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法习定的整体性---林钰堂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林钰堂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法习定的整体性---林钰堂

  一九九三年七月四日
  讲于马六甲密宗白教中心
  笔录:赖源文居士
  今天我选了“佛法习定的整体性”这个题目。我为什么想讲这个题目呢?因为,我们一般说要开始学佛,那当然大家说:“要读经啊,要听人开示啊”;那么很多人就鼓励你常常诵一部经啊,或者念佛啊,持一个咒啊,这样子。接著很快就有人说:“习定很重要,我们应该习定”。而且,现在习定的风气也很盛,甚至连修气功的,不管是佛法的或道教的,风气都很盛。但是,这样子做的时候,严格的检讨起来,其实我们的准备往往不够。当我们准备不够的时候,一时看不到有问题,长远了就会出问题;到那时候要改,有时就很难。所以,我要提醒说:怎么样才是“习定”应该有的准备,以及到什么时候来怎么做,才比较安全。
  我的题目虽然只讲“习定的整体性”,其实,佛法里面凡是实修的法门,差不多都与我要讲的有关。只要你要开始修什么法,那么我今天讲的差不多都可以用得上。你修的法虽不是习定,但是你需要注意它前面有些什么准备,还有,等一下我会讲到的原则,例如要表里一致,要警觉无常,都是有关的。所以,换句话讲,我们要讲的虽然是以“习定”为主,其实也可以说是-所有佛法修行的整体性。你要注意到这个,才能够得修法的好处,而不会走到错的地方去。
  我们现在就来讲:甚么是习定的整体性。它的问题在那里?就是说,我们刚学佛没多久,人家就说:“我们来学习打坐啊”。这样子有没有好处?当然有。因为你以前整天心里很乱,现在练习收心,定在一点,比起你以前不懂得这样修养自己,你当然会比较舒服。但是,这样一来就马上习定,会有什么问题呢?我就是遇到一些人,修得比较久的,每天早上一起来,他的功课就是马上去打坐了。打完坐,他就不想去上班了,可是又非去不可。慢慢的,你这里面的冲突就明显了,因为你原来内心的问题没有先解决掉。这种冲突就是所谓的“世间”跟“出世间”的冲突。你以前没有习定,这个心是乱的,所以这个冲突就好像打架打不清楚,你不知道跟谁在打。以前你没练习过,心力分散,所以毛病不大。现在,你练习过了,心力集中,有如变成拳王了,而你拳王又是在内心自己打自己,这以后出毛病就很危险。这就是因为不一致啊!
  这就好像那个修气功的,也是这个问题。这个人本身整个哲理或持戒那些的都还没调整好,他就开始修气功。这个身体本来已经因为这一辈子的私心纠缠,慢慢老化,有些地方气脉不通,有些气走的路线是错的。那未修气功以前气弱,不成问题;不会氾滥成灾。现在修了气功,气一强了,呵,糟糕了,出毛病了!有的修道家气功的,修到气只能上去,不能下来,整天觉得头部很胀;那怎么办?可见你得要真的去了解这些次第。
  佛法常说“闻、思、修”的次第;你要先去学啊!修行不是瞎摸瞎摸就可有结果的;你要先搞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佛法还说有“戒、定、慧”的次第。为甚么说是“戒、定、慧”?它是这个样子的,就是说,你现在要学佛,是想要终究得解脱,你要改原来这个人。那这个人你要知道说有身、语、意,就是你的心里,还有你外面的行为,这一些要一致啊!如果你外面的言行都还没有改,你在这个世间的生活里忙得一团糟,每天都应付不过来,又是纠缠一大堆,又有很多人间的恩怨,都还没有解,你又想处理心里很微细的问题,这是做不到的。因为,这就好像是在打一场混仗嘛!外面粗的你还没有解,又想解心里那个细的,有没有可能啊?这样盲修是在做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很多人因为没有这样想过,一开始学佛就急著学打坐。这样子,真的有得到东西吗?开始是觉得好,但是心里这些问题还是不能解决,到后来反倒糟了!
