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成语汇编(二)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慧伯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成语汇编(二)
   文 / 慧伯
  ——第一部分:与释迦牟尼前世修行及出家创立佛教有关的成语
  第一部分:与释迦牟尼前世修行及出家创立佛教有关的成语
  佛教的发祥地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我国汉代的史籍中,印度被称为“身毒”或“天竺”。“印度”这个译名,是唐代著名高僧玄奘首先提出来的:“详史天竺之称,异议纠纷……今从正音,宜云印度。”不过,直至宋代以后,“印度”之称才被普遍使用。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高峻的喜马拉雅山脉把它与亚洲的其它部分隔离开来,使它在地理上自成单位。古代印度人民就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公元前12世纪,雅利安人的一支游牧民,从中亚地区越过兴都库什山脉的开柏山口,来到印度河流域的旁遮普地区。经过激烈的战争,雅利安人用武力征服了当地的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在这里安居下来。雅利安人入侵以后,到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时候,恒河流域的大多数部落已经基本完成了向国家的过渡。这个时代,北印度有大大小小30多个国家。佛教就是在这个时代创立的。
  ****输皮全蚁
  佛本生故事。谓释迦牟尼前世曾为****,其眼视人或所吐毒气,能令人死。此龙受戒出家,入林静思,疲懈而睡。时有一猎人见龙身绚丽多采,欲取皮献王,以杖按龙头,用刀割取龙皮。****痛醒,自忖以其力倾覆此国,虽易如反掌,然为持戒,当不计自身,乃闭目止息,忍受剧痛,任猎人取其皮。皮剥光后,****酷热难忍,欲趋水饮之,这时又有许多虫蚁竞相噬食龙肉。****忍耐不动,自念以身施虫,后成佛时,当以法施利益其心。****肉尽而亡,因持戒舍身的功德,得转生于忉利天上。见《大智度论》卷十四等。(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着)
  坚誓狮子念袈裟舍身
  佛本生故事。谓佛昔为坚誓狮子,常礼一辟支佛,亲近闻经。猎师见其身毛金色,欲剥其皮以奉国王,乃披袈裟入山坐,狮子见而礼舔其足,猎师以毒箭射之,狮子哮吼欲搏杀之,忽念此人披袈裟为三世诸佛贤圣标帜,不可起恶心,即说偈言:“愿自丧身命,终不起恶心,向于坏色服;愿自丧身命,终不起恶心,向于出家人。”说已命终。见《报恩经》卷七、《贤愚经》卷十三等。(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着)
  香城破骨
  佛本生故事。谓释迦牟尼前世曾为萨陀波仑,居于香城,家境贫寒,思卖身供养昙无竭菩萨。天帝释为试其诚意,化为婆罗门,告之言:“我今欲祀天,当须人心、人血、人髓,汝能卖与我不?”萨陀波仑应诺,以右手执利刀,刺左臂出血,割右髀肉,复欲破骨出髓。帝释知其虔诚,以实相告之,萨陀波仑身即平复。有长者女见之感动,布施了许多珍宝,与萨陀波仑共往香城,供养昙无竭菩萨。见《大般若经?萨陀波仑品》。(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着)
  皮纸骨笔
  释迦牟尼本生故事。谓其前生曾为最胜仙人,生于无佛之世,时有天魔化为婆罗门,向仙人诡称他有佛所说一偈,若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此偈,当为说偈。仙人闻言,欢喜踊跃,即以利刀剥皮、刺血、析骨,合掌向天,请说佛偈。天魔见状,隐身逃遁。仙人恳切大呼:我今为法不惜身命,余方世界有大慈悲能说法者,当现我前!时东方普无垢国净名王佛鉴其精诚,放大光明照耀仙人,仙人痛苦即除,身体平复。佛为之说经,仙人闻法豁悟,获无碍辩才,广为众生宣讲妙法。见《集一切福德三昧经》等。(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着)
  雪山大士为半偈舍身
  释迦本生故事。谓其前世曾在雪山修行,称雪山大士或雪山童子,终日食果坐禅。天帝释为试其道心,化作罗刹,诵过去诸佛所说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大士闻之欢喜,求说余半偈,罗刹言:“我今饥逼,实不能说。”大士问其以何为食,罗刹答言唯食人之暖肉热血。大士闻言,断然宣布:“但能具足说是偈竟,我当以身奉施供养!”即脱鹿皮衣为罗刹敷座,罗刹于是宣说下半偈:“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大士深思其义,书偈于石壁、树上,然后登树,投身于地,其时罗刹还复为帝释身,接住大士,安置平地,忏悔顶礼而去。大士因此为半偈舍身因缘,超十二劫成佛。见《涅槃经?圣行品》等。(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着)
