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天台宗>>正文内容

释尊时期止观法门的实践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林崇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释尊时期止观法门的实践
  林崇安
  中央大学教授
  中华佛学学报第十期
  页125~146
  中华佛学研究所发行
  --------------------------------------------------------------------------------
  提要
  本文以《阿含经》为主,探讨释尊所教导的止观法门。文
  中指出,在修止方面,释尊以观察「入出息」作为主要的教导
  ;在修观方面,以观察 (1) 蕴 (2) 处 (3) 缘起 (4) 食 (5)
  谛 (6) 界 (7) 受作为主要的教导,这些对象都与个人的身心
  现象相关联,此中,又以观察感受最为重要。最后,文中引据
  经文指出,这种止观的实践是任何菩萨行者走在菩提道上所不
  可或缺的。
  关键词︰1.止 2.观 3.入出息 4.受
  页126
  一、前言
  在佛法的实践上,止与观是最核心的二大项目,其内涵相
  同于定与慧。释尊说︰
  何等法应知应了、悉知悉了?所谓名、色。何等法应知
  应断?所谓无明及有爱。何等法应知应证?所谓明、解
  脱。何等法应知应修?所谓止、观。1
  此中明白地指出,佛弟子所要修习的是止与观;所要观察清楚
  的对象是名与色──主要是指自己的身心五蕴;修习止观之后
  ,就可断除无明及对三有的贪爱,由此证得明及解脱,这是修
  习止观的目的。阿难尊者曾问一位名叫上座的比丘,应以何法
  专精思惟,上座比丘说︰
  尊者阿难!于空处、树下、闲房思惟者,当以二法专精
  思惟,所谓止观。.... 修习于止,终成于观; 修习观
  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2
  阿难听完上座比丘的上述回答后,再去问五百比丘以及释尊,
  都得到完全相同的回答,不由得赞叹︰
  奇哉世尊!大师及诸弟子,皆悉同法、同句、同义、同
  味。3
  由此可知,释尊时期诸弟子都是修习相同的止观,在止观
  双运下证得解脱界。以下便以《阿含经》为主,探讨释尊所教
  导的止观法门,此中又以《杂阿含经》为主要的依据,因为《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 1 中说︰
  说种种禅法,名《杂阿含》,是坐禅人所习。4
  因此,有关止观的实践,以《杂阿含》最为具体、明确,以
  下便以此经作为主要的
  ───────────
  1 《大正藏》册 2 , 页 87 下。《杂阿含经论会编》(以下
  简称《会编》)上册, 页 386 。印顺法师编,正闻出版
  社,1983 年。
  2 《大正藏》册 2,页 118 中。《会编》中册,页 182。
  3 《大正藏》册 2,页 118 下。《会编》中册,页 183。
  4 《大正藏》册 23,页 503 下。
  。
  页127
  依据,来说明释尊所传的止观法门,并以此经的本母《瑜伽师
  地论》〈摄事分〉来阐释。
  二、止的实践
  什么是止?止的梵文是 samatha,汉文音译作「奢摩他」,
  《瑜伽师地论》卷 30 说︰
  若于九种心住中, 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 云
  何名为九种心住?谓有苾刍,令心内住、等住、安住、
  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及以等持,如
  是名为九种心住。 5
  此处提出九种心住,作为修止的次第,在北传的《杂阿含》中
  ,有相近的经句︰
  若比丘、比丘尼坐,作如是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调
  伏心、止、观、一心、等受,分别于法量度,修习、多
  修习已,得断诸使。 6
  此段经文中,有止、观二字的译文,但若配合九心住的次
  第,可看出此处的相当字辞是︰住心指( 1 )内住及( 2 )
  等住;善住心指( 3 )安住;局住心指( 4 )近住;调伏心
  指( 5 )调顺;止指( 6 )寂静; 观指( 7 )最极寂静;
  一心指( 8 )专注一趣;等受指( 9 )等持。此段经文,在
  《汉译南传大藏经》中作︰
  彼安住正内、正止、趣一境、正持。7
  只大略对应出九心住中的( 1 )内住──正内;( 7 )最极
  寂静──正止;( 8 )专注一趣──趣一境;( 9 )等持
  ──正持。故修止的次第虽有详略的不同,但都源自佛说的
  《阿含》。接着,来探讨止的实践。在修习止时,所观察的
  对象是什么?释尊住在金刚聚落萨罗梨林时,曾为诸比丘说「
  不净观」,以思维身体的不净来修厌离,经上说︰
  时诸比丘修不净观已,极厌患身,或以刀自杀,或服毒
  药,或绳自绞、投岩自杀,或令余比丘杀。 8
  ───────────
  5 《大正藏》册 30,页 450 下。
  6 《大正藏》册 2,页 146 下。《会编》下册,页 452。
  7 《汉译南传大藏经》册 20,页 262。
  8 《大正藏》册 2,页 207 中。《会编》中册,页 419 。
  。
  页128
  此处释尊传出不净观的前因后果,在《善见律毗婆沙》卷
  10 解说如下︰
  往昔有五百猎师,共入阿兰若处杀诸群鹿,以此为业;
  五百猎师堕三恶道,于三恶道受诸苦恼,经久得出。昔
  有微福,得生人间,出家为道,(于释尊处)受具足戒,
  五百比丘宿,殃未尽,(将)于半月中更相杀害,复教
  他杀,如来见已,此恶业至, 诸佛所不能救。.... 是
  故如来为诸凡人说不净观,因不净观故,厌离爱欲,若
  其命终,得生天上。9
  由此可以看出,释尊传出不净观是使众生离欲生天的一个
  方便法门。此事件后,释尊便传出「安那般那念」(入出息念
  )的摄心法门。安那般那的梵文是 aanaapaana,释尊说︰
  当修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