  所以,我们再来要讲的,就是佛法里面,它都有讲次第嘛。像释迦牟尼佛,他讲“八正道”。“八正道”开始是正见、正思维。“正见”:头一个你要学佛、菩萨教你的这些:世间无常,你不要那么执著;你要出离,你要放得下世间。放得下,你才没那么多烦恼。懂了佛、菩萨这些道理之后,要修“正思维”。只是听到佛的教导还不够,还要变成我们想事情是照佛法来想,这样才是正思维。就是心里面的那个根本的想法要改正过来。不像以前那么注意名利啊,注意一点点私人间的纠缠啊,恩怨啊,慢慢的这些要放得开。人生很短啊,不必这么无聊啊;利用这一点宝贵的时间,做一点有益自己也有益大家的事情。慢慢的心里有这样的觉悟,真诚地愿意这样改。
  接下来要修“正语”、“正业”、“正命”。“正语”就是说,你慢慢的就注意到,跟人家讲话,不要讲无聊的话;不要东家长,西家短;批评别人,没有好处啊!“正业”是什么?行为要守规距啊!若是去赌博、喝酒,等一下就出麻烦了。那你这些事情一惹上去,还谈得上修养自己吗?连应付都应付不了呢!言行上的一点一滴,从外面较粗的这些都要先收敛。“正命”是什么意思?就是维生的行业要挑一个有益自己也有益别人的。不要做那种,比方说去那里夹带一些海洛英,能够赚很多钱的,这是会害人的,不行啊!这一些都要照顾到。
  然后他就说到“正精勤”。你要改自己,需要很努力啊。不是说你今天去听一听佛法,礼拜天去听一听,初一、十五去拜一拜,其他的时候你又忘记了;这样子,你这个人改不过来。你真正有心要改自己,是要很努力的。每天一定到时候就做功课,慢慢靠这个有恒,慢慢靠自己有修养,慢慢的把自己改过来。这样子一系列修下来,到后面,才修“正念”、“正定”。真正照佛、菩萨讲的,习定都是在这么后面的事情。这样子讲,也不是说你已经开始习定的,就把它放弃吧!没有关系,你已经做了,你还是照旧习定。但是,你一定要了解到,你要真正安稳的修,这个整套的次第就一定要去考虑了。
  你也不可能说,每一样我都处理完了,我才习定。但是,如果你已经是在习定的人,一定要检讨自己:我的“正见”有没有?“正思维”、“正语”、“正业”,有没有做到?一点一滴去检讨,慢慢改。这样一来,你也不用放弃习定,而将来你才不会有问题。你要是真的拿经书来看,经里面讲那些很基本的修法,一讲到有关习定的修法,它都是说:习定的这个人,他已经了解到世间无常,他已经把世间一切都放下,然后才一个人跑到很安静的地方坐下来,开始在那里数息啊、修观啊。现在我们有多少人可以做到这样子?经书讲到修法的时候,都先讲这些。经书不是没有事做,随便写一段。古时候的人,文具、印刷都不便,很少写东西下来;一向都是很重要的才写。
  经书里假定修行者已经是对世间都看得破,能够以无常为基本观念-人命不知道甚么时候要休,没有甚么好留恋的-才来注意修行这件事。那我们现在呢?那些它认为基本的,我们却都没做到;有时候甚至连那些基本观念都没有,那要怎么办?所以,自己在基础方面要很加强!人家所以能够修得好,是因为他放得下。你现在说:习定最基本的问题是心太乱了。你想要靠习定来把心定下来。习定的第一步就是要专一嘛,使它能够在做事情时,没有甚么杂念来骚扰你,不会说,话讲著讲著,就忘记讲到那儿了!哎,我现在到底干甚么啊?或者,也不会说,在那里一坐,好像是专一一点的时候,就睡著了。那要免除这些问题啊,你就要先了解到,你一定先要真心愿意放掉那些烦恼。如果你心里还是喜欢惹这些世间的事情-啊,跟谁怎么样啦,谁对我怎么样啦,我要怎么样啦-你这些都不肯放的话,你有没有可能专心啊?不可能的嘛!不用说其他的,光是心里这些乱七八糟的,你都理不完了!所以要了解这些啊!