  慈力王血施
  载《贤愚经》卷二。谓释迦牟尼前世曾为慈力王,以十善教民,民皆持戒,鬼神无食,有五夜叉来见王,王以身血施之令饱,发愿将来成佛时令五夜叉等得法食,先行度脱,夜叉后身即释迦先度之五比丘。
  六牙白象
  据《因果经》等载,释迦牟尼从兜率天宫降生于人间时,乘六牙白象,其母摩耶夫人昼寝,梦六牙白象来降腹中,遂生释迦。《异部宗轮论》谓“一切菩萨入母胎时,作白象形。”《普贤观经》等说乘六牙白象王,若观念忏悔,菩萨即乘白象为其现身。并谓六牙白象之六牙表六度,四足表四如意,或谓六牙表六通。(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着)
  诞生偈
  据称释迦牟尼诞生后,即行七步,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而说偈,称诞生偈。其偈上句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诸经所载皆同。下句多用“三界皆苦,我当安之。”亦有作“要度众生,生老病死”(《长阿含经》卷一)。或“今兹而往,生分已尽”(《西域记》)。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着
  四门游观
  又作四门出游,或简称四门。即释迦牟尼未出家时,从迦毗罗城四门出游,见生老病死四苦,深感人生无常,而决意出家之事缘。据《修行本起经》等所载,太子久居深宫,不知人间疾苦。一日,在侍卫扈从下出游。出东门,见一身色衰老可哀之老翁,乃觉知世间的老苦。出南门,见一人病苦缠身、百节痛毒,乃感受到病苦可厌。出西门,见族类扶舆死人,并随车步行啼哭,遂感到死苦之可厌。即转辔出北门,见一着法服持钵的沙门步行安详,乃决心舍宫踰城、出家修行。
  记载四门出游之北传经典为数颇多,然所言略有不同。或仅记游观之事,而未记载四门;或记述太子于宫中已感知无常而决心出家。至于巴利文的四尼柯耶未见载录。不过《大本经》中记载毗婆尸菩萨出家前为太子,曾乘车出游,见老、病、死者而有所感悟。
  (参考资料):《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佛本行集经》卷十五;《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二;《普曜经》卷三;《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三。
  舍身求法  
  典出释迦牟尼的本生故事。相传释迦牟尼过去世曾在雪山修苦行,称“雪山大士”。天地释见大士苦修,化作罗刹,试探其心,读了过去诸佛所说的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大士闻半偈而心喜,为求后半偈(“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毅然舍身投崖。如《心地观经?序品》偈谓:“时佛往昔在凡夫,入于雪山求佛道;摄身勇猛勤精进,为求半偈舍全身。”又《五灯会元》卷一载,慧可为向禅宗初祖达摩求法,彻夜立在雪地中,并砍去左臂以示至诚。这也是舍身求法著名的一例。后用舍身求法泛指奋不顾身地追求真理。如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李明权)
  半路出家
  “出家”,是梵文Pr****rajana的意译,又译作“林居者”,音译为“波吠尔野”,是当时“沙门系统”的一种传统——离开家庭,剃去须发,到人迹罕至的山林里面修行,这种传统被释迦牟尼沿袭,后来成为佛教徒最重要的修行方法。佛教认为,世俗家庭只能给人带来烦恼,只有离开家庭净心修行才能摆脱世俗的垢染和拖累。正如《释氏要览》里面所说的:“家者是烦恼因缘,出家者谓灭垢累。”
  佛教说的“出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幼年就离开家庭,削发受“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坐高广大床、不着花鬘、不歌舞观听、不蓄金银、不非时食),先在寺庵里面做“沙弥”或“沙弥尼”,成年以后再受“具足戒”(内容全面的戒条),成为比丘、比丘尼,叫做“自幼出家”;一种是成年以后才离开家庭,削发即受“具足戒”,叫做“半路出家”。释迦牟尼的儿子罗睺罗,15岁时追随父亲出家,是第一个“自幼出家”的佛教沙弥。(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编着)
  大彻大悟①
  “悟”指“觉悟”,是佛教名词,表示领悟了真理。“悟”,是佛教的思想核心。佛经里面说:“佛者名觉。”“佛”,是梵文Buddha的音译“佛陀”之略,意译为“觉悟者”,意思就是“彻底觉悟了人生真谛的人”。
  佛教主张:觉悟,有着不同的程度。修行者对于真理刚刚有一定的感悟,仍然是凡夫、俗人;觉悟的彻底完成阶段,叫做“彻悟”,修行者这时完全领悟了真理,已经是圣贤之辈了。释迦牟尼,就是佛教历史上实现了“彻悟”的圣人。