  身止息及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 10
  此处提出修习入出息念的好处,〈摄事分〉中解释如下︰
  奢摩他品诸随烦恼所染污时,发身惛沈、生心下劣,由
  正修习入出息念,身心轻安,能令惛沈下劣俱行身心粗
  重,皆悉远离。毗钵舍那品诸随烦恼所染污时,发生种
  种寻伺、妄想,谓欲寻伺等不正寻伺,及无明分寻伺所
  起诸欲想等种种妄想,由正修习入出息念,令寻伺等悉
  皆静息。为欲对治彼无明分诸妄想故,纯修明分想,令
  速得圆满。11
  此处指出,修习入出息念可将身之惛沈灭除(身止息)及
  心之下劣去除(心止息),也可将不正寻伺等静息(有觉有观
  寂灭),进而纯修「明分想」而灭除妄想。由此可以看出,修
  入出息念对于灭除止品(奢摩他品)及观品(毗钵舍那品)的
  随烦恼有正面的效果。如何修习入出息念呢?什么是入出息念
  的所缘呢?《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说︰
  ───────────
  9 《大正藏》册 24,页 744 中。
  10 《大正藏》册 2,页 206 上。《会编》中册, 页 412。
  11 《大正藏》册 30,页 866 上。《会编》中册, 页 413。
  。
  页129
  云何阿那波那念所缘?谓缘入息出息念,是名阿那波那
  念。此念所缘入出息等,名阿那波那念所缘。当知此中
  ,入息有二。何等为二?一者入息,二者中间入息。出
  息亦二。何等为二?一者出息,二者中间出息。入息者
  ,谓出息无间,内门风转,乃至脐处。中间入息者,谓
  入息灭已,乃至出息未生,于其中间,在停息处,暂时
  相似微细风起,是名中间入息。....入息出息有四异名
  ,何等为四?一名风,二名阿那波那,三名入息出息,
  四名身行。 12
  由此可看出,入出息念的所缘就是呼吸;整个呼吸的微细
  过程可分成入息、中间入息、出息、中间出息四个阶段。呼吸
  又称作「身行」。释尊曾以身示范,坐禅二月,修习入出息念
  ,他说︰
  若诸外道出家来问汝等︰「沙门瞿昙于二月中,云何坐
  禅?」汝应答言︰「如来二月,以安那般那念坐禅思惟
  住。」所以者何?我于此二月,念安那般那多住思惟︰
  入息时念入息如实知,出息时念出息如实知,若长、若
  短,一切身觉入息念如实知、一切身觉出息念如实知,
  身行休息入息念如实知,乃至灭出息念如实知。13
  此处修学入出息念的过程共有十六胜行,依据〈声闻地〉
  的解说如下︰ 14
  1. 若缘入息、出息境时, 便知︰「我今能学念长入息、念长
  出息」。
  2. 若缘中间入息、中间出息境时, 便知︰「我今能学念短入
  息、念短出息」。
  3. 若缘身中微细孔穴入息、出息,周遍随入诸毛孔中, 缘此
  为境,便知︰「我今能学觉了遍身入息、出息」。
  4. 若于入息、中间入息已灭,出息、中间出息未生, 缘入息
  出息空无位、入息出息远离位为境,便知︰ 「我今能学息
  除身行入息」(息除,谓安定、平寂;身行谓呼吸 ;息除
  身行,谓平寂呼吸 )。同样,在出息入息空无位、出息入
  息远离位,便知︰ 「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出息」。在勤习下
  ,苦触平寂,而有乐触随转。
  5. 若得初静虑或第二静虑,便知︰ 「我今能学觉了喜入息出
  息」。
  6. 若得第三静虑,便知︰「我今能学觉了乐入息出息」。
  ────────────
  12 《大正藏》册 30,页 430 下。《会编》中册,页 403。
  13 《大正藏》册 2, 页 207 上。《会编》中册,页 417。
  14 《大正藏》册 30,页 432 上。《会编》中册,页 409。
  。
  页130
  7. 于喜、于乐,或起有我、我所想等, 能以慧通达,不深染
  着, 便知︰「我今能学觉了心行入息出息」(心行,谓受
  、想)。
  8. 进而觉知︰「我今能学息除心行入息出息」。
  9. 依未至定, 觉察己心︰有贪心、离贪心、有瞋心、离瞋心
  、有痴心、离痴心、略心、散心、下心、举心等等, 觉知
  ︰「我今能学觉了心入息出息」。
  10. 若为昏沈、睡眠盖覆障其心,便缘净妙境界策发其心,觉
  知︰「我今能学喜悦心入息出息」。
  11. 若为掉举、恶作盖覆障其心,便于内安住寂静,制持其心
  ,觉知︰「我今能学制持心入息出息」。
  12. 于诸盖中,心得清净,觉知︰「我今能学解脱心入息出息
  」。
  13. 为断随眠,如理观察诸行无常法性,觉知︰「我今能学无
  常随观入息出息」。
  14. 复于毗钵舍那修瑜伽行,于断界中,从彼随眠而求解脱,
  觉知︰「我今能学断随观入息出息」。断界,谓见道所断
  一切行断。
  15. 复于离欲界中,从彼随眠而求解脱,觉知︰「我今能学离
  欲随观入息出息」。离欲界,谓修道所断一切行断。
  16. 后于灭界中,从彼随眠而求解脱,觉知︰「我今能学灭随
  观入息出息」。灭界,谓一切依灭。
  由上述十六胜行,可看出观察入出息是层层深入,然其下
  手处,只是单纯地观察呼吸的进入、出去,而不加以任何干涉
  ,也不加上任何观想、记数。在达成「止」的整个过程,可用
  九心住来说明︰
  ( 1)内住︰将心从外境移到鼻孔出入口处的呼吸上,知其
  进出。
  ( 2)等住︰使心相续于所观的呼吸上,挫令微细。
  ( 3)安住︰心偶而往外散乱,复摄此心,安置呼吸上。
  ( 4)近住︰以念住力,心不再远住于外。
  ( 5 )调顺︰觉察到色声香味触、贪瞋痴、 男女等相都是过
  患,心不往此处流散。
  ( 6 )寂静︰觉察到欲、恚、 害诸恶寻思及贪欲盖等随烦恼
  都是过失,心不往此处流散。
  ( 7 )最极寂静︰对偶起之恶寻思及随烦恼不能忍受, 寻即
  断灭、除遣、变吐。
  ( 8 )专注一趣︰达到有加行、有功用、 无缺无间三摩地相
  续而住。
  ( 9 )等持︰进入无加行、无功用,心三摩地任运相续, 无
  散乱转。其后,再生起身心轻安,就达成「止」了。
  。
  页131
  三、观的实践
  什么是观?观的梵文是 vipa`syanaa,汉文音译作「毗婆奢
  那」,近期意译作「内观」,指往内如实地观察自己身心五蕴
  的实相。以下依据《杂阿含经》的1.蕴 2.处 3.缘起 4.食 ?
