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实践,如鸟之两翼
理论、实践,如鸟之两翼
朱纪忠
香港某佛教学者在一篇探讨原始佛教“无我”观念的文章中指出,“无我”应代以“非我”来解释(即五蕴非我之义):如果全然没有主体性的存在,就会产生“谁修持?谁解脱?谁轮回?”等问题。他认为“无我”应放在实践层面看,所以“无我”并非没“我”,而是透过层层“非我”的行持净化,证得一个“真我”。文章中并指出,应厘清对“无我”观念的认知,才不容易在修持时产生混淆。
这真是典型的“学者之见”。学术性的研究探讨就像这样:永远在“主观—客体”二元对待的架构下循环不已,然而主、客永远在无限趋近中,而两者终究是分离的。所谓“真我”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客体罢了。依笔者看法,这位学者已经“捞过界”了。笔者并非反对“无我”的学术性采讨,而是吾人在探究时应避免太大的“跳跃”。从无我、非我乃至真我,文章当中有太多这位学者一厢情愿的看法,其次亦可证知该学者修持经验之不足。
“无我”只是一个标签,若是望文生义把“无”看成“没有一,就会成为断灭论者。同样,“非我”也只是标签,以便于说明修持的方法。所以“无我”、“非我”根本就不宜放在同一范畴讨论。其实,理论、实践之间有著无法逾越的无形鸿沟—理论探讨只能趋近实际修行,绝不可能取而代之。这位学者认为,“应厘清对“无我’观念的认知,才不容易在修持时产生混淆。”其实刚好相反:若不透过实际戒、定、慧的修持,永远不可能“厘清”对无我的认知!
理论、修持之间的混沌不明,很像近代物理量子力学中“粒子”、“波”的吊诡状态。很难想像一种既是波、又像粒子的东西,然而确是如此—端视当时观察者的角度而定。量子现象说明了波、粒子之间存在一道鸿沟,仿佛是上帝在警告著人类:这是你们科学的极限;此路不通,请君回头。因此,修行理论必须和实际修持兼而行之,才能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否则就像两条平行线般没有交集。
在中国大乘佛教里,理论瑰丽庞杂的,莫过于华严宗与天台宗。然而古来祖师说理之余,其禅修、内证均有可观之处。华严宗初祖杜顺和尚曾隐居终南山,专心禅观,其后著书立说,弘扬华严思想。杜顺和尚生前奇迹颇多,常为人除害,行善造福,时有所闻。二祖智俨和尚,其师承杜顺,修习“法界观”,经由禅默思惟,终得豁尔贯通。此外唐代专弘华严的李通玄,曾端居宴默十年,且有三年时间每日唯吃枣十颗,被称为“枣柏大士”,享高寿九十六。至于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则尝于诵读《法华经》时悟入三昧,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
以上略举数端,只是为了说明古来祖师大德除了善于说理之外,抄已禅修未曾或忘。这般举例并不是要证明祖师们的行持、言论已然圆满,而只在传达一个观念:祖师示现,无非“依禅出教”:如果光只标举理论,想要藉以厘清实际修行所可能产生的状况,诚属缘木求鱼。例如禅案典籍当中有许多吊诡语、倒转语,几全是祖师亲证亲知的心境,若只是望文生义,就会产生像当年学者胡适解禅一股,令人啼笑皆非。
总之,欲期佛法能够源远流长,实践层面应该持续落实。目前有各式各样的成长团体与潜能开发课程,其中的诸多理念和操作方法,与佛法有不少相通之处。然而这些团体、课程由于易懂易行。受到现代人普偏的欢迎。我们耽心传统佛法若不再来一次“创造性诠释”的再出发,恐有被取代的可能!或者只是变成了“学者之言”。关于这点,应该是未来芸芸佛子的重大课题吧。
摘自《中国佛教》第40卷第8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