  据说,乔答摩?悉达多出家以后,曾经四处访师求道。他请教过当时不少著名的学者,如山洞隐居者阿罗逻迦啰摩、乌陀伽罗摩子等,却感到外道修习的世间定并不能使他们获得解脱。(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编着)
  大彻大悟②
  古印度有一种修行人修“苦行”。“苦行”,是梵文Tapas的意译,原意为“热”。印度气候炎热,修习苦行的人最初把忍受热的折磨作为修行的主要手段;后来,千方百计拒绝物质福利和感官享受,进行种种自我折磨,诸如焚臂、倒悬、断食、裸形、止语、拔须发、卧刺床、一手长期高举、单脚长期独立等等,都被苦行者作为修行手段。修习苦行的人认为;肉体上的痛苦,可以换取灵魂上的快乐,获得精神上的解脱。悉达多太子来到尼连禅那河畔(“尼连禅那”是梵文Nairanjana的音译。略译为“尼连禅”或“尼连”,又译为“熙连禅”,意译为“不乐着”),在山上的树林里面“结草为庵”,每餐“一麻一米”,历尽了6年艰辛,悉达多太子已经煎熬得形同槁木,瘦削不堪,苦行使他内心扫除了种种贪欲。
  在这种情况下,悉达多太子认识到他可以结束苦行了。悉达多太子艰难地走出树林,接受了牧女难陀和波罗送给他的牛奶粥,又到尼连禅那河里洗去了身上的积垢,渐渐恢复了体力。一个月以后,悉达多太子拜谢了一直用牛奶粥供养自己的两个牧女,登上尼连禅那河西岸的迦耶山(“迦耶”是梵文Gaya的音译,后被称为“菩提迦耶”或“佛陀迦耶”,在今天印度共和国的比哈尔邦南部),找到一棵枝叶茂密能够遮阳挡雨的大树,在树下面向东方坐了下来。他发誓:如果不能实现“无上正觉”,宁可粉身碎骨也不离开这个地方!——“无上大觉”,指觉悟的最高程度,可以视为“彻悟”的同义词。(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编着)
  大彻大悟③
  经过7天7夜的冥思苦索,悉达多太子对于社会和人生进行了全面的思考。他终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纵欲的享乐生活是堕落,禁欲的苦行生活是痛苦,只有避开这两个极端,奉行不苦不乐的“中道”,才能获得清净之心,正确认识人生。他认为:世界是变化的,人生是无常的,种种痛苦和烦恼都来源于“贪欲”、“激忿”和“愚痴”;只有抛弃对于外在物质的追求,断除一切欲念,努力修行正道,才能够跳出生死轮回,获得解脱。就这样,在第7天的黎明,当太阳冉冉升起的时候,乔答摩?悉达多感到自己的思想就像灿烂的天空一样豁然开朗了。于是,他宣布:自己已觉悟了人生的道理,成了一个觉悟者。这一年,他35岁。
  “大彻大悟”,原为佛教用语,表示达到了“彻悟”的境界。作为一条成语,“大彻大悟”也用来形容:彻底觉悟了,完全明白了。(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编着)
  群魔乱舞
  佛教传说:当乔答摩?悉达多坐在菩提树下冥思苦索的时候,波旬曾率领众魔来到这里,千方百计地捣乱、****扰。他先派出“爱欲”魔、“乐欲”魔、“贪欲”魔,变化为窈窕婀娜的少女,向悉达多展示绝顶的美貌和无限的柔情;又让一群魔变化为阴森可怖的毒蛇、怪兽,挥舞着刀枪,放射着毒箭,呼啸着扑向悉达多太子。面对这一切,悉达多太子目不斜视,端坐在菩提树下,不为美色所惑,也不为暴力所动。波旬又派出四个魔,其中两个魔变化为首图驮那国王和波阇波提王妃,流着眼泪向悉达多太子倾诉思念之情;另外两个魔变化为耶输陀罗公主,拉着悉达多的儿子罗睺罗,深情地凝视着他。最后,波旬亲自出马,装扮成天神,出现在迦耶山上,企图把悉达多太子引入歧途。可是,乔答摩?悉达多仍然静静地端坐着,不为这一切假相所迷惑。波旬终于无计可施了,只好率领众魔悄然而退。
  这一佛教传说,反映了佛教的如下主张:要想达到觉悟成佛的境界,必须战胜来自内心的贪欲,也必须战胜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这一佛教传说也曲折地反映出:释迦牟尼出家以后,经历了极大的艰辛和激烈的思想斗争。然而,释迦牟尼确实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他努力探寻解脱之路,终于成为一个“觉悟者”。
  作为一条成语,“群魔乱舞”形容很多妖魔纷乱地活动,多用来比喻各种邪恶势力的猖獗活动。(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编着)
  邪魔外道①
  “邪魔”,指扰乱佛法的邪恶的魔罗。
  “外道”,原来是婆罗门教用语,指婆罗门以外的教派。原始佛教借用了这个名词,最初指的是当时沙门系统中的“阿耆伏迦教”,原始佛教认为这个教派“心行理外”,所以称之为“外道”。后来,原始佛教用这个名词泛指一切“不受佛法,别行邪法”的教派。
  作为沙门系统中的一个教派,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与沙门系统中的其它教派,诸如“顺世论”派、“耆那教”等等,既有反对种姓制度、反对“婆罗门至上”的共同之处,又存在很多对社会、人生认识方面的分歧。“顺世论”派认为世界由地、水、火、风4种元素构成,是一个确确实实的客观存在。他们否认灵魂的存在,因此也否认解脱,否认因果报应。“顺世论”派被认为是古印度最早的唯物主义学派,同以唯心主义为思想基础的佛教是大不相同的。“耆那”,意译为“胜利者”或“完成了修行的人”,是“耆那教”创立者筏驮摩那的称号。“耆那教”虽然承认灵魂的存在,主张通过“五戒”、“苦行”等修行方法求得解脱,但同时又肯定物质世界的存在,与佛教也有很多不同。(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邪魔外道②
