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发心”与“发展”的心路历程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汪元仁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发心”与“发展”的心路历程
  汪元仁(台湾入出境管理局局长、
  中华佛光总会督导)
  心怀度众慈悲愿,
  身似法海不系舟;
  问我平生何功德,
  佛光并曰照五大洲。
  这是星云大师“发心”的大愿。
  与时间争速,
  与日月赛跑。
  这是星云大师辛勤的写照。
  佛光普照三千界,
  法水长流五大洲。
  这是星云大师“发展”的理想目标。
  一 、前言
  发心与发展,是整体事物的先后,也是事物发生的因果,发心是发展的开端。发展是发心后的实践,所以两者互为因果,没有心意初动的发心,就没有辉煌巨大的成果,发心与发展的内涵与实践,是星云大师数十年来献身佛教事业的写照,打从大师一九四九年来到台湾之后,就是按这样程序进行的,今(二OO二)年四月在日本召开国际佛光会第九次世界会员代表大会时讲出来,行之于有体系的文字,而且是一篇宗教史上重要文献,这一篇讲词,当时虽然是对会员信徒讲的,但是,当今的各方人士、社会大众若能本此内涵,发心建设自我,发展建设社会,相信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群,一定是安康乐利、欣欣向荣、欢喜融和、希望无穷的,可以说这是当今佛教发展的指标,故相信这篇文章也是学者研究人间佛教的重要依据之一,以下谨就我追随大师多年来的体会来说明这篇文章是大师由内而外、贯通理论与实践的佳作。
  二、发心
  纵观大师一生,数十年来发心自度,度人,不论何种艰困的处境。由于发心的坚持,始终朝向既定的目标前进,我个人与大师结缘是近十多年的时光,自从拜师开始,聆听他的开示,拜读他的著作,短暂共同的相处,那种慈悲、亲切、平易、宽容的风范,接近他,就感觉受到尊重,产生欢喜,产生信心与希望,真是如沐春风、如霖甘雨。我相信,佛光山的僧信大众对大师,大师对佛光山的僧信大众都是同样的心情,因为大师的慈悲心,怨亲平等;同体心,人我一如;菩提心,自在圆满。由于大师“发心”的升华,不自觉的度化了众生,温暖了人我之问的关系,这不也正是人间佛教的体实践吗!?
  三、发展
  由于大师发心的宏愿与决心,带动了他发展佛光道业的辉煌成就,谨列举以下几项,分述如后:
  第一、他发心建寺安僧。大师为了要实现他弘法济众的理想,以及远程发展的大愿,第一步要有一所安身立命,发号施令的中心作为基地,在佛教来说,就是寺庙殿堂,有了寺庙、道场,才能聚集十方信众,也才能弘法布道,设坛施教,培养人才,厚积实力,博爱济众。因此,千辛万苦,摹路蓝缕,选在高雄大树创建佛光山佛光基地。由这所基地出发,进入社会,走向全国,跨越全球,一步一步地发展他的理想,到目前为止,在国外已创建了二百多所规模宏大的寺庙和道场。
  第二、他发心要办好教育事业。大师认为教育是百年大计,要使佛教发扬光大,源远流长,提升层次,必须靠教育的功能,才能实现。首先他著眼出家人的教育,办佛学院,传授正统的宗教理念,培养大师弘扬佛法的基本干部,效法孔门有数无类、因才施教的精神,选择杰出的弟子,送到国内外大专院校深造进修,学成后再派到佛光山各地区任重要僧职。并进一步创办佛光大学、南华大学、西来大学等高等院校。招收社会青年,让国内外有志青年研修佛法,更把佛教的理念,植根于知识份子。大师不仅重视成人教育,对儿童、青少年教育,也是非常关心的。多年前即创办普门中学、小学,大师发心办教育,不但要办成,而且要办好。佛光山所创办的大学,在国内外均普获好评,深得当地政府的肯定与奖励。
