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对个人修养的启示
《坛经》对个人修养的启示
胡孝忠(山东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博士生)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个人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孟子.离娄上》云:“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又提出“修齐治平”,足见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个人的修养及其实践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中国化佛教的经典——《坛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它与《论语}一样,为后人塑造了个人修养的典型,树立了一种圣贤境界。其中蕴含诸多个人修养的启示对弘扬六祖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不无裨益,试略述如下,以就教于方家。
一、独立自主的人格
人格修养的对象是人的灵魂、精神。一个人生存在这个社会的前提之一就是要肯定自己、肯定自己的人格,这对个人修养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当六祖初到黄梅礼拜五祖时,五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猖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当时的岭南还被视为边远之地,而“猖獠”一词虽有多种意思,但正如饶宗颐先生所说:“‘猖獠’、‘俚獠’都是对南方人的一种贬称,较晚的唐、宋地理书中仍有用来称呼西南一带的少数民族的。”六祖并未因为自己形丑、出身低微而感自卑,他的回答直指佛教之本源“佛性”,提出佛性无南北也无差别。六祖还说:“欲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可见六祖既不贬低自己,也不轻视他人。
后来,南禅宗以“人人皆有佛性”为旗帜和培养门徒的宗旨,受到广大下层人民和文人的亲睐而传遍天下。诚如慧风所言:“禅宗的教学目的是:在于把人从自卑怯弱的思想中解放出来,要求每个人都树立起与佛祖无别的独立自主的人格。”’这就不仅提高了僧人对自己本性和所处地位的认识,而且打破了以往认为印度为世界佛教中心、西天一切皆好的错觉,一扫未生西天佛国而产生的自卑心理,树立了佛教的中国中心观。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国际交流频繁,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对于个人在社会及对外交往中的正确定位是有启示的。
二、不断创新思维
六祖的高明之处在于强调“不立文字”、“顿悟成佛”,重在一个“悟”字,一反闭门诵经、渐修成佛的老思路。他说:“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当然,悟与个人修养及实践是分不开的。惠能未至黄梅时,“见一客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惠能经过三十余日长途跋涉的锻炼才得以礼拜五祖,不知其间所见所闻如何?他作何思想?又经过“破柴踏碓。经八月余”的修养与实践,才有与神秀比偈获胜。当五祖潜至碓坊,“乃问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证明惠能已有进一步的悟,但火候不一定到家了。故五祖“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可见由“开悟”到“米熟”,再到“大悟”既是一个思维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只有通过心性的修养,将自己从执着于文字转到“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才能有所创新。这是《坛经》体现的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过程。’
《坛经》里有不少接机、棒喝的实例。胡适认为这是一种可分三个阶段的“困学教育法”,“第一阶段,是所谓的‘不说破’原则。不要把事情为沙弥弄得太容易,是禅师的责任;他一定不可以把事情用平白的语言解释;他必须鼓励沙弥去自己思考,自己去发现真理。”正如禅宗大师之一的法演(1104年卒)曾经吟过两句出处不明的偈语:鸳鸯绣出凭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此教学方法注重日常生活体验,也是一种教人思维的方法。通过此思维方法,可自己打开心中“千千结”,可以解除许多精神心理疾病,对个人自身修养和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大有好处。:
人生总是充满烦恼、苦痛,所以佛祖才出家寻求解决之道。《坛经》云:“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又曰:“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烦恼”离不开贪、嗔、痴,产生于七情六欲,是人人不喜欢而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坛经》把烦恼与菩提看成一对孪生兄弟,巧妙地将烦恼视为获得智慧之手段。许兆理对此认为:
吾人须了解一义:即吾人绝对不能消灭一切烦恼,此义甚易了解。……复次,当吾人日渐衰老时,老态龙钟,鬓发如霜,疾病又相继侵袭,此中烦恼,自是苦不堪言:而人之最后归宿,乃是死亡一途,一切人均带着烦恼痛苦而死。以此言之,则人之生老病死之烦恼痛苦,实绝对不可逃避者。