  佛经里面经常提到“六师外道”或“九十六种外道”。“六师”,指当时沙门系统中六个有影响的领袖人物:一、富兰那?迦叶、二、末伽梨?拘舍梨子、三、删阇耶?毗罗胝子、四、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五、迦罗鸠驮?迦旃延、六、尼干陀?若提子。这六个领袖的旗帜下面,各有十五个不同的派别,加上“六师”本身,合为九十六种。正如《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五里面所说的:“一师出十五种异见,师则有法与弟子不同,师与弟子通为十六种,如是六师有九十六种。”这许多“外道”虽然反对婆罗门教的《吠陀》权威,但是也不相信释迦牟尼的说教,经常与释迦牟尼及其弟子们争辩。佛教认为,“六师外道”、“九十六种外道”是一群邪恶的魔鬼,所以把他们称为“邪魔外道”。(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邪魔外道③
  原始佛教认为,“外道”对于“过去”与“未来”共有六十二种错误见解,是“末劫末见”。其中,对于“过去”的错误见解有“自我和世界常住论”四种、“自我和世界亦常亦非常论”四种、“世界有道和无道论”四种、“诡辩论”四种、“自我和世界的无因论”二种,共十八种;对于“未来”的错误见解有“死后有想论”十六种、“死后无想论”八种、“死后非有想非无想论”八种、“断灭论”七种、“现在涅槃论”五种,共四十四种。其实,对于“因果报应”说的不同认识和态度,是原始佛教与“外道”的主要分歧。“因果报应”说是原始佛教的基本理论之一,而“外道”却大多对于“因果报应”说持怀疑与否定的态度。例如:富兰那?迦叶主张,宇宙万有“不生不灭”、“无因无缘”;末伽梨?拘舍梨子主张,“无有今世,亦无后世”,无天无化;删阇耶?毗罗胝子主张,“此事实,此事异,此事非异非不异”;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主张,人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构成,死后“地大还归地,水还归水,火还归火,风还归风”;尼干陀?若提子虽然承认因果业报,但是他提出的解脱方法却与原始佛教格格不入。
  作为一条成语,“邪魔外道”用来泛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等,也用来比喻不端的行为或行为不端的人,还可以用作妖魔鬼怪的代称。(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不看僧面看佛面
  在佛、法、僧“三宝”之中,“佛宝”居于为首的位置,因此又有“大宝”之称,最初指创立了佛教的释迦牟尼佛,后来泛指三世十方的一切佛。“僧”,又译作“僧加”、“僧企那”等,意译为“众”、“合”、“和合众”、“法众”等,梵汉并举可以译作“和合僧”,是“众多比丘和合一处”的意思,最初指释迦牟尼所建立的佛教僧团,后来泛指一切信奉和弘传佛教教法的僧众。
  由于“佛”是佛教的信仰目标,而“僧”是佛教的信仰徒众,所以汉地有“不看僧面看佛面”的说法,用来比喻请看在第三者的情面上,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编着) 
  大雄大力
  大雄,是佛的德号之一。佛陀大智慧的力量,能降伏魔障,故称伟大的英雄。威德猛盛如狮子王,故名雄。如来具足之十种智力,无能胜者,故称具足大力。
  皈依三宝
  当年,国王首图驮那得知了悉达多太子“逾城出家”的消息以后,曾经派出5名亲信侍臣去寻找太子,让他们无论如何也要把悉达多太子找回王宫。这5名亲信侍臣,第一名是“阿若憍陈如”,第二名是“阿舍婆誓”,第三名是“摩诃跋提”,第四名是“十力迦叶”,第5名是“摩诃男俱利”。这5名侍臣四处寻找,终于在尼连禅那河畔的树林里面找到了正在独修苦行的悉达多太子。不过,乔达摩?悉达多寻求人生真谛的巨大决心深深地感动了他们,于是,他们也留在树林里,追随太子修起苦行来了。6年以后,当悉达多太子结束苦行生活、重新开始进食的时候,这5名亲信侍臣产生了误解,以为悉达多太子失去了信心,放弃了努力。他们很失望,就离开了悉达多太子,到别的地方修行去了。释迦牟尼“悟道成佛”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寻找这些曾经跟随自己苦修了6年之久的侍臣们。经过一番周折,释迦牟尼终于在波罗奈城的“鹿野苑”找到了阿若憍陈如等5个人,向他们讲说了自己在迦耶山菩提树下面所彻悟的道理。这就是佛教通常所说的“初转法轮”。
  佛教认为:“轮具二义,一者转义,二摧辗义。”意思是说:佛总是不停地讲说佛法,犹如转轮圣王手中的宝轮不停地转动;佛法能够息灭烦恼,犹如转轮圣王手中的宝轮能够摧毁高山巨石。所以,佛教把佛法称之为“法轮”。“初转法轮”,指的就是释迦牟尼第一次宣讲佛法。阿若憍陈如等5个人被释迦牟尼的说教所折服,皈依了释迦牟尼(“皈依”是“归顺、依附”的意思),成为他的第一批弟子。