  5.谛 6.界 7.受等七个相应,来解析「观的实践」。
  (一)蕴的观察
  在《杂阿含经》中,「蕴」译作「阴」,是聚合的意思;
  「取蕴」译作「受阴」。色、受、想、行、识等五取蕴代表个
  人的身心聚合体,对此要如实知,释尊说︰
  有五受阴︰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我于此五受
  阴,五种如实知︰色如实知、色集、色味、色患、色离
  如实知;如是受、想、行,识如实知、识集、识味、识
  患、识离如实知。
  云何色如实知?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是名
  色;如是色如实知。
  云何色集如实知?于色喜爱,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实
  知。
  云何色味如实知?谓色因缘生喜乐,是名色味;如是色
  味如实知。
  云何色患如实知?若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色患;
  如是色患如实知。
  云何色离如实知?若于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
  是名色离;如是色离如实知。....
  若沙门、婆罗门,于色如实知、如实见,于色生厌、离
  欲,不起诸漏,心得解脱。若心得解脱者,则为纯一,
  纯一者则梵行立,梵行立者离他自在,是名苦边。受、
  、识,亦复如是。15
  此中, 以五种行相观察五取蕴︰1.五蕴自性──色是四
  大种及四大种所造等,2.五蕴因缘──于色喜爱即是色集;
  触集是受集等,由此观察得知五蕴生起有其因缘,3.五蕴杂染
  因缘──缘色、缘六受身、缘六想身、缘行、缘识因缘生喜乐
  而生爱味,4.五蕴清净因缘──五蕴是无常、苦、变易法,是
  其过患,5.五蕴清净──于五蕴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
  故「观」之对象就是五取蕴本身,要直接如实了知其无常、苦
  、变易的性质,因而离欲而得解脱。因此,释尊说︰
  色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
  缘所生诸色,云何有
  ───────────
  《大正藏》册 2,页 9 中。《会编》上册,页 149。
  。
  页132
  常?受、想、行、识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识者,彼亦无
  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识,云何有常?如是比丘!
  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无常者则是苦,苦者则非我,
  非我者则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16
  因此,禅修者要观察五蕴的展转变化中,因缘的不断生灭
  ,因灭则果生,果生则因灭,剎那流转中,没有「我」、「
  我所」,对此身心五蕴必须如此正观;释尊又说︰
  于色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断苦;如是受、
  想、行、识,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堪任断
  苦。 17
  因此, 为了断苦,必须1.知──能善通达五蕴爱味之自相,
  2. 明──能善明了五蕴过患之共相,3. 断──欲贪不再现行
  或一分断除,4. 离欲──于随眠究竟超越,心得解脱。此四项
  依次配合1. 闻所成慧,2.思所成慧,3.思择力及见道,4.修
  道来达成。在整个修观过程中,必须一直观察五蕴的生灭无常
  ,达到将我慢、我欲及我使完全灭除,《杂阿含经》第 103 经
  说︰
  虽于五受阴,正观非我、非我所,然于五受阴我慢、我
  欲、我使,未断、未知、未离、未吐;然后于五受阴增
  进思惟,观察生灭︰此色、此色集、此色灭、此受、想
  、行、识、此识集、此识灭。于五受阴如是观生灭已,
  我慢、我欲、我使一切悉除,是名真实正观。18
  此中指出,于五取蕴虽已正观非我、非我所,灭除了萨迦
  耶见,但是由于随眠(经文译作「使」)及缠未断,因而仍有
  我慢、我欲、我使,〈摄事分〉说︰
  言未断者,由随眠故。未遍知者,由彼缠故,彼于尔时
  有忘念故。言未灭者,虽于此缠暂得远离,寻复现行。
  言未吐者,由彼随眠未永拔故。 19
  因此,必须对五取蕴再深入观察其生灭,这样才是「真实
  正观」,才能使随眠及
  ───────────
  16 《大正藏》册 2,页 2 中。《会编》上册,页 15。
  17 《大正藏》册 2 ,页 1 中。《会编》上册,页 6 。
  18 《大正藏》册 2,页 30 中。《会编》上册,页 181 。
  19 《大正藏》册 30,页 798 上。《会编》上册,页 183。
  。
  页133
  缠完全拔除。对于五蕴的变化无实,释尊说︰
  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
  诸识法如幻,日种姓尊说。周匝谛思惟,正念善观察,
  无实不坚固, 无有我我所。.... 比丘勤修习,观察此
  阴身,昼夜常专精,正智系念住,有为行长息,永得清
  凉处。 20
  因此,禅修者应不断地观察身心五蕴的变幻不实,体认色
  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柱、识如幻事,终于
  到达涅盘清凉处。在观察身心五蕴的实相中,对于三受(苦受
  、乐受、不苦不乐受)的变化不实,要给予特别的重视,释尊
  说︰
  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如实观察。云何如
  实观察?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灭、此是受、想、
  行、识、此是识集、此是识灭。.... 多闻圣弟子, 受
  诸苦、乐、不苦不乐受,如实观察受集、受灭、受味、
  受患、受离;如实观察故,于受乐着灭,着灭故取灭,
  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如是纯大苦聚皆悉得灭,是名「色灭、受想行识灭」
  。 21
  此处明白指出,禅修者必须要以「止」来「内寂其心」,
  以「观」来「如实观察」;要达成「色受想行识灭」的灭谛,
  就要由观察「受集、受灭、受味、受患、受离」下手,由此纯
  大苦聚皆悉灭除,因此,对于五取蕴的观察中,要对三受(乐
  、苦、不苦不乐)给予特别的重视。
  (二)处的观察
  在《杂阿含经》中,「处」译作「入处」,有六内处及六
  外处,释尊说︰
