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弘扬佛教“农禅并重”的精神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姜程感 董召荣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弘扬佛教“农禅并重”的精神
  姜程感 董召荣
  一、引 言
  中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佛教占有重要地位,曾广泛深刻地影响和充实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积极落实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宗教活动开始全面恢复,佛教再次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共产党提出的改革开放和搞活经济的国策实施,佛教也随着这一历史任务而展现出新的风姿。20世纪80年代初,原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提出的一个思想(人间佛教积极进取的思想)、三大传统(农禅并重、学术研究、国际友好交流)成为佛教界的最强音。全国各地的佛教寺庙得到重修或新建,佛教的教育和人才培养也已经初见成果,佛教文化事业和学术研究活动蓬勃开展,中国佛教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一个新的黄金时期,也为中国佛教顺利地进入21世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多年过去了,人间佛教思想对于佛教界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充分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积极投身于佛教的恢复与振兴,投身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也毋庸讳言,关于人间佛教的表述与理论研究还不够完善,跟不上佛教形势的发展。各地佛教界在人间佛教的实践中难免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例如农禅并重在实践中抽掉了禅(修证)的内涵,光变成了农(经济活动)了。这个根本动摇了,国际友好交往与注重学术研究就纯粹成了世俗的活动。
  加上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影响,人们对人间佛教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看法,从而阻碍了人间佛教的进一步弘扬。
  二、“农禅并重”的历史及其
  对古代农业社会发展的贡献
  (一)“农禅并重”的历史形成
  按照印度佛教的传统,僧尼是属于不生产的消费阶层,经济生活全部依靠民众的布施,比丘以托钵乞食维生。在东晋时代,沙门“安置四宅、一切种植、斩伐草木、垦土掘地”的行为都是被禁止的。但是,托钵乞食的生活十分不安定,而依赖檀越布施也只能保持生活的最低水平并且具有很大的依附性。佛教传到中国,随着佛教的发展,僧尼人数增多,国家财政发生困难,再加上度僧泛滥,造成僧尼总体素质低下,大量的僧尼已经成为社会问题。所以,中国佛教的祖师大德便以戒律精神为基点,从大乘菩萨戒的无相戒出发,将修道贯穿于生产劳动,从而在理论上解决了农耕与修道坐禅的矛盾,摄戒归禅,制定符合中国社会特点的佛教制度,于是,僧尼便由不事生产变为重视生产劳动。随着禅宗的兴盛,祖师大德们开辟山林,创造了“农禅合一”的僧伽经济制度。到了唐代中期,各种生产劳动已是禅林常课,“农禅合一”成为稳定的制度。“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百丈禅师的名言,成为中国丛林的千古名训,从而使“农禅并重”作为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而得以确立。这标志着禅宗僧团在经济上的独立,摆脱了檀越依附制度的困惑。同时,随着禅宗的发展,中心寺院逐渐转移到深山和偏僻地区,随着施主供养的减少,寺院经济已经人不敷出,再加上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影响,僧团自己从事生产劳动,也是势所必然的事情。
  (二)“农禅并重”对古代农业社会发展的贡献