  阿若憍陈如等人皈依以后,佛、法、僧“三宝”齐备,佛教由此正式问世了。“佛”,意译为“觉悟者”,指释迦牟尼;“法”,指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法,是教化、开悟众生的理论学说;“僧”,意译为“众”、“和合”等,是“众多比丘和合一处”的意思,指僧人。正如《过去现在因果经》卷3里面所说的:“佛阿罗汉,是为佛宝;四谛法轮,是为法宝;五百阿罗汉,是为僧宝。”(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编着)
  初转法轮
  佛陀出家成道后之首度说法。彼时,佛陀于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比丘说四圣谛、八正道,示离爱欲及苦行之二边,而行中道。(杂阿含经卷十五、转法轮经)
  善男信女①
  释迦牟尼“悟道成佛”以后,就在印度北部和中部的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历时45年,建立了一个在当时颇有影响的佛教僧团。
  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对代表大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婆罗门教”持否定态度,属于“沙门系统”。佛教主张“四姓平等”、“众生平等”,宣传“因果报应”,以此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代表“刹帝力”种姓和“吠舍”种姓中商业奴隶主、高利贷者的利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传播。
  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僧团,以他本人为首,由“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部人众组成。
  “比丘”,又译作“苾刍”,意译为“乞士”、“乞士男”,指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信徒,因以乞食为生而得名。“苾刍”本是西域的一种草名。它有5种长处,可以用来比喻僧人的品格,正如《尊胜陀罗尼经》中所说的:“苾刍生不背日,冬夏长青,体性柔韧,香气远腾,引蔓旁布,故比丘曰苾刍。”《翻译名义集》中作了进一步的解释:“苾刍含五义:一体性柔软,喻出家人能折伏身语粗犷故;二引蔓旁布,喻出家人传法度人,连延不绝故;三馨香远闻,喻出家人戒德芬馥,为众所闻故;四能疗疼痛,喻出家人能断烦恼毒害故;五不背日光,喻出家人常向佛日故。”而且“苾刍”二字又与“比丘”二字谐音,因此被佛教采用。
  “比丘尼”,又译作“苾刍尼”,意译为“乞女”、“乞士女”,指出家修行的女性佛教信徒。
  “优婆塞”,又译作“乌波索迦”等,意译为“清信士”、“宿善男”、“近善男”、“近住男”、“近事男”等,指信奉佛教而在家修行的男性佛教信徒。
  “优婆夷”,又译作“邬波斯迦”,意译为“清信女”、“宿善女”、“近住女”、“近事女”等,指信奉佛教而在家修行的女性佛教信徒。
  佛教把这四部分人,合称为“四众”,正如《药师经》里面所说的:“若有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之中,比丘、比丘尼必须受过“具足戒”(也叫“大戒”,因戒条数目极多,无所不具,所以名为“具足”),优婆塞、优婆夷只须持守“五戒”(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5条“根本戒”)。(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编着)
  善男信女②
  后来,佛教的出家信徒除了“比丘”与“比丘尼”之外,又增加了“沙弥”、“沙弥尼”两部人众。“沙弥”,意译为“勤策男”,意思是“需要成年僧尼勤加策励的男孩子”,指7岁以上、20岁以下的男性出家者。其中,7岁至13岁的叫做“驱乌沙弥”,表示能驱逐放置食物之处的乌鸦;14岁至19岁的叫做“应法沙弥”,表示年龄已适合学习佛法。“沙弥尼”,意译为“勤策女”,意思是“需要成年僧尼勤加策励的女孩子”,指7岁以上、20岁以下的女性出家者。
  “沙弥”与“沙弥尼”尚未受持“具足戒”,只须受持“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不观听歌舞、不坐高广大床、不食非时之食、不蓄金银财宝)。原因就在于他们尚未成年,忍受能力较差,正如《四分律》卷34里面所说的:“不应受年未满二十者具足戒。何以故?若年未满二十,不堪忍受寒热饥渴风雨蚊虻毒虫,及不忍恶言。”
  年满20岁以后,“沙弥”可以直接受具足戒升级为“比丘”,“沙弥尼”却要再做两年“式叉摩那”(意译为“学法女”、“正学女”、“学戒女”等),进一步修习“正学六法”(不邪淫、不偷盗、不杀生、不饮酒、不虚诳语、不非时食),然后才能受具足戒,取得“比丘尼”的身份。(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编着)
