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普门学报》读后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韩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普门学报》读后
  韩升(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起伏跌宕的二OO三年,是那样的令人难忘,给我们留下厂太多的东西,太多的思考。书案上走人第四个年头的《普门学报》,也已经是高高的一大摞,“堆积如山”。从二OOO年在世纪钟声里诞生以来,她就如封面一般,朴实无华却让人感到亲切,从容而平缓地走进大众,定入书斋,走进学界,走向四面八方。如果问她的特色是什么,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雅俗共赏,贴近时代。这个特点,在二OO三年的六期中,风采依旧。所以,我们经历过这一年的恐惧、迷茫和渴望之后,回首反思,就会感到这六期曾经给我们信心、鼓舞,就更能感觉到她厚重的存在,有如靠山。
  佛在何方?这一年里,有太多的人在苦苦找寻佛陀。因为这一年里,他们有六神无主的恐惧,在四顾茫然中渴望救助。上半年的SARS,曾经揉碎人们年初升起的美好期望,病毒犹如蘑菇云升起,扩散到四面八方,一时人人自危,口罩脱销,消毒剂脱销……:在地铁、公车和一切公众集中的场所,一声轻轻的咳嗽,都会引来众人的怒视,坐在车上,总怀疑邻人是不是SARS患者,农民挖断了城市的出路,旅馆赶走了外来的客人,什么叫“风声鹤唳” 、 “草木皆兵”,这厂子总算有了切身的体会。人们首先想要找到的是一个安全的地方,于是,有人奔向寺院,点燃香烟,真可谓临时抱佛脚,病急乱投医。他们没有想到,这本身就是一种逃避,或许更没想到如果把病毒传染给佛陀……在这乱哄哄的时候,《普门学报》第十七期发表了星云大师的(佛教对“身心疾病”的看法),有如当头棒喝,告诉人们,要正视疾病,科学对待疾病,勇敢面对疾病,要遵纪守法,洁身自好,用智慧点亮心灯。犹如醍醐灌顶的宣讲,让慌张鼠窜的人们勇敢地回归社会,少掉一分害怕,多了一道慈悲,“一个人有慈悲,慈悲就没有敌人,慈悲的人到处行得通:有智慧,能明白一切,就不会害怕;勇敢、自信、正念,懂得转移注意力,就不会害怕” (《普门学报》第十七期,第二七四页)。
  树立正念,我们不能不为我们的行为惭愧得无地自容。当SARS传来的时候,我们曾经窃窃自喜,囤积居奇,高价兜售感冒冲剂,以为天赐商机;我们曾经以邻为壑,甚至不让救治SARS病人的白衣天使靠近我们;我们曾经动念趁难打劫,发布手机短讯:“最新消息,非典型肺炎主要传播途径是流通的货币,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整理好您家的全部现金,用塑胶袋密封,我将上门回收,并适当收取费用。”我们不禁要追问,这些年的经济高速成长,我们的善良和道德是否也成长了?难道社会的繁荣,就只是物质的丰富?从人情疏离到麻木不仁,我们不正是给自己高速建造富裕的动物园吗?在惶恐不安的日子,我们并没有感到物资的匮乏,而是感到精神没有依靠,无边的空虚迷茫和无尽的乡愁。这SARS如果能够扭转物欲的横流,让我们在悬崖上猛醒,也不失为逆增上缘。我们总不能让这么多人白白死去,还执迷不悟。
  蓦然回首,人间佛教的意义熠照生辉。佛教自古就在人间,(山林寺院和都市寺院——兼论兰若比丘和人间比丘)是一篇人间佛教的扛鼎之作。宗教诞生,就是为了救世,只有救人,才能救自己。因此,僧侣的修行,足为了更好的救世,宗教不能缺失使命感,一部寺院变迁的历史,说明“弘法利生不分彼此,不管是‘都市寺院’或‘山林寺院’,不管是‘人间比丘’或‘山林比丘’,都肩负著绩佛慧命的使命,可谓任重道远也” (《普门学报》第十六期,第二六四页)。
  一心想著续佛慧命,我们就能把全部身心融入佛法,融人人间,在无我中解脱,眼前的世界焕然一新,无比美妙,男女平等、器官移植、安乐死、爱滋病……现代社会的诸般问题和苦恼,圆满解决的通途豁然开朗。
  星云大师每期必有一篇文章或访谈,涉及方面虽广,中心却始终如一,即:建设与时俱进的人间佛教。