  中国以农立国,农业不但是国家主要经济来源,人民也从农业中培养出刻苦、耐劳、勤俭的精神,这种精神与佛教惜福爱物、精进忍耐的观念十分相契。尤其禅宗僧侣,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树立修行生活的榜样,在许多大师躬行履践下,客观上为当时整个农产事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进步作出了不朽贡献。
  (1)对农业的贡献:如唐代普愿禅师在池阳南泉山谷伐木建庵,蓑笠饭牛,开垦荒野,辟为良田,达三十年之久;唐代佛日普光禅师,发动僧信劝募,购海埔地一千多亩,披荆斩棘,建筑岸堤,命名为广利庄,年收入千斛之多。又如:隋代智顗大师在浙江天台山创建国清寺等十二座道场、北魏佛陀禅师于河南嵩山营构少林寺、东晋慧远大师于江西庐山辟建东林寺、清朝宗仰上人于南京摄山重建栖霞寺以及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等。山林蕴育佛教的发展,而寺院道场的清净庄严,也为国家社会带来丰富的观光资源和财富。还如:宋朝维溪法师曾在福州长乐县绵亭洋以九年的时间截十二脉小溪,筑堤801丈,灌溉农田四十顷。元佑四年,灵德县赤鉴湖,由里人林圭和灵泉寺养誉法师修建三十丈长的泅洲桥,筑宽二丈之堤两里,可灌溉农田三百多顷。诸如此类建设工程,对农业的推展及造福乡粹实是功不可没。
  (2)社会慈善事业:为解决天灾人祸的饥荒年时农民的生活问题,历经北周废佛法难的僧官沙门统昙曜,奏请北魏文成帝在州镇设立“僧只户”制度。所谓僧只户是:每逢岁丰,由人民缴纳僧曹公署(管辖寺院的总机关,如同现今的佛教会)六十石的谷子,以备饥荒时赈灾之用,缴交谷子的民户就称“僧只户”,其所缴交的谷子则称为“僧只栗”。这些僧只栗储存下来,若遇荒歉之年,则无条件赈放饥民以应急用,待丰年时再归还,平时则加以活用,作为融通农民经济的基金。这是为救助农民而设立的福利制度,类似隋、唐、宋时义仓、常平仓、青苗法及现代农会、合作社的性质。在当时甚受欢迎,是佛教辅助国家的一种社会慈善事业,对于济助当时农业的发展有相当大的贡献。
  (3)佛教因果观念的教化:僧侣的主要事业仍是弘法利生,因此在与农民往来的同时,佛教教义也在无形中传播开来。其中情福爱物、福田及种子的思想,与农作物的春耕秋收的因果道理相同,因此,教义传播对农民因果道德观念的建设影响最大。农村生活一向困苦,农民对于佛教“生怕踩痛大地”的慈悲爱物观念及“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的感恩情福教义特别能接受,这对于农民心灵及整个农村的精神生活品质的提升有实质的助益。
  干百年来,佛教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社会扎下深厚的基础,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都应归功于佛教对人世间的长期奉献。只有这样,佛教才能够在中国社会取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三、当今佛教界在“农禅并重”
  方面的发展及其困境
  (一)当今佛教界在“农禅并重”方面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原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提出“人间佛教”。即是以人生为本或以人为中心,其核心是“一个思想”、“三个传统”。“一个思想”即“人间佛教积极进取的思想”,佛教要顺应时代,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三个传统”即是要继承和发扬佛教的农禅并重、学术研究、国际友好交流的优良传统。以农禅并重做到修行与劳动并重,维持经济独立,达到自给自养;以学术研究做到发扬佛教真理;建立正信,履行正道,弘法利生;以国际友好交流维护世界和平,消灭战争,净化世间。全国各地寺庙坚持“一个思想”、“三个传统”的原则,在农禅并重的继承和发扬上做出了诸多贡献:
  江西省去居山真如寺禅农并重,四周稻田均为寺僧自耕自食,1998年抗洪救灾时还捐赠过十万斤谷米。浙江省天台山国清寺现有山林3280亩左右,高明寺200亩左右,方广寺365亩左右。
  上海玉佛寺为信众服务的素斋部、法物流通处和上客堂等的收入(包括外汇收入),约占全寺总收入的三分之二左右。
  福建省闽侯县崇圣寺重视绿化和提高寺院文化品味,先后植树三千亩,现已成林;种毛竹二千多株,现已发展到二三万株;近年还培植了梅花近万株,牡丹二千多株,并举行了牡丹花展以及书画艺术展。
