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禅宗的省思
关于当代禅宗的省思
陈 兵
禅宗以最佳的中国化形式浓缩了印度佛学的精髓,适应了中国本土文化,自中唐以来,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和代表,并点化了中国本土儒道两家之学,催生出明末理学和宋元新道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太虚大师曾总结说:“‘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天台、华严等诸宗教理,皆从禅观行演出,而禅宗所传的顿悟禅,又为全体佛学之核心,为中国佛学之骨髓”,“唯中国佛学握得此佛学之核心,故释迦如来真止之佛学,现今唯在中国。”并预言:“中国佛教若能复兴,仍然在禅宗而不在密教与唯识。”这确是深观中国文化和中国佛学的总持智所见,发人深省。
禅宗立足大乘如来藏学,单刀直人,以“即心即佛”的理论及顿悟自心佛性而“见性成佛”,集中体现了释迦牟尼教法以如实知见的智慧自净其心而得现前解脱的要义,提供给世人一种“自知其心”、“自治其心”的简而灵妙的方便,给予整个人类文明以深刻的启迪。在当今时代,禅宗注重认识自性和心灵解脱的智慧,提供了一剂诊治人心弊病的灵丹妙药。
比起其它宗教和佛教其它宗派,禅宗具有得以应时契机而在现代社会弘传光人的诸多优势:首先,禅宗虽是佛教而超越宗教,正如精神病医学家贝诺瓦所说:“禅非宗教,而是一种为实践而成立的睿智,一种当代文明可用作范例,以摆脱焦虑而达到和谐平静生活的体系。”在心理学家看来,禅宗是一种快乐生活的艺术及高级的心理治疗方法。今天西方不少心理学家,便自称参禅,并将禅用于心理治疗。
其次,在佛教诸宗中,禅宗最具有应时契机而灵活变革的传统,禅本无定法,“无门为法门”,其核心内容——禅法,因人而设,不受固定的规范限制,尤其是随机施教的教学方法,讲究灵活机动,出人意料,最忌刻板一律、循规蹈矩。禅自成立以来,禅法即已经达摩禅、北宗禅、分灯禅、公案禅、默照禅等多次变化,当然完全有理由、有先例针对现代的时机进行创新。
第三,禅宗从“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中道不二智出发,打破了世俗生活与佛法出世间精神、在家与出家、工作与参禅等种种隔碍。六祖强调禅不在坐,唐宋禅师多在出坡劳动中参禅,并出过不少在红尘忙碌中悟道的帝王、宰官、文人,乃至形成苏东坡《楞伽经序》所谓“妇人孺子抵掌戏笑争谈禅悦”的局面。禅宗的这一特点,为紧张繁忙的现代人打开了得以参悟佛心、享受禅悦的方便之门。
禅宗还具有圆融、简捷、艺术化等传统。禅宗的这些特点,使它最能体现太虚大师所提倡的以“依人乘行直趋佛果”为核心的“人间佛教”精神,诚如已故禅学大德贾题韬居士所说:“人间佛教,唯禅宗为无上方便。”在近现代中国佛教由明清传统佛教向以“人间佛教’’为旗帜的现代佛教转型的进程中,禅宗表现得最为活跃,最富创新精神。甚至可以说,现代佛教的革新,主要表现为禅宗的革新。
在20世纪初以来的中国佛教复兴运动中,虚云、来果、月溪、袁焕仙等僧俗大德,以振兴禅宗、重振唐宋禅风为己任,使衰微已久的禅宗重现生机。当代禅宗沿着他们开辟的道路继续行进,并走向西方世界。今天禅宗丛林,多个由虚云老和尚的法嗣主持。由虚云、来果等所振兴的禅宗,从内容到形式,基本上是明清丛林禅的继承,所用禅法多属看话头一路,今天国内注重禅修的寺院神堂,如西安卧龙寺、云居山真如寺、扬州高曼寺、云门山大觉禅寺等,基本上仍然用传统的参话头方法参修,保持着虚云、来果制定的禅堂规矩。尽管殿宇禅堂多比20世纪中叶宏大庄严,规矩整肃,令人想见明清禅堂的盛况,但内涵似乎较20世纪中叶以前衰退,不能不使人兴“有禅无师”之慨叹。当然,这只是当代禅宗的一个方面。
表现出当代禅宗新气象的另一面,是根据人间佛教精神的发挥革新,此可谓禅宗之“现代化”。就此而言,当代禅宗可以说是盛况空前,生机勃勃。这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步“维摩精舍”之后尘,居士禅在台湾地区进一步发展,出现居士禅宗团体,颇有生气。二是其内容努力适应现代社会人心而现代化,这主要表现为三“化”:
1、生活化
针对明清丛林禅、山林禅脱离现实生活的弊端,当代禅率多发扬唐宋禅风,强调在世俗生活中修行参悟,努力将现实生活与禅修打成一片,具体开设出如何在生活中参修的法门。高扬人间佛教旗帜而绍继临济宗的佛光山,以佛法生活化为显著特色,开山近四十年来,将中国佛教推向世界,在全球五大洲已建立了一百多处道场。开山大师星云和尚善于针对现代人的生活和心理问题讲说佛法,讲解禅的智慧,他的《佛光菜根谈》语录集,将禅的智慧具体化为各种正确处理人生问题、过好生活的格言,影响颇大。继承虚云和尚法系的台湾圣严法师,提倡在生活中修行,撰有多本讲禅宗的书。
安祥禅教人不改变现实生活方式,只保持安祥的正受,安心地生活在责任义务里。虚云和尚弟子净慧法师更明确打出“生活禅”的旗帜,教人“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无我中求进取,在生活中透禅机,在保任中证解脱”;“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人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现禅的意境、禅的精神、禅的风采。”受中国人间佛教思想启发,在法国弘法的越南一行禅师,关注当代社会大家关心的诸多问题,关注世人心灵苦难的救济和心理疾病的治疗,表现出慈悲济世的菩萨情怀。
2、大众化
出于对明清丛林禅只是少数僧尼在山林禅堂中参修的冷清气氛之不满,当代禅宗力图将禅宗推向社会,让其大众化,令广大民众受益。为此,他们在宗旨之生活化、讲说之通俗化、修行之娱乐化等方面施设方便,尽量吸引社会人士参加禅修。当今海峡两岸的禅寺举办禅七,规模要比20世纪中叶以前大得多,台湾佛光山等举办的同修会,盛大者与会人数动辄逾万人。大陆净慧法师自1993年以来,在赵县柏林禅寺举办生活禅夏令营,主要吸引对禅有兴趣的知识青年参加,每届参加者皆达数百人,其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者占多数。现在举办这种禅七夏令营的寺院越来越多。一行禅师在法国梅村创设禅修中心传授禅,每年参加者达数万人。
禅宗大众化的另一表现,是讲解禅宗的通俗读物的流行,这种书目前有数十种,销路一般不错,读者远远超出了佛教徒的范围,它们起了普及禅宗知识的作用。
3、文艺化
禅宗本来有艺术化的传统,甚至被看作一种艺术,古代禅师们多以诗稿、禅画、禅意书法等表达悟境。当代禅宗特别注重发扬这一传统,通过文艺形式推广禅的智慧。星云和尚在台湾弘扬佛法,从组织佛教合唱队起步,此后一直重视用文艺形式弘法,“艺文化”被作为佛光山对佛教的贡献之一。安祥禅创建者耕云先生讲禅,颇具文学性,其《观潮随笔》等散文,文笔相当优美。“现代禅”教团也常用漫画、书法等形式宣传教义。柏林禅寺等举办禅七、夏令营,多插入文艺活动。一行禅师为世界著名的诗人、作家,在他用越南语、英语、法语所写的80多本书中,将禅的体验和禅法用优美的语言做了深入浅出的、极富诗意的表述,被译为30多种文字,畅销全球,其著作曾两度在欧美畅销书排行榜中列入前10名,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此外,针对明清传统禅宗的弊端,当代禅家还表现出以下四大特点:
1、藉教悟宗,注重教理
禅宗之禅,本出经教,初祖菩提达摩“藉教悟宗”,付四卷《楞伽》印心。后来一些宗门人士因凸显禅宗不立文字的特点,强调禅为“教外别传”,产生了脱离经教参禅的偏向,滋生出许多弊病。对此,唐南阳慧忠、五代永明延寿等大禅师早有纠正,强调不能离教盲参,纵然开悟及得宗师认可,亦须依教印证。明蒲益大师特别指出“教外别传即教内真传”,片面强调教外别传而脱离经教,有使禅宗变成“道外别传”的危险。现代太虚大师撰《曹溪禅之新击一节》等,运用唯识学解释禅悟境界和参究开悟的原理;当今禅宗人多注重经教,重视与禅宗相关的经教的研习讲说,引导学人走先开知见,后参修的大乘通途。赵州柏林禅寺经常举行教理学习、生活禅夏令营以讲解禅理为重要内容。
2、重视大乘伽行、菩萨行六度及人格的完善
