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地理>>正文内容

聊斋志异僧道角色研究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苏靖媚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聊斋志异僧道角色研究
  [ 作者: 苏靖媚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2001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 2002年
  【文章标题】聊斋志异僧道角色研究
  【文章作者】苏靖媚
  【指导教师】罗敬之
  【文章页数】269页
  --------------------------------------------------------------------------------
  【中文关键词】聊斋志异|僧人|道士|角色形象|蒲松龄
  【中文摘要】
  《聊斋志异》一书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除了文学艺术、思想意识外,最令人深感兴趣的就是作者蒲松龄于书中所创造出来的各式人物了。在这些栩栩如生,面目各异的角色中,僧、道的角色因为具有特殊的形象,所以在小说的情节安排上常常可以展现出不同的意义与作用。因此笔者以 “聊斋志异中僧道角色研究”为题,期望能对《聊斋志异》的人物塑造及蒲松龄的思想内涵作更进一步的探讨。全文除在第一章简述写作动机及研究方法之外,依序将由以下几个方向来加以论述:
  第二章,叙述作者的家世、生平及宗教色彩。
  第三章,由先秦方仙道至唐人传奇探讨僧道角色在历代史书、小说中所扮演的意义。
  第四章,分析《聊斋志异》中的僧道形象,探讨蒲松龄的人物塑造艺术。
  第五章,论述《聊斋志异》中的僧道角色意义,研究蒲松龄的思想内涵。
  第六章,归纳出僧道角色在《聊斋志异》中的作用。
  第七章,结语则概括本论文的研究成果。
  --------------------------------------------------------------------------------
  【中文摘要】
  《聊斋志异》僧道角色研究 目次序
  提要
  第一章 绪论一
  第一节 研究的动机及目的一
  第二节 研究的方法及范围三
  一、底本部分三
  二、研究章节四
  三、研究范围四
  第二章 蒲松龄的生平著作及宗教态度七
  第一节 生平七
  一、身世成谜七
  二、诞生轶闻九
  三、年少成名十
  四、教书生涯十二
  五、赋闲在家十五
  第二节 著作十八
  一、《聊斋志异》 十九
  二、《聊斋文集》二十
  三、《聊斋诗集》二十一
  四、《聊斋词集》二十一
  五、聊斋杂着二十二
  六、《聊斋俚曲》二十四
  七、《聊斋戏曲》二十五
  八、《聊斋鼓词》二十六
  九、《聊斋选辑》二十六
  第三节 蒲松龄的宗教态度二十八
  一、蒲松龄对宗教的态度二十九
  二、蒲松龄的灵魂观三十四
  三、蒲松龄的神仙观三十九
  四、蒲松龄所了解的宗教仪式四十五
  第三章 僧道故事的源流五十一
  第一节 先秦?中国的本土宗教五十一
  一、巫风盛行五十一
  二、方仙道五十三
  第二节 两汉释道之教五十八
  一、史书的记载五十八
  二、小说中的记闻六十三
  三、佛教的传入六十八
  第三节 六朝志怪七十一
  一、魏晋时期七十三
  二、南北朝时期八十
  第四节 唐人传奇八十四
  一、道家故事八十五
  二、僧人故事九十三
  第四章 《聊斋志异》中的僧道形象 一○一
  第一节 炼丹服食一○一
  一、服食以求延寿一○二
  二、为人治病一○三
  三、房中术一○五
  四、能视异宝用以合药一○八
  第二节 降妖伏魔一一○
  一、道人除妖一一○
  二、僧人除魔一一四
  三、除妖不成一一六
  四、其它一一九
  第三节 幻术戏世一二○
  一、以术惩恶一二○
  二、以术助人一二六
  三、展现幻术一三一
  第四节 仗术害人一三四
  一、妖术伤人一三四
  二、骄奢贪淫一三九
  三、其它一四二
  第五节 能知未来一四四
  一、善相者一四四
  二、善卜者一四七
  第六节 转生轮回一四九
  第七节 宣扬佛法道法一五三
  一、诵佛经可解厄一五四
  二、记异僧异术一五五
  三、游幻境而顿悟一五七
  第八节 僧道即神一六二
  第九节 避世修道一六六
  第十节 其它一七○
  一、他界之僧一七○
  二、有特殊技能之僧一七一
  第十一节 异术境界 一七三
  一、外在的描写一七三
  二、人物性格的掌握一七五
  三、文学艺术一八二
  四、思想艺术一八五
  第四章《聊斋志异》中的僧道角色意义一八七
  第一节 讽刺人性一八七
  一、讽吝啬一八八
  二、讽贪财一九○
  三、求学态度一九一
  四、讽好色一九三
  五、其它一九六
  第二节 批评科举制度一九八
  第三节 嘲弄达官权贵二○三
  第四节 述说婚姻观念二○八
  第五节 阐述善恶有报二一二
  第六节 说明人世如幻的道理二一六
  第五章《聊斋志异》中的僧道角色作用二一九
  第一节 解惑者二一九
  一、僧人解惑二二○
  二、道士解惑二二二
  第二节 施罚者二二四
  第三节 引导者二二七