  湖南省南岳衡山的各大寺庙,积极投入旅游事业。他们在祝圣寺办起了素席馆,在上封寺办起了招待所,在广济寺办起了茶园,在南台寺开办了佛经流通处,为广大的游客提供吃、住、游、购服务,每年不但养活了几百名僧人,而且还有节余进行慈善救助活动。
  福建省莆田市广化寺要求僧人农禅并重,寺后有100多亩山林,种上了果树、香蕉等,至今保持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
  福州象峰崇福寺办制香组、缝纫组及骨灰寄存等,服务社会善信,成为四方尼众所向往的修学胜地。
  (二)当今佛教界在“农禅并重”上的困境
  现代社会快速变迁之后,佛教如何迁就人世价值,而不会损害到出世价值的目标?出家僧团对社会事务的涉入,应如何定位?人间佛教在全球华人世界中已成为主流思维;但在实践上是否有所误解与偏离?眼下,由于科技的飞跃发展,物质方面的鼓励占有、享用,可谓风靡整个“地球村”。在大陆,“人间佛教这一口号被很多搞世俗化的僧侣及社会上很多人曲解,阉割了修证成佛的终极目标”。于是,农禅并重抽掉了禅(修证)的内涵,光变成了农(经济活动)了。这个根本动摇了,国际友好交往与注重学术研究就纯粹成了世俗的活动。因此有识之士呼吁强调佛法与世间不共的地方,即是佛教独特的修证精神,以及由此所开发的独特智慧。
  四、21世纪“农禅并重”的继承和发扬
  “农禅并重”是我国古代大德高僧经过几百年的探索与实践而建立起来的丛林风规,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农”即是指有益于社会的生产和服务性劳动,“禅”可以扩大于整个佛法的修学,以适应禅宗以外各宗的需要。佛教徒要发扬百丈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在做好佛教修学的同时,积极参加弘法利生和一切社会服务事业的实践。这样做是“净佛世界,成就众生”的需要,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体现。
  因此,宗教与社会相适应,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对宗教的要求,也是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宗教在我国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的必由之路。佛教在继承“农禅并重”优良传统的前提下,大力开展佛教农业建设,是走建设人间佛教道路的重要手段。
  (一)佛教农业的概念
  所谓佛教农业是指以寺院(或佛教协会)为基本单位,在坚持“人间佛教”的一种思想(人间佛教积极进取的思想)、三个传统(农禅并重、注重学术研究、国际友好交流)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农禅并重”在寺院经济中的指导性作用,以贴近自然的农业生产为主要方式,将佛教独特的修证精神融入其中,积极开展对社会有益并获得合理价值的农业劳动。
  (二)佛教农业类型及创建模式
  寺院是僧人修学、住持、弘扬佛法的道场,是保存、发扬佛教文化的场所,是僧人从事服务社会、造福人类活动的基地,具体在佛教农业建设上,可采取两大类型六种具体的创建模式。
  1、庄严国土型
  庄严国土型,重在强调利用自然的、生态的、环保的农业生产优势,不断绿化、美化、净化寺院环境,创造美好的人间净土。包括传统农业模式,自然生态模式,环保模式。
  第一,传统农业模式
  主要表现为村庙。村庙一般位于村落的中心地带,据调查,村庙是一个多种文化的综合体,村庄是原始农业文明的产物。而佛教僧侣,参与村舍的管理,指导人民的生活。僧侣和佛庙是村庄社会活动的中心,除了传播佛法之外,僧侣也参加世俗的活动,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第二,自然生态模式
  “天下名山僧占多”,佛寺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自然山川与建筑、绿化的景观以及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将审美活动引申到哲学高度,引导人们进入禅境。作为游人、香客,从佛寺的一草一木、一经一偈都可体会到常住的良苦用心,他们正是通过此种亲切的感受来认识佛教。佛寺自然景观是其形式,佛教的信仰、教化则是其基础。
  第三,环保模式
