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寺听曲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寺听曲
  不知为什么,在深山古寺中聆听佛曲,与闹市所听,别有一番意境。我并不懂得欣赏佛曲的门径,只觉得与其他音乐隐约不同,似有一种独特的悠扬甚至是典雅。但如果只是随便在什么地方听几首录制的佛曲,它不过就是风格意义上的歌曲而已。俗尘,竟能使清静变了味。
  但深山古寺中即迥然有异。那次与同行上山,赶上寺里做法事,钟磬齐鸣,木鱼声声,烟雾缥缈之中,僧侣们吟唱起他们衣钵相传的佛曲,做起他们日复一日的功课。这正是晚鸟归林的时刻,夕阳斜照入寺院,显得祥和安宁。蓊蓊郁郁的山林,全在佛曲中享受升华。
  不止是我们入迷,于此伫足,陶醉了一般。也许走了大半天的路,是该找个地方歇歇脚了。曲调回荡、缭绕,穿透森森的树林,直向灰蒙蒙的上空盘旋……我的心一下清凉了许多,我什么都不愿多想,心平气和地守候着这一份安谧。
  丝竹处处有,而尘嚣往往埋没了它的纯音。山水与清音的奇妙结合,相得益彰,相互衬托出彼此的悠闲。似是喃嘛呢叭的高低组合,不加任何的修饰,也是沁人心脾,流连忘返的我,就这么入了定,飘飘然物我两忘。我顿悟了吗?
  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并不时时香火鼎盛。人们对“修身治国”与“明心见性”,对“治人”与“自治”,还是有谨慎的区分。但是文化终究是可以交融的,三教九流各有生存之道,存在于不同的空间或空间的某一位置,让心灵默默体会。这一种的“因果”,或许就是那一种的“仁义”;那一种的“逆来顺受”,或许就是这一种的“海阔天空”。
  难道佛教的时消时长,都是无奈的选择?王维、白居易在晚年,与佛结了缘,寻到了心安和平静,以此作为生命的归宿。他们真的累了。能帮助一个人从消极恢复平常,倒不失为它的麻醉用处。谁能达此超脱生死轮回的境界?而如果你竟然不识“摩诃般若波罗蜜”之类的真正含义,你是不足以对它评头品足的。
  佛经曰:“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又曰:“若欲觅真道,行正即是道。”我本不能免俗,只得下山而去。空留身后佛曲,依然在耳。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