  一、故事转折的关键二二八
  二、引导修练成仙二三○
  三、引出故事二三二
  四、以为伏笔、事先预告二三二
  第四节 记述奇事二三五
  第五节 其它二三八
  第六章结语二四三
  第一节 面貌各异,栩栩如生二四三
  第二节 箴砭时事,抒发感受二四五
  第三节 各具意义,不容取代二四七
  第四节 僧道角色在小说中的传承二四八
  附:《聊斋志异》僧道角色出现一览表二四九
  参考数据二五九
  --------------------------------------------------------------------------------
  【参考文献】
  参考数据
  一、《书籍》依姓名笔划顺序
  十三经注疏?尚书 蓝灯文化事业公司。
  十三经注疏?周礼 蓝灯文化事业公司。
  神仙传 笔记小说大观,台北新兴书局,一九七三年四月。
  山东大学蒲松龄研究室编 蒲松龄研究集第四辑,山东齐鲁书,公元一九八四年十一月、
  于天池 《明清小说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公元一九九二年七 月。
  于天池 《中国文言小说丛论》,宁夏人民出版社,公元一九九四年十一月。
  王枝忠 《汉魏六朝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公元一九九七年六月。
  王贵元主编 《中国古代十大志怪小说赏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公元一九九五年一月。
  左丘明 《国语》,里仁书局,民国七十年十二月。
  石育良 《怪异世界的建构》,台北文津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六月。
  司马中原 《蒲松龄及他的聊斋》,台北凯达文化事业有限公司,一九九九年十月。
  朱一玄 《聊斋志异资料汇编》,中洲古籍出版社,公元一九八五年二月。
  朱一玄 《古典小说版本资选编》,山西人民出版社,公元一九八六年八月。
  朱一玄 《明清小说资料选编》,济南齐鲁书社,公元一九八九年。
  李玉珍 《唐代的比丘尼》,台湾学生书局,一九八九年二月。
  李富华 《中国古代僧人生活》,台湾商务印书馆,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李剑国辑释 《唐前志怪小说辑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一九九五年十月。
  李汉秋、胡益民 《清代小说》,安徽教育出版社,公元一九九二年八月。
  李丰楙 《六朝随唐仙道类小说研究》,台湾学生出版社,一九九七年二月。
  汪辟疆 《唐人传奇小说》,台北文史哲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月。
  林 辰 《神怪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公元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周中明 《中国的小说艺术》,台北贯雅文化有限公司,一九九四年一月。
  周次吉 《六朝志怪小说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一九九0年九月。
  屈 原 《楚辞》,华正书局,一九七八年八月。
  金健人 《小说结构美学》,台湾木铎出版社,一九九0年九月。
  胡 适 《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公元一九八八年八月。
  俞汝捷 《仙、鬼、妖、人?志怪传奇新论》,中国工人出版社,公元一九九二年九月。
  高诱注 《战国策》,台湾中华书局,一九九0年九月。
  班 固 《汉书》,开明书局,民国二十三年九月。
  徐小梅 《聊斋志异与唐人传奇的比较研究》,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一九八三年十一月。
  徐君慧 《中国小说史》,广西教育出版社,公元一九九一年十二月。
  许 慎 《说文解字》,黎民文化事业股份公司,一九九三年七月。
  马瑞芳 《蒲松龄》,台北云龙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二月。
  孙光浩 《聊斋志异是与非》,台北文史哲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八月。
  孙昌武 《佛教与中国文学》,台湾东华书局,一九八九年十二月。
  翁宁娜 《山海经》 今枫出版有限公司,一九八七年三月。
  崔永清编 《海峡两岸明清小说论文集》,河南大学出版社。公元一九九一年八月。
  盛伟主编 《蒲松龄研究》三、四期合刊,山东蒲松龄研究编辑部,公元二○○○年十二月、
  盛瑞裕 《聊斋人物塑造艺术研究》,武汉出版社,公元一九九一年二月。
  盛瑞裕 《解读聊斋志异》,云龙出版社,公元二○○○年。
  盛源、北婴选编 《名家解读聊斋志异》,山东人民出版社,公元一九九九年一月。
  张 俊 《清代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公元一九九七年六月。