吾人虽知烦恼痛苦乃不可逃避者,然吾人仍欲寻求种种方法,以谋解除此等烦恼与痛苦,此即人生智慧之所由生。
换一种思维去看无可避免的烦恼痛苦,就产生了佛家的智慧,这些智慧又反过来指导修行和生活,即“正宋烦恼除”。所以,禅宗总是教人积极面对生活,其僧人也农禅并重,以出世心做入世事。
三、修善改过
六祖曾说:“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修道就是要“常自见己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六祖告诫修道者勿心外求佛,若常见他人过,起了分别心,反障自己过,妄生烦恼,遂无智慧!这深得提倡“吾曰三省吾身”的儒家认同,禅宗因此易于被人民接受,更广泛地传播于中国。
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六祖回答的无相颂中有“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六祖提出出家、在家皆可修行,其标准之一就是看人心是否修善,修行的方法之一就是要“改过”而勿“护短”。人的修养中不光需要“改过”,当然还需“修善”,六祖认为迷人不能省觉,是因为“念念起恶,常行恶道”。若“回一念善,智慧即生。”这与儒家“人人皆可成圣贤”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六祖在此还打破了中国佛教徒对西方的迷信,从而树立中国佛教徒的自信心。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着心,亦不着净,亦不是不动。……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着心着净,即障道也!”六祖所说“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虽是针对坐禅而言,对为人处事何尝不是最好的准则呢!要是那样,就最易种下恶的种子,君不见当今社会有到少流言飞语,又有多少悲剧是因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而引起的呢?所以六祖回答神会云:“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以此使神会排除干扰,潜心修道。笔者认为,此句用在个人修养方面则指明了做人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陈真如认为六祖以上的开示是一种“知非”的教旨,它“实暗合于儒家的改过迁善,自省自反的实践,也就是阐发大般若经‘常惭愧’之义。”’笔者认为,其“知非”是知自己的非,个人修养不光要“常惭愧”,还要常忏悔,六,祖云:
善知识,已上是为无相忏悔。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
贾题韬居士对此有深刻领会,他说:
忏悔——般分为事忏悔和理忏悔。事忏悔是在一定的时间,有一定的仪轨,对某些具体的事,在佛前进行忏悔。理忏悔是以佛法的道理来忏悔自己的罪恶,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理是因果和一切法空。把自己的罪恶放在因果上,放在一切法空上进行忏悔,就是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也才能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只有这样,你才能把那些恩恩怨怨、是是非非的东西放得下,也才能真正地进行忏悔。不然,口是心非,忏而不悔,悔而不改,改而不净,这样的忏悔有什么作用呢?
笔者认为,《坛经》的忏悔思想,特别是理忏悔,把自己过去的罪恶放在因果上来对症下药,才能放下恩怨、是非,做到真正的忏悔,从而不断完善人格修养,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四、去贪欲、淡名利
六祖认为:“贪欲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瞑是地狱,愚痴是畜生。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贪欲,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除,鱼龙绝。”贪欲产生烦恼,烦恼产生毒害及虚妄。欲去贪欲,当行十善,太执著于“我”,除去人我之相。诚如蒋竹庄(维乔)居士所言:“人有我心,故有我欲。我心愈大,欲念弥巨。故我心不息,欲壑终难得而满也。果能明乎身心虚妄,幻质匪坚,今我不同故我。前念之我固非我,后念之我亦非我,则人我之相当下消除矣。”’
关于修养,蒋维乔居士在一次演讲中将其分为身修养和心修养,他认为:“身修养主动,心修养主静,是故好逸恶劳,本人之常情。若救济之,非好劳恶逸不为功!胡思乱想也常人之恒事,若救济之,须心平气和不为功!”《坛经》蕴含的农禅并重思想及六祖的亲身实践,对救济“好逸恶劳”是有启发意义的。《坛经》所言多教人识“本心”“本性”,所以运用其思想可达“心平气和”、“息心”,是顺理成章之事。
六祖云:“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正是因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人的欲望无穷扩展,社会上才会产生许多不和谐的音符。对此,蒋维乔居士认为:“因身体上有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对应外界色、声、香、味、触之五尘,而生无穷之欲。于是习之既久,妄念日浓,反以客尘为主,真性日离矣。果能以心为主,灵明洞澈,物来顺应,而不为物所转,是则修养之最重者也。”’这是对六祖“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的最好诠释,且点出“能以心为主,而不为物所转”是修养最重者,是禅宗的有关个人修养思想的发展。在本次演讲的记录入佛慧在“篇余”中写道:
