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寻觅心上的石头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清凉院文益禅师,禅宗五大宗派之一的法眼宗初祖,未开悟前四处参访。一日遇雪,在地藏院歇脚时与院主桂琛禅师相遇。几句对话下来,也不怎么相契,雪霁后便辞别而去。
  桂琛禅师心知文益是块可造之才,临门乃做最后之努力,故意问道:“上座寻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那么,庭下的这片石,是在心内还是在心外?”文益不知其中有机关,根据教乘的说法老实回答道:“在心内。”桂琛看他果然入了圈套,马上问道:“行脚人着甚么来由安片石在心头?”文益一下子被问得窘无以对。当即扔下包裹、依止于桂琛禅师席下以求决择。后经过一个月的琢磨和不断请教,桂琛出手给予最后之点拨,终于云开月见,心事发明了。
  文益开悟的因缘,后半段没什么悬念:山穷水复疑无路之际,经老手一逼,返照自己,方知佛法一切现成,柳暗花明又一村只在目前,禅宗祖师,大多如此。
  倒是桂琛禅师这“安片石在心头”的问话,就像禅宗常说的“疑团”,始终萦绕在我心头。我觉得这明明是在忽悠,但那悠忽的关键一步究竟隐藏在哪里呢?直到最近才想明白了。
  从常识角度出发,即便没多少知识的孩子,都自然而然地认为:之所以觉知这片石头,是因为有这片石头的实体存在于我的目前。
  然而经哲学家一思索,这事儿反而变复杂了。因为人对石头的认识,只是视觉或触觉的作用,认识到的,是石头的“现象”而非石头之物本身。作为物质的石头,也就是离开了我们的认识能够独立存在的、又随时能被认识的那件东西,处于无法知晓的黑暗中。
  它究竟是真实存在于一个物理空间之中、无论见没见着都在那里?还是心灵处于某种机制下自身产生的幻觉,除了现象,并无实体?——容许假设,但无论如何都难以证实。盖我们所谓的世界,便是我们全部能认识到世界;认识不能认识的,便如同说用眼球去看见眼球、用望远镜观察黑洞一般。
  这样,就有两种图景摆在我们面前:一是说确实有客观的一切物质存在,虽然我们感知的只是它们在心灵上的影像;二是说没有任何客观的物质存在,我们感知的全然是心灵自己变幻出的影像——听上去有点诡异、有点科幻。但事实上,从两者出发,构建的整个世界都是能够自洽的,只是前者更简单一些。但唯一可以证明存在的,只有我们的心灵。我思故我在。
  上述这些话用佛家的术语来再说一遍,就是:有一个“眼根”,不是仅指眼球,而是指人的视觉能力;有一些“色尘”(或称色境),也就是视觉所认识的对象;“能”与“所”两相交涉,眼根缘色尘,就在心灵上产生了影像,也就是“眼识”发生作用。同理,耳根缘声尘生耳识,眼耳鼻舌声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声识意识,三三相对,于是就有了“十八界”的感官世界。
  根与识是在内的,这无异议,但“尘”或者说所缘之“境”在外、在内呢?佛教各派观点同样布列在两极之间。一部分小乘佛教和大乘中观派位于光谱的左面,即承认或至少不否认有外在的“色尘”存乎心灵之外;大乘唯识派和禅宗等中国宗派居于光谱的右侧,“色尘”离不开“眼识”,是识所“变现”的虚假客体,所谓认识,只是“识”自身的“见分”认识“相分”的过程。
  所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意思,根据大乘唯识派的解说,就是宇宙中(三界)的一切事物(万法),都由心识所显现的,都是心识自体作用中的现象,没有外于心识的物质客体存在。(这里心识指的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对佛法门外汉做一偷懒的简单解释就是前六识的综合和所依的基础,是根本之识。)
  理解了对话的背景,再回过头看——“那么,这片石头,在心内还是在心外呢?”——石头作为色尘的一种,按照排中律,不在心外自然只能在心内了。于是,心里装块大石头不说、还要四处行脚走动,何其吃力、何其可怜无补费精神!如此一归谬,尖锐的逼问便呼之欲出了。奇怪不是?明显是违背常识,就跟“飞箭不动”、“阿基利斯跑不过乌龟”那样咋听咋别扭的话,竟看不出什么破绽,以致被誉为律宗“游夏”(子游、子夏,孔子的两大得意门生)的文益听后,立刻缴械投降。真的只能如此吗?
