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建省的佛教概况
中国福建省的佛教概况
日本田川市宝光寺住持: 大岛龙玄 作 定源 译
正在复兴的中国佛教
据说中国福建省是高僧辈出的地方。今年三月,我和在福建省出生的、现于日本大谷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慧光法师一起,对福建寺院、尤其是僧伽教育机构,即——以推动整个中国佛教的佛学院为中心做了参访。现就我所了解的福建佛教概况,以及中国佛教的某些现状,作一思考。
首先,访问了福建省莆田广化寺福建佛学院,该院是由对现代中国佛教的复兴做出巨大贡献的、素有“持戒念佛者“之称的圆拙法师(1999—1997),于一九八三年创办,因其规矩精严,而被评为“全国三大模范丛林”之一。
现任院长学诚法师,他出生于一九六六年,三十四岁。他既是广化寺住持,又是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并兼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在一九九七年他以中国佛教代表团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在京都奈良举行的日、中、韩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
现在,象学诚法师这样,年龄介于三十岁至四十岁之间、既是全国重点寺院的住持又是佛教协会的骨干的年轻僧人很多。他们几乎都是毕业于“文革”后创办的佛教最高学府、即培养精英机构的——中国佛学院,同行的慧光法师也是该院的毕业生。
“文革”前后,由于僧侣出家被禁止,所以当前四十岁到七十岁左右的中国僧人也就非常稀少。因而,支撑现代中国佛教的,是一些忍受“文革”打击的八十岁以上僧人和在“文革”后出家的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年青僧人。
在年青一代僧人中,人们对学诚法师尤其对他的将来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他毫不矜夸现有的地位,让人觉得,他具有超然智慧的同时,更具有大家所仰慕的高尚的品质。
福建佛学院是以学修一体化,培养能适应传统丛林生活的僧侣为教育方针。
入学人员,必须是十八至三十岁之间的青年僧人,有一年寺院生活经历者,经考试合格,方可录取。培训班两年,预科两年,并设有专科,授课科目除了佛学,还涉及政治、哲学、历史。至今已毕业六百多名学僧,其中有三十多名到北京中国佛学院进修,近六十名分别在英国、澳大利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留学,现有学僧一百三十名,讲师约二十名。
和年青僧人谈话是很有趣的,他们从日本佛教的教义乃至宗派现状,都毫不隐讳地提出一系列的具体问题,诸如“日本僧人有百分之多少是娶妻的”,“日本寺院的经济来源是什么”等。对此,只好多次求教于这次应邀与我同行的铃木法师(静冈县·千光寺住持),对中国僧人而言,禁肉食和不娶妻是最低的要求,然而,日本僧侣却把肉食取妻视为理所当然。为此他感到莫大的惊讶。
我强烈地感到,支持今后中国佛教的将是这些真诚地对知识抱有强烈好奇的僧人,他们那引人注目的风采便可证明中国佛教确实正在复兴了。另外,事实上我们日本僧人对中国佛教的现状几乎是不了解的,同样他们对日本佛教的现状也缺乏认识。
辈出名僧的地方
目前,中国汉地僧尼总数,据不确切统计,约有八万人左右,其中福建僧侣就有一万二千人,约占全国僧侣总数的百分之二十。据说在全国有三干僧侣是福建出生的。在中国十二亿人口,福建约有三千三百万人,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三。
全省寺院共有四千一百八十五所,正式登记的有二千一百三十三所。经国务院认定的全国—百四十—所重点寺院中,福建省就占有十四所。