  有六内入处。云何为六?谓眼内入处、耳、鼻、舌、身
  意内入处。
  有六外入处。云何为六?谓色是外入处、声、香、味、
  触、法是外入处。 22
  因此,属于自己身心的眼、耳、鼻、舌、身、意以
  及其对象的色、声、香、味、触、法,便是此处所要观察的对
  象;在观察时,六内处是内在的身心,而六外处则是
  ───────────
  20 《大正藏》册 2,页 69 上。《会编》上册,页 67 。
  21 《大正藏》册 2,页 17 上。《会编》上册,页 107。
  22 《大正藏》册 2,页 91 下。《会编》上册,页 408。
  。
  页134
  外界的所缘,在内外的交互作用中,要时时觉察自己身心的无
  常、无我,释尊说︰
  当正观眼无常,如是观者,是名正见。正观故生厌,生
  厌故离喜、离贪。离喜、离贪故,我说心正解脱。如是
  耳、鼻、舌、身、意,离喜、离贪。离喜、离贪故,比
  丘!我说心正解脱。 23
  因此,对于眼耳等六内处,要由观察无常下手,进而体验
  无我,生起正见,如此对于各种境界不生喜、贪,在不断修习
  下,将烦恼从根拔除,而得到心解脱。因此,禅修者的观察重
  点,是往内观察身心的实相,要如实地观察其当下无常、生灭
  的性质,并且看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内处,都是没
  有来去,都是不实而生,虽有业报而无作者,身心五蕴或六内
  处只是前后剎那地变化而已,此中并没有固定的「我」存在着
  ,释尊说︰
  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
  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
  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耳、鼻、舌、身
  、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24
  因此,对眼、耳等处直接观察,知其前后相续,只有因果
  的变化,而没有受者及作者,这便是第一义空。在观察内外六
  处的过程中,三种感受的观察占有重要的地位,〈摄事分〉中
  说︰
  由五种相,当知安立诸受差别︰一自性故,二所依故,
  三所缘故,四助伴故,五随转故。自性故者,谓有三受
  ︰一苦、二乐、三不苦不乐。所依故者,谓有六种,即
  、眼耳、鼻、舌、身与意。所缘故者,谓色等六所缘境
  界。....25
  故知受之产生,与所依之眼耳等、所缘之色声等内外处形
  成重要的关联,对其集、灭、味、患、离都要如实知,释尊说
  ︰
  如来于色.... 于声、香、味、触、法, 集、灭、味、
  患、离如实知,如实知
  ───────────
  23《大正藏》册 2,页 49 中。《会编》上册,页 214 。
  24《大正藏》册 2,页 92 下。《会编》上册,页 414。
  25《大正藏》册 30,页 800 下。《会编》上册,页 213。
  。
  页135
  已,不复染着、爱乐住。彼法变易、无常、灭尽,则生
  乐住。所以者何?眼色缘,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缘
  受︰若苦、若乐、若不苦不乐。此受集、此受灭、此受
  味、此受患、此受离如实知,于彼色因缘生阨碍,阨碍
  尽已,名无上安稳涅盘。26
  由此可知,必须在根尘接触后产生的受上,如实观察受之
  集、灭、味、患、离,由此方可安抵涅盘境界。在实践的过程
  上,也是用止观去体会内外处及受之无常的性质,释尊说︰
  当勤方便禅思,内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方便禅思
  ,内寂其心,如是如实知显现。于何如实知显现?于眼
  如实知显现,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
  、若乐、不苦不乐,彼亦如实知显现。耳、鼻、舌、身
  、意,亦复如是。此诸法无常、有为,亦如是如实知显
  现。27
  因此,对内外六处的观察中,对诸受的生灭,如实知其无
  常的性质,是一要点。
  (三)缘起的观察
  在《杂阿含经》中,「缘起及缘起法」译作「因缘法及缘
  生法」。释尊说︰
  云何为因缘法?谓此有故彼有,谓缘无明行,缘行识,
  乃至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云何缘生法? .... 谓无明
  、行、识、名色、六入处、触、受、爱、取、有、生、
  老病死忧悲恼苦, 是名缘生法。.... 多闻圣弟子,于
  因缘法、缘生法,如实正知、善见、善觉、善修、善入
  。 28
  此中指出,禅修者对于身心流转过程中的缘起及缘起法要
  如实观察;生起闻慧及思慧时,称作「正知、善见」;生起修
  慧时,称作「善觉」;生起圣谛现观时,对尽所有性的了解,
  称作「善修」;对如所有性的通达,称作「善入」。整个十二
  支缘起, 由 (1) 无明 (2) 行 (3) 识, 经过 (4) 名色 (5)
  六处 (6) 触 (7) 受 (8) 爱 (9) 取 (10) 有, 到 (11) 生
  (12) 老死的过程, 不外是个人身心五蕴或六处的缘起、缘灭
  ,禅修者必须对之如实观察,体验其
  ────────────
  26《大正藏》册 2,页 88 中。《会编》上册,页 392 。
  27《大正藏》册 2,页 52 中。《会编》上册,页 252 。
  28《大正藏》册 2,页 84 中。《会编》中册,页 35。
  。
  页136
  无常、有为、有漏的性质,释尊说︰
  比丘禅思,内寂其心,精勤方便者,如是如实显现。云
  何如实显现?老死如实显现,老死集、老死灭、老死灭
  道迹如实显现。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
  色、识、行如实显现,行集、行灭、行灭道迹如实显现
  。此诸法无常、有为、有漏,如实显现。29
  因此,在止观中,细心观察十二缘起,此中,又要对感受给予
  特别的重视,释尊说︰
  多闻圣弟子,于诸缘起善思惟观察,所谓乐触缘生乐
  受,乐受觉时如实知乐受觉;彼乐触灭,乐触因缘生受
  亦灭、止、清凉、息、没。如乐受,苦触、喜触、忧触
  、舍触因缘生舍受,舍受觉时如实知舍受觉;彼舍触灭
  ,彼舍触因缘生舍受亦灭、止、清凉、息、没。30
  因此,禅修者要注意观察由于「触」所产生的乐受、苦受
  、喜受、忧受、舍受,体验其无常、无我的性质,就能不生起
  「爱」、「取」,而能从贪瞋的习性中脱离出来,得到心灵的
  清凉、安详。
  (四)食的观察
  众生为了长养诸根大种而有四食,释尊说︰
  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一
  者抟食,二者触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识食。诸比丘!