  张景樵 《蒲松龄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一九七0年十二月。
  张稔穰 《中国古代小说艺术教程》,山东教育出版社,公元一九九八年十月。
  张稔穰 《聊斋志异艺术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公元一九九五年十二月。
  范 哗 《后汉书》,开明书局,民国二十三年九月。
  茍 波 《道教与神魔小说》,巴蜀书局,公元一九九九年九月。
  傅勤家 《道教史概论》,台湾商务印书馆,一九九六年十月。
  陆大荒 《蒲松龄先生年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公元一九六二年八月。
  杨昌年 《聊斋志异研究》,台北里仁书局,一九九六年。
  杨 柳 《聊斋志异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公元一九八五年三月。
  齐裕焜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敦煌文艺出版社,公元一九九○年九月。
  齐裕焜、陈惠琴 《中国讽刺小说史》,辽宁人民出版社,公元一九九三年五月。
  陆又新 《聊斋志异中的爱情》,台湾学生书局,一九九一一年五月。
  陈启天 《韩非子校释》,台湾商务书局,一九九一一年六月。
  陈鼓应 《老子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出版社,一九九一一年十二月。
  陈鼓应 《庄子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出版社,一九九一一年十月。
  廖苾光 《聊话聊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元一九八七年八月。
  鲁 迅 《古小说勾沉》,山东齐鲁书社,公元一九九七年十一月。
  鲁 迅 《中国小说史略》,台北里仁书局,一九九一一年九月。
  臧知非、刘锋 《中国道教发展史钢》,台北文津出版社,一九九七年一月。
  郑欣淼 《鲁迅语宗教文化》,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公元一九九六年一月。
  刘 瑛 《唐代传奇研究》,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一九九四年十月。
  刘开荣 《唐代小说研究》,台湾商务印书馆,一九九四年五月。
  刘精诚 《中国道教史》,台北文津出版社,一九九三年七月。
  刘 繇 《三国志?吴书》,开明书局,民国二十三年九月。
  陈文新编着 《六朝小说》,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公元一九九七年一月。
  陈 香 《聊斋志异研究》,台北国家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八月。
  蒲松龄着、张有鹤辑校 《聊斋志异》,台北里仁书局,一九九一年九月。
  蒲松龄着、盛伟编 《蒲松龄全集》,上海学林出版社,公元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蒋瑞藻编 《小说考证》,上海古籍出版社,公元一九八四年七月。
  颜清洋 《蒲松龄的宗教世界》,台北新化图书,一九九六年九月。
  聂石樵、邓魁英 《古代小说戏曲论丛》,北京中华书局,公元一九八五年五月。
  魏鉴勋 《清代小说 议》,辽宁人民出版社,公元一九九七年八月。
  罗师敬之 《蒲松龄年谱》,台北国立编译馆,一九九一九年九月。
  罗师敬之 《文学论文写作讲义》,台北里仁书局,二000年十月。
  泷川龟太郎 《史记会注考证》,台北文史哲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月。
  党圣元 《中国古代道士生活》,台湾商务印书馆,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二、期刊论文》依姓名笔划顺序
  桂芬 《明清小说理论家论小说与社会生活》,《求是学刊》,公元一九九六年,第二期。
  王树基 《聊斋志异因果报应思想批判》,《松辽学刊》,公元一九八九年,第三期。
  戈壁 《一生蹭蹬老青衿》,《明道文艺》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十二月,第二一二、二一三期。
  尹靖 《聊斋语言艺术遍谈》,《天津师大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五期。
  田汉云 《聊斋志异与六朝志怪小说》,《杨州师院学报》,公元一九八六年,第一期。
  田汉云 《聊斋志异语言艺术溯源》,《杨州师院学报》,公元一九八七年,第三期。
  田汉云 《聊斋志异与唐代传奇》,《杨州师院学报》,公元一九八九年,第一期。
  石育良 《死亡与鬼魂形象的文化学阐释》,》大陆《中山大学学报》公元一九九年,第二期。
  朱捷 《蒲松龄与他的聊斋志异》,大陆《山西学院学报》,一九七九年,第四期,朱泽吉 《聊斋志异的形象塑造》,《河北师院学报》,公元一九八三年,第四期。