  我们再从陈上师讲的“学佛八次第”来看啊。第一步,一定先要有个资本。什么是你的资本啊?就是你的时间。他说“以无常钱”,你一了解无常,这个时间就变宝贵了。所以你得把时间抓成是你自己的时间。你今天说:“不行啊,我要上工去啊”,可是你一上工,你就把时间给了老板了。也不是说你不好去上工啊,只是说,你要怎样尽量把握你的时间啊。你以前觉得除了上班以外,还有应酬,还有什么、什么的,这些都很重要。你现在要从修行这一边来想-不行啊,如果这样下去的话,我完全都没有一秒钟的时间做我认为重要的事情。所以就要把世间的事,这个慢慢放,那个慢慢放,要这样开始收回时间。不可能叫一个人马上就改他的生活。但是,对无常的迅速、时间的宝贵,有了了解以后,你就可以检讨自己的生活。看在什么地方或时间上可以不必要的,例如一些反正做了也没有什么意思的事情,就要放了。
  如果你一下子放不来呢,你就要设法转移。怎么样转移呢?比方说做生日啊,生日做了也没什么意思啊!今天你做了我的,下次我又得跟你做,这样都只是在应酬嘛!大家要怎么转移啊?遇到生日我们大家去放生,就是把它跟佛法连上去呀!这样你虽然还是在做生日,但是,你这个心就不只是在私人间应酬-搞来搞去没什么意思嘛。你慢慢的就是借这些机会,来培养开阔的心,做一些好的事情。
  再来是“买出离土”了。这就是说你如果真的要深入修行佛法的话,就得出离世事,专门修行。你不要以为出离是太难的事-什么是你的?你反正迟早有一天总得要走啊,到了那一刻,你想不走也不行,总是有那么一天要完全出离啊!你现在就得练习啊,不然到那时候才要你放,忽然要放,太难过了嘛。你现在知道将来都得放,现在就好先练习这个也可以放,那个也可以放。你现在若已经放惯了,到时候要走,没有什么困难的。你现在这个也不能放,那个也不能放,到时一下子千万件全部要放,那一个人放得下?每一个人都苦得一塌糊涂啊。所以早一点了解终究得放下,现在也是需要学出离了!
  他是说:你要是真懂得时间的宝贵,而又肯出离呢,才是真的有一块修行的地,修行上面的东西才可能建设起来。你要是也没有时间,这等于一个人没有资本,也没有出离,这等于没有一块土地,那你要做什么?什么都做不来的。所以,你要修任何佛法,先要好好的自我检讨。这一方面有没有,没有的话,你做来做去,等于只是一种业余的嗜好。这种业余嗜好当然是比不良的嗜好要好多了,但是,怕的就是怕说你没有地基,很弱,经不起考验。到你危急时候,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可以支持你。但是,你要是先有这种了解的话,你就真的有可能一步一步改过来。
  那么,有了这些以后-用“无常钱”买了“出离土”,再来,你这块地要是没有一个篱笆围起来,谁都可以进来抢你的东西啊!你这儿修一阵子,等一下会有什么人来抢你啊?倒不一定是外面的人,也可能是你家贼难防-你自己要是不守戒的话,修了一点又坏掉了!所以说,要用戒律来作围墙。就是说,你要守戒啊!佛、菩萨教我们要做好事,不要做坏事。这些我们都守的话,现在修的才会有一个稳固的保障。而且,就这一点来讲,另一边的意义就是先在行为上要守规距,这样一来,世间的烦恼就会少了。你不乱去跟人家喝酒,不去做坏事,赌博什么的,世间烦恼就少了,才有时间改里面的。如果外边还要烦恼什么赌债还没有还,你怎么去调心?所以说,这个戒律墙是保护你修行啊!