针对明清传统禅宗一入门即教人只修参话头的弊端,当代禅宗大多重视三归、五戒等佛教通道,及发菩提心、六度、四摄等大乘菩萨行,作为参禅开悟的必要资粮加行。禅寺的禅修活动中,一般都有行三归、受持五戒等内容。安祥禅与现代禅,则对戒律做了新的解释,安祥禅只要求参修者遵守一条戒:“不可告人之事不想、不作。”以存诚、行正、尽责、感恩为学禅的四大基础。后来提出“契约”,要求同道做到“以俯仰无愧为人生取向,责任义务为生活内涵,诚挚纯洁,胸怀坦荡”,不为口腹之欲杀生、不贪渎、不窃盗、不逃税、不欺诈、永断邪淫等,基本上不出传统戒律五戒十善的范围,颇有融摄儒家伦理思想的意味。具体参修强调先发忏悔、实践八正道。现代禅规定在不违背法律、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教人先使自己成为具备理性、民主、人道、爱心的心理健康的现代人,锻炼气势磅礴的意志力,倾宇宙之力活在眼前一瞬。净慧法师倡导的生活禅,教导修行者须先具足正信,深信因果,具备广行布施、严持戒律、恭敬三宝、孝敬父母、读诵听学“五善”,尤其强调把大乘佛法利乐有情、庄严国土的宗旨完整地落实在生活和工作中,落实在做人的分分秒秒中,实现禅法的人格化。
3、禅法多样,方便多门
针对明清传统丛林禅禅法单一、大家只参“念佛是谁”话头的弊端,当代禅宗多以开放的心态,融摄诸宗,广辟人禅门径。台湾佛光山圆融南传、北传多种禅法,经常举行禅、净、密合修法会。中台禅寺多以修数息观人定为人门方便。安祥禅以“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秒秒安祥”为修行的秘诀及最高法门。现代禅主张止观双运,以修定为门径,以在定中思惟三法印、观察潜伏心态,出定后力行,修正不符合三法印、涅架的行为为法要,建立了十三级道次第。佛教正觉同修会发挥宋明以来的禅净双修之道,主张在修“无相念佛”的基础上,参看公案话头,再由禅师应机锤炼而得开悟。生活禅以修数息、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念佛观五停心观为人禅初门,称“五内善”,广收多种禅法以为方便,柏林禅寺每年举办念佛禅七,还曾举办过南传内观禅禅七,曾请密宗上师讲密法。一行禅师设有特殊的“步行禅”。
4、禅学研究空前繁荣
当代禅学研究的发达,是以前任何时代都无法相比的。研究在学术界、佛教界两界进行。学术界的禅学研究,自20世纪30年代由胡适等发轫,成为一时显学。80年代以来,大陆禅学研究成为佛教研究中的热门,参与者最多,硕果累累。台湾佛教界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重视佛学研究,出现了印顺法师的《中国禅宗史一从印度禅到中国禅》等高水平的成果。圣严法师创办的“中华佛学研究所”,对禅宗研究颇为重视。90年代以来,大陆佛教界也开始重视佛学研究,禅宗研究最为红火。赵县柏林禅寺成立河北禅学研究所,整理禅宗典籍,编写禅宗史,创办《禅》及《禅学研究》期刊,在国内外颇有影响。
当代禅宗研究,在对禅宗历史、思想、哲学、人物、典籍、宗派及禅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方面,成绩显著,其成果有助于帮助人们理性地认识禅宗,也起了在知识界扩大禅宗影响的作用。
总之,当代禅宗是多元化的,既保持了明清传统丛林禅风,继承了唐宋禅宗优良传统,又适应现代社会人心,努力探索禅宗现代化的途径,出现了现代禅、安祥禅、佛教正觉同修会等居士禅团体和新的禅法,再加上禅学研究的繁荣,使古老禅宗气象一新,作为东方传统文化的精髓,被社会人士广泛认识。强调生活化,提倡用禅的智慧点化现代生活、在生活中参修,注重尽责做人、完善人格,努力将佛法超越世间的精神与现代世俗生活打成一片,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及人间佛教的宗旨,具体化为现代人可行之道,是当代禅宗的生机所在。其探索、革新的精神颇为积极,其成效也相当可观,起码使许多人知晓了禅宗的智慧,树立了佛法的正见并用于指导现实生活,获得受用。
禅宗革新成功的关键,在于禅法。禅毕竟不是哲学、文艺,而是一种力图顿悟佛心的实践法门,其生命在于能使世人顿悟自性。开设出适合现代人根机、具可行性、能使人较快开悟见性的禅法,使参修者快速获得实益大概是禅宗振兴的关键所在。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