  朴正道 《聊斋志异研究》,台湾师大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一九八八年二月。
  合勇 《神仙道教与志怪小说》,《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公元一九九○年,第二期。
  李厚基 《聊斋志异中刻画人物的几个特点》,大陆《文史哲》公元一九八○年,第六期。
  李剑峰 《搜神记与聊斋志异中的神仙鬼怪》,《松辽学刊》,公元一九九五年,第四期。
  李养正 《论道教与佛教的关系》,《道教文化》,第五卷,第六期。
  李丰楙 《唐人魁花诗与道教女冠》,《中外文学》一九八七年,十六卷第六期。
  林玉津 《两汉时期汉一与方士医的比较研究》,《道教学探索》,第玖号。
  林丽雪 《阴阳五行思想对道教的影响》,《书目季刊》
  林庆文 《统一帝国之宗教》,淡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一九九一一年五月。
  柯淑惠 《聊斋志异之物类变化故事研究》,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一九九四年。
  胥洪泉 《论道教对唐代传奇创作的影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公元一九九○年,第四期。
  柳岳梅 《先秦两汉小说和古代的神仙方术》,《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公元一九九七年,第四期。
  徐小梅 《聊斋志异道士故事研究》,国防医学院《源远学报》,一九九七年,第八期。
  马振芳 《驰想幻域,映照人间》,《北京大学学报》公元一九八四年,第一○二期。
  孙一珍 《聊斋志异中知识分子形象的时代感》,》《北京师院学报》一九八三年四月。
  孙一珍 《聊斋志异的现实主义成就》,《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一九八二年六月。
  孙一珍 《一篇一境界,一花一精神?聊斋志异艺术技巧初探》,》《北京师院学报》一九八一年二月。
  袁世硕 《聊斋志异艺术新质论略》,大陆《文史哲》,一九八九年,第六期。
  唐富龄 《文言小说肖像描写浅译》,《武汉大学学报》,公元一九八四年,第六期。
  唐富龄 《文言小说高峰的回归及其成因》,《武汉大学学报》,公元一九八九年,第四期。
  唐富龄 《聊斋志异非感伤文学》,《武汉大学学报》,公元一九九三年,第一期。
  梁云英 《聊斋志异研究》,香港能仁学院,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公元一九九○年。
  张 综 《古艳清新,文采焕映?聊斋志异语言艺术探微》,《河南大学学报》一八九年,第五期︶。
  茍 波 《道教与神魔小说的主题》,《四川大学学报》,公元一九九七年,第二期。
  曾保泉 《聊斋志异刻画人物的突出特点》,《西南师范师院学报》,公元一九八二年,第四期。
  张 晋 《聊斋志异的情节结构》,》《齐鲁学刊》公元一九八三年,第五十四期。
  张树卿 《简论儒、释、道婚姻家庭观》,大陆《东北师大学报》,一九九六年,第六期。
  赵宗诚 《神仙思想与道教》,赵俪生 《试论聊斋志异妇女形象中人性的异化》,大陆《文史哲》公元一九八○年,第六期。
  卫昭如 《晋代神异思想与当代社会之关系?以晋书中相关记载为主》,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一九九三年六月。
  刘欣中 《略论聊斋志异的讽刺艺术》,》《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公元一九八二年, 第二期。
  刘岱旼 《蒲松龄地狱思想研究》,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一九九七年。
  刘书成 《中国古代小说叙事模式的文化内涵及功能》,《西北师大学报》,公元一九九七年,第三十四卷第三期。
  郭玉雯 《聊斋志异中他界故事之研究》,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民国七十一年。
  郭英德 《蒲松龄文化心态发微》,》大陆《文史哲》,公元一九九○年,第二期。
  陈文新 《痴:聊斋志异的一个重要情感范畴》,《武汉大学学报》,公元一九八九年,第四期。
  陈炳熙 《论聊斋志异的人情味》,《南开学报》,一九九六年,第三期。
  应裕康 《神仙思想与通俗文学》,台湾《高雄师大学报》一九九一一年,第三期。
  罗师敬之 《浅说聊斋》,《东方杂志》,民国五十七年八月,第二十卷第二期。
  罗师敬之 《从聊斋一书看蒲松龄的佛教倾向》,《中国佛教》一九七八年,二十二卷第八期。
  罗师敬之 《宗教对聊斋志异的影响》,台北《书和人》,一九九一年五月,第五 ○九期。
  潭兴戎 》《新乡师范学院学报》,公元一九八三年,第一期。
  蓝翎 《略论聊斋志异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大陆《文史哲》公元一九八○年,第六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