  现在“无常”、“出离”、“守戒”都做好了,那才谈得上什么?我们最后是要得佛陀这个果的话,现在我们才有希望种下这个“种子”了。这个“种子”就是“菩提心”。“下菩提种”的意思就是要改掉这个只是为自己的私心,改成说:了解到大家一样,所以我们做什么事情,要设身处地替别人想一想。我们这样子做,在我们的立场来讲:你应该怎么样啊;你怎么可以这样子啊;我对你又怎么样啊,你应该对我怎么样。你要想一想说,在他那边也许只是没有想到啊!如果我们要这样子要求,人家也很难啊;就是说,能够替别人想,能够放松一点。你对别人松一点,他也好过,你也好过。当你要求别人的时候,你自己的心里也是嘀嘀咕咕的没个停;你也是受苦的人啊。对方也很难过啊,遇到你怎么样都不对,因为你心里有个要求,你期待他要什么样子啊。不合你理想,就是不对-这样没完没了的,两边都苦。要减少世间的苦,这一些要放得掉!所以基本上发这个菩提心,就是慢慢学习说,怎样把心推广来爱别人,慢慢从人推广到动物啊,甚至慢慢修久了,修到连幽冥的众生也可以看得到,那么推广你的爱心到他们去,这样子,叫做“下菩提种”。
  再来,要“浇大悲水”;就是说,你光是发了菩提心,也不去做什么事,它也不会再长大。你要怎么做啊?就是,你看到大家都有这些问题啊,你就一方面要努力修养自己,在佛法上进修;一方面等到自己修到可以感动别人,那么把佛法的好处,慢慢去劝化别人。如果还没修到能够劝化别人的时候,可以去做义工、去服务啊!到医院去服务,遇到人家临终去助念,做这些服务的事情。那么,慢慢的,从这种同体大悲的服务里面,你就会慢慢的成熟。菩提种子要长大起来,也要水浇灌;这个时候修习慈悲的服务就好像是给它浇水一样,使菩提心得到润泽。如果,你的发心只是一个观念,就像是一个干的种子,长不起来。你有实在的行为去服务别人,就好像得到了水,他就可能发芽成长了。你对别人也就自然地会很亲切。
  再来,这个时候才是“施定力肥”;就是说,这个人已经改变了他的行为,他不再以“自私”为出发点,而是以“服务”为出发点,有服务的人生观。在这样的情况下,而且已经是里外都一致了,真诚的从内心发出来的,不是只是希望说,要别人都说我是一个好佛教徒啊,或者希望人家都跟我是好朋友啊,没有存那些心去服务!只是说,我认为这是对的,所以,不管人家怎么想,我是真诚的在修、在服务。那么,这样子的时候,才是可以好好习定的时候了。因为这个时候,这个人就单纯了;单纯而且一致,而且有爱心。这个时候,外面的烦恼已经很少很轻了,那么你才有机会去处理内心微细的问题。
  习定是要处理心里很微细的,一个念头、一个念头这么细的地方,能不能没有杂念啊,能不能保持清明啊。这种很微细的地方到此时才是调理的时候。这个时候来调呢,又安稳、又得力!不然,以前很难嘛,外面的问题都还没有解决,你虽想处理内心的问题,往往还不能察觉它们的存在呢!你外面的烦恼都够多了,你怎么去处理这些问题?你现在外面没有烦恼了,人也一致了,这个时候来处理微细的内心问题,就很稳当。
  要是能够这样子做下去,慢慢地,再来就是“开智慧花”;就是说,你的智慧就会成熟;这种无我利他,忘我利他的智慧,慢慢就成熟。然后,将来时机到了,自然就“结佛陀果”。这时候,你就能证入“一切是无限的一体”;这种境界就自然到了。
  那么,以上讲的这些,不管你是从“戒定慧”,从“闻思修”,从“八正道”,或者从陈上师讲的“学佛八次第”来看,它们都告诉我们说,习定这件事情,须要有很多预备。所以大家习定是很好,但是要仔细的去检讨说,前面的这些预备步骤我们有没有照著做了。有了,你习定将来很安稳;没有呢,就要渐渐补足,也不是要你放弃习定。
