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憨山大师的念佛禅思想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黄国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憨山大师的念佛禅思想
  黄国清
  壹、前言
  “念佛禅”一词并非新创的观念,现代的佛学辞典早巳将这个名词收入词条之中,《佛光大辞典》(念佛禅)词条下说:“指于坐禅之际兼行念佛的行法。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同一个词条说:“禅与念佛并行的行法。从字面意义上来看,都是指禅法和念佛两种修行方法的并行,但并未明言一念佛禅一是二一种”法门的合修,还是已经融合成“单一”的整体实践方法。太虚大师于民国三十二年在汉藏教理院讲“中国佛学”时,即用到了这个语词,他说:“此说念佛禅,为后来专门持名之念佛法门所从出,但其不同的,当时修念佛禅的人大都是注重禅定而念佛,所以他们的念佛也就成了修习禅定的法门了。此处的念佛禅指的是慧远、昙鸾、道绰等人的行法,所言的“禅”是为禅定(三昧);至于永明延寿以下,宋、元、明、清诸代,参禅和净业兼习的普遍情形,太虚大师则是用“禅净合修”或“禅净双修”的标题来概括。不同于太虚大师主要将念佛禅限定于持名念佛法门所从出的念佛禅观,宇井伯寿指称五祖弘忍门下的法持、智说门下系统、慧安门下系统和宣什等对禅法和念佛所做的结合,也是使用念佛禅这个名词。印顺法师亦为文探究了弘忍所传“东山法门”的“念佛禅”系统。忽滑谷快天指称末代云门宗长芦宗赜与曹洞宗真歇清了二人的禅法,以及明、清禅门诸师以佛名号作话头的参究法为念佛禅。杨白衣撰(清代之念佛禅)一文,重点在论述禅净一致的观点,认为念佛可至一心下乱而得念佛三昧,与禅的定慧无殊:或参禅与净土法门的无碍。
  若将时间往上推,“念佛禅”这个名词早在元代就已出现在中国祖师的撰述之中,普度《庐山莲宗宝监》卷二“摄心念佛三昧调息法门”说:“大集经贤护品云:求无上菩提者,应修念佛禅三昧。偈云:若人专念弥陀佛号,日无上深妙禅,至心想像念佛时,即是不生不灭法。《坐禅三昧经》云:菩萨坐禅不念一切,惟念一佛,即得三昧。检视隋代阁那崛多所译《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的经文,并没有“念佛禅”三字连用之情形,但在有关“见佛三昧”的一段偈颂中,确实有“唯此清净微妙禅”的颂文,普度的征引虽然改动了原来的经文,但不能说他的理解偏离《大集经》的意旨—念佛为一种禅修法门。只是《大集经,贤护分》的“念佛”偏向“观察思惟”义,《莲宗宝监》则在这一层意义之外,也有念诵阿弥陀佛名号可得深入禅定的唯心净土思想。
  上文所引的“念佛禅”一词,或意指念佛可达致禅定(三昧)之境,或为念佛与禅宗行法的相容,两者实有很大的差异,禅宗的“禅”不完全等于“禅定”。无论如何,“念佛禅”既已成为单一的概念,其中的“禅”与“念佛”实不应分立,否则“禅净双修”是更为恰当的修辞,因此本文言及“念佛禅”的地方,除了有特别标明者外,多指禅与念佛紧密结合之后的单一行法。我们在宋代以后的禅门中可以找到禅净合为一体的念佛禅思想,尤为独特的是持名念佛法门和看话禅的交融无间,憨山德清就是将这种念佛禅理论发挥得相当淋漓尽致的禅门祖师。在憨山大师身处的明末中国佛教大环境中,禅宗和净土宗特为盛行,禅门的参话头和净土宗的持名念佛,都是具主流地位的修行法门,二者可以并修是普遍为中国佛教徒所接受的观念,但两种行法能否融合成一个整体,可就见仁见智了。本文将从二个角度来思考憨山大师的念佛禅思想:首先,介绍憨山大师的唯心净土思想,这是禅和净土得以交融的重要沟通桥梁。其次,考察憨山大师结合持名念佛法门与看话禅的念佛禅思想,著眼点置于他对实践过程的理论叙述。
  贰、憨山大师的唯心净土思想
  鸠摩罗什所译的《维摩诘所说经》,给予中国佛教唯心净土思想的发展一股很大的推动力量,过去的祖师大德们论及唯心净土之时,就经常征引经中的“随其心净则佛上净”一句。以提倡“禅净双修”为佛教界所称颂的永明延寿禅师说明唯心净土的意义时,就引用了这一句话:
  问:唯心净土,周遍十方,何得
  托质莲台,寄形安养,而
  兴取舍之念,岂达无主之
  门?欣厌情生,何成平
  等?