  善男信女③
  “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和“式叉摩那”,统称为佛教的出家“五众”。释迦牟尼的庶母波阇波提夫人,追随其子出家,是佛教僧团中的第一个比丘尼。释迦牟尼的儿子罗睺罗,追随其父出家,是佛教僧团中的第一个沙弥。
  原始佛教时期,“吠舍”种姓中的工商业富人,有很多是信奉佛教而在家修行的优婆塞、优婆夷。在佛教后来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也始终存在着“出家”与“在家”这两种不同形式的信徒。
  汉传佛教把持守“五戒”在家修行的信徒称为“善士”或“信士”。“善士”,指行善的人;“信士”,指信奉佛、法、僧“三宝”的人。据此,“优婆塞”在汉地被称为“善男”,“优婆夷”在汉地被称为“信女”。
  从狭义说,“善男信女”指在家修行的男女佛教信徒。从广义说,泛指一切信奉佛教的人们。作为一条成语,“善男信女”也用来形容信仰某种宗教或崇信某个人物、某种思想的男男女女,意义范围进一步扩大了。(完)(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编着)
  沿门托钵
  “比丘”意译为“乞士”,“比丘尼”意译为“乞女”,表明他们是靠乞食为生的。同时,“乞食”即沿门托钵还是释迦牟尼所提倡的原始佛教时期比丘的生活、修行方法,反映了印度佛教的原貌。
  佛教认为,“乞食”有三个方面的作用。其一,可以“破一切憍慢”——破除一切骄傲、轻慢之心;其二、简便省事,有利于出家信徒集中精力修行;其三,给在家信徒提供行布施、积功德的机会。后来成为僧人标志物之一的锡杖,又译作“声杖”或“鸣杖”,就是为便于乞食而制作的。《毗奈耶杂事》里面记载:当年,比丘上门乞食时,用拳头敲门,常引起主人不满,责怪比丘打坏了门扇。释迦牟尼说:“不应打门,可作锡杖。”这种“杖头安环”,“摇动作声”的锡杖,不仅可以代替敲门,还可以防牛犬伤害。
  原始佛教时期,佛教僧团的组织是比较松散的,僧人们按地区组成一个个小团体进行活动。每个月的初一、十五两天,都要集会“自恣”,又译作“随意”——请别的僧人随顺自己的意愿,尽情揭发自己的过失;自己也随顺别的僧人的意愿,尽情揭发别的僧人的过失。“自恣”的目的是检查僧人们是否有违反戒律的言行,以维护僧团的纪律。集会的日子叫“僧自恣日”或“佛欢喜日”。除了集会的日子,平时主要是个人托钵修行。
  “钵”又译作“钵和罗”、“波多罗”等,意译为“盂”,梵汉并举可以译作“钵盂”,是僧人盛放食物的容器,也叫做“应器”或“应量器”,扁圆形,平底,沿口略向内收(可防止汤水泼洒)。
  钵多是铁制或陶制的,使用时用厚纸折叠的“钵单”为垫藉物。《象器笺》里面说,“钵单”是用柿汁粘合厚纸制成的,先横三折再竖三折,状如“乙”字。《日用轨范》里面说,僧人乞食时,“先展钵单”,然后“仰左手取钵安单上”,这就叫做“托钵”。
  对于印度佛教来说,“托钵”是“乞食”的同义语。佛教传入汉地以后,“托钵”不仅指僧人乞食,也泛指其它人的乞讨或求助行为。“沿门托钵”,就是用来比喻挨家挨户地乞讨或求助的一条成语。
  至今,斯里兰卡、缅甸等“南传佛教”国家,僧人们仍沿用乞食的传统。在汉地,僧人乞食却不多见,尤其在唐代的怀海禅师制定《百丈清规》以后,僧人劳作自养,更摆脱了乞食这一生存手段。(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编着)
  现身说法
  佛菩萨均有法身、报身和化身。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够自在变现,度化众生。化身能够根据众生的机缘,随时随地应现于世,所谓“千百亿化身”。佛菩萨出于大悲心,不住于涅槃寂静中,出生入死,方便宣教,普渡众生,称为“现身说法”。释迦佛昔在兜率天为菩萨时,“于十方界,现身说法”(见《五灯会元》卷一)。观世音菩萨自称:“我与彼(众生)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楞严经》卷六)所现之身,包括人、天、龙、鬼乃至禽、鸟,花、树;所说之法,多至“八万四千法门”。后来,人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行为去劝说别人,也叫做“现身说法”。例如《桃花扇?听稗》:“敬亭才出阮家,不肯别投主人,故此现身说法。”茅盾《清明前后》:“这算是开场白。以后,就让登场的人物自己来现身说法。”(李明权)
  拈花微笑