此中,黄檗山万福寺,因其是传入日本的黄檗宗隐元禅师所住的地方,而为日本人所熟知。此外,作为丛林还有被评为,全国三大模范丛林”之一的广化寺,享有农禅一致的传统、推行戒律研究的宁德支提寺、云门宗祖师文偃禅师开创的禅宗祖庭雪峰崇圣寺,具有“福建首刹”之称并藏有许多经板的鼓山涌泉寺,代表福建省南部名刹建筑规模极其宏伟的厦门南普陀寺等。其中,鼓山涌泉寺和厦门南普陀寺平时游客很多,一到周末来寺院观光者更是络绎不绝。
福建佛教向来是以佛学院充实的,省内最高的教育机构是莆田广化寺福建佛学院和厦门南普陀闽南佛学院。在中国,北京中国佛学院是属高级佛院,在全国各地开设的中级佛学院中,福建佛学院和闽南佛学院是属地方代表性佛学院。
闽南佛学院创办于一九二五年,由近代中国佛教领导者太虚法师住持院长工作而扬名,后因日中战争而被迫长期停办,直至“文革”后一九八五年由妙湛法师(1910--1995)复兴。妙湛法师一生主要致力于僧伽教育和慈善事业,并对福建佛学院的创办工作也做出了贡献。他在南普陀寺中还建有禅堂,强调坐禅修行的重要性。在日军侵华战争时,曾有过被逮捕和压迫的经历。
现任院长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该院的设备和师资堪称全国一流,以”培养能适应丛林生活的僧侣”为教育方针。预科两年、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讲师三十人左右。在此学习的来自全国僧侣约有一百八十名。在这十六年中共毕业四百多名学僧,有发行每年两期的研究论文集(闽南佛学院报),其中也有介绍翻译有关日本佛教的研究论文。
该学院的特色是提倡“大乘八宗平等”,在佛学方面教导学僧学修并重,至于历史、文学等社会学科均请厦门大学的专业教师授课,因而保持良好的教学质量。
福建佛学院的女众班设在崇福寺,它位于福州市郊外,环境清静优美。它是创建于唐代的名刹,日本长崎崇福寺即由此而得名。解放后在寺中创立福州安养院,“文革”后一九八三年才成为佛学院,该院设有培训班(基础)、大专班(专科)和律学班,讲师有十六人左右,现大约住有一百五十个尼僧,贯彻”严持戒律”的方针,尼僧们在幽静的环境中过着如律如仪的生活,那种庄严气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律学班在福建省内共开设有五所,除了崇福寺一所之外,其中一所就设在福鼎市太姥山平兴寺,它位于万石嶙峋,可以以“灵山”相称的太姥山麓。来寺参访的香客几乎没有,寺内显得格外肃穆庄严。该寺依据古规设有戒坛,在去年举行的传戒法会中,对九十五名僧人传授戒律,它以戒律道场而为全国佛教界所瞩目。
在福建省约有二十所寺院开办有初级佛学院或非公认的佛学院,福鼎市资国寺的闽东佛学院即属初级佛学院之一。该院允许十六岁以上的僧人入学,现有讲师六名,实习僧八名,学生大约有五十名,寺有农田和茶地,学僧们都过着一种农禅并重的生活,一年举行三次坐禅和念佛活动。此外,为了增强体质,还练习少林拳,他们看来都稚气未脱,并在雨中还为我们远道而来的客人,认真展示了他们练习成果,为此我深为感动,他们毕业后一般都到高级的闽南佛学院、福建佛学院或北京中国佛学院深造。
在福建还有二十多所居士林,其中资国寺所组织的居士林堪称是全国居士林的模范。在资国寺监院和闽东佛学院院长贤志法师的指导下,以二十二岁到二十八岁的青年僧侣为对象,组织了佛教文化教育部,由全国聚集而来的约有二十多名青年僧侣,他们在福鼎资国寺共修的同时,并积极推动戏剧和出版等弘法活动。现由新加坡华侨的援助,在可以俯瞰市区的地方建有一座会馆,其气势宏伟壮观。在此修学的青年僧人们,他们希望回故乡后组织居士林并在全国开展弘法活动。
四大高僧
福建省是一个辈出高僧的地方,作为佛教确实复兴的理由。其有很多因素:
其一、受“文革”破坏较轻。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僧侣被迫离寺,佛像遭到破坏,寺院被占用,由于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一隅,遭受冲击相对较轻。