  基于佛陀所说的“有情无情,同圆种智”的理念,佛教主张在环境尚未被破坏之前,就应该进行互利共生的措施。亦即从事环保不是为了争取生存空间,而是希望拥有平衡的自然生态。现代的佛教界,也因应时代的变化,而有种种实际的环保运动与措施。
  2、弘法利生型
  弘法利生型,重在强调佛教中慈悲的、济世的、利众的人文思想,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改善环境,提升农产品的文化品位,从而在作务之中净化世道人心。包括产业化模式、素食文化模式、扶贫救困模式。
  第一,产业化模式
  佛教禅寺多在高山丛林,禅僧务农,大都植树造林,种地栽茶。制茶饮茶,相沿成习。许多名茶,最初皆出于禅僧之手。如佛茶、铁观音,即禅僧所命名。其于茶之种植、采撷、焙制、煎泡、晶酌,多有创造。中国佛教不仅开创了自身特有的禅文化,而且成熟了中国本有的茶文化,且使茶禅融为一体而成为中国的茶禅文化。目前僧俗两界都在大力开发佛茶发展佛茶经济,进行产业化开发,取得了显著社会、经济效益。台湾的有机农业近年来稳定增长,一个重要因素,是由佛教福智事业成立的慈心有机农业发展基金会,一方面辅导生产者从事有机农业经营,一方面也成立里仁公司进行产品之销售,可说同时兼重生产与消费,建立生产者与消费者间交易信任的桥梁,这也是另一种重要的组织经营形态。
  第二,素食文化模式
  众所周知,佛教是讲慈悲戒杀生的,但在传人我国初期,僧人还允许吃三净肉。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梁武帝笃信佛教,严禁僧人食一切荤,从此全国成千上万的佛寺一律素食,可以说正是出于对素食的提倡,才使中华素食体系得以形成并大放异彩。两千多年来,它一直以田园生活的清新气息和佛道两教的浓郁色彩,活跃在名山古刹的斋堂和南北都会的素菜馆中,深受中外僧、俗人士的喜爱。
  第三,扶贫救困模式
  僧团要在社会上立稳脚跟,除了内部的建设,还当谨记六祖名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党,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本着济世利人的大乘精神,深入社会,调查民情,切实做好扶贫救困的工作。一座寺院,地处一村、一镇、一路、一区之中,就可为这一村、一镇、一路、一区的老百姓做些有益的福利事业。只有密切联系民众,服务世人,才能博得社会大众的认可。僧团之兴,必自此始。
  总之,“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是千真万确的至理名言,任何一个集团的兴衰继绝,其关键的因素还在人为。因此,值此政治开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稳定的有利时机,出家人中的有识之士应当勇发大愿,同心同德,携手并进,为开拓僧团的新局面、为展现佛教的新气象而踏实地做事。
  五、结 论
  (一)“农禅并重”优良传统是寺院经济发展的根源,新的时期应该继承和发扬。
  (二)佛教农业是发扬“农禅并重”优良传统,走“人间佛教”道路的重要手段。
  (三)佛教农业创建模式为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供了具体途径。
  二十一世纪,佛教界在“人间佛教”旗帜下所实践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大力发展佛教农业建设,夯实“农禅并重”墓础,这是佛教寺院经济得以良性发展的实现方式,是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具体体现。
  (姜程感工作单位为安徽省九华山风景区,董召荣工作单位为安徽农业大学农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星桥:《“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研讨会”在上海隆重举行》,《法音》2000年第10期,第11—12页。
  2、默雷:《佛教寺院经济扫描》,《法音》,1996年第9期,第24页。
  3、圣凯:《论中国佛教对生产作务态度的转变》,《法音》,2000年第8期,第24页。
  4、http://www.edud.net/teach/renbudd/teach—renbudd—20020311—37.html.
  5、惟贤:《玄奘精神与人间佛教》,《法音》,2000年第1期,第12页。
  6、http://www.uzl.com/ttfzsyjj.html.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