  语出:《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各各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瞬目扬眉,示诸大众,默然毋措。有迦叶破颜微笑。”联灯会要释迦牟尼佛章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古今禅宗以为宗门第一之口实,彼宗以心传心之根据大事也。然此事出何经何人传之,大藏所收之经论不记此事,隋唐之宗匠亦无言此事者,惟唐德宗末,金陵沙门慧炬撰宝林传,夸大其宗,始记此事。其后至宋,人天眼目,无门关,五灯会元,广灯录,联灯会要等诸书亦记之,此外拈之颂之者,不暇枚举。然景德传灯录,碧岩录。传法正宗记,亦不记之。宋王安石言此事出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宗门杂录曰:‘王荆公问佛慧泉禅师云:禅宗所谓世尊拈花,出在何典?泉云:藏经亦不载。公云:余顷在翰苑,偶见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三卷,因阅之,所载甚详。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舍身为床座,请佛为众生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分付摩诃大迦叶。此经多谈帝王事佛请问,所以秘藏,世无闻者。’佛祖统纪五,亦引此说。参照金色波罗华条。
  鸽隐佛影
  佛住摩竭陀国瞻婆城时,有猎师追逐一鸽,鸽惶怖逃命,避至舍利弗影中,犹战栗,至佛影中则除恐怖。谓佛因多劫严持不杀戒,身影犹如是神力。见《涅槃经》卷二八、《大智度论》卷十一。(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着)
  头北面西
  据传释迦牟尼入涅槃时,头枕北方,面向西方,右胁而卧,以示其教法将久住于北方。见《长阿含经》《涅槃经》等。(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着)
  无事不登三宝殿
  古代印度的各教派出家人,一般都在人迹罕至的树林里面修行,原始佛教的比丘们也不例外。因此,最早的佛教僧园,叫做“阿兰若”,又译作“阿练若”、“阿兰若迦”等,意译为“丛林”、“寂静处”、“空闲处”、“远离处”、“无诤处”、“空家”等,指远离村落的树林中寂静的空地。《大智度论》里面说:“僧聚处得名丛林。”有了“竹林精舍”和“祇园精舍”以后,一部分僧人开始迁入屋舍,佛教僧园才有了“伽蓝”之称,意思是“僧众所居住的园林”,梵汉并举可以译作“僧园”或“僧院”,就是后来汉地人所说的佛教寺院。
  供养佛像的佛殿,是佛教寺院的主要建筑。由于佛、法、僧“三宝”是构成佛教的三个要素,所以“三宝殿”成为佛殿的代称。
  印度佛教的寺院,以佛塔为中心,围绕佛塔建造佛殿和僧房。汉地早期佛寺的平面布局,仿照印度佛教的样式,结合汉地沿中轴线布置主要建筑的传统,佛塔与佛殿并重,在佛塔后面建造佛殿。隋唐时代,继承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布局形式,设置中轴线,以佛殿为佛寺的主体建筑,形成了院落式的格局,佛塔常建造在佛寺旁边,另成“塔院”。
  在汉地佛教信徒的心目中,“三宝殿”是一个十分神圣的地方,不能随意出出入入。成语“无事不登三宝殿”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产生的,用来比喻没有事情不会上门。
  聚沙成塔
  “塔”是一种佛教建筑。最早的塔,是用土石堆叠起来埋葬释迦牟尼遗体骨烬的坟墓。
  “塔”,在梵文中叫做“浮图”、“浮屠”,是“聚集”、“高显”的意思——把土石聚集成堆,即“坟”、“冢”。
  后来,塔的作用扩大了:不仅为佛舍利建塔,还在一些佛教重地建立纪念性的塔;不仅为释迦牟尼建塔,还为其它高僧建塔;不仅在塔中收藏舍利,还收藏头发、衣物、佛像、经卷等等。其中,有舍利的叫做“塔”,没有舍利的叫做“支提”。
  到了阿育王统治时期,古印度的建塔活动达到了空前的****。
  阿育王(?—公元前232年),是古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公元前268—公元前232年)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本来是一个暴虐嗜杀的国王,但是,在征服羯陵伽国的大屠杀(杀死10万人、俘虏15万人)之后,他放弃了战争政策,宣布皈依佛教,“以法胜,是为最胜”,要依靠佛法的力量来征服世界。他立佛教为国教,巡礼佛迹,广建塔寺,起立佛柱,把大量土地捐赠给佛寺;他向全国推荐七部佛经,并向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家派遣传教团;为了肃清“外道”的影响,他还倡导了重新确认佛教教义的规模宏大的集会。阿育王对于佛教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被后世佛教信徒尊为“护法大王”,史书上称他为“印度的佛教皇帝”。
  在阿育王执政时期,“孔雀王朝”统领的八万四千个小邦国,国国都建造佛塔,以至于出现了《法华经?方便品》里所描述的局面:“乃至童子戏,聚沙成佛塔。”——甚至连小孩子们做游戏,都用沙子堆积佛塔。
  阿育王统治时期所建造的大量佛塔中,以“桑奇大塔”和“八大灵塔”最为著名。
  作为一条成语,“聚沙成塔”不是对于儿童游戏的描述,也不是对于建塔****的记录,而是对于“积少成多”这一道理的极为形象的比喻——把沙子一粒一粒地聚积起来,可以建成高大的佛塔。