  于此四食有贪、有喜,则有忧悲、有尘垢。若于四食无
  贪、无喜,则无忧悲,亦无尘垢。31
  众生由于抟食(段食)而有气力,由于触食而有乐、喜,
  由于意思食(有漏意会思食)于可爱事生起热切期望,由于识
  食使诸根大种与寿、暖安住不坏。众生由于顾恋身命,追求气
  力、喜乐等而造作种种新业,增长种种烦恼;由于抟食、触食
  、意思食的追求,识为业烦恼所随逐,因而流转生死。在此世
  ,对四食起贪、喜则生悲苦,
  ───────────
  29 《大正藏》册 2,页 101 中。《会编》中册,页 83。
  30 《大正藏》册 2,页 81 下。《会编》中册, 页 17。
  31 《大正藏》册 2,页 103 上。《会编》中册,页 95。
  。
  页137
  因此〈摄事分〉说︰
  于四食中,有漏意会思食因缘,专注希望俱行喜染名「
  喜」;随顺乐受触食因缘,于能随顺喜乐诸食,多生染
  著名「贪」。此二烦恼,于现法中能染于识,令其安止
  四种识住, 增长当来后有种子。.... 于四食中,安住
  喜、贪二种烦恼,便于现法有诸尘染;由尘染故,食若
  变坏,于现法中便生悲叹、愁忧、萎顿、怀戚而住。32
  段食因缘,能令非一种种众多品类病苦依识而起。随顺
  乐受触食因缘,能令倍增欲希求苦依识而起。有漏意会
  思食因缘,能令种种求不允苦依识而起。如是行者,于
  识食中,正观诸食以识为依,多生过患。33
  因此,禅修者要如实观察诸苦之来自段食、意会思食及触
  食,并观察此三食是以识为依止;为了灭苦,便要观察此四食
  的因、集、生、转,释尊说︰
  此四食,何因、何集、何生、何转?谓此诸食,爱因、
  爱集、爱生、爱转。此爱何因、何集、何生、何转?谓
  爱受因、受集、受生、受转。此受何因、何集、何生、
  何转?谓受触因、触集、触生、触转。此触何因、何集
  、何生、何转?谓触六入处因、六入处集、六入处生、
  六入处转。 34
  此处指出,在流转过程中,由于「六处」而依次有「触」
  、「受」、「爱」、「食」。六处是此世所拥有的个人身心五
  蕴,与外界根尘接触产生了「触」,由「无明触」为缘,产生
  「无明触所生诸受」,由「无明触所生诸受」为缘,产生「爱
  」,由爱为缘而有「食」;整个流转过程,往上推至「六处」
  ,〈摄事分〉说︰
  此六处后更无余因,于现法中唯此六处展转相依︰有色
  诸根依止于识,识亦依止识所执受有色诸根;由此因缘
  ,六处已后更无所说。 35
  因此,在观察四食时,禅修者以此世此时的六处为观察的
  起点,如实了知此身
  ───────────
  32《大正藏》册 30,页 840 上。《会编》中册,页 95。
  33《大正藏》册 30,页 840 上。《会编》中册,页 94。
  34《大正藏》册 2, 页 101 下。《会编》中册,页 88。
  35《大正藏》册 30,页 839 上。《会编》中册,页 89。
  。
  页138
  (有色诸根)、心(识)的相互依止, 在身心作用下与外界诸
  尘接触而有「触」「受」「爱」「食」,此中,感受占有重要
  的一环,必须观察其无常、无我的性质,从而灭除后续的爱、
  食。
  (五)谛的观察
  在禅修中,要观察四圣谛,释尊说︰
  当勤禅思,正方便起,内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禅思
  ,内寂其心,成就已如实显现。云何如实显现?谓此苦
  圣谛如实显现,此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
  如实显现。 36
  在禅修时,如何如实知苦、苦集、苦灭、苦灭道迹?舍利
  弗对摩诃拘絺罗说︰
  云何苦如实知?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爱别苦
  、怨憎会苦、所欲不得苦,如是略说五受阴苦,是名为
  苦,如是苦如实知。云何苦集如实知?当来有爱、喜贪
  俱、彼彼乐着,是名苦集,如是苦集如实知。云何苦灭
  如实知?若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乐着,无余断,乃
  至息、没,是名苦灭,如是苦灭如实知。云何苦灭道迹
  如实知?谓八圣道,如上说(正见、正志、正语、正业
  、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苦灭道迹,如是
  苦灭道迹如实知。 37
  因此,对四圣谛的如实观察便是要对诸苦的自性、因缘、
  因缘的灭除及趣灭之道要如实了知。由于苦是属于感受的范围
  ,由此可知,四圣谛的观察便是以身心的感受作为观察的对象
  ,如实体验其无常、无我的性质,由此行于八圣道,步向涅盘
  城。
  (六)界的观察
  在禅修中,要观察种种界,释尊说︰
  云何为种种界?谓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
  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
  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是名种种
  界。 38
  ───────────
  36《大正藏》册 2, 页112 上。《会编》中册,页 144。
  37《大正藏》册 2, 页95上。《会编》中册, 页 50。
  38《大正藏》册 2, 页115下。《会编》中册, 页 164。
  。
  页139
  此处观察眼、色、眼识等十八界,也就是观察根、境、识的交
  互作用;由于产生在个人身心上的便是触、受、爱,因此,释
  尊说︰
  云何缘种种界生种种触,乃至云何缘种种受生种种爱?