  第三、他发心要办电视台。大师认为弘扬佛法光靠传统的语言和文字的做法是不够的。必须配合声光化电,做多元化、艺术化的方式和内容,来宏大传播的效果。早期他在电台播出片段法语,效果虽好,但受时间限制,不能有效发挥。所以他决心要办属于全家人都可以收视的电视台,于是在五年前,佛光卫视台诞生了,最近更名为“人间卫视”,阵容更为坚强,内容也更为多元,相信未来会更好。
  第四、他发心要办报刊。大师为了弘扬佛法,闽扬佛教文化,创办报刊是他多年二贝的心愿。三十八年,来台后即主编《人生杂志》,足大师来台后的初期刊物。以后陆续有《普门杂志》、《佛光世纪》、《普门学报》等刊物出版,以及大师个人的语录、讲词、著作等书刊应世。但他认为仍不能满足社会大众的需要,为了使佛法深入学校、家庭、各个社区,所以他克服种种困难,创办了《人问福报》,发行三年以来,在大师指导下,内容不断精进,已普获广大读者的肯定与喜爱。
  第五、他发心要佛光普照、法水长流。“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的大愿,在一般人或不明究竟的人看起来,认为是一项意愿,是一种理想,是不大可能实现的事。的确,这是一项伟大的抱负、崇高的理想、艰钜的工程、辛苦的道路。在一般欠缺智慧、没有决心、没有毅力的平凡人来说,实在是不敢想像,是无法实现的。可是在大师高瞻远瞩,弹精竭虑,日夜不停的决心经营缔造下,一一的实现了。而且成就是非凡的,比如在全球各地创建佛光山的寺院道场或讲堂近二百余所,世界各国成立佛光协(分)会,佛光会员分布五大洲际,各色人种,几乎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佛光人,他们怀著大师的慈心悲愿,佛光山的佛光精神,散布菩提种子,灌溉甘露法水,度化亿万人群,真是佛光永普照,法水源流长。
  第六、他发心使佛教人间化。台湾地区的佛教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蓬勃发展,为广大人群所信奉,深人民间社区,这也要归功于大师发心倡导人间佛教的影响,大师要“慈悲喜舍递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他要给人欢喜,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方便,他的理念是度己度人,利己利人,主张“欢喜与融和”、“同体与共生”、“尊重与包容”、“平等与和平”等理念,为了要实现他的心愿,于是在民国八十年(一九九一)成立佛光会,培训佛光干部,发展佛光会务,感召佛光会员,成立佛光组织,并且每年一次盛大召开国际佛光会会员代表大会,来自全球各地的会员代表,齐聚一堂,有如联合国的国际盛会,共同研究发展人间佛教的实务,为配合人间佛教的开展。于五年前创办“佛光卫视”,最近更名“人间卫视”。三年前创刊《人间福报》,把“人间佛教”的理想,透过媒体的传播,深入到家家户户、男女老幼。期能让大众接受佛教文化,安住社会人心,提升人性的真善美好,促进人际的和乐敬爱,达到大师人间佛教的理想境界。
  四、结语
  大师对“发心”与“发展”提供了最具体的内容,指出了最正确的方向,也呈现了最辉煌的事功。对社会、对国家、对全宇宙,付出最大的爱心,尽到最大的责任,也给予我们最佳的典范,大师的贡献,将永志在佛教史上,让人敬仰,让人效法。因此,吾人也应该立即醒悟,发慈悲心,发增上心,发同体心,发菩提心:并进一步实践:发展人性的真善美好,发展世界的福慧圣财,发展人际的和乐敬爱,发展未来的生佛合一,为我们多难的国家,动乱的社会,忧烦的人群,沈沦的人心,投注我们的心力,把大师的心愿,深耕广植,期能开花结果,发扬光大。最后,我们再用大师的话作为结语:
  发心,人人要发,刻不容缓;
  发展,即时行动,期能早日圆成。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