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拉康的三个“域”理论解读佛教
用拉康的三个“域”理论解读佛教
浙江台州学院 曾其海
法国雅克·拉康(Jacqueslacan,1901—1981)的学说,成为二十世纪末期不止一种理论流派的源流和支柱。有人把所谓当代西方“后殖民主义”理论划分为三种主要理论模式:解构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和女权主义学派,几乎无一不与拉康理论直接相关。比如女权主义者坦言拉康是她们的精神教父。拉康的学说受到不少西方学者多角度、多流派的赞赏,认为他对当代哲学、美学、文艺理论、心理学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尽管拉康的理论概念、定义忽隐忽现,论题忽正忽反,笔势跌宕难揣。但它的理论基石却是三个“域”理论:想象域(ThelmaginaryOrder)、符号域(TheSymbolicOrber)、现实域(TheRealOrder)。如果我们用拉康的三个“域”理论去解读佛教,晦涩幽奥的佛教理论会变得简洁明了。
一、用拉康的“想象域”解读佛教的“缘起说”
拉康认为世人与生俱来就有“认同”的欲望,人生的旅程就开始于认同的错觉。当人生还处于步履不稳、童蒙未开的时期,就会被自己在镜中的映像深深地吸引住。幼儿对镜成像,对他来说,是一个惊喜的发现,便会在镜前嬉戏雀跃,俯仰作态,乐不可支。幼儿的镜前反映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行为。人类学家对猩猩作过类似实验,猩猩也会对自己在镜中的映像发生兴趣,然而当它发现镜子只是一块平板玻璃,背后实际空无一物时,猩猩就会掉头不顾。而幼儿则不然,他即使明明知道镜后空无一物,但仍对镜中映像恋恋不舍。因为他明白这是他自己,是他的自我,并认同于这个自我。
拉康认为,在这个欣喜地与镜面人像认同的戏剧性场面中浓缩了人类知识的全部虚妄性,人们观天察地、体认万物,积累起渊海般的知识无非来自认同。镜像的实验告诉我们,人类的知识多么的不可靠,镜面难免歪曲,镜像与人像正好相反,镜像无非是一块冰冷的平滑的玻璃板上的一个光影把戏而已。人竟把这样一个虚像当作自己,建立起自我概论。可见,人类的知识是建立在这样一个虚假的影像上。这种偏执一端以为全象的认识,拉康称之为偏执狂认识。自以为真理在握的人们,实际上都是偏执狂。
虚幻不实的镜中映像之所以被当作是自我的真相,是因为想象力在起作用。想象,这个人类特有的心理功能构筑起了人的精神世界的一大领域,这便是想象域。主体和镜中映像的认同就是发生在想象域中的事件。想象域的活动当然不只限于幼儿,而是贯穿人的全部精神生活,它的主要机制是认同。在想象域中,人们举一反三、由此及彼,把相似相近的东西认为同一,把变幻无常的世界凝为固定的形象来把握。尽管想象域中的知识令人心安,但实质上却只是一幅幅的幻觉。
缘起论是佛教小乘和大乘的一个共同理论基石,佛教各派的基本理论特征、各派的思想差异、理论分歧,都出自对缘起的看法不同。据唐代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载,印度一带的佛塔基和佛像内都放有“缘起偈”——“诸法比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在沙门说”。缘起说在佛教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小乘的缘起说以十二因缘为中心,论证“人无我”。大乘佛教则把小乘论证人无我的缘起说扩展到整个宇宙,论证“法无我”(:)中国佛教最流行的是“真如缘起论”。
缘起论认为,大干世界的无穷事像,教是“因缘和合”而生。其中“因”是原因,“缘”是条件。意思是说,宇宙万象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并且依持一定的条件。但就事像本身而言,叫“假有性空”。亦即从感觉来说是有的,就本体而言是空的,故曰“假有”。为了说明感觉表象的有和本体的空之关系,佛教常常借“镜像之喻”得以说明。如《般若经》“十喻”,其中一喻就是“镜像之喻”。阐述《般若经》的《大智度论》卷六日:“中镜中像。”由此推开,佛教认为世俗之人的认识就是“镜像认识”。这些人既不明白原因,也不探究条件,以“假有”为真。由于世人的认识是镜像认识,因此是虚妄的,迷乱的,故曰“妄见”、“迷见”。持这种见识的人就叫“痴人”。坚信这种认识,叫“执著”或“偏执”。不懂佛教道理的凡夫俗子都是“镜像认识”的偏执狂,他们凭借想象,不仅认定自我真实不虚,进而认定世界万像也都真实不虚,把无常的人生、变幻的世界都凝固为这种虚妄之见、迷见,就不可能有主体的觉悟。认识不能转迷返悟,主体就难以转凡成圣,则只能陷于“无边苦海”。众生与佛,就隔此一“念”。
二、用拉康的“符号域”解读佛教的“言语道绝”
符号域的一切恰与想象域相反。在想象域中一切都趋于认同、趋于凝固;在符号域中一切都趋于差异、趋于流动。在想象域中只有现显的才能起作用;在符号域中只有远隐的才能构成所指。想象域中固定下来的幻象时时受到符号域的动力冲击。拉康认为,进人符号域也就进入了语言之中,主体变为了欲望的客体。从此,想象域中的美景不复存在,它才可能得到这个参照—符号的差异,并且由此加入到主体之间的交际之中,可以消灭无知。
