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传喜法师:《慈航》解说词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传喜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传喜法师:《慈航》解说词

  ·传喜·

  六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的成道纪念日,

  二○○七年是马来西亚建国五十周年。

  为期三天的全球观音大法会在吉隆坡隆重召开。

  马来西亚是个多种族、多信仰的国家,

  是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典型。

  人类的智慧是共同繁荣的基础,

  慈悲的精神是世界和平共存的保证。

  这次全球观音大法会

  就是本着这样的目的而召开的。

  藉此号召全世界的佛教徒,

  以菩萨的智慧、慈悲

  提升自我,自利利他,

  净化人心,和谐社会,

  回佑国泰民安,世界和平。

  祝 贺

  马来西亚建国五十周年

  全球观音大法会殊胜圆满

  特别献礼 二〇〇七年七月

  慈 航

  “南海驾慈航 普度众生超苦海;西天悬慧日 光照万姓被人天”。

  大悲观世音菩萨,代表一切诸佛之悲心,代表一切诸佛度化众生之实体。

  ◇一 普济群灵

  在众多的破除烦恼、让我们离苦得乐的方法当中,观世音菩萨以他因地的殊胜、以他愿力的殊胜,让众生离苦得解脱。佛经云,“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得大自在力 无畏施众生”。

  菩萨以他觉悟、超虚空的体性,而入微尘数的有漏的国度来救度我们。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不仅仅是一个名号,佛菩萨以名来彰德,这个“观世音”,本身就是一种方法。在我们的娑婆世界,能够契合我们众生根器、让我们返迷归悟、回归自性的真教体。

  文殊菩萨告诉我们:“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在诸多法门之中,菩萨以无畏施以众生,因为这能究竟、根本解脱众生。菩萨不单说自己本地的修行,而且也这样引领我们、教导我们,“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

  拔众生苦、与众生乐,不单令众生如此,纵然是微尘诸佛,也是依此法而证涅槃。“妙音观世音 梵音海潮音,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这个常住,就是无量光无量寿的极乐世界,也是观世音菩萨头顶上的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令一切众生,皆能够安然住于无量光寿之中。

  ◇二(A) 愿为先导

  《悲华经》中,观世音菩萨曾经发愿,我行菩萨道,若有众生,受诸苦恼、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堕大暗处,忧愁孤穷无有救护,无依无舍,若能念我、称我名字,若其为我天耳所闻,天眼所见,是众生等,若不得免斯苦恼者,我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B)定慧圆明

  在《楞严经》第六卷中,观世音菩萨从座而起,顶礼佛足。禀告佛陀:我忆往昔,过无量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观世音。我在观音佛前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

  观世音菩萨讲:往劫中,遇观音如来,教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这个闻,不仅仅指听闻佛法,闻,指能闻的根,三摩地即是圆通,入三摩地,入耳根圆通。这个闻,特指耳朵的闻性,从闻性而入,依闻性而思,依闻性而修,“一根归元,六根消殆”。这样顿脱根尘,证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上与十方诸佛同一慈力,下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乃与诸佛等同的菩提心体,周遍一切普度众生的大悲力用。

  观音菩萨代表佛的悲智圆满,利益众生的事业,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众生喜欢国王大臣,菩萨就显国王大臣;众生喜欢大梵天,菩萨即现大梵天。三十二应十四无畏,这样的无量威德自在,所以能够应众生的机而显现。

  ◇ 三 月现千江

  “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无机不备、万里无云万里天”。菩萨的功德,应现一切众生之心,有感必通;菩萨的功德,尽虚空遍法界,如虚空而容万物,无机不备。

  我的恩师悟公上人,以前跟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孩跟他爸爸一起出海,这个船就他爸爸一个人驾驶。孩子自顾自地玩耍,一不小心掉进海里去了,爸爸因忙着开船没有发现。小孩拼命地喊爸爸!机动船的声音盖住了孩子的声音,船越开越远。小孩子的恐惧越来越大。

  这时候小孩想起了观音菩萨,喊爸爸不灵,就喊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喊着喊着就看到了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一道白光射过来,小孩好像穿上救生衣,安全地飘在海面上。等他爸爸想起来儿子不见了,赶紧调转船头来找,结果船开了很久,才远远看到自己的孩子。

  对这个世界来说,有谁没有得到观音菩萨的护佑呢。我们很多人,把观音菩萨尊为观音老母、观音娘娘、准提佛母。观音菩萨不仅是众生之母,而且是诸佛之母。观世音菩萨是一切诸佛菩萨怜悯众生的悲心,所显现出来的人格。如果他是生命,这个生命,完全由悲悯众生而诞生出来;如果他是法,他是诸佛清净的本体。所以叫“过去正法明,现在观世音”。观世间音声而救苦救难,如一月而现千江。只要众生有苦有难,观音菩萨就会应现其中,千眼照见、千手护持。

  ◇四 众生依怙

  菩萨都是这样,以无碍的神通,慈眼照见;用大悲的手护持我们。四面八方的人,为了感恩菩萨的慈悲,翻山越岭、漂洋过海来朝拜观世音菩萨。天下观音寺、圆通寺、圆通庵、大悲庵,以菩萨名而建的寺庙不计其数。在中国,更有户户阿弥陀,家家观世音的景象。

  ◇五 因果分明

  有人说,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神通广大,为什么这个世间还有病苦,还有天灾人祸。“天雨虽多,不润无根之草;佛法广大,难度作恶之人”。