  要开创未来,就要善于从历史吸取养分。佛教虽然源于印度,却盛于中国,一部中国佛教史,就是一部中国佛教形成史,也是一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佛教与中国社会的相互影响,既深且广,尤其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是中国佛教最为波澜壮阔的盛世,不在于庙宇华丽,而在于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不在于僧徒众多,而在于献身般的热情:不在于寺产丰厚,而在于品格高尚。这段历史,还值得更加深入广泛地总结。我们看到对佛教语言学的探讨,也看到了佛教影响皇室贵族、士大夫共同护持佛法的研究,还看到僧籍管理等方面的论文。我想,研究的面还要更加宽阔。佛教在汉代不能普及而在魏晋南北朝深人人心,关键的一点在于僧人不畏艰苦,犯难涉险,深入民间,深入乡村,把佛法传给最需要救助的下层民众,和他们打成一片,同甘共苦:还在于僧侣弹精竭虑于弘法,不是单调枯燥地念诵经文,而是有说唱、变文、载歌载舞,塑像造型,讲故事,画图画,耳濡目染,亲切生动,由此形成宗教的语言、文学、艺术、音乐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好好总结。通过佛教史的研究,全面了解中国佛教的形成过程,对人间佛教就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为今后佛教的发展提供借监。
  总结历史,可以看到差距和方向。现在国人对佛教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学和语言方面,而对于艺术、音乐、僧籍制度等方面,不如国外学者热烈。其实,研究的局限,也反映了今日佛教的困境。自从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当上皇帝,缺乏教养和自信的他,便开始用强权扭曲佛教,把僧人封闭于寺院,不得与民问接触。从而造成中国佛教的急剧堕落,僧人素质不高,因此,弘法手段单调,大多局限于敲木鱼念经。时至今日,数量有限的佛教艺术作品,也基本上是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主要不是面向社会,为大众所喜闻乐见。没有艺术的宗教是单薄的。二OO三年岁末,佛光山乐团在上海大剧院隆重演出佛教乐舞,好评如潮,盛况空前,说明“佛法人间化,生活书香化”,“活动艺文化,运动现代化”的目标,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代表著佛教今后发展的方向。寺院活动要艺文化,杂志也要进一步拓宽宗教艺术的方面,更多品味,更多书香。
  学术艺文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写学术考证的文章相对容易,可是,要把学术的东西写得让广大读者明白,读得津津有味,就很不容易。如果进一步要把深奥的道理,用日常语言,三言两语揭示真谛,非有深厚学养不可。(山林寺院和都市寺院)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中国自古要求写文章须有义理、考订和辞章三方面的讲究。辞章不光是讲文辞华丽,也指平实生动,简洁明了。要写好文章,还必须对知识有精确的掌握。这一年的论文中,龚鹏程(唐代的文人与佛教) (《普门学报》第十五期)颇有振聋发聩之功。其中与学者的学术讨论,还可以反覆切磋论难,但文章指出一个多见的浮躁现象,就是对佛教不甚了了者,最有瞻量谈论佛教,长篇大论,立马而就。不仅在佛教文学方面,在佛教史学也是如此。(隋文帝发展佛教意识形态背景之探讨) (《普门学报》第十六期)以传闻证史,牵强附会;(北魏都城与佛教) (《普门学报》第十四期)罗列常识,泛泛而谈。这样的文章,有待提高。
  《普门学报》发表不少外国学者的论文,把各国研究者吸引到这片学术园地来,很有意义。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学术背景,产生不同的视角和思考,互相激扬启发,颇益心智。而让我深有感铭的,足学报对译文的处理,一律将原文和译文对照排版,表现了对学术的严谨态度。我有许多翻译的经历,不但了解翻译的艰辛,更知道许多东西是不可翻译的,尤其是抽象的语境。所以,这样编辑排版,可以消除许多翻译的障碍,虽然罕见,却难能可贵。
  《普门学报》有佛理的探讨,有许多学术的资讯和动态,还定期把新书推介给我们,在现代社会遇到的各种困惑,也能够得到解答。放下精神的负担,轻轻走到一片绿地,洒著冬天的阳光,缓缓打开《普门学报》,会带你走进诗情画意的世界,获得身心的解脱。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