在古典的结构主义者如索绪尔那里,“文本”这个概念比起前人来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人们不再把文本看作是作者的主观意志的表达,读者可以对文本有自己的阅读理解。但这种理解的基础是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意义的对称,也就是每个能指都有固定的所指,有固定的意义。拉康认为,这是不可能的,能指并没有固定的所指,意义产生于文本自己的语言之中,而且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固定的:比如,莎士比亚笔下的“魔鬼”作为一个能指,它的所指,对于西方读者容易想象为《圣经》中潜入伊甸园的劝诱者,也可以想象为弥尔顿笔下与上帝作战的不屈战士。如对东方读者,则更另有所指。在拉康看来,符号的基本特征不只在于它的差异性,更在于它的可转换性。也就是能指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所指存在。总之,拉康在符号域中发挥出新的符号思想: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对称,它们在无意识结构中已经被定型,不能成为一对一的联系,更不能成为与外部世界物体之间的对应物。任何文本,它只是一个能指,所指可以是读者自身经验的补充,意义总是不在场的。读者在阅读中得到的是暗示,他可以找自己的所指和意义,而且意义总是潜伏的、不确定的,它不与那个原本就经过移位的符号强求一致。拉康认为,在符号域中,意义被放逐了,所存在的只有语言的替代晶和隐喻。
佛教对语言符号的看法,也类似于拉康的能指与所指不相对称的看法。早期的般若经类已剧烈排斥名言概念(语言符号),到中观派学说,则将这些观点推向了极点。作为阐释般若经的《大智度论》就说:“语言度人皆是有为虚诳法。”“除非不说,一说即有可破。”中观学派对语言符号的破斥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对概念的破斥。佛教认为语言符号的指向对象(所指)是“刹那生灭”的,而作为指代对象的语言符号(能指)则凝固稳定的。这就产生了运动与静止的不对应,因此,概念不能反映对象的真实情况。再则,根据缘起论,世上万像皆为因缘和合而生,都处在因果和条件的联系之中,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语言符号则总是被割裂的、片面的、不完全的,这又使符号与其所指对象不相对应。从而也无法真实反映对象。
其二是对判断的破斥。任何判断都要由主项和谓项两个概念组成,它们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既有差别,又有统一。而佛教因明各派,大都把“一”与“异”绝对地对立起来,以致必然出现判断上的荒谬性。
其三是对推理的破斥。提婆揭示概念和判断的矛盾,证明推理形式难以成立。从而得出任何因明推理想达到正确认识都是不可能的。总之,佛教认为语言有两重性质:其一是作为认识义理的工具;其二是自身作为认识对象。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使认识成为不可能。
大概佛陀(释迦牟尼)早已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五十年弘法只“说法”,而不写经。而他的门徒只怕佛法绝灭,结集回忆,补撰佛经。禅宗意识到这一点,只怕佛经难以开示佛之本意,反有误导之嫌,故提倡“不立文字,见性成佛”。尽管佛教派别很多,大都认为“言语道绝”,方到悟处。
三、用拉康的“现实域”解读佛教的“佛国论”
拉康扬弃了索绪尔的二元模式,而另立三元结构。即在想象域与符号域之外又曾加—厂一个现实域。正是这个现实域的存在造成了精神世界的不停波动。
拉康的现实域并非指客观的外在世界。现实域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既可存在于外界也可构成于内心。现实域指的是一切既无法在想象域中为意象所认同,也不能在符号域中为符号所把握的东西。它超出了人的精神机制的管辖,却又深深介人人的精神生活。激动着想象域和符号域的不停地变异。
佛教认为在世俗的人生世界以外,还存在净土世界(或称极乐世界)。净土世界相对于世俗世界的秽土而言,极乐世界相对于世俗世界的苦海而言。大乘佛教宣称,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十方)到处有佛,其数多如恒河沙粒,每一位佛都有自己的“佛国”,佛经主要描述了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世界、阿闵佛的东方净土世界、药师佛的琉璃净世界等。其中阿弥陀佛的净土世界信仰最为普遍。
佛国具有拉康现实域的所有特征:首先,它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既可存在于外界也可构成于内心。《阿弥陀经》说“极乐国土”有七宝水池、八功德水,四边阶道,上有楼阁。极乐国土中还有白鹤、孔雀、鹦鹉等鸟。从这些描述来看,佛教认为佛国与佛是外在的,也是客观的。自惠能之后,禅宗提倡“即心即佛”、“净心净土”。这种理论认为:性悟,就是佛,是心作佛,不是外在佛;同理,性悟,心即净土,是心有净土,不是外有佛国净土。从惠能提倡的“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看来,佛国又是主观的,自构于心中。
其次,佛国论又像拉康所说,既无法在想象域中为意象所认同,也不能在符号域中为符号所把握。佛虽然认为世俗世界是因缘和合所生,是众生认同的虚妄之见。因此佛国是众生无法想象领悟的,因为佛国是究竟实相、常乐我净。只有性悟心佛者,才能与其冥一+而且,佛国又是无法为符号所把握的领域,亦即语言符号是无法描述的。故《维摩经·弟子品》说:“夫文字之作,生于惑取;法无可取,则文字相离。虚妄假名,智者不著。”“无有文字,是真解脱。”只有言语道绝,如桶脱底,大彻大悟,才能体悟佛国与佛。
再次,佛国论又如拉康所说,深深地介人人们的精神生活。尽管佛国是不着边际、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圣地理”,但它却是一朵无法摘取、但又异常美丽的花、佛国理论(尤其是西方阿弥陀佛净土)长期以来为广大的众生所信仰。他们以种种行为方式(发誓、念佛、供养、法会、莲社等)以求解脱、悟人净土。佛教信徒的宗教思想和行为,激励着世俗社会的净化(伦理化)和佛教文化的不停变异。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