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死亡观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郑振煌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死亡观
  郑振煌
  想了解佛教的死亡观,应先知道其历史的发展,因为不同的宗派,对死亡的看法会有差异。各个宗派的理论不同,因此死亡观也就不同·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不管是那三不派,都认为生命是无始无终的,逗是很重要的理论。张澄基教授说,因为一切法都是缘起的,一个生命的出现必然有它的因缘,它的因缘又有它的因缘,因此任何一个生命的出现都是无始的。同时,死亡只是肉体功能的结束:心识离开肉体,如果是凡夫就继续轮回,如果是解脱圣者就入般涅槃或任运生死,都是无终的。
  生命是无始无终的
  在未觉悟时,生命是像绕著圈子转,这样子的绕圈子转,我用虚线来表达,这是无我、空性的意思,并不是一般人昕认为的生命有灵魂。灵魂含有不变的意思,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都不变,但生命是刹那变化的。我用虚线来表达,就是无我的意思,佛教的理论叫aneta,找不到我们众生所执著的atman(自我丫众生所执著的我,其实是五蕴的假合,因此生命是一条虚线,由一点一点凑合而成的。一个圆圈就代表一期的生命。以一个圆圈代表一生来说,圆圈来到交会点的开始这个地方,就是所谓的生。之后有构成圆圈的点点,就是生命体的发展,也是生老病死的过程。来到圆圈结束的地方,就是所谓的死,死了以后就进入所谓的中有或中阴阶段,也就是在生死之间的阶段,直到重新转世。以胎生来讲,就是重新去投胎转世,此后是另外一个生命。
  我们没有开悟、没有正念以前,就这样持续的轮回,一个圈子接著一个圈子,因此生命是无终的,也是无始的。也许有人会怀疑佛教的目标不是了生死证涅槃吗?怎么可能是无终?证涅槃也是无终,我翻译过一本书叫《。心如炽火》,是一位美国比丘坦尼沙罗写的,他引用火的譬喻,解说生命的无始无终。佛陀在世时经常引用印度的现有宗教观念来解释。火神在印度婆罗门教里称为“阿耆尼”(Agini),袍是永远存在的。———在某根木头时,某根木头就燃烧,等到这根木头燃烧完了,訑就从这根木头跳到另外一根木头,让第二根木头继续燃烧。等到第二根木头燃烧完了,阿耆尼又跳到第三根木头,让第三根木头继续燃烧。阿耆尼就以这种方式,跳到一根又一根的木头,让火接续下去。这就好像生命中心的心识(大乘唯识学称为阿赖耶识)进入某个肉体时,这个肉体就有了生命,等到肉体不堪用时,心识就离开这个肉体,进入第二个肉体,让第二个肉体有了生命。等到第二个肉体不堪用时,心识又离开第二个肉体,进入第三个肉体,让第三个肉体有了生命。心识就这样进入一个个肉体,让一个个肉体有了生命。生命是无始无终的,一期生命结束了,另一期生命又重新开始,有如阿耆尼火神是无始无终的。
  心如炽火 心如释火
  所谓证涅槃是甚么情况?成阿罗汉是甚么情况?成佛是什么情况?引用阿耆尼的譬喻,在印度人的观念里,证涅槃就好像木头燃烧完了,阿耆尼并没有死掉,只不过不再缘取另一根木头而已。一根木头代表我们—期生命的色身,也就是我们的肉体。当心识执著缘取我们的肉体时,我们就有生命。当心识不再执著缘取我们的肉体时,我们的肉体生命就结束,但心识只是离开肉体,并没有死亡。阿耆尼若是缘取执著木头,木头就会燃烧,就好像我们的色身尚有生命。木头一直持续燃烧,当这根木头烧完了,就等于这一期生命结束、肉体不能再用。那时,阿耆尼就离开这根木头,若再执著缘取另外一根木头的话,阿耆尼就跑到另外一根木头去继续燃烧。
