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教团的隐忧——谈僧伽的安住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教团的隐忧——谈僧伽的安住
  台湾每年登坛受三坛大戒者不下数百人,台湾也每年大兴土木不断的在建筑寺庙,然而我们还是处处可以看到寺无人住,人无寺住的矛盾现象。尤其,如果你不是个当家主事者,如果你稍做思考一下,你将会发现,住寺难、难、难。
  住寺难,有许多原因,但其中荦荦大者,有以下数点:
  一、今日寺院多无制度,在寺院的功能、权力、动向都由当家主事者一人支配下。寺院住众往往在自己最切身的基本问题——安住——上无法置啄。于是不能,甚至于也不敢将身、心投入於道业中。
  二、今日社会的需求以及面对,须要许多能力,出家修道人亦不能自外於社会。尤其以菩萨精神为自期的大乘僧众,更不是像以往只要有地方睡,只要有饭吃,每天浑噩度日可以应付的。
  三、虽然出家人不捉持金银、不贪财物。但是今日医药的发达,有病已非昔日以「减食」治疗即可。虽然,目前有许多僧伽医疗救济,但是多不健全或普遍。今日僧伽如果生病,那种孤苦与冶漠,何其凄凉。
  四、由於社会结构及经济的发展,今日的道场已远离了安贫苦修的内涵。却具有富足与肩负社会服务的功能。然而道场资源大部未用于僧伽之安养与社会之软化服务,而多用於功利与个人化的短暂追求。相反的,大众僧依然停留在吃大锅饭的原始状态。
  五、部份僧伽不知用功,不安於常住,甚至於出家发心不正。因此,也形成了道场安住之问题。
  六、道场僧伽之意乐不同,用功方式不同。每每造成了道场运作之无所适从。
  由於以上这些原因常易导致下列问题:
  一、僧伽不能安住于道场,甚至于已无信心。因此,各人多求自立门户,有能力者盖起新庙,能力少者或建精舍,或买公寓,形成寺庙道场林立。
  二、道场缺乏人手,於是多鼓励人出家,甚至於不问其发心或者对社会,佛教之影响,只要能增加入众即可。
  三、道场的继承不能互相信赖,多培养听话者、奉承者之所谓自己人,形成了亲、不亲之明显差别待遇。使得原本清净、庄严、淡泊的风范不但没有,更反其道而行。
  四、由于道场的个人化、偶像化,已经不再是个和合僧团。因此,为了竞相彰显个人色彩,道场不断扩大,动辄十甲、百甲。无止境的追求。
  如此不断的循环下去,人追寺,寺逐人。使得原本一份清净的出家道业变成了忙碌的事业。
  因此,我们觉得有些观念必须做一澄清:
  一、道场来自十方,应以安僧为主。所谓常住即是常住寺庙之僧伽,而不是某个人,某门派或者某一座寺庙建设。应确实建立起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之二八和敬」精神。
  二、道场应建立起制度化之运作。一切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如此才能包容广大僧众,或者专精道业,或者弘法利生,使得佛教绵远流长,光辉灿烂。
  三、僧伽应该纳入社会之保险制度。保险是互助与救急,这是每人所应享有之保障,亦是社会安定与和乐的根本,当然僧伽亦不应例外,而不该再拘泥於僧伽之身份而自我设限,形成社会之另一问题。
  四、僧伽应该肩负导正社会善良风气之责,这可由戒律之实践与基本的宗教精神之薰陶做到。而不要以自我标榜,竞相争逐,毁坏了清净的道业。如此才是一份慈悲,以及回镇信众,最直接,最实际的功德。
  五、应该建立起僧伽健全的人生观,正确的认识个人与僧团、社会之关系。如此,在和乐的环境里,不管是自利或者利他的道业上都能顺利完成一份功德价值。
  佛教的未来发展系于佛教的制度能否健全,佛教的制度又系於僧伽是否能掌握佛法中慈悲之精神以及无私开阔之心胸。因此,我们深切的企盼住持佛法的僧伽们能够放大眼光,为了佛教的长远多花点心思。
  摘自《僧伽》第1卷第2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憍慢
下一篇:结夏与冬会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