大看得起我国的佛学研究的成绩,认为我们这边完全缺乏文献学的基础与训练,不能算作第一线的(first-hand)研究。他的专长在后期大乘佛教(指法称Dharmak■rti之后)的论理学,在研究龙树的逻辑或思考方法方面,很有功力。” 对梶山教授的“傲慢”,吴汝钧也没办法,只有硬着头皮加紧学习。他始终不太喜欢梶山,在悼念梶山的文章中还说他“自信心强、严刻、说话不大考虑别人的处境与感受,对别人不是considerate”,“他的所学与他的生活,特别是待人处世方面不协调,有明显的撕离”,“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学者,但也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只是a man in the street”。这段评语我不知道给别人什么感觉,它至少让我彻底明白了吴汝钧二十多年前在《日本及欧美之佛学研究点滴》一文里未点名批评的人是谁:“不少日本与西方的佛学专家,在某一方面是学术权威,但在实际生活上却是一个平凡的人,并无佛的味道。则其在学术上的成就,是否能保证对佛学的真正了解,这是可疑的。”在中文文章中不点名地批评讽刺自己的指导教授,不知道这里面含有多少“佛的味道”!吴汝钧后来译出梶山雄一的《佛教中观哲学》(译自梶山雄一、上山春平合著《空の論理:中觀》一书中梶山雄一负责撰写的《冥想と哲學》),这是一本很有用的书。译本最早由佛光出版社刊行,后来经过改译修订,交弥勒出版社、文殊出版社、圆明出版社和文津出版社先后再版发行,书名也前后变为《空之哲学》和《龙树与中后期中观学》。由于圆明出版社的版本误植为吴汝钧本人所著,竟然未提原作者梶山雄一的名字,遂给吴汝钧造成极大困扰,为此他每次访日,都不便去见昔日的指导老师(文津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重印小语”)。这件事大概使梶山和他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了一阵子。吴汝钧没有认同梶山严刻的“先文献、后思想”的进路,很早就跳向了“思想”。他在自传中还说,他的《龙树〈中论〉的哲学解读》有超出梶山的地方,不过这就像他说“在禅方面,我自觉自己的研究与体会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一样,那大概只有他自己相信了。
  另一位指导教授是服部正明,身属印度哲学史学部。他是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导师是英高思(Daniel H. Ingalls)。英高思这个人很有意思,他从哈佛大学克拉克(Walter E. Clark)那里学梵文和印度学,从蒯因那里学数理逻辑,结果呢就非常注意印度中世纪以后的逻辑学和知识论。服部深受英高思影响,博士论文做的就是译注佛教逻辑哲学家陈那《集量论》第一品。他在研究方法上走“文献学与哲学的双轨并进”,和梶山雄一是一样的。吴汝钧对服部的描述是:“他头脑很清醒,记忆力奇佳,当我们谈到龙树《中论》的三谛偈,他能即席把梵文偈颂朗诵出来,一字不错。他还在作研究,还关心佛教知识论特别是法称的问题。”只是专业印度学家能背出个把梵文偈颂来,恐怕还算不得“记忆力奇佳”的展示吧。
  当时在京都还有一位比梶山和服部资格还老的人物,那就是他们的老师长尾雅人(佛教学、梵藏学大家,他早年写的《蒙古学问寺》有汉译本,代表作之一《西藏佛教研究》部分章节有汉译)。吴汝钧见到他时,他已经从京大退休,但还是精力旺盛,定期讲学:“在学术研究上,他是一个严肃的学者,但在讲课方面,则非常轻松幽默,时常制造笑料,让大家听来舒畅。”1992年,吴汝钧到京都拜会长尾,老头儿当时还在研究《宝积经·大迦叶品》。长尾学问不用说了,人也很和气,不像梶山那样刺人。可是,他对中国人研究佛学的能力,依然带有怀疑。有一次,长尾问吴汝钧,你们中国学术界好像没有人研究自己的中国佛学吧。吴汝钧回答,不是的,汤用彤先生以哲学史的方式来研究,我的老师唐君毅先生等则以哲学理论的方式来研究,都有一定的成绩。吴汝钧当时发觉“长尾有点疑惑”,知道他是不以为然的,心里想“你长尾教授满头银丝白发,眼角很高,好像很有学问的信心的样子,难道学问真的很棒吗?”不过等他看了长尾的著作后,不服还是不行。至于汤用彤和唐君毅的“成绩”和长尾雅人一比,那个“一定”究竟还剩下多少,他却没做进一步的交待。
