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天台宗>>正文内容

天台智吝大师所说的一心(或一念或一念)一非唯识中的阿赖耶识(二)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明了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天台智吝大师所说的一心(或一念或一念)一非唯识中的阿赖耶识(二)
  ——澄清陈坚毅授《论智凯)的“一念心”部分言论
  明了
  针对陈教授三点异见,以唯识基本思想、智者大师思想及观法三项作综合性解释。
  一、唯识基本思想解释智者大师之三忍心,非阿赖耶识:
  1、从阿赖耶识的定义来说:
  在(成唯识论)卷三对阿赖耶识设定了十种名称,论云:
  然第八识,虽诸有情皆悉成就,而随义别立种种名,谓或名(一)心,由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或名(二)阿陀那,执持种子及诸色根令不坏故:或名(三)所知依,能与染净所知诸法为依止故:或名(四)种子识,能偏任持世出世间诸种子故,此等诸名;,通一切位。或名㈤阿赖耶,摄藏一切杂染品法令不失故,我见爱等执藏以为自内我故,此名唯在异生、有学,非无学位不退菩萨有杂染法执藏故。或名(六)异熟识,能引生死善不善业异熟果故,此名唯在异生、二乘、诸菩萨位,非如来地犹有异熟无记法故。或名(七)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来地有,菩萨大乘及异生位,持有漏种可受熏习,未得善净第八识故。(《大正藏》册三十一,页二二下)。
  阿赖耶识玄奘三藏译为“藏”,谓此识能藏一切法。此“藏”义有三:能藏、所藏、执藏。不管能藏或所藏或执藏,重点乃在“藏”义。此与天台智者大师一念或一心之实修定义:系念数息,十息不乱,名为一念;或可无量息不杂异想,心想虽长,亦名一念。又阿赖耶八识唯在异生,有学,非无学位不退菩萨,若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之如来地,名无垢识。在天台一念或一心之理论定义:心佛众生三位之心互具是有相当大差异。
  2从大乘唯识家就众生之心识,类别八种,谓之八识来说:
  何谓八识?《入楞伽经》八刹那品)卷八这样说:所谓八识,何等为八?一者阿梨耶识、二者意(末那识)、三者意识、四者眼识、五者耳识、六者鼻识、七者舌识、八者身识。(《大正藏》册十六,页五五九中)。八识之功用可分四类:
  (1)眼等前五识:各能了别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此五识只是依单纯的感觉作用,直觉的写象外境。
  (2)第六意识:能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亘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广缘一切境,有比知、推测等作用。意识是八识中最猛利、敏捷,有自由自在力,迷悟、升沈之业,无一不由意识所作。
  (3)第七末那识:恒以阿赖耶识为对境,起实我、实法的执著,永无休止。
  山第八阿赖耶识:唐玄奘译为藏识,藏为含藏的意思,宇宙万有种子尽纳入此识,因此得名。藏有能藏、所藏、执藏等三义。
  此八识依三能变分,则阿赖耶识名为初能变,末那识名为第二能变,前六识名为第三能变。
  又此八识中,七、八二识行相极微细,乃小乘心识论者所不谈。中国摄论家以第八识为无覆无记之业果识。
  由以上八识内容可知前五识及七、八识无法执行天台所谓“观不思议境”任务,唯有第六意识才有能力有资格。此第六意识则是智者大师所说的“识阴”。陈教授引用谈虚法师《影尘回忆录》中说也证明此点。其说如下:
  本来天台宗用功,是观第六意识现前一念心,最初观的时
  候,不要怕起妄想,也不要心里著急,想去妄想。如果有妄想的话,可以去找妄想,观妄想,像抓贼一样,看看妄想究竟来从何处来,去从何处去。(页二三二。
  谈虚法师要行者以第六识现前一念心来观,来用功夫。
  二、智者大师对唯识及佛性二家思想的定位,判定一念或一心非佛性或非唯识心:
  1、智者大师对唯识之心意识三者关系,是“一而三,三而一”:
  唯识家把心指第八识,阿赖耶识,意指第七识,末那识,识指前六识或指意识。但智者大师认为心意识三者非对立的,亦非严格区分。他在诸论著中,所谓“心”,往往是众生当下之一念心而言,此一念心也可称之为“意”或“识”,如《摩诃止观》于观阴入界时,以识阴为心。论云:
  心是惑本,其义如是,若欲观察,须伐其根,如炙病得穴
  ,今当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置色等四阴,但观识阴。识阴者:心是也。(《大正藏》册四十六,页五二上)。又如《觉意三昧》论述“意之实际”,又称之为“心源”论云:
  夫行人欲度生死大海登涅盘彼岸者,必须了达妄惑之本,善知至道出要。妄惑之本,是即意之实际,至道出要,所谓反照心源。识之实际,即正佛性,反照心源即了因也。(《大正藏》册四十六,页六二一上)。此中心、意、识是共同的。
  智者大师对于心、意、识之看法,基本上,是从“觉”来掌握心意识三者之关系,如(摩诃止观丫在论述“非行非坐”之觉意三昧时所言:
  觉者,了知心中非有意,亦非不有意:心中非有识,亦非
  不有识。(了知)意中非有心,亦非不有心:意中非有识,亦非不有识。(了知)识中非有意,亦非不有意;识中非有心,亦非不有心。心、意、识非一,故立三名:非三,故说一性。若知名非名,则性亦非性。非名,故不三:非性,故不一。非三,故不散:非一,故不合。不合,故不空:不散,故不有。非有,故不常:非空,故不断。若不见常断,终不见一异。若观意者,则摄心识,一切法亦尔。若破意,无明则坏,余使皆去。故诸法虽多,但举意以明三昧。(《大正藏》册四十六,页一四下)。
  由上可知智者大师对心、意、识之使用有时是共同的,可谓“非三”,因为“非三”所以心意识同一性。亦可称“非一”,因为“非一”所以立心意识三名。若以“觉”来掌握:心意识“非一非异”才能泯除一异之偏见。
  由此证明陈教授“五阴”中的识阴就是阿赖耶识是对的,也是不对的,因为智者大师说心意识三者是“非一非三”,是“一而三,三而一”的关系。以上授引陈英善《慧思与智者心意识说之探讨》论文中之看法,发表于(《中华佛学学报》第十一期,页一五五—一八O)。
  之智者大师认为别敦观是但中“佛性”与圆教观“一念心
  ”有别:
  陈教授引用天台宗四十四代法裔静权大师在《天台宗纲要》一书中对天台智者大师化法四敦(藏教、通教、别教、圆教)的观心法门进行论述。我也引用其相同资料来谈比较妥当。藏敦与通教内容与本文内容无关,在此省略,仅别教与圆教而号口:
  别敦:观但中佛性,超出空、有二边,不住生死,不住涅盘。
  圆教:观一念心,具足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即空、即假、即中,更不前后,亦不一时,广大圆满,横竖自在。上根的人,正观这不思议境。(《中华佛学研究》第九期,页二二七)。
  如上所述别教是佛性论及大乘起信论之“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思想所采用的“但中”佛性观法。此“但中”陈教授也加注说:
  别敦所谓的“中”与圆教所谓的“中”是不同的,圆教所
  谓的“中”是空假中三谛圆融的“中”,即空即假即中,即假即空即中,即中即空即假,总之,“中”不离“空”,“中”就是“空”,“假”之中,外“空”、“假”便无“中”:而别教所谓的“中”则是“空”、“假”之外的“中”,是离“空”、“假”而存在的“中”,智韵将这样的“中”称为“但中”。其中“但”者,仅仅“只是的意思”,顾名思义,“但中”,就是指与“空”、“假”无关的,仅仅只是“中”而已。(《同上,页二三八—一三七)。
  陈教授也认为圆教的观法是一念心,具足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即空即假即中之一心三观。故得知别教内容是佛性论如来藏思想,天台宗后期区分为终别敦。唯识思想也在别教内,又名始别教。其观法在天台宗是次第三观,即是空、假、中三谛作次第观。而圆教是依《法华经》内容建立之百界千如,一念三千之十乘观法,两者下相混淆。所以一念心不是佛性论之如来藏心。
  (待续)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天台新貌
下一篇:天台智顗禅学体系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