  证阿罗汉果进入涅槃,是甚么意思?这像是阿耆尼不再缘取木头或其他可燃物,等于是说我们的心识不再缘取某样东西、某样色法,但阿耆尼并没有消失掉,而是弥漫在整个虚空中。等到弛再缘取一个可燃物时,就会重新燃烧。阿罗汉就像阿耆尼在一根木头烧完后,就进入虚空,不再燃烧。菩萨不住涅槃 不住生死
  诸佛菩萨大慈大悲,在因缘和合时,不断示现娑婆世界广度众生,但不执著世间。这就像阿耆尼重新进入木头燃烧,但不执著木头燃烧。涅槃是寂静的,不再有生老病死的过程,阿罗汉永住涅槃,诸佛菩萨可住涅槃,却不住涅槃,以大悲心故,示现娑婆世界,却丝毫不执著。
  进入涅槃也是无终。如果是证得阿罗汉果,进入无余涅槃后,心并没有消失,只不过是不受后有。如果是大秉佛法,证空性行菩萨道,就会再回人间持续宏法利生,生命也是没有结束。佛菩萨永远是在世间,因为他们有愿力要度众生、救众生的苦难。我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大家记住一个原则·佛教的生命观是无始又无终。不管是小乘佛教的阿罗汉进入无余涅槃,或是大乘菩萨证到初地菩萨、八地菩萨、十地菩萨乃至于成佛,生命仍然持续著,并没有结束,还在世间来来去去,心却不执著有来来去去。这是一个了生死的解脱者的状态。
  毗婆沙宗的业感绿起观
  我们要谈佛教的死亡观,就要看看不同部派佛教对于死亡的看法。
  如果就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昆婆沙宗来讲,最重要的观念就是业戚缘起:一切人生现象都是业力感召所缘起的,生死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这是代表生死的因缘果关系,有了因缘则生命就有,没有了因缘则生命就结束,也就是死亡。生的因缘和合在一起故彼生,某个生命体就出现/此灭也就是因缘改变,故彼灭,生命体也就结束功能。
  昆婆沙宗所讲的是业感缘起,我们的生死都是业所感。所谓的业,就是身口意的造作,会感召生命体的出现。过了一段时间,因缘灭了,生命体就死亡。好像一根木头燃烧完了,火苗离开了,代表业的力量用完了,这叫业感缘起。业有善业、恶业、无记业的区别。善业所感的是人、天善道及涅槃;恶业会感召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无记业是不招果报的非善非恶业。为甚么善恶业会感召生命的生起或结束呢?因为造业是缘取执著,一取便有,有包括业有和生有。
  取有执持、收采、选择三义,为烦恼之异名,能炽然有情之业火,行相猛烈,如毒刺能伤法身慧命,而取诸有之果。取可分四种,第一种是欲取(对欲界五欲之境生起贪欲),第二种是见取(执著邪心分别之见为真实,共有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四种),第三种是戒禁取(执著非正因、非正道为正因、正道,使行者诳惑,障碍圣道修持),第四种是我语取(缘一切内身所起之我执丫十二因缘提到触、受、爱、取、有。我们造业都是在取,有欲望的取,有观念见解的取,有修行方法的取,有执著生命体的取。有了取以后必然就会有,有包括业有和生有,有业力执藏在阿赖耶识中,有转生欲有、色有、无色有的三有,生必然就有老死。
  异熟无记 唯作无记
