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朴 老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妙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朴 老
  妙华
  佛教事务的因缘,使我有机会接触赵朴初老人,逐渐地对他的饮食起居、修养和佛教思想有了认识。同人们书信或口头都敬爱地称他为赵朴老或朴老,也有称朴老人的。
  据说,朴老是他三十几岁时便有了的雅号。我想,这和他的少年老成、思想早熟有关。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和资历的增长,绰号渐渐成为一种雅号。周总理在一次会议间隙的笑谈中,风趣地问:“朴老,你年龄不大,怎么会成为朴老?”从此后,这个雅号便不胫而走,也得到了同人们的默认。和朴老接触过的人,无不心悦诚服地认可,朴老这个称呼准确地表达了这位老人的学问、修养和道德。
  但我,一个佛教徒,更愿称他为无尽意菩萨,当代的维摩诘!
  “无尽意”,是他给人题字时的一枚闲章,但并非给所有人题字时都用,只是给出家僧人或佛教居士题字时用来引首。这无形中表达了老人对佛教信仰所达到的境界和对佛教事业的菩萨行愿。无尽意,出自《妙法莲华经》中,有一位菩萨,因其行愿无尽,故号无尽意。我想,老人自号无尽意,其用意是深刻的。
  日夜萦绕在我心中的是两次陪同老人的难忘情景。老人的话语,如古钟,在我心灵深处,雄浑地鸣响,给人以深沉的思考、向上的力量。
  西双版纳的一月,澜沧江畔,椰子树托举着肥硕的叶子,摇曳在夕阳下。和煦的南国风轻抚着万物。饭后,朴老和陪同人员散步在林荫道上,谈笑风生。当他无意中看见随行的我时,靠近我亲切地问:“你今年多大了?”我回答:“三十了”。他立刻说:“三十可是而立之年啊!”我说:“还躺在地上呢。”他顺着我的话说:“躺在地上好啊,稳当得很!”机锋,是佛门中人见面时,言语对答中的一种,思想交锋。通过碰撞, 闪烁出耀目的,思想之光。它往往有意无意间反映出一个人对佛法的见地和思想所达到的境界,以及对人生和世界、乃至宇宙的洞察力。
  老人和我独自漫步在花园中,我们谈了很多,也彳艮尽兴。末了,朴老仿佛是在总结我们的谈话,又仿佛在自言自语又仿佛在说给我听……
  ‘‘佛教真是博大精深!任何一种世间学问难与之相比,可惜,蒙难蒙尘,太深太厚!释迦牟尼真是了不起啊!”讲这段话时,他的神情虔敬而纯真,思想的触角仿佛延伸到幽幽的太虚空中。
  谁能想到。这样一位可亲可敬的老人,就住在北京一个普通的居民区中极其普通的四合院里。多少宗教思想理论和佛教事业蓝图在这里萌生; 多少批文和呼吁是老人在这里发出; 多少风尘仆仆的日子里,老人从这里出发,奔波在大江南北的山间古刹;多少散发着幽香的题字,凝聚着老人的心血和意愿,从这里纷飞到祖国各地。
  朴老住在北京一个极其普通的四合院里。
  北房是客堂、书房兼卧室;南房堆满各种书刊,也兼做餐厅;西房是陈设极其简单的厨房。
  老人将东房装修成古朴雅致的佛堂:铺着地毯,设着香案,供着一尊南传佛教的释迦牟尼铜像。他有点悠然自得地说:“我可以在这里阅经,过半闭关的生活。”
  院落正中,一条砖路,连接着东西房,一旁是清瘦的竹丛,竹下设石桌石凳;一旁是花圃,一道篱笆将花园和佛堂分开。整座院落和房内陈设,给人以古朴淡雅的感觉。
  阳春三月,杨柳泛青,玫瑰吐蕊。北房里,乐山市市长正在汇报峨嵋山的管理体制问题和乐山大佛的修茸工程计划。朴老一身便装,精神矍烁,谈兴正浓。春日上千的阳光,透过宽敞的玻璃窗,洒在老人的头上和肩上, 白发在阳光下闪烁着银光。他说:我到过普陀山,舟山群岛彳艮大,相邻的岛屿也很多,怪石树木也不少,但游客愿意到普陀山,为什么呀!就是因为佛教徒千百年来苦心经营,将荒岛建成今天这个样子,创造了佛教文化,装点了江山,美化了环境,也给人们开辟了清静的游栖场所。所以呀,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和峨嵋山)管理和建设一定要突出佛教名山这一特点,这是完全可以相互共存,相得益彰的嘛!他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有人说佛教是迷信,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在延安,有一个星期天,毛主席饭后招呼他的警卫员:“听说附近有寺庙,看看去?”警卫员回答说:“那有什么好看的,尽是迷信。”毛主席以手点着他说:“偏激!偏激!那是文化!文化,懂吗?”
  交谈整整进行了一个半小时。临行,乐山市市长请朴老为乐山市题写“乐山大佛世界第一”,为他本人题写“即心是佛”,老人欣然答应了。但有谁知道,他的案头,要求题字的信函早已堆积如山了。老人以一个佛教徒的思维, 经常自我解脱说:“这是在还债。”意谓往昔欠众生的太多,所以今生要报众生的恩。
  朴老身板健朗,才思敏捷,尽管眼里流露出疲惫。望着他慈祥的面庞,我试图寻找一种答案:年近九十的人了,奔波不停,日理万机,到底是一种什么精神力量,使他的生命充满活力。我想起在版纳时朴老给我题写的一首诗:
  万里香花结胜因,
  阿输结集梦堪寻。
  庄严国土无穷愿,
  八部天龙鉴此心。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