  答:唯心净土誊,了心方主。《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三世一切诸佛,皆无所有,唯依自心。菩萨若能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极乐净佛土中。”故知识心方圭唯心净土,著境只堕所缘境中。既明因果无差,乃知心外无法。又平等之门、无生之旨,虽即仰教主信,其乃力量未定,观浅心浮,境强习重,须生佛国,以仗胜缘,忍力易成,速行菩萨道。起信论云:“……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主,住正定故。”……《十疑论》云:“智各炽然求生净土,达主体不可得,即真无圭,此谓心净故即佛土净。愚眷为支所缚,间生即作主解,闻无主即作无生解,不知生即无生,无生即生。
  永明禅师本于唯心净土之说,主张智者观佛的真如法身,所成就的往生净土是一种无生之生:死后生极乐国土的说法,是依佛愿力为“力量未充,观浅心浮,境强习重”的人权宜施设的实践方法。永明禅师身为禅门的一员,比较倾向唯心净土的观点,以为系念佛色身的方便法门是针对中下根机的学佛者,他在《宗镜录》中说:
  只为不信自心是佛,向外驰求。若中下根,权令观佛色身,系缘粗念,以外显内,渐悟自心。若是上机,只令观身实相,观佛亦然。
  这里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即使方便地让中下根机的人透过观想佛色身来修习念佛法,目的还是要让他们逐渐体悟自心是佛,净土的修行最终还是导向“识自本心,见自本性”的禅门实践。
  唯心净土的思想,在中国佛教圈中一直占据著重要的地位。稍早于憨山大师的莲池大师(云栖株宏)极力倡导净土法门,他所撰述的《阿弥陀经疏钞》 ,实以“唯心净土”为本,来涵摄念佛的事行,所谓:
  盖繇念空真空,生入无主,念佛即是念心,主彼不离主此,心、佛、众支一体,中流、两岸不居,故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疏钞进一步解说:
  正繇念佛至于一心,则念极而空,无念之念,谓之真念。又念体本空,念实无念,名真念也。主无生誊,达主体不可得,则生而不主,不主而生,是名以念佛心入无主忍,如后教起中辩。故知终日念佛,终日念心,炽然往主,寂然无往矣。
  念佛能念到一心不乱的极致,则知能念、所念和念体本来空寂,所以虽念佛而实无所念。又“生而无生”之旨,北魏的昙鸾已发此说, 前述五代永明延寿亦引《净土十疑论》而有相同的言论,莲池大师继续发扬这个精到的见解。除此之外,莲池大师在解释“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一句时,也做了调和净土和禅宗的努力:
  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意盖如是。是则禅宗、净土,殊途同归,以不离自心,即是佛故,即是禅故。彼执禅而谤净土,是谤自心也,是谤佛也,是自谤其禅也。亦弗思而已矣。
  此“唯心净土”、 “自性弥陀”之思想,乃是沟通禅与净土的中介,念佛既然是念自心,实相类于禅宗的参究自心。
  徐颂鹏研究憨山大师的生平与思想,当论及他的净土思想时,认为可以方便地分成两个层次来探讨:“首先,是较为现实与大众化的层次,以西方极乐世界为中心:其次,是较为唯心和习禅者的层次,以念佛作为公案参究的一种。 ”憨山大师向缁素二众—特别是在家居士—开示法语时,经常鼓励他们念佛求生西方净土,他指出念佛法门是特别为了适应末法众生妄想纷然而施设的易行道法门:
  以众主久沉妄想,离之实难,若即染想而变净想,是以毒攻毒,博换之法耳。故参究难悟,念佛易成。
  念佛是用净想来转换纷飞的染想,以达成心灵的净化。憨山大师提出持念佛名和观想念佛皆为往生净土的正行。持名念佛之法,在于以诵经和念佛名为每日的早晚定课,在二六时中也不断地持诵阿弥陀佛名号:
  其惨行之方,亦有节次,如当家功课之法,不必拘套,但以念佛为主。每日早起礼佛,即诵阿弥陀经一卷,或金刚经一卷,即持数珠,念阿弥陀佛名号,或二一、五千声,或一万声。完即对佛回向,发愿往主彼国。……于二六时中,单将一声阿弥陀佛横在胸中,念念不忘,心心不昧,把一切世事都不思想,但只将一句佛作自己命根,咬定牙朋,决不放舍,乃至饭食起居,行住坐卧,此一声佛时时现前。
  观想之法是观极乐国土的清净庄严,也观想自己身坐极乐世界的莲花办中,承受佛身所放射出的光明,并且得见弥陀佛和观音、势王两菩萨:
  更有一妙法,请为言之。其法就在念佛心中,时时默下观想,想目前主大莲华,不拘青黄赤白,状如车轮之大。观想华状分明,仍想自身坐在华中,须台之上,端然不动,想佛放光明来照其身。作此想时,不拘行住坐卧,亦不计岁月日时,只要观境分明,开眼合眼,了了不昧;乃至梦中,亦见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同在华中,如白日明见。若此华想成就,便是了支死之时t即也。直至临命终时,此华现前,自见己身坐莲华中,即有弥陀、观音、势至同来接引, 一念之顷,即得往支西方极乐世界,居禾退地,永不复来受支死之苦,此《贝修行一主了办之实效也。