(佛)慧常谓:道之不明,世之难治,皆缘于我相。以有我故,则有我所,因而有我外之非我。非者即障于我,而我终不得解脱矣。于是凡见可欲者,即欣然而悦之,悦之而不满所怀,即勃然而怒,故有不惜重大之牺牲,以求满我一时欲望者。天机由是而塞,好恶由是而偏,而本有之智慧光明,埋没静尽。以之日用则爱憎交战于灵台,情识沉浮于宠辱,纵我制物,心随物转,真性日昧,妄想日浓,质朴日离,此所以身心终不可得而安也。
这是对蒋维乔先生关于人的“贪欲”的原因、危害及对治之法的总结和进一步阐释。他指出了“道之不明,世之难治”缘于有“我”,故有“欲”。为满足欲望,往往使人埋没智慧,失去“本我”。从(坛经》来看,这些问题都可迎刃而解,这正是六祖的伟大之处。
贪欲往往导致对财色、名利的过度追求,由此而产生腐败,对整个社会构成威胁。根治此问题的办法有两个,一是从外部找原因来解决,如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等:二是从内因来看,则与个人修养有很大关系。佛教的“五戒”就是加强个人修养,以解决对财色、名利的过度追求,由此可达社会和谐。六祖劝世人:
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名众中尊。
皈依自性三宝就能“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念念无邪见”,在面对功名利禄时六祖也是这么做的。如《坛经》记载:
神龙元年上元日,则天、中宗诏云:“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机之暇,每究一乘。二师推让云:‘南方有能禅师,密授忍大师衣法,传佛心印,可请彼问’。今遣内侍薛简,驰诏迎请,愿师慈念,速赴上京。”师上表辞疾,愿终林麓。’
蒋维乔居士把个人修养与社会腐败、政治紊乱等现象联系起来:
伦理学上有动机行为二派者,其中以动机名最切要。中国政治迄今紊乱无定,社会腐败,终久不可振作,其主要原因即在动机之不善,所谓明知故犯也。果明乎身之新陈代谢,心之念念迁流,觅我且不可得,则于此数十寒暑中又何必作诸不善业耶?……于此不得不郑重声明者:现在之修养,将来之实践,是吾希望之最大者也!
腐败现象在中国屡见不鲜,许多官员是明知故犯,除了制度和监管等因素外,个人修养——即如何控制贪欲、正确面对功名利禄的缺位也是值得关注的,而《坛经》正好可以提供这方面的精神食粮。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笔者认为淡泊名利应表现为:本着奉献的精神,以平和的心态,做一个善良正直、克己奉公、遵纪守法的公民。
五、生死不染、去住自由的生死观
吕澈先生曾言:“禅家一切行为的动机,始终在向上一着,探求生死不染、去住自由的境界,并且不肯泛泛地去走迂回曲折的道路,而要直截了当把握到成佛的根源。”可以说,生死不染、去住自由是直了成佛的关键一着。关于众生如何了脱生死,获得常乐,六祖开示曰:
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架,翻为苦相,终日驰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架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之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
六祖在面对死亡时不悲不喜,乃其智慧、修养的真实流露,《坛经》载:
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后,无人教汝。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神情不动,亦无涕泣。师云: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数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为忧阿谁?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
许兆理先生对禅门生死观做了如下思索:
在未思索何以死亡不足悲伤此问题之前,吾人首先反身自思:
吾人何以视死亡为悲伤之事?一般人所以视死亡为悲伤之事,因彼等以为生存于世乃可贵之事,然究竟生存于世是否可贵,此实有问题。吾人于第八节中,会论及人生不能逃避烦恼痛苦,然则生存于世究竟有何可贵?吾人于世间所目睹之种种罪恶与悲剧,实无处不令吾人厌恶恐惧,是则生存于世固无足可贵也!
许先生接着还以“吾人当知人生之难免一死,吾人可用乘搭公共汽车之例以喻整个人生”,来比喻人生之必须死亡,则吾人不当以死亡为可悲伤之事。
在常人看来,烦恼痛苦无法逃避,罪恶、悲剧经常发生,这佛祖当年出家修道正是为了找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由此创立了佛教。佛曰“烦恼即菩提”,六祖将其衍伸为:“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这也许就是人生存于世可贵之处也。
凡夫对死的恐惧乃在于对死后世界的未知和当今世界的眷念,若像六祖那样既知人不免一死,又“知吾去处”,无疑对调整个人心态,塑造健全人格,使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上一个新台阶,这对营造和谐社会环境将大有益处!
结语
《坛经》所蕴含的对个人修养的启示比比皆是,关键在于修道者、读者的领悟,并将其智慧转化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中去,去积极面对生活,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能够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各方面的关系。对此,《坛经》思想可以随顺世间,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更多精神食粮,这也是六祖为何伟大的原因之一!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