  我们来看看昆婆沙宗怎样看死亡。当有以后就缘生,生缘老死,所谓“有缘生,生缘者死”,招感下一期的生老死。昆婆沙宗说我们人的心总共有八十九种,可以归纳为善心、恶心、无记心。无记就是无可爱果或非爱果可记,无记可以分成有覆无记和无覆无记二类,无覆无记又分“异熟无记、唯作无记”二种。唯作无记是证阿罗汉的心,证浔寂静涅槃的修行者,只有作而心无所著,他是唯作。换言之,他已证得空性,在任何情况下身口意业都没有执著,心没有取,是唯作的无记。不管说话,做任何事情,或是起心动念都没有执著,都不取,不再有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其动作、语言、思维都在空性中,因此他只有唯作,所造的业是无记业;不是善的业,也不是恶的业,将来不会有果报。因此圆寂以后进入寂静涅槃。不受后有,只有他在回小向大时,他的心生起大乘菩萨道的心,又回到娑婆世界广度众生,这叫唯作。
  异熟无记指一般还没有证阿罗汉的人,由过去业力习气所异熟的果报。业因有善、恶、无记三性:但果报唯有—无记性,
  八十九心十四作用
  换言之,证果的阿罗汉,行住坐卧都在空性中、没有贪、瞠、痴、慢、疑、不正见等根本烦恼和其他随烦恼,这就是唯作无记,因为没有执着分别就不算在造业。但如果有执著分别,譬如走路时狠狠的把泥土踩下去,表达心里的气愤,那就有瞠恨心,算是造恶业,未来将引生苦果。异熟无记则是指果报,果报是非善非恶的,凡夫未证悟空性,一切身语意业下是善业、就是恶业,善业会招感乐果,恶业会招感苦果。人的心识功能有八十九种,可以归纳成十四种作用:结生、有分、转向、见、闻、嗅、尝、触、领受、推度、决定、速行、彼所缘、死。
  心(在昆婆沙宗的教法中,指的是第六意识)的第一种作用是结生,这是一期生命的开始,业感缘起是说造甚么业,就会招感甚么果报,缘起生命和所依存的世界。人不管是生时或死时,第六“意识”都是相续不断的,并未消灭过。死亡只是第六意识离开肉体,但因为心里头还有善业或恶业的习气,就会与父母、时节等助缘和合,招感未来善道或恶道的结生。阿罗汉已证悟空性,一切身语意业都是无住生心,没有善恶分别,不会招感未来乐果或苦果,这就称为唯作无记。
  生从何来 死往何处
  人死后,到底往生何处?昆婆沙宗说凡夫心是相续的,死时的心称为死心,死心会相续到结生心,结生到何处,就要看心中善业的力量大,还是恶业力量大。如果是善业的力量大,就把人牵引到善道去;如果是恶业的力量大,就把人牵引到恶道去。善道是人、天二道:恶道是畜生、饿鬼、地狱三道。看哪种业力比较强,就会带到相应的道去,那叫“结生”一进入结生心的第二个刹那,就有了所谓“有分心:大乘唯识学称为阿赖耶识),又称心相续或意识流。因为未证空性:心识中的业力习气不断起现行,执著分别。譬如说我们前辈子死亡,心离开肉体,心里面有业力,根据善恶业的不同,如果善业可以感召人的身体,结生心就进入父精母血或受精卵,发展成胚胎。结生心的第二刹那是“有分心”,因为还有我执和法执的习气,就开始执著那胚胎是我的。有就是存有、占有的意思。
  因为凡夫没有禅定力,所以有分心之后,立即就是“转向心”。转向心的意思,是众生的心都不能够安定下来,容易散乱、东跑西跑,受到外境的影响就转向。譬如声音比较大,就被声音吸引,转向跑到声音那里去。身体痛痒,心就会跑到痒的、痛的那里去,心转向到所缘之后,我们的感官作用:
  “见、闻、嗅、尝、触”,也就是眼、耳、鼻、舌、身的五种觉知跑出来了,我们就会“领受”到外境。
  当下的轮回
  因为凡夫没有定慧的功夫,不能在当下体悟一切都是缘起性空,所以紧接著,心就开始“推度”外境是甚么?依据储藏在心识中的生命经验,猜测推想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决定”,确定外境是甚么。这完全是以我执为出发点而做决定,在自我中心的观念催促下,执著自己的想法,并积极追求,这叫“速行心”。追求的心久久不肯放下,执著同一个所缘,这种心理作用称为