其二、佛教在地方上扎根,与民间信仰相融合。福建非常盛行鬼神信仰,如掌管航海安全的妈祖信仰等,人们视佛菩萨与鬼神同等,并把他当成追求现世利益的信仰对象。
其三、经济原因。福建和广东省同是先行一步的经济开发区,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并且恢复寺院的经济也得到了台湾和东南亚一带华侨的大力支持。
其四、是近代代表中国佛教的高僧在福建的弘法活动,他们的足迹与影响至今犹存,如弘一法师、太虚法师、圆瑛法师和虚云法师,关于对这些高僧的了解,是理解近、现代中国佛教不可或缺的。
弘一法师(1880--1942),复兴律宗,而被列为南山律宗的第十一祖。出生天津,留学过日本上野美术专业西洋绘画,留日期间曾和日本女子结婚,回国后在各方院校工作,介绍西洋戏剧、音乐和绘画。三十九岁出家于杭州郊区大慈寺,后主要以福建省为活动中心,在厦门、泉州等地宣讲戒律,在泉州开元寺办有南山律学苑,对僧才教育做出巨大贡献。他持戒精严,对日本取回的”南山三大部”等典籍作了校订,同时留下具有“中国僧宝”之称的(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等多种著作,后示寂于泉州。
太虚法师(1889—1947),是中国佛教现代化的推动者,出生于浙江崇德,出家于苏州九华寺,任过厦门闽南佛学院院长,以闽南佛学院作为僧教育的基地而力行改革,由此而扬名全国。为了推动佛教国际化,选送中国僧侣前往日本、印度、斯里兰卡、西藏留学,同时他于一九二五年还参加在东京举行的东亚佛教会,并在日本各佛教会和大学发表演讲。为了中国佛教的现代化,太虚法师主张“人生佛教”,提出教理、寺产、僧制为三大改革:即基于菩萨精神,把佛教丛林祈福除厄和封建迷信,改革成为人类、社会、国家服务的正信佛教:寺产改革,即把被少数的寺院领导者化为私人的寺院财产,改革用来为僧侣教育和慈善事业服务;僧制改革,即所谓建僧运动,也就是建立僧团,培养能适应时代的僧侣。我想这三大改革对现在和将来的日本佛教都将富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圆瑛法师(1878—1953),一九五三年中国佛教协会成立时任首任会长,以福建省名刹的住持身份倾力于寺院的修复和发展,培养了许多青年僧人,并创办孤儿院,对慈善事业也做出了贡献。
虚云法师(1840—1959),是中国佛教协会首任名誉会长,出生于福建泉州,为了祈求父母超登菩提,用了三年时间,从普陀山礼拜到五台山。他修复涌泉寺的同时,整顿风纪,从而使涌泉寺焕然一新,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丛林。还整理了木刻经版,以便保存。后住锡江西省云居山,享年近一百二十岁,可以说他是近代中国禅教史上不可多得的禅僧。
佛教无国界
我们参访了设在福州市法海寺中的福建省佛教协会,向副会长本性法师询问了有关佛教协会的活动情况。
在宣传方面:有季刊(福建佛教》,每年发行一万两千册:月刊——《通讯》,每年发行三万六千册;在一九九八年出版十册本装的《南山三大部)两干部,此外,还向全国发行七万册赠送书,协会内部设有讲堂和图书馆,每年举行放生法会二十五次、念佛法会五十次和佛学讲座四十次。
在福利事业方面:有中医门诊部,资助患者医疗费,对学僧设有奖学金,还资助了三峡大坝的移民和前年长江流域受灾地区。
本性法师还介绍了佛教协会今后的工作目标,他说:“应培养荷担中国佛教事业的人材,同时,为了得到社会认可,应努力开展福利事业,积极参与国际间的交流”。这次参访福州崇福寺,有幸会见了现年已八十二岁高龄的慧静法师,法师是在克服种种困难的情况下而复兴崇福寺的。在中日交流方面,法师对日本佛教贴切的评价,令我感到由衷的钦佩!
国与国之间尽管有国界,但佛教是没有国界之分的,我们期望中日佛教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能得以长期的发展
——译自二000年九月日本佛教《大 》杂志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