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三论宗>>正文内容

中观学派祖师的传承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玉如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观学派祖师的传承
  李玉如
  印度佛教中观学派的历史,可分为初、中、后三个时期,初期以中观学说的建立为主,中期因注释各家在解说空性上的方法不同而造成分裂,分裂为以佛护为首的归谬论证派,与以清辨为首的自立论证派。佛护之后有月称,月称之后有寂天,此派学说被大量传入西藏,成为西藏佛教教学的正统。后期则指瑜伽与中观融合的时期。以下就针对各期代表人物的生平、重要著作、思想作一简述:
  一、初期中观学派代表人物(约二至五世纪)
  【龙树菩萨】
  龙树是公元二~三世纪南印度人,按鸠摩罗什所译的《龙树菩萨传》中所述,出生于南印度,精通婆罗门教义,年轻时曾依恃过人才华而驰名,天文地理与诸法术无一不通晓,与友人以隐身术入侵王宫侵扰,后友人惨遭乱刀斩毙,龙树侥幸逃过,而认识到贪欲是痛苦祸患的根源,至有部出家受戒,九十日就通晓有部的教学。后因大龙菩萨接引而至龙宫习得大乘妙法,从此大弘大乘佛法,摧伏诸外道。龙树是印度佛教中观学说的开创者,吸收综合了初期大乘佛教经典相关理论,对佛教「空」的观念建立出完整的论述,有「千部论主」之称,其著作被鸠摩罗什完整介绍到中国,「缘起性空」的思想是大乘佛教的基础,也是中国佛教各宗派的基础,只是在运用上各有不同,故被誉为中国「八宗共祖」。
  龙树的主要贡献在于组织整理了初期大乘学说体系,具体成就有四:(一)著作《中论》《十二门论》《七十空性论》等,成立般若经性空思想的理论基础。(二)随此理论基础,成立了中观学说的论证法,如《回诤论》《广破论》。(三)注释大乘经典以阐明大乘佛教的思想教义,如《大智度论》注释《大般若经》,《十住毗婆沙论》注释《华严十住经》。(四)宣扬大乘菩萨的实践与佛教的政治、社会观,如在《菩提资粮论颂》中的六度资粮行,在《宝行王正论》《劝诫王颂》的社会与政治观。
  【提婆】
  提婆生于公元二~三世纪,是南印度狮子国(斯里兰卡)人。初见龙树时,龙树令一弟子以盛满一钵水置放其前,提婆一言不发而将一枚针投入水中,在无言妙辩中,成为龙树门下最杰出的弟子,继承龙树中观思想并深入发展大乘学说。其破斥原则与方法比龙树更彻底,提婆以智慧机辩遍游印度各地摧伏外道,后招致外道嫉杀为教殉难,生前留有一偈:「诸法本空,无我我所,无有能害,亦无受者。」传说提婆的著述很多,却少流传下来。所著《十二门论》是《中论》的纲要书。《百论》以大乘佛教的空、无我等义理,破斥数论、胜论等外道的执见。
  【罗侯罗跋陀罗】
  罗侯罗跋陀罗是提婆的弟子,罗侯罗跋陀罗著作虽不多,但对以后佛学思想的发展仍具影响。以《赞般若偈》二十一颂统合佛、般若、涅盘,认为「三者一相,其实无异。」后来《大涅盘经》发展了此思想,说涅盘是总相,其内容有三德:法身、解脱、般若。梵本《法华略颂》注释《中论》「八不」颂。
  【青目】
  青目是四世纪时印度人,为注释龙树《中论》的论师。由于鸠摩罗什把「中论」与青目的注释本一起翻译为汉文,因而青目在中国与日本一向为人所熟知。
  二、中期中观学派代表人物(约五至七世纪)
  青目以后,中观学的系统不明。到了瑜伽行派大盛时期,通达无着、世亲与龙树系统的安慧等人也注释了中论,护法也注释了提婆的广百论,直到佛护与清辨注释中论之后,由于论证方法的不同而分裂,清辨与护法之间有更多的空有之争,中观学派才再度兴起。
  【佛护】
  佛护出生于南方坦婆罗国,是《中论》八大注释家之一,被尊为「长老佛护」,在印度中观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佛护的《根本中论注》是注释龙树《中论》的著作,他认为龙树虽阐明了「诸法性空」的理论基础,但却未提出论证的过程,故提出就「敌论随言出过」的间接论证的方式,从敌论成立命题的本身去指出它的过错,而自己不提出正面的主张,故此系统称之为「中观应成派」(具缘派)。
  【清辨】
  清辨是六世纪时中观依自起派(又称自续派、自立论证派)的创始者。清辨继承佛护思想又反对佛护说,认为佛护提出的论证方法有很大的问题,应采正面地去证成一个命题才对。主要著作有:《般若灯论》注释《中论》,《中观心论颂》(又名《思择焰论》)是对《中观》作一通论,《大乘掌珍论》是《中观心论颂》的提要。
  【月称】
  月称是公元七世纪人,继承佛护中观具缘派的宗风,兼习诸怛特罗秘术。主持那烂陀大学时着《四百论注》与《中论注》(别名《明句论》,是后人研究龙树中论思想的重要著作,在西藏佛教教学上是极为重要的一本着作。)及《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注》。此外又撰述《入中论》一书与注解,一度与瑜伽行派月官发生论诤,面对清辨的驳斥其师说而辩护。
  三、后期中观学派代表人物(约八至十一世纪)
  事实上,中观学派对世俗世界一直没有积极的说明,在瑜伽行派学说大盛时期,中观学派内也不免受到影响,寂护把唯识说引入中观学说系统中,开创瑜伽行中观学派,莲华戒、狮子贤都是此系统的人,对藏传佛教有重大的影响。
  【寂护】
  寂护是那烂陀大学著名的佛教学者,约在公元七六三年,应西藏乞粟双提赞王之请,与莲华生、迦摩罗什罗同至西藏弘传真言密教,建立桑耶寺,招请有部十二僧人与莲华生上师共同弘法,又称静命大师。其学说不仅继承清辨的自立论证派系统,同时也深受瑜伽行派法称的认识论及论理学的影响,将唯识说导入中观教义之中,发展成瑜伽行中观派的思想。在《中观庄严论》提出中观无自性,认为从唯心无境出发,才能理解到法无我(即无自性),以《摄真实论》驳斥佛教以外各派所说的真实。
  【莲华戒】
  莲华戒(公元七四O至七九九年左右)属于瑜伽行中观派,为寂护的弟子。曾与中国禅僧摩诃衍论战于宫廷获胜,此即西藏佛教史上著名的「拉萨论争」。莲华戒重要著作有《修道次第论》三篇(又译为《广释菩提心论》《修习次第》),《中观明》《真实明》《一切法无自性成就》《般若波罗蜜多七百颂广注》《金刚般若广注》等。
  【师子贤】
  师子贤是寂护弟子,又向遍照贤学习瑜伽行派弥勒所著的《现观庄严论》,以中观思想弘扬《现观庄严论》,又以此论通释《小品般若》。师子贤非但与寂护、莲华戒一样融合瑜伽、中观思想,而且用般若加以融通。(李玉如/辑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