  “彼所缘”,继续针对速行心的所缘来执著。之后如果有一个比较大的刺激造成影响力,我们的心就被拉开原来的所缘,从彼所缘回到有分心,再转向到另一个所缘,重新见、闻、嗅、尝、触。
  活著时,我们的心就不断从有分心轮回到彼所缘,又从彼所缘转到有分心,流转不停。
  死是暖寿识尽
  一期生命的最后一个心就是死心,只要命根已尽,死心现前,感官就不能再运作:见、闻。嗅、尝、触的功能消失,只剩下有分心在业力习气的牵引下,结生到相应的正依报去。诚如前面所说的譬喻,一跟木头燃烧完了,“阿耆尼”火神就离开木头,那就是死心现前,也就是肉体不能再用,我们的神识或第六意识就离开肉体,再根据心识中的业力,看看是善业强,还是恶业强,把心识牵引去结生,下一期的生命又开始。以人来讲,是胎生,立刻进入父精母血的受精卵,开始有了生命。这是十二因缘所讲的识,叫“结生识”或“结生心”。死心现前就是即将死亡,昆婆沙宗讲死亡的条件是暖寿识(指第六意识二二者皆尽,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亦即生命的最后现象是死心现前,否则不算死亡,顶多只是脑死变成植物人,仍然是活著的。
  毗婆沙宗之所以有这种理论,主要是认为我们的心含藏业力,当我们死后又去结生时,业力就会把命根带过去。命根代表寿命的长短或福报,是顺利的好命或挫折的苦命。是男众的话,就会有所谓的男根;是女众的话,就会有所谓的女根,倘若男根女根不明显就是阴阳人或同性恋,称为二根。
  回韵圈子型的业感缘起论
  每一个生命体都有命根,在结生时进入心里头,等到命根结束,心带著业力离开肉体,就是死亡。如果是过去世放生很多,很慈悲不杀生,这一世的命根会比较长寿;如果上辈子杀生很多,很残忍,这辈子的命根就会很短寿,命很坎坷。这就是结生时所带来的命根。
  必须注意的是佛教并非直线型的宿命论,而是回髅圈子型的业感缘起论。现世的命运,固然有一部分由前世的业力决定,但大部分还是由现世的业力决定,只要这一世息灭贪瞠痴,勤修戒定慧,命运就可以全然改观。
  我们活著时,前五识和第六意识都一直在运作,结生心后第二刹那就是有分心,接受五尘刺激,有分心就转向,并产生见、闻、嗅、尝、触的作用,接著就是领受、推度、决定、速行、彼所缘,又回到有分心。如果是死心现前,就回到结生心。心总共有十四种的作用。
  四食滋养生生命
  当然,昆婆沙宗认为,死亡除了死心现前之外,也要暖、寿尽。寿就是刚刚讲的命根,这是说命根已尽,过去业力影响到这一期生命的长短寿命已尽。暖尽是表示身体的体温下降。身体的体温为什么会下降?因为身体的养分来自段食、触食、思食、识食等四食,等到身体不能够再消化吸收段食,五官迟钝,不能够再从可意境的接触中得到精神慰藉(触食),而大脑也不再能够思维可意境而获得思食,身体就会因养分短缺而衰微。这时,能量不足,体温就会下降,身体最后也就变得冰冷。暖尽了,寿尽了,识尽了,也就是死心现前,心离开不堪用的肉体。
  “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旁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暖寿尽后,心识如果从头顶离开肉体,就往生圣界:如果从眼离开,就往生天道;如果从心轮离开,就往生人道;如果从肚脐离开,就往生饿鬼道;如果从膝盖离开,就往生畜生道;如果从脚底离开,就往生地狱道。
  这些是原始佛教就有的概念,一直延续到大乘佛教,到藏传密教。