  还有一点我可以顺便讲的,就是我常常说的“念佛”。念佛比较没有这么麻烦。为什么?它不是一下子就要你做到什么“一心不乱”-当然它最后还是要你做到一心不乱-可是我们开始修的时候,就好像只是说,试试看、试试看。就像开始学游泳的人,只是到河里玩玩水、玩玩水;那些小孩子每天玩水,久而久之,将来也会游泳也会潜水。就是说,它是渐进的;它没有说,一下子就要你把心定于一处。但是,它在不知不觉中,以养成一个新习惯取代旧习惯,慢慢就改过去。这样子比起我们坐在那里,想要一下子把心定下来,就好像马上要面对敌人决斗了,没有那么严重啊!这样子的,慢是比较慢,但是,比较安稳。它就比较没有说,马上就提到无常、出离这些事情。念佛这个方法方便的地方就是说,就是都不懂也没有关系啊!只要愿意试试以念佛来清心,如果上瘾了,慢慢你就自然会深入了。
  当然,念佛你真的要做得好,就像我刚才说过的,任何修行,如果你要真的做得很好,理想的是像习定的前行那样,也警觉无常,也出离世事,也持戒,也发菩提心,也修习服务,那当然是最好。但是,要是你还不知道这些的时候,比起来,念佛只是嘴上念一念、心中想一想。开始,你还没有那么深入嘛,但是,慢慢就进去了。习定怕的就是你一来就每天一个小时在那里说是要做什么的,偏偏你又做不到!而且,我们人很复杂啊,习定是说,开始时观一点啊,心定在一点啊,但是,你在一小时里面,其实可能有五十五分钟都是在胡思乱想啊!有时候,你也不能觉察已经在妄想了,这就更难了。你要是自己发现说,我的心又走歪了,要拉回来,有时候,已经十几分钟了才发觉也不一定啊。可见这是很不容易的。
  念佛当然也是可能念得乱七八糟的,因为杂念都是一直来嘛。杂念来了,我们要怎么办呢?我们规定自己每天要念一个数目-我至少念一千遍佛号啊;有杂念也是一千,没杂念也是一千,这样还有一点东西可以把握。至于习定,你说定在一点,又没有人看得到,你自己也不觉察是否离开那一点了,那怎么办呢?岂不是更难了。所以你做不到那个的时候,念佛这样慢慢来,还比较安稳一点。当然,真要念得好,和习定一样啊,都是要注意做到刚刚讲的这些次第!
  那么,习定还有什么重要的需要注意呢?这就是-我们佛法的习定跟其他宗教的习定是不一样的;怎么样不一样呢?话说回来,也有一样的地方。一样的地方就是说,我们的心要是只在世间的名利上、日常生活的烦恼上纠缠的话,那么,我们内心的清明就会被这些烦恼给遮蔽了。在这个情况下,一般所谓神通的那些事情,你就完全没有办法体会到,因为那些都是很微细的精神现象。所以,即使发生,你也不觉察,就这样蒙蒙懂懂过去了。但是,你如果习定,不管是依佛教或其他教的方法,你习定就慢慢练习收心,使它比较静下来。心静的时候,这一些比较微细的精神现象,你就能觉察了。所以,所谓神通开发,就是这个意思而已。就好像有很多收音机的频道,或者电视的频道,有些是比较微细的,有些是比较明显的。你本来心比较乱,就只能收那些世间的、很明显的信号。你现在调心、调心,渐渐变成一个比较精细的收音机了。那么,虽然是微细的讯息,也都收得到了。神通开发只是这个意思啊!在这一点上,佛法习定跟其他宗教的习定是一样的。
  佛法与其他宗教的习定在最根本的地方有甚么不一样呢?其他的宗教收到这些微细的讯息,就迷在那里了。他就是执著于:我又看到什么光了,我又有什么境界啦,那一个神又跟我讲什么了;这样就没有自由了。只有佛法是教导说,虽然这些神通我们都收得到,却不要迷滞在这里;你还是自由啊,你可以转别的台啊!就是说:教导我们真正彻底解脱的是佛法,因为它基本上从头到尾一直教我们不要有“我执”。学佛的目的是证入正等正觉,而正等正觉是本有的,并不需要向外寻求。我们不要去追求有什么神通,有什么境界,不要这样。这些东西是本有的,来了也好,没来也好;自然啊,自然自在。所以说,彻底解脱这一点,是佛法习定跟其他宗教习定在最后的结果上不同之处。