  谓缘眼界生眼触,缘眼触生眼触生受,缘眼触生受生眼
  触生爱。耳、鼻、舌、身....,缘意界生意触,缘意触
  生意触生受,缘意触生受生意触生爱。39
  因此,禅修者所观察的对象便是诸界为缘产生在自己身上
  的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及由此触所生起的
  各种感受,对此诸受若起贪瞋习性反应,则产生爱取等烦恼,
  而有众苦随逐。所以必须在感受生起时,如实了知其无常、无
  我的性质,从而灭除贪爱的生起。
  (七)受的观察
  禅修者要观察三受的如实面貌,释尊说︰
  有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观于乐受,为断乐
  受贪使故,于我所修梵行;断苦受瞋恚使故,于我所修
  梵行; 断不苦不乐受痴使故,于我所修梵行。.... 乐
  受贪使已断已知、苦受恚使已断己知、不苦不乐受痴使
  已断己知者,是名比丘断除爱欲、转去诸结、慢无间等
  、究竟苦边。40
  此中指出,在乐受中有贪之随眠(贪使)、在苦受中有瞋之随
  眠(瞋使)、在不苦不乐受中有无明之随眠(痴使),禅修者
  熟修梵行来断除这些随眠, 最后达成 (1) 断除爱欲──
  于未来不再生起贪爱的现行(已割贪爱), ( 2 )转去诸结
  ──不再有见结、戒取结、疑结等三结,以上二项为有学
  圣者所达成。 (3) 慢无间等──即,正慢现观, (4) 究竟苦
  边──永远拔除苦之根本贪爱随眠,以上二项为无学圣者所达
  成。在观察诸受时,要观察受集、受灭、受集道迹、受灭道迹
  、受味、受患、受离,释尊说︰
  有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触集是受集。触灭
  是受灭。若于受爱乐、赞叹、染着、坚住,是名受集道
  迹。若于受不爱乐、赞叹、染着、坚住,是名受灭道迹
  。若受因缘生乐喜,是名受味。若受无常变易,是名受
  患。若于受断
  ───────────
  39《大正藏》册 2, 页 116 上。《会编》中册,页 165。
  40《大正藏》册 2,页 119 中。《会编》中册, 页 191。
  。
  页140
  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41
  此中观察了诸受的八相︰ (1) 自性︰三受, (2) 现在流
  转因缘︰触集, (3) 现在还灭因缘︰触灭,(4) 当来流转因
  缘︰于受爱乐、染着,(5) 当来还灭因缘︰于受不爱乐、染着
  ,(6) 杂染因缘︰于受生乐喜,(7) 清净因缘︰受无常变易,
  (8) 清净︰于受断欲贪,越欲贪。因此,为了达成清净,必须
  正观诸受无常、苦、无我的性质,释尊说︰
  若彼比丘观于乐受而作苦想,观于苦受作剑刺想,观不
  苦不乐受作无常、灭想者,是名正见。42
  因此,观察诸受无常变易的性质,不起染着,如此才是正
  见,也唯有如此,才能灭除欲贪,解脱痛苦。
  四、菩萨的止观
  禅修者在行菩萨道时,所修的止观与上述有无不同?今依
  释尊的亲身体验来说明。在修止方面,释尊说︰
  若有正说圣住、天住、梵住、学住、无学住、如来住,
  学人所不得当得,不到当到,不证当证,无学人现法乐
  住者,谓安那般那念,此则正说。所以者何?安那般那
  念者,是圣住、天住、梵住,乃至无学现法乐住。 43
  此中指出,圣住(指四念住、道支、胜奢摩他、毗钵舍那
  等)、天住(四静虑、四无色等)、梵住(四无量定)等乃至
  住,都是立足于安那般那念(入出息念),因此,观察入出息
  如来的修止方法,是菩萨道所共行。
  在修观方面,今依次来观察「蕴」、「处」、「缘起」等
  等。在五取蕴(五受阴)的观察上,释尊说︰
  诸比丘!我以如实知此五受阴︰味是味、患是患、离是
  离,故我于诸天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自
  证得脱、得出、得离、得解脱(结缚),永不
  ───────────
  41 《大正藏》册 2,页 122 上。《会编》中册,页 202 。
  42 《大正藏》册 2,页 119 上。《会编》中册,页 190 。
  43 《大正藏》册 2,页 207 上。《会编》中册,页 418。
  。
  页141
  住颠倒,亦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处释尊指出,必须对五取蕴的爱味、过患、出离如实了
  知,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此中,从贪瞋缚中解脱,称作「
  得脱」。欲贪灭、断、出离,称作「得出」。从九结离系,称
  作「得离」。从生等诸苦解脱,称作「得解脱」。此处前三项
  是脱离因处烦恼,后一项是脱离果处诸苦。心离「常乐我净」
  四颠倒,称作「永不住颠倒」。由此可知,在菩萨道上必须如
  实地观察五取蕴。在观察「处」方面,释尊说︰
  我昔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禅思思惟︰自心多向何处
  ?观察自心, 多逐过去五欲功德。.... 我观多逐过去
  五欲心已,极生方便,精勤自护,不复令随过去五欲功
  德。我以是精勤自护故,渐渐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所以者何? 眼见色因缘生内受︰若苦、若乐、不
  苦不乐;耳、鼻、舌、身....意法因缘生内受︰若苦、
  若乐、不苦不乐。是故比丘!于彼入处当觉知!45
  此中释尊指出,要觉知眼耳鼻舌等六内处与色声香味等外六处
  接触时产生的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看清感受的无常无我
  ,不再随逐五欲功德,因而渐近无上正觉。在观察「缘起」方
  面,释尊说︰
  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作是念
  ︰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缘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
  实无间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缘故老死有。如是,有、