  以上是昆婆沙宗的死亡观,不论是凡夫或证果罗汉,死亡只是肉体生命的结束,心识(指第六识)是不灭的。
  命根已尽,死心现前,凡夫的心识就离开肉体:心中的业力现行,会牵心识到相应的道去结生。
  阿罗汉了生死
  如果是阿罗汉,已证我空,不再执著要有一个我,所以在肉体死后:心离开肉体就不受后有,不再缘取某一个肉体为生命的依处。这好比阿耆尼火神离开烧尽的木头,遍布虚空,不再缘取下一根木头,所以不会有第二根木头继续燃烧,不会有火,但并不是说阿耆尼火神死了,它还是活著、存在的,只不过没有去跟可燃物相结合,它是无始无终的,一旦訑再进入其他可燃物,就可以重新燃烧三逗好比证得初地以上的菩萨,不断回到娑婆世界动修波罗蜜,广度众生,尤其是第八不动地以上的菩萨,尽管可以不再轮回:水住涅槃,但大悲愿驱使他们重入娑婆宏法利生,有别于凡夫是业力牵引所生。
  性空唯名
  接著让我们谈谈大乘佛教初期的死亡观。大乘佛教初期的思想是性空唯名,这是般若中觎的思想。龙树菩萨《中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即是中道义。”讲的是缘起、假名、性空、中道。不论是生或死,都是缘起缘灭的幻有,而且称为“生”或“死”都只是假名,它们都是无自性空。如此,承认生死是缘起有、假有、假名,而生死的当体即空,并非离开生死之外,别有空性,这就是不空不有的中道见。生死乃至一切万法都是缘起而性空,人在生死过程中是有生的现象,也有死的现象,但是生是缘起,死也是缘起,生是性空,死也是性空,生是假名,死也是假名,生死并不是真实有。
  佛教的死亡观分成两个部份,第一个部份是身的死亡,第二个部份是心的死亡。身的死亡是五官不堪用,五识不能再运作,心识离开肉体·而心的死亡不是这回事,身一定有生住异灭:心也有生住异灭,心是无形无状的:心是集起、思量、了境的能变作用。
  心的生死
  心不能够以色法(物质)的角度去了解,不能用眼睛去看到,不能用耳朵去听到,不能用鼻子去嗅到,不能用舌头去尝到,不能用身去触摸到。身只能够以心去了解,心却不能够以身去了解,因为心才有集起、思量、了境的能力,而身没有这些能力,身只是心发挥这些能力的众缘之一:心只能够以心去了解。这些是很重要的概念:心只能以心去觉受,心不能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去了解。
  佛教的死亡观跟一般宗教没两样,唯一差别就是暖寿识尽,死心现前。医学上的死亡定义是瞳孔放大:心跳和呼吸停止。佛教的死亡观是即使脑死:心跳停止,如果寿命未尽,也就是命根未尽:心识还没有离开肉体的话,都不算死亡,一定要命根尽,心识离开时才算是死。佛教所认为的死是身体不能够用了,心就离开了身,身心分离,那就是死亡。这就好像一根木头烧完了,阿耆尼火神离开木头。
  心离开身之后的状态,称为中有或中阴身。结生是心又进入另一个新的身,开始另一段生命。
  缘起假名空性
  大乘佛教初期的缘起性空思想,承认有生有死的现象,但生是缘起、假名、性空,死也是缘起、假名、性空,所以生不是真的生,死也不是真的死。
  一切都只是假名、符号、代表而已,生即是不生,死即是不死。如此就是中道,既不偏于有,也不偏于空,不偏于一般人所执著的有生有死,当然也不偏于断灭论者所说的没有生没有死。
  简单来讲,大乘佛教初期思想透过缘起性空的观照,让修行者能够了生死。所谓了生死,是说既不执著现象上生的有或死的有,也不否认现象上生的有或是死的有,生或死都是缘起性空。所谓生死不是真的生死,但也不是说没有生死,生死是假有的,只是因缘的和合或离散而已,没有真的生,没有真的死,因此每个人都不必害怕死亡,却也不可否定死亡,当然每个人也不必贪生,却也不可否定生。不执著生死就了生死,一分别生和死就有生和死。每个生命体都不会真的死,即使肉体死了,心仍然是无始无终的。觉悟者的生命是清净的、圆满的、光明的、永远快乐的。如果没有觉悟缘起性空的道理,就会在六道中生死轮回。以人来讲,必然有三苦,必然有八苦,必然有八万四千苦,必然有无量无边的苦。想要了生脱死,就必须了解性空缘起的道理。