  且慢,仔细一考察,琛和尚恶就恶在这句问话前后,故意偷换了概念,违背了同一律。
  首先,无论是许色尘实不实有、在不在心外,色识所显现的都是现象,而非色尘本身。现象,便只是关于石头色泽、大小、形状等一系列属性的反映,对应于对象但不是对象,就如同照片上的某人和某人自体之间的区别。因此,问句1中在心内或在心外的“石头”,指的只能是对石头的认识作用。一旦当我们离开现场,这种直观的认识作用就会消失,因为引致认识的色尘不再能够与眼根发生交涉。此时,这种意义上的“石头”并不在心内。
  但接着,问句2“干嘛安片石在心头”中的“石头”,却摇身一变,意指作为感觉对象的“石头之物”了。而“心头”也被更换了内涵,成了胸腔里怦怦跳动的心脏,不再是上句所指的心识。只有石之物放在肉团心上,才会有沉重吃力的感觉引发,否则问题的杀伤性无所从来。经此一勘,前后“石头”二字、“心头”二字就是“同词异义”,一切诡辩魔术的有力武器。
  类似的偷换包括:所有物质都是永恒的,这把菜刀是物质的,这把菜刀是永恒的。——这里两句中“物质”的概念是不一致的。网络小说都很黄很暴力,这篇小说是从网络上下载的,这篇小说一定很黄很暴力。——作为具有特定内涵的“网络小说”被偷换成了放在网络上的小说。余不多举。
  可是,如果“片石”指的是色尘、也就是引致石之感觉的物本身,在这里为什么行不通呢?很简单,若是按照小乘和中观学说,它就是在心外,与假设不符。若是按照在心内的学说,既然它是和心识一样的东西,是心识的相分,那么“心头”的“石头”就等于是“心头的心”这样同义反复了,因为本身就是无意义的话,自然也谈不上重不重、吃不吃力的问题。
  OK,琛和尚的戏法分析完毕。千年之后,我也算是替文益代解了围。不过,若是当日文益仔细开动脑筋,如我般长篇大论一番,恐怕也就没有日后的法眼大师了。一句似是而非的话何以能真正启发一位学人呢?
  因为这只是敲门砖一块。琛和尚是雪峰门下的猛男,岂会不知好恶到要去提醒文益:你心里有块石头哦,带来带去,好重好重哦。而是要借这一时察觉不出的诡辩,让文益大起疑团,一锤子抡晕了,先留下、以后再慢慢修理。这就是狡猾狡猾的拖刀计。禅林中,宗匠调教学人的法子,什么夺境不夺人,夺人不夺境,人境俱夺等等,变化极多。除了用常见的无义味句塞断对方口之外,诡辩也是一种“夺”的手段。
  好在老和尚们是慈悲的,诡辩的目的并不是要搞传销、灌输给学人错误的知见,而是通过暗示的方法,让学人起疑之后,处处筑着磕着。故而文益留下后近一月余,“日呈见解说道理”。桂琛一律枪毙,说:“佛法不恁么。”搞得文益极度崩溃地说:“我词穷理绝也。”就等他这一句话!于是桂琛难得落草一下:“若论佛法,一切见成。”文益于言下大悟。
  返身之际,了达一切只是心之作用,现象背后但是一心,即心即佛。道是:“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在语词的丛林中,你找到心上的那块石头了吗?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