  梶山雄一托梵文学部小林信彦教授负责吴汝钧学梵文。小林教授问吴汝钧,若不懂梵文,单靠汉译,你能否掌握到世亲《唯识三十颂》的义理。吴汝钧回答说,若专就哲学思想而言,是可以的。小林教授摇头表示不信,吴汝钧就感觉“有点气”。“有点气”也没用,小林教授选定梵文学部博士课程学生顿宫胜来教吴汝钧梵文文法,教材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梵文教授哈德(George L. Hart)的《快速梵文学习法》(A Rapid Sanskrit Method)。这本书当时还是打字本,没有正式出版。哈德也是英高思的学生,还研究泰米尔文,出过《快速梵文学习法》的姊妹篇《快速泰米尔文学习法》(A Rapid Tamil Method)。吴汝钧当时参考的文法书还有惠特尼(William D. Whitney)的《梵文文法》、岩本裕的《梵文文法纲要》,辞书则用威廉斯(M. Monier-Williams)的《梵英大辞典》。吴汝钧后来把哈德这本书编译成中文出版(《梵文入门》)。吴汝钧学习的过程很苦:“我基本上是依着哈德的教本一章一章地读,一章读毕,便做习作,交顿宫批阅,有错时便即时提出,有时我也把疑难写出来,向他请教。我们每周在京都大学见面一次,每次会面三个小时。那个时期,我几乎天天都把时间放在梵文的学习上,做得颇为辛苦。但小林教授仍不满意,说我进行得太慢,需要加倍努力。他还说他们京大佛教学部、印度哲学史学部和梵文学部的学生,在未进大学前,都被聚集起来,以两个月的时间,把哈德的文法稿本都读了,到开课时,便可正式拿一些印度梵文圣典如《薄伽梵歌》、《吠陀》和《奥义书》等来解读了。”日本学者的苦学能力是出了名的:“有一次我到他们的研究室(佛教学部、印度哲学史学部和梵文学部研究生共用的研究室)参观,看到他们一个个埋头苦干,没精打采,好像半个病人那样。有些同学拼命抽烟,致手指头都变得黄了,手指也发抖;有些则狂饮咖啡,喝日本的所谓‘清酒’(さけ),以维持精神。顿宫也不例外,手指发抖,简直不受控制;他把清酒当作汽水来喝。小林教授有一次竟取笑我说,你必须要学饮清酒,不然的话,你不能跟顿宫君交朋友哩。”小林教授的笑语声声,挑战着每一个中国人“学术爱国主义”的底线。
  京都除了梵文学、佛教学三老外,还有日本哲学京都学派三老。日本哲学的京都学派发源于西田几多郎,代表人物有九松真一、西谷启治、阿部正雄等。吴汝钧在日时,九松“已届八十六高龄,住在郊区,闭门不见客了”,只有“忙于接见德国人”的西谷,还有“较(一般)日本教授多了一份人情味”,而且“讨论问题很有逻辑性,说理清晰”的阿部还很活跃。 在叙述他和西谷启治的交往时,吴汝钧笔锋一岔,说起一个人来:“当时我正醉心看康德后的西南学派的瓦兴格尔(H. Vaihinger)的想象哲学(Philosophie des Als Ob)。这是一套有知识论意味的实证主义体系,要把形而上学的观念和问题,以想象方式,还原到思想方面去。他认为这些观念与问题所表示的,都不是真实,而是假象(Als Ob)。西谷劝我不要相信瓦兴格尔,他的那套实证论是不成的。后来我细看他的名著《宗教是什么?》,便明白他反对瓦兴格尔的理由……我很佩服西谷先生在哲学上学识的渊博,连瓦兴格尔那样常为人所忽略的哲学思想也不放过。”瓦兴格尔在哲学史上是上承康德、叔本华、小穆勒、朗格、杜林、哈特曼,下启逻辑实证论的关键人物,学问既精且博。西谷启治批评他一点也不难理解,您只要知道与西谷相友善的海德格尔对瓦兴格尔的态度就可以了。另外,我可以向柏拉图发誓,瓦兴格尔虽是德国西南部人,却和新康德主义西南学派没有任何关系。
  “傲慢”的梶山雄一教授是2004年去世的,他对吴汝钧说过的那些“狠话”现在依然有效。要想叫他“看得起”,是不容易做到的(持“为什么非要他看得起”论者,自当别论)。想当年玄奘法师西行求法过屈支国(龟兹)时,与“游学印度二十余载,虽涉众经而声明(按指梵语文法学)最善”的木叉毱多进行“佛教文献学的交锋”:“(玄奘)法师引《俱舍》初文问,发端即谬。因更穷之,(毱多)色遂变动云:汝更问余处。又示一文,亦不通,曰《论》无此语。时王叔智月出家亦解经论,时在旁坐,即证言《论》有此语,乃取本对读之,毱多极惭云老忘耳。又问余部,亦无好释……(毱多)私谓人曰:此支那僧非易酬对,若往印度,彼少年之俦未必有也。其畏叹如是。”(支那内学院校刻本《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面对挑战,玄奘法师并没有抱怨“木叉毱多并无佛的味道,只是a man in the street”,他是按照古代印度学问的游戏规则折服了开始时态度傲慢,“徒以客礼待之,未以知法为许”的木叉毱多。希望中国以后也出现个把能让梶山雄一的京都大学佛教学、梵语学传人“极惭”、“色变”且“畏叹”,并说出“老忘耳”、“非易酬对”这些话的人来。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