  法相唯识
  第二期大乘佛教思想是法相唯识,主张“境无唯识”:一切万法都是缘起性空的:心识所缘取的万法,都不是万法的实相,而只是万法留在八个心识中的相分,如何解读这些相分,就不离心识的见分作用。
  在八识中,以第八阿赖耶识为根本,因而建立阿赖耶缘起的生死观。阿赖耶是梵文,意思是无没、种子或根本。阿赖耶识又称种子识或根本识,奸像一颗水果的种子能够聚集这颗树的种种特性,生物学称为基因。换言之,我们所造作的身口意业,不管是善或恶,都会留在阿赖耶识里面像种子一般。
  阿赖耶识是最深层的潜意识,是生死的核心,容纳一个生命体无始以来所造的无限业力,包括行为、语言、思想。阿赖耶识是生死的根本,《八识规矩颂》说它是“去后来先作主公÷吾人在投胎的那一刹那,阿赖耶识首先进入父精母血(受精卵)。父精母血是色法,是物质,阿赖耶识则是心。结生就是心进入色,这是一期生命的开始。受精卵在母体滋养下慢慢成长,胎儿开始发展成有肉体有精神的作用,这段过程称为“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而后“名色缘六人士八人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身心发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慢慢长成,有能力触对色身香味触法六尘,生起六识的身心觉受。在内根外尘互动的当下,我们的心因为没有见空性就会执著,或爱或恨,驱动身语意三业去取或不取,造业不管是善或恶,习气都会留藏在阿赖耶识,就像一颗树木的种子,把所有基因保留起来,当前一期生命死亡,阿赖耶识离开肉体,若业力强大就立刻转世,否则经过中阴身阶段,受到业力影响,又去转世。
  三力决定往生何处
  至于转世到哪里,大乘佛教唯识宗说有三个主要力量:临终一念、重业、习气。其中,最重要的力量是临终一念。当我们的五官、前六识败坏之后,阿赖耶识即将离开肉体时,因为与贪瞠痴有关的八十种妄心停歇,所以本具的佛性明光顿现。这时如果生前有修行经验,或善知识适时开示,知道这是自己的心性明光,不生恐惧而与之会合,就能当下解脱。如果恐惧,阿赖耶识就会仿佛昏迷过去,错失解脱得度机会。
  等到阿赖耶识苏醒过来,离开肉体,就进入中阴身阶段,这时心不受身的束缚:心的力量特别强,特别敏感,是活著时的七倍。此后,五方佛父佛母率胁侍菩萨和护法神(或自己心识中的善神)会逐日出现,如果在善知识开示下,晓得这些是自己心性的显现,不恐惧不逃避而与之相融,让我们微弱的心光被五方佛的强光勾摄,就可以解脱得度。
  万一丧失这个机会,六道的黯淡光景逐日出现,如果了知其实这是我们心识的投射,也就是阿赖耶识里面的业力的投射,不进入其中,就可以避免轮回。一般人不知道这种道理,因为业力习气的影响,喜欢其中某一道的景象而进入,就转生到某一道去了。譬如看到畜生,看到狗就产生喜欢的心,进入雄狗雌狗的受精卵中,就投胎变成狗,转生其他道的情形也是一样。
  中阴身也可以得度
  凡夫的死亡过程一片混乱,十分痛苦。死亡明光或五方佛光出现时是绝佳的开悟机会。那时光芒万丈,非常宁静平和,要立即把握,融入其中,就可以解脱。否则一进入受生的业力中阴,在五道景象出现时,阿赖耶识里面的业力习气会牵引我们去轮回。如果生前善业比较重,在人天景象出现时会心生欢喜而进入其中,就转生人天善道。若是生前恶业比较重,在下三道景象出现时会心生欢喜,就会进入下三道而堕落。转生哪一道,跟我们生前的业力习气相关。