  “聚沙之塔”,则比喻积少而成的规模可观的事物。(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浮屠,梵语Stupa的略音,正译为窣堵波,即塔、佛塔,俗称宝塔。佛塔的层次一般为单数,如五、七、九、十****等,而以七级为最多,故有“七级浮屠”之称。塔原来是用来埋葬圣贤的身骨或藏佛经的,造塔的功德很大。然而,为死去的人造塔,毕竟不如“救人一命”的功德更大,更有意义,故俗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意在鼓励人们奋不顾身,去援救面临死亡威胁的人。戒律有“止持”与“作持”两个方面。就“不杀生”而言,为“止持”;就“救人命”而言,为“作持”。这就是佛家常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西游记》第八十回:“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快去救他下来,强似取经拜佛。”后亦变作“救人一命,胜吃七年长斋”。如陈登科《活人塘》十八:“大凤子在后边急了,抢上说:‘妈!救人一命,胜吃七年长斋,我去想办法’。”“七年长斋”指长年吃斋修行。(李明权)
  作为一种佛教建筑形式,塔的形制不断地发展、变化。
  最早的佛塔形制很简陋,只不过是一个半圆形的土石堆而已。在阿育王统治时期,塔的规模扩大了,装饰性增加了,但是塔的主体仍然是半圆形的土石堆。到了迦腻色王统治时期(约为公元二世纪初),佛塔的形制出现了重大突破——不仅规模更大、装饰更华丽,而且塔体由“覆钵式”改为“五层楼式”。例如,都城弗楼沙(位于今天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地区)附近的“离雀大塔”,五层楼的塔体总高达四十余丈,以众宝装饰,极为壮丽威严,是当时最壮观的一座佛塔。东晋僧人法显西行时曾亲眼见过这座塔,并将它写入《佛国记》。
  东汉、魏晋时期,塔这种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入汉地,与我国固有的亭、台、楼、阁等建筑形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能够更好地表现“聚集”、“高显”之意的中国佛塔。由于强大的寺院经济和封建王权的支持、保护,汉地佛教不必依赖乞食与接受施舍为生存条件,这就为佛塔的充分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充裕的人力、物力、财力,使中国佛塔尽洗印度佛塔的寒酸气,以其辉煌多彩的形式,成为汉地佛教的一大景观。
  中国佛塔一般分为“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四个部分。“地宫”即存放舍利的地下陵墓;“塔基”是塔的基础,即塔的根脚、地下部分;“塔身”是佛塔的主体,有空心、实心两种;“塔刹”也叫“相轮”,是佛塔顶部的装饰,本身就像一个小塔,由刹座、刹身、刹顶构成。
  在各种形制的塔中,形体最高大的楼阁式塔是汉地佛塔的主要形式。这是因为:汉地的佛教信徒认为,塔是极为神圣的,应该采用高贵的建筑形式。因此,楼阁式塔在中国佛塔中出现得最早,保存下来的也最多。
  “七级浮屠”,就是塔身为七层的楼阁式塔。建造一座塔身为七层的楼阁式塔,在中国古代的工程技术条件下,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此被佛教信徒认为是极大的功德。成语“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意思就是:救人性命是极大的功德,甚至超过建造七层楼阁式佛塔的功德。(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象牙之塔
  在古代印度,佛塔已经有越来越高大的趋势了: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时期建造的桑奇大塔高达16.5米,而公园一世纪迦腻色加王时期的雀离大塔高达40余丈(130米以上)。汉地佛教更注重表现佛塔的“高显”,佛塔就愈发高大了。
  由于佛塔的高大,“塔”字在汉语中的意义得到引申,很多高大建筑物也被称为塔,如贮水的水塔、起重的吊塔、航海的灯塔以及蒸馏塔、填充塔等等。埃及的金字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法国的埃菲尔铁塔都是由于高大而被译为“塔”的。
  “象牙之塔”指用象牙建造的高大建筑物,比喻超越现实、脱离实际的美满境地。19世纪,法国作家戈蒂最早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一时在文艺界形成了一股潮流——忽视现实生活中各种丑恶、悲惨的现象,沉溺在主观幻想的美满境地之中从事创作。英国诗人丁尼生称这种理想境地为“艺术之宫”,法国文艺批评家圣佩韦则把这种理想境地比喻为“象牙之塔”(又译做“象牙的殿堂”)。鲁迅先生在《集外集拾遗?关于知识阶级》中曾经这样批评:“要为艺术而艺术,住在‘象牙之塔’里,目下自然要比别处平安。”(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