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礼佛与侫佛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柯建瑞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礼佛与侫佛
  柯建瑞
  佛教信众平时常到佛寺顶礼膜拜。各佛寺所定的礼佛(又称“绕佛”)日,更是络绎不绝、摩肩接踵,路为主塞,有的还是特地从外地赶来。他们的礼佛大抵都抱有具体的目的。笔者猜想,为了表示虔敬坚定信仰者有之;为了与佛寺和信众广结善缘者有之;为了祈求佛菩萨保庇平安者有之;为了酬愿前来表示答谢者有之……这些,属于个人思想行为,我们不该去说长道短。
  但是, “礼佛”的人群中是否还有抱其他目的而来的呢?我猜想:平时不行好事,待到遇到麻烦,前来“临急抱佛脚”希望消灾弭祸者恐怕不会没有;为了一己私利而来请求佛菩萨给予“天上掉下馅饼”者恐怕大有人在;披着佛教徒外衣图谋私利者不会没有;其中也必然混有少数心术不正、行为不端的人。
  笔者就曾看到一种人拈香诅咒他人的。这类人充其量只能说他们是“佞佛”,为了一己私利而来向佛菩萨献媚讨好。君不见河北省原常务副省长丛福奎,口口声声说什么应立佛教为”国教”,但却借信佛为手段,大肆敛财,并与自封“大师”的神婆鬼混,犯下令人发指的重罪而身陷牢狱。
  礼佛与佞佛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为了修心行善,后者则是心存侥幸,幻想向佛菩萨献媚讨好而谋求私利。有一副对联说得好: ”公平正直,入门不拜无妨;诡诈奸刁,到庙倾诚何益。”心术不正、行为不端者,即使磕破了头皮,跪折了腰腿,肯定不会有什么好处。俗语说: “修心较好吃素”。倘能心存善念、多行好事,善莫大焉,似乎不在于形式。
  近日,笔者观看了一位世界颇负盛名的老和尚的一场精彩生动的访谈录像。他说: “佛寺不是迷信的地方。佛教信众到佛寺礼佛,应把佛寺的一切看作教育工具。把佛菩萨看作学习的榜样,向佛菩萨顶礼,表示尊师重道、见贤思齐;燃香,应是省察自己‘戒、定、慧’的情况,一炷足矣;点烛是表示要燃烧自己照耀别人;敬奉一杯清水,表示自己心净如水。前殿的四大天王,是指点信众的保护神:东方持国天王手执琵琶,表示弦线紧不得松不得,为人处世应持‘中道’ (即中庸之道),做事尽职负责;南方增长天王手执慧剑,警示要斩断烦恼丝,不断精进;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执龙或蛇,另一手执圆珠,表示各种事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信众个人应努力学习别人长处,跟上形势;北方多闻天王手执伞盖,是警示信众的心灵以及环境不要受污染。信众到佛寺顶礼,应该认识这些道理,并且学以致用。”这一席话,使人耳目一新。
  这位法师意在提倡尊师重道、正确信仰和加强道德修养。笔者曾经从事宗教工作多年,这样的说教从前闻所未闻。礼佛者与信其他宗教或不信教的人似乎都可以从这席话中受到启迪。
  (作者为泉州市民族宗教局退休干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