  佛菩萨的慈悲救度,除了对我们怜悯、感化之外,对我们的言行举止,也有教化之功。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是恶人,知道自己过错,能够诚心悔过向善,也会仗佛菩萨之威神而净化自己的业障。

  但如果是一个恶贯满盈者、不知悔改,他自食其果的下场,让天下人有借鉴之心而警戒,也是菩萨的一种慈悲。

  ◇ 六(A)五蕴皆空

  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除了对我们众生现象界里的苦难加以及时救度之外,最主要的还要灭除我们根本上的无明,以智慧照见众生的根本无明。观世音菩萨还有一个名号,观自在菩萨。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这个观,如如不动。《心经》里说,观自在菩萨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如果回光返照,以这样的甚深智慧去反省,色、受、想、行、识五蕴,哪一蕴是真实的?哪一蕴姓张、姓王,哪一蕴叫猪、叫狗,这每一蕴有自性吗?每一位众生,应当观自在。因为每一个众生的五蕴,当你仔细去观,它都是空的。五蕴一空,苦厄就空,能度一切苦。

  ◇(B) 痛苦非有

  在《妙法莲华经》经第七卷第二十五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讲观世音菩萨的功德,“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娑婆世界、六道众生,因为根本的一个无明,迷失掉佛性和佛性的妙用,而在声、色、根尘之中。就像一个人做梦,自己迷茫在梦里,无论怎么往东、往西、往前、往后,都在自己的梦中。梦是虚妄的,就像这个世界一样。我们贫、富、尊贵,都在自己的业力里。在业力里的众生,不管怎么样,无明的本性在,痛苦的根源就在。

  《金刚经》里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众生有我相,就会有烦恼。如果我相能除,烦恼不除自灭。佛法告诉我们:真空湛寂,原无世界众生。如果我们能明白这个道理,灭除世界虚妄的相、众生虚妄的相、烦恼自然无处而生。

  ◇(C) 世界虚妄

  《楞严经》里,文殊菩萨这样告诉给我们:“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这个虚空,从迷妄当中而有,世界依虚空而建立。虚空在我们佛性的大觉中,就像海中的一个泡沫一般。如果虚空在佛性面前,都那样的微小,更何况在虚空中如微尘一般有漏的国土?空如果能灭,这些国土的相也能灭。就像海水的泡沫,没有实性。佛性中的空,犹如海水中的泡沫,如果泡沫灭了,虚空的本体也了不可得。更何况依虚空而建的世界?所以三有的世界,在真理的照耀下不待灭而灭。就像我们照破了我执,照破了众生相,烦恼又哪里可得?

  ◇(D) 速证菩提

  《地藏经》中,佛告观世音菩萨:“汝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若天若龙、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苦众生,闻汝名者、见汝形者、恋慕汝者、赞叹汝者,是诸众生,于无上道必不退转,常生人天,具受妙乐,因果将熟,遇佛授记。”菩萨除了显现无边的利益众生的事业之外,以名彰德,以观自在菩萨名号更甚深的本体,令众生即得离苦,速成菩提。众生从这个角度,个个具有“观自在”这种本觉的德。如果我们能够在迷失的世界当中,在烦恼的心灵当中,回光返照,“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七(A)梵音清旷

  “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念念勿生疑,是故应常念”。

  ◇ (B)咒力难思

  在众生生老病死的病苦中,菩萨有去病的非常灵验的方法。我们佛教徒在遇到病苦时,虔诚地跪在观音菩萨面前,唱香赞,或者念净口业真言,称念观音菩萨名号,持诵大悲神咒四十九遍,加持圣水,在菩萨面前服下,这样行之,有很灵的效验。这是自古以来非常简单,却是对各种疾病皆有效的一种方法。

  (观世音菩萨)一切都能够解决,我深信无疑。所以我叫人家念大悲咒,诵此大悲神咒,不堕三恶道;诵此大悲神咒,得生诸佛国土;诵此大悲神咒现生得获三昧辩才;诵此大悲神咒,宿业不管五逆十恶 都能够消灭;诵此大悲神咒,现生身体中医西医缩手缩脚没有办法,大悲咒(加持的)大悲水喝了,能够恶疾悉皆消灭。

  修持大悲咒的法门当中,观世音菩萨亲自告诉梵王:此陀罗尼的相貌,具足十种心: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着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是、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

  ◇八 身心相应

  我们在求菩萨,敬香、礼拜时,我们的心也要与菩萨相应。菩萨的心是大慈大悲,我们平时要训练这种心。如果能够把自己嗔恨好杀的心去除,那我们内在的刀山、剑树也就消灭了。没有残毒之心,不忠不孝、贪***不廉之心能够去除,地狱也就没有了;悭吝嫉妒的心能够去除,饿鬼也就消除了;傲慢斗狠的心能够去除,修罗的道也就消除了;没有这种冥玩不灵之心,畜生道也就消除了。所以在求菩萨大慈大悲的时候,我们对自己的心也要大慈大悲,不要以种种不良的心,陷自己于三塗之中。如果一个人断恶修善了,也是观音大士在我们内心的感应。

  扫空业障,福祉积累于今生,吉庆延长于后世。这样不单我们个人得利,而且我们散发的,与菩萨相应的慈悲之气,会周遍在我们身边、恩及众生,慈满人寰。

  ◇九 无缘大悲

  遍摄世间三界众生,有求皆应。乃至冥冥之中,不知来求菩萨的众生,菩萨依然慈悲救护。

  ◇十 总 结

  “无上大愿驾慈航 现卅二应身、周遍法界、寻声救苦”

  “至深弘誓持智矩 呈八十妙相、圆明十方、垂迹化迷”……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