  取、 爱、受、触、六入处、名色.... 。何法有故名色
  有?何法缘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生︰识有
  故名色有,识缘故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还。
  .... 我时作是念︰何法无故(则)老死无? 何法灭故
  老死灭?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无故老死无,生
  灭故老死灭。.... 我于此法, 自知自觉,成等正觉。
  46
  此中指出,释尊在菩萨时,逆观及顺观十二缘起而后证得
  无上正等菩提,〈摄事分〉说︰
  ───────────
  44 《大正藏》册 2, 页 2 下。《会编》上册,页 17。
  45 《大正藏》册 2,页 53 上。《会编》上册, 页 257。
  46 《大正藏》册 2,页 80 中。《会编》中册,页 11。
  。
  页142
  过去诸佛为菩萨时,如理思惟缘起法已,证觉无上正等
  菩提,今薄伽梵亦于缘起正思惟已,证觉无上正等菩提
  。如过去佛得菩提已,即于缘起作意攀缘顺逆道理,方
  便随修, 现法乐住, 已住安乐,今薄伽梵亦复如是。
  47
  因此,任何菩萨行者都必须观察缘起才能成佛;至于观察
  「食」,则是同属缘起的范畴,释尊说︰
  六入处集是触集,触集是受集,受集是爱集,爱集是食
  集,食集故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如是纯大苦
  聚集。如是六入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
  ,爱灭则食灭,食灭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如是纯大苦聚灭。48
  故知观察食之集灭,就是观察十二缘起中,此世之「六处
  」、「触」、「受」、「爱」、「食」的集灭过程;菩萨行者
  观察缘起,对受不起爱,因而对食也就不起染着。接着,在观
  察「谛」方面,释尊说︰
  我已于四圣谛,三转十二行,生眼、智、明、觉故,于
  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闻法众中,得出、得脱,自证
  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49
  此中指出,释尊为菩萨时,观察四圣谛,三周正转十二相
  智。第一转时,如实了知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以现量圣
  智,断除见道所断烦恼,此时称作「生眼」(生真圣慧眼),
  能取现见之事;而且也能取不现见之事,称作「智」;又能悟
  入尽所有事,称作「明」,悟入如所有事,称作「觉」。第二
  转时,再修习四圣谛,断除修道所断的烦恼;第三转时,生出
  无学道之真圣慧眼及智、明、觉,已得尽智及无生智,所作已
  办,并超越魔梵等,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而后为五比丘转法轮
  。因此,菩萨行者必须致力于观察四圣谛,故释尊说︰
  于四圣谛,平等正觉,名为如来、应、等正觉。50
  ───────────
  47《大正藏》册 30,页 838 上。《会编》中册,页 85。
  48《大正藏》册 2, 页 102 上。《会编》中册,页 88。
  49《大正藏》册 2,页 104 上。《会编》中册,页 107。
  50《大正藏》册 2,页 107 下。《会编》中册,页 126。
  。
  页143
  接着,菩萨行者对「界」的观察,主要是观察根、境、识
  构成的十八界。其流转与还灭也是同于十二缘起中的「六处」
  、「触」、「受」、「爱」、「取」等等,这些前已述及。最
  后,菩萨行者必须对「受」的观察,给予特别的重视,释尊说
  ︰
  毗婆尸如来未成佛时,独一静处,禅思思惟,作如是观
  ,观察诸受︰云何为受?云何受集?云何受灭?云何受
  道迹集?云何受灭道迹?云何受味?云何受患?云何受
  离?.... 如毗婆尸佛, 如是式弃佛、毗湿波浮佛、迦
  罗迦孙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叶佛及我释迦文佛,未
  成佛时思惟观察诸受,亦复如是。51
  此中明显地指出,诸佛在成佛前都必须观察诸受的自性、
  流转还灭的因缘等等,并且依此而成佛,释尊说︰
  若我于诸受不如实知,受集、受灭、受集道迹、受灭道
  迹、受味、受患、受离不如实知,我于诸天魔梵、沙门
  婆罗门、天人众中,不得解脱、出、离、脱诸颠倒,亦
  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我于诸受、受集、受灭、受
  集道迹、受灭道迹、受味、受患、受离如实知故,于诸
  天世间魔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为脱、为出、为
  脱诸颠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52
  此处, 释尊非常明晰地指出观察感受的重要, 要想超越
  (1) 诸天世间魔梵(代表已得欲自在及净自在者)、(2) 沙门
  婆罗门(代表希求魔梵而修行者)、(3) 天人众(代表其它受
  业因果轮转者),就必须如实观察受之集灭等。而在观察感受
  时,除了喜忧的「心受」,要特别重视苦乐的「身受」,释尊
  说︰
  多闻圣弟子,身触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夺命,不起
  忧悲称怨、啼哭号呼、心乱发狂。当于尔时,唯生一受
  ,所谓身受,不生心受。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
  毒箭。.... 为乐受触,不染欲乐,不染欲乐故, 于彼
  乐受,贪使不使;于苦触受,不生瞋恚,不生瞋恚故,
  恚使不使。于彼二使,集、灭、味、患、离如实知,如
  实知故,不苦不乐受痴使不使。于彼乐受解脱不系,苦
  受、不苦不乐受解脱不系。于何不系?谓贪、恚、痴不