  佛法一开始就已经讲穿这一些;我们要是真的有这样的了解,那么修行的最后结果才会不一样。要是没有这种了解,只管盲修瞎练,等到稍有一点神通,就难免迷失在那里面啰。这种迷执,在某一个意义来讲,就像某一些人喜欢拥有漂亮的衣服,或者喜欢打扮自己的外貌,还是一种迷执而已,不能得解脱。这是根本哲理上的不同,所以佛法习定需要对基本原理有彻底的了解。关于这些基本原理、基本原则,我今天不再说明,因为昨天已经讲了,又有录音起来。你们如果没有听到的可以跟陈光辉居士要那个录音带,好好的去把原理原则搞清楚。
  再来,我们要了解,习定也有一些基本原则。习定的基本原则,头一个就是我们已经提到很多次的“一致”啊!习定的人要彻头彻尾一致。有些人习定久了,变成很矛盾:打坐的时候很舒服;等一下上工时间到了,心里不想去,又非去不可。这种矛盾需要克服啰。从佛法这边讲,那当然他的想法是说:人生无常啊,不晓得什么时候要走啊;一个人只有这么多力量,你要是说,等我上完工再来习定,你已经累坏了,修行的事还能做得好吗?不要自己骗自己。你真的想要把这个事做好,你世间的事是早晚要放。你以为说不必放吗?你将来总有一天要放。那你到将来已经老了,还能修吗?你还不一定有老年,要是中间就走呢?你要是等到老了,没有旺盛的精力才修,即使将来真的能修,也比不上年轻有精力好好修,可以得一个好一点的结果。而且,年轻就修的结果不只是个人得益;要是修得好,还可以帮助、指导别人修啊。要往这方面去考虑了,自己要作一个抉择。
  第一个原则就是“身心表里一致”;这一点很重要。你真正习定要习得好,而且佛法里凡是证量的东西都一定是建立在定功的基础上;就是说,你这个人一定要真诚的在做基础上面的修行,才会有后面的证德。证德的第一关就是要先得到定力。定其实是我们本有的能力。小孩子看一本他喜欢的漫画,一本小说,你叫他吃饭,他都不来呢。他很自然的在那里,这是我们的本能啊!现在是因为我们在世间久了,烦恼多了,心杂乱了,所以就失掉这个力量。那么,回复这种本能有什么困难呢?难的地方就是你没有看清楚,你放不下;你要是放得下,才有可能改好。所以第一点就要做到这个“一致”。
  此外习定还有什么原则呢?一个就是,身跟心是互相影向的。所以,习定也不是说我每天就坐在那里调心,不用注意身体的保健卫生;这是不对的。习定的一样要注意说,每天要有适当的运动。因为你不运动,身体等一下这里痛、那里痛,你能习定吗?呵,我都去游玩什么的,等到很累了,等没有事情做我才来习定;很累的时候习定能好吗?不可能嘛。身跟心是连在一起的,你要调心,你这个身也要调。
  第三个原则是什么?心跟气是一致的。因此习定的时候,有的为调心他就注意呼吸啊!为什么?因为,气调的时候,心容易细下来、静下来。心能够从烦恼解脱的时候,气也自然不会那么粗;气也会调匀、调细。所以,这些基本的要知道。
  这些基本的关系你都知道了,那么,习定的时候就容易自己观察,我那一边有问题了!你不要说,觉得很累,还勉强要习定;这是行不通的。你应该做的是,注意看自己每天的生活中,什么时候精神很好,身体很好,又没有人来吵,然后排定那个时候专心的来习定!要利用这种基本原则上的了解,来调理你的习定,才能做得很好。
  在〈佛法习定入门〉那一篇文章讲的其他事项,比较是细节了,不是今晚我想讲的。我主要就是提醒你这一点:习定有这种整体性,你要去了解它,并且照著做,那么,你以后才不会出毛病。习定是非常重要,这一点没有错,但是一定要这样各方面都注意到了,才会有好结果。讲就讲到这里;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提出来讨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