  西藏人死后:心识会呈现西藏佛教中的佛菩萨本尊护法神,因为这些是他们所熟悉而留在阿赖耶识中的。中国人死后:心识所呈现的不可能是那些景象,而是中国人所熟悉的本尊释迦摩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等诸佛菩萨,而六道的景象也是出现中国人所熟悉的景象。至于西方人或非洲人死后,心识中所出现的,也是他们生前所熟悉而含藏在心识中的景象。
  简单一句话,心生万法,万法皆由此心而生,所有外境皆不离此心的认识作用。佛教所有宗派都这么说。最妥当的得度机会,来自生前的精进用功。对於明光、佛性和心性有体验,有瑜伽现量,就可以时时刻刻安住在佛性之中。
  真常唯心
  第三期的大乘佛教思想是真常唯心,即佛性论。《大粟起信论》里面有两句话:「唯一心为本源,依一心开—一门。」一心指真如心,为善恶一切万法之本源。由此一心而开二门:一者心真如门,谓心性不生不灭;二者心生灭门,谓依如来藏与生灭合,名阿黎耶识(阿赖耶识丫一心是一切众生本自具足的佛性,也称真如心或心性。如果心不散乱不颠倒,就是进入真如门;如果心散乱颠倒,就是进入生灭门,依阿赖耶识轮回去了。不管是心真如门或心生灭门,都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真常心为本源。一切诸法虽然千差万别,但其本源是一,所以一切诸法只是因缘不同所形成的无常假象,究竟来说,并无差别。故生或死只是因缘不同所形成的假象,其实生就是死,死就是生。
  做一个总结,佛教的生灭观或死亡观,主张生命是无始无终的,因为生死都有其因缘,上溯无尽,下推亦无尽。既找不到生的起源,也找不到死的尽头。即使是证阿罗汉人涅槃,并下表示生命结束,而只是心不执著,心遍满虚空,不再轮回受苦。
  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菩萨道行者以大悲心为前导,其愿力是再回娑婆世界广度众生,就算成佛了,并不是说甚么都没了,而是法报化三身任运自在,以光明清净的形象示现,智慧慈悲圆满,教化众生而无丝毫执著,缘起性空,真空妙有,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生命是有意义的,要充分发挥功能,要弘法利生对世间有所贡献。佛弟子的任务是庄严国土,成就众生,让每个众生都能圆满,令我们生存的国土都能和平安乐。生命是无始无终的,我们要把痛苦散乱的,没有意义的生命方式结束,而改变到常乐我净的光明面,这才是有意义的生命观。
  大乘佛教的生死观,除了分段生死外,还有变易生死。证了阿罗汉是了断分段生死,但尘沙惑和根本无明惑未断。以後再继续修菩萨道,把无始以来的根本习气,透过六波罗蜜、十波罗蜜的修行,一分一分剥落。从初地到十地一分分了断习气,直到等觉菩萨、妙觉菩萨,就成佛,也就是进一步了变易生死。佛的生命即使圆满了,也都无始无终。
  庄严国土成就众生
  有生有死是世俗的讲法,不生不死才是第一义的讲法。众生因执著生死而贪生怕死、有生有死:阿罗汉因证空性而了生脱死;菩萨因菩提心而不畏生死;佛因通达生死不二而生死自在。修行要以成佛为最终目标,生死不二,生死自在。
  须知生死只是一个现象而已,不要误会了生死是生命的结束。生《叩水远不死,只不过生命的型态改变了,我们要让生命更有意义、更光明。
  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