  系,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不系。 53
  ───────────
  51 《大正藏》册 2, 页121中。《会编》中册, 页 200。
  52 《大正藏》册 2,页122上。《会编》中册, 页 202。
  53 《大正藏》册 2,页120上。《会编》中册, 页 194。
  。
  页144
  此处,释尊指出对身上的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要如
  实观察这些身受的集、灭、味、患、离,如此就能不生起贪、
  瞋、痴的心理,也就是说,不再生起「爱」、「取」这二支,
  因而,其后的「有」、「生」、「老死」等就灭除了。因此,
  对受保持觉知及平等心,不起贪、恚、痴的习性反应,便是修
  行的重点。 54 菩萨行者,在观察自己相关的五取蕴、十二处
  、十八界时,其范围就是十二缘起中的「六处」(六入或六入
  处);四食是在「爱」之后产生,四圣谛是由「受」之苦下手
  ,因此,上述的各种观察不外归纳于「十二缘起」的观察,而
  这十二支中,又以观察身上的「受」最为扼要,这也是释尊的
  不共发现︰凡夫在根尘接触后,不是马上生起「爱」,而是先
  生起「受」,其后才生起「爱」。这个微细的缘起过程,就是
  止观中所要如实体验的。
  由以上的举证,可以看出菩萨行者也都必须修习共通的止
  观。在修止时,以入出息念为主;在修观时,以观察自己身心
  的「蕴」、「处」、「缘起」、「食」、「谛」、「界」、「
  受」为要。经由精勤地修习止观,禅修者(含菩萨行者、声闻
  弟子)将生起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圣道支等菩
  提分法,而这些便是诸佛所教导的,《瑜伽师地论》〈本地分
  〉说︰
  诸佛语言,九事所摄。云何九事?一有情事,二受用事
  ,三生起事,四安住事,五染净事,六差别事,七说者
  事,八所说事,九众会事。有情事者,谓五取蕴。受用
  事者,谓十二处。生起事者,谓十二分缘起及缘生。安
  住事者,谓四食。染净事者,谓四圣谛。差别事者,谓
  无量界。说者事者,谓佛及彼弟子。所说事者,谓四念
  住等菩提分法。众会事者,所谓八众。55
  此处指出,佛陀的说法是不离有情的身心,因此,要观察
  (1) 构成有情的「五取蕴」、(2) 受用的「内外处」、(3) 生
  起有情的「缘起」、(4) 安住的「四食」、(5) 流转还灭的「
  四谛」、 (6) 差别的「十八界」(及其和合后生起的各种「
  感受」),这些便是释尊所关注的事情,也是禅修者实践止观
  的下手处。在《杂阿含经》〈道品诵〉、〈八众诵〉、〈弟子
  所说诵〉、〈如来所说诵〉的众多经典中,释尊对弟子们的主
  要开示,也不出上述止观的范围。在菩提道上,固然有声闻菩
  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之不同,禅修者的愿力也有所不同,
  但上述止观法门的实践,则是共通而不可或缺的。
  ───────────
  54 见拙作〈受念住的研究〉,《中华佛学学报》第九期,页
  35,1996 年。
  55《大正藏》册 30,页 294 上。
  。
  页145
  五、结语
  在释尊时期,修习止观而证果者成千上万,例如,依《根
  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 18 所载︰尊者舍利子入灭时,
  其弟子有八万阿罗汉同时入灭;尊者目连入灭时,有弟子七万
  七千阿罗汉亦同时入灭。 56 在佛灭五百年内,依据释尊的止
  观法门而证果者仍甚多;其后就少了︰一方面只重视哲理的思
  辩,落入高谈阔论的玄学领域,一方面不再单纯地观察自己身
  心的实相,而加入种种想象、观想,并且强烈祈求外力的加持
  ,因而偏离释尊止观法门的原味,证果者也就愈来愈少了。幸
  好释尊所发现的「古仙人道」是一普遍的法则,是不因时间而
  变易的,因此,今日只要依据释尊当年所教导的止观法门去实
  践,也必然会得到相同的结果;任何人只要好好地观察「入出
  息」来修止,观察「蕴」、「处」、「缘起」、「食」、「谛
  」、「界」、「受」等来修观,就可以不断地「自净其意」,
  进而利益人天。
  ───────────
  56 《大正藏》册 24, 页 289 中。
  。
  页146
  Practice of `Samatha and Vipa`syanaa
  during the Time of Gotama, the Buddha
  Lin, Chung-an
  Professor,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Summary
  This paper is based on Agama Suutras to investigate
  the samatha and vipa`syanaa techniques taught by
  Sakyamuni Buddha.In respect of `samatha, the Buddha's
  major teaching is the observation of aanaapaana(in-breath
  and out-breath). While in respect of vipa`syanaa, the
  focus is the observation of aggregates, bases,
  dependent origination, nutriments, truths, elements
  and sensation.In the meantime, "sensation" is taken as
  the key point of whole practice.The practice of
  `samatha and vipa`syanaa is a must for the sravaka and
  the bodhisattva on the path of enlightenment.
  Key words:1.`samatha 2.vipa`syanaa 3.aanaapaana
  4.sensations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