  若念佛和观想之法能够成就,临命终时便会见到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两菩萨前来接引,在一个念头的极短时间内,即可在净土的莲花之中化生。净土的距离方位与其中景象的庄严殊胜,根据净土系的经论所说,是由佛陀金口说出的。憨山大师是深信大乘佛法的中国法师,他对净土经典的内容绝不感到怀疑,因此在面对初机的居士们,并不迟疑地示以念佛法门,让他们藉此求往生于弥陀净土。
  然而,憨山德清毕竟是一位修行功深的禅师,南禅宗的顿悟法门本是主张无念、无住、无相的,《六祖坛经》的净土是一种纯粹的“唯心净土”,因此,憨山大师在教导学佛者专心净业,念佛求生西方净土之余,亦不忘引进“唯心净土”的思想,以提升他们的修行层次。例如,在二不优婆塞结社念佛”这一篇开示文中,憨山大师顾虑到前来请示法语的十多位在家居士领悟不深,尚未达到学习“进修自度”工夫的阶段,所以教以念佛三昧的修行法门,让他们“专心净业,痛厌苦缘,归向极乐”,最后则说:
  然佛吝觉也,即众生之佛性,以迷之而为众主,悟之即名为佛。今所念之佛,即自性弥陀;所求净土,即唯心极祟。诸人荀能念念不忘,心心弥陀出现,步步极乐家乡,又何必达企于十万亿国之外,别有净土可归耶?所以道心净则土亦净,心秽则土亦秽。
  一切由心所生:心清净则国土亦清净,如果能够了达到这一点,净土就在当下的清净心中,不必向外驰求,所念的佛就是“自性弥陀”,所求的净土是“唯心净土”。念佛念到最后,不仅觉悟生死如梦,即使曾经一心追求过的净土也是如同幻梦的:
  是知一念信心,即开佛知见, 一切佛土,应念现前,故诸佛净土,皆从金刚心地建立。禅人果能了知此法门,从此向前,日用头头, 一切运为,明明了知,皆从自心流出,则法法皆为净土真因。更能将一声阿弥陀佛,念念不忘,心心不昧,念至动静无二,寤寐如一 ,则现前步步皆踏净土,宝地经行,即此身心,已坐莲华胎中。直至临命终时,才舍此身,即花开见佛,如从梦觉,始知生死如梦,净土如幻, 一念之间,永居不退。 真实存在的西方净土与唯心净土,两者之间存在著如何会通的难题。憨山大师将净土区分成三类:第一为常寂光净土,是诸佛菩萨和单传悟心的诸位禅门祖师所归,受用自性法乐的净土。其次是庄严实报上,是一切尘刹皆因清净心所现而成的净土。以上两类都属唯心净土的范畴。第三种是方便有余土,如念佛所欲往生的西方净土即属之,是华藏世界中真实存在的一个清净佛上,为中下根人念佛的归趣。如此,他以修行的不同体悟层次来加以会通,先是对初机学佛者教授往生西方净土的易行道法门,让他们油然生起念佛之心;随著领悟的加深,逐渐具有更高的解悟能力,便可施以唯心净土的教义。当念佛到一心不乱,了了分明,一切语默动静都与清净自心相应,此时形同身在净土,净土是否真实存在已不重要,甚至于了悟到“净土如幻”。
  在《六祖坛经》中,参禅与念佛法门是分流的,禅者虽有“心净则国土净”的唯心净土思想,但不接受念佛求生净土的说法。永明延寿曾经尝试调和禅与净土的矛盾,主张念佛求生净土是特为中下根机的修行者所施设的,根机较利的人则直接观佛的真如法身,了达唯心净土的深义。憨山大师所处的时代更是一个积极会通禅净的时代,对他而言,“唯心净土”的思想正是会通两者的重要础石。他在二不慧镜心禅人” 一文中指出:
  吾佛说法,以一心为宗,无论百千法门,无非了悟一心之行。其最要吝,为参禅、念佛而已。
  无论是参禅还是念佛,都是通向了悟一心的法门。憨山大师强调参禅和念佛,目的都在于了悟清净的自心,虽然两者的切入方式不同,但就本质而言,实不能说是异质的法门,同文中又说:
  若约唯心净土,则心净土净。故初参禅未悟之时,非念佛无以净其心,然心净即悟心也。菩萨既悟,不舍念佛,是则非念佛无以成正觉,安知诸祖不以念佛而悟心耶?若念佛念到一心不乱,烦恼消除,了明白心,即名为悟,如此则念佛即是参禅。若似菩萨,则是悟后不舍念佛,故从前诸祖,不舍净土,如此则念佛即是参禅,参禅乃生净土。此是古今未决之疑,此说破尽,而禅净分别之见,以此全消。
  面对当时有参禅者非难净土法门,将念佛视为较次等的行法(劣行),憨山大师不能同意这样的看法,指出菩萨和许多佛教祖师在悟后仍然不舍弃念佛,念佛行法绝对不能以劣行来看待。况且念佛念到一心不乱,由于烦恼的消除而见到清净的本心,这便是悟,参禅和念佛最后仍是相通的,念佛可以了悟自心,参禅可以身处净土。当然,此处沟通参禅与念佛的,当是“唯心净土”,非“方便有余上”。(待续)
  编者案:
  本文原载国立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论文集刊第五期(民国八十七年五月)
  摘自《圆光新志》42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