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与佛性
空与佛性
文/黄国清
图/开印法师
“空”与“佛性”是同一的?还是相异的?相信大部份的佛教徒是很难说个明白的。空去除了一切执著,不肯定任何常恒的实存自性,龙树菩萨用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去、不来八个项目来阐释空,也就是说空只能以否定一切内容的方式来说明。佛性的内容虽然也可以用不生不灭、无形无相等的特徽来形容,但佛性同时又是常存的、逼在的。我们可以简单归纳说,空是全然采取否定、遮诠的路线,空既不是存在的,也下是非存在的,落在有、无两端都不行;而佛性除了像空一样的否定描述外,也采取肯定的进路,肯定佛性的真实、常恒存在,佛性既是超越遍在的,也内在于一切众生之中,是众生成佛的根基。所以空和佛性好像有所同,又有所不同;问题是经典上明言二者都是佛陀亲口说出的,既说空是第一义谛(最高的真实,)却又说空是下了义的(解说不完全的),佛性才是了义的,身为佛教徒的我们,应该如何遵循呢?我想大部份的中国佛教徒接触义理之后,很容易为这个问题所困扰。
如果将经血视为是佛陀为了引导众生而宣说,不要去执取拘泥于经中的一字一句,紧抱著字面意义不放,问题是没有那么难解的。《金刚经》:“法街应舍,何况非法?”修行到最后,即便是认为正确的佛法都不应该执取在心。那么,是不是表示我们不必学习佛法呢?学习佛法是没有用的呢?其实我们都是先学习佛法,最后才有所体悟的,佛法修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去除一切执著,会被紧抱不舍的“佛法”,就不是真正的佛法,那是知解性的佛法,不是体悟的佛法。孔子有一句话:“从心所欲而不逾炬。”修行到最后,心中无不是佛法,但却无所执取。
《大智度论》中提到“四悉檀”,是四种化导众生的教法,即:世界悉檀、各各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佛的教法虽有种种差别,其中看起来似乎也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其实这是因应不同的众生、不同的宣教目的而有所差别的。如此来理解,则较为释然,不管是初期佛法还是大乘佛法,印度佛法还是中国佛法,符合众生情况需要的,就是适应当时的良法,否则讲得再怎么高妙都使不上力。这样子说并不是要使佛法俗化、矮化,学佛人要自求进取,停留在某一个修行层次而无进展,是众生自己的问题,不是佛法的问题。
回过头来说,空与佛性到底能不能会通呢?我觉得我们可以下去管二者是同是异,能不能会通的问题,而是应该著眼于它们对我们的佛法修学能够产生什么样的作用。首先,我们必需分二个层次来看待问题,其一是理解的层次,其二是实践体悟的层次。从理解的层次上来说,空和佛性都是可以论说的,好像也可以比较出二者之间的不同。空是完全采用否定的路径的,用这样的方法去逼显出实相。但空又不能是“顽空”,不是陷入一种完全的虚无,而是对常恒不变之“自性”的否定,一切事物都是缘起的;情人节的玫瑰花是因缘和合的,由许多的小细胞所组成,小细胞又由许多更小的物质所组成,……一直分解到最后会怎样?很抱歉,我也没办法解答。如果要在这些众因众缘里面寻找“玫瑰花的永恒本质”,你是找不到的,所以情人所钟爱执取的玫瑰花是暂时性的“假有”,它的本质是空,学“空”不是刻意要把现象事物想像成空无所有。
佛法肯定佛性的真实存在,一方面,佛性是普遍的存在,一花一木无非是佛性的显现:另一方面,佛性内在于众生之中,如果佛性不是众生本具,那众生对佛性的开发,不就要从自身以外抓一个佛性进来?但在肯定之余,又必须采取否定的方法来成就其无所限定,否则佛性会是一个有限的存在。
所以,从理解的层次看,由于我们凡夫心知的限制,空和佛性同中又有差别,只要运用到语言文字,再怎么解说都无法圆满。但不管怎么说,理解是实践的前奏,对空和佛性的理解有肋于修学的深进,也可以作为实践成果的验证。在佛法修学的历程中,存在著太多境界上的迷人陷阱,相对于多彩多姿的瑞相与神通,空和佛性这种不追求的追求则显得有些贫乏单调。学佛者的心要能够戒慎恐惧,时时反思空和佛性的义理内容,作为内心中的修行地图。
然而,若从实践体悟的角度来看,语言文字是有限的人类发明的,不只是说话,连我们独自思考,时也都还局限在运用语言文字上。用人类有限定的语言文字解释得再怎么巧妙,依然是有限的;所以实践重视“悟入”问题,重视真实的体验,而不是语言文字上的知解活动。当然理解和体悟之间并不是全然没有关涉,体悟常常是透过理解而来,就好像食物不是热量,食物要经过消化转换后才能够成为热量,但如果人不吃东西,身体就无法获得热量。《中论》二十四品十八颂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从梵文上来看,“假名”和“中道”指的都是“空”,所以从实践上来说,空也是一个假名,用来指称一种没有常恒不变之自性的状态,而不是真的存在一个“空”的境界。《中论》十八品第五颂说:“由业和烦恼的灭而得解,业和烦恼从分别而来,分别由戏论而来,而戏论在空中止灭。”又十八品第七颂说:“如果心行止灭的话,则言说止灭;法性是不生不灭的,像涅槃一样。”(以上汉译本不够明确,笔者直接译自梵本。)不管所悟入的,是空也好,是佛性也好,是法性也好,在言说止灭的情况下,根本是不必也不要去分别的,若—起思维分别,语言文字又在脑海中运作了,体悟的真、体悟的全又顿时消散无踪了。
摘自《圆光新志》第34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