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立雪断臂的二祖慧可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蔡惠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立雪断臂的二祖慧可

  蔡惠明

  一、从赵朴老视察少林讲话说起

  1992年11月名日,在参加开封大相国寺佛像开光、方丈升座、迎奉藏经典仪后,由相国寺招待来宾朝礼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和龙门佛窟。我们于上午9时自开封出发,行程5个多小时,于下午2时抵达少林武馆。在这里午餐并观看武僧们精彩的少林拳术表演后,来到“天下第一刹——中国禅宗祖庭少林寺”参访。

  少林寺位于河南登封城西少室山。南北朝时,天竺高僧跋陀来华传授禅法,颇得北魏孝文帝礼遇。太和二十年(496),敕就少室山为跋陀立寺,供养衣食。寺处少室山林中,所以名“少林”。梁普通八年(527),南天竺高僧菩提达摩泛海达于广州,广州刺史具礼迎接,梁武帝遣使迎他至金陵(今南京)因晤谈不契合,于同年潜行至北魏,驻锡少林寺,九年“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世称“壁观婆罗门”,所传安心禅法,深受魏孝明帝推崇,僧俗信奉者甚众。后世推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少林寺也就成为禅宗的祖庭和发源地。寺内现存建筑有山门、客堂、达摩亭(又名立雪亭)、白衣殿、地藏殿及千佛殿等。寺旁有始建于唐贞元七年(791)的塔林,有塔220余座,还有初祖庵、二祖庵以及附近的唐法如塔、同光塔,五代法华塔,元代缘公塔等。

  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于1992年4月10日视察少林寺,与僧众举行了座谈。他语重心长地说:“少林寺现在出名的似乎是它的拳,其实佛教还是以文化驰名天下的。现在欧美有许多人都在学习禅宗。禅宗大兴于欧美,有好多研究所。这个禅宗呢,最早就在我们这里,要让天下人都来我们这里朝山、求禅,像二祖那样。也许将来还会有立雪人、断臂人来求禅,求禅的人可能比求拳的人还要多一点。……今天我走在立雪亭的前面,就作了一首诗:“大勇立雪人,断臂得心安。天卜称第一,是禅不是拳。”少林寺山门有个牌额“天下第一山”,还看到了一个牌额“天下第一名刹”,所以如此,靠的是它的禅。”

  朴老讲话中所提及的“立雪断臂”的故事,在佛教中很为流传。正是二祖慧可立雪断臂,禅的血脉方能传给二祖,而且不久之后,更如开源的大河流般的奔流。如果没有慧可的立雪断臂的求法精神,禅的大河也许不会很快地在我国成长发展。他承上启下的功德不可思议。

  对于慧可立雪断臂的事实,可见于智炬《宝林传》卷八载唐法琳所撰的碑文。但唐道宣的《续高僧传》未见叙述,相反却说慧可是“遇贼而遭断臂,因以法御心,不觉痛苦。”现在的学者也有不少同意这一说法的。但法琳的碑文记述得十分清楚。日本天台宗始祖最澄在所著的《内证佛法相承血脉谱》中也引用了法琳的《慧可和上碑》,对立雪断臂的事有详尽的记述。两说虽有不同,但二祖慧可为求法献身的精神却是毫无疑问,值得推崇的。在中国佛教史上,尚有被奉为华严宗五祖宗密门下的泰恭,他于元和年间也有为求法断臂的事,宗密曾在他的著述中记述证实。

  二、二祖慧可的生平事迹简介

  据《五灯会元》“二祖慧可大祖禅师”篇载:慧可(487—593)又名僧可。俗姓姬,虎牢(今河南荥阳县)人。年轻时为儒生,“博涉诗书,尤精玄理。后览佛书,超然自得。即抵洛阳龙门香山,依宝静禅师,出家受具于永穆寺。浮游讲肆,遍学大小乘义。年三十二,却返香山,终日晏坐。在又经八载,于寂默中倏见一神人,谓曰:“将欲受过,何滞此耶?大道非遥,汝其南矣,”祖知神助,因改名神光。翌日,觉头痛如刺,其师欲治之。空中有声曰:“此乃换骨,非常痛也。”祖遂将见神事白于师,师视其顶骨,即如五峰秀出矣。乃曰:“汝相吉祥,当有所证。神令汝南者,斯则少林达摩大士必汝之师也。”祖受教,造于少室。”可见他在超过四十不惑之龄后师事初祖,昼夜侍奉六年。他的求法的挚诚,确是难能可贵的。

  初祖圆寂后,他就在黄河近边一带韬光晦迹,隐居不出。但由于早年中已名驰京师,道俗前往问道的络绎不绝,他随时为众开示心要,因而声誉日广,天平元年(534)他到东魏的邺都(今河南安阳),大弘禅法。当时有些学者不能理解他的学说,因而引起争辩。如著名的道恒就指斥慧可所说法要是“魔语”,派遣上座弟子向慧可质难。然而辩论结果,道恒弟子听慧可说法后竟心悦诚服地倒向他,这就引起道恒的更加不满,甚至贿赂官吏,企图加以暗害。这中间似乎和慧可宣传宋译《楞伽经》的理论有关。当时达摩把四卷《楞伽经》授给慧可说:“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二祖就弘扬此经,但因宋译《楞伽》文较难解,不如北魏菩提流支所译十卷《楞伽》文字流畅,所以当时北魏的学者对宋译有所鄙视。由于刘宋和北魏两译的《楞伽》学说之争,牵涉到菩提流支,后世智炬的《宝林传》等书就出现诬蔑菩提流支因禅学思想不同而毒害达摩的记载,纯属子虚。

  慧可在邺都受到异派学者的迫害后即流离于邺卫(今河南安阳、汲县)之间,因此在他晚年,并没有多少随从弟子。但三论宗的学者慧布(518—587)北游邺都时,曾特地前往叩询禅法,得到印证。北齐天保元年(550)著名禅学者向居士致书向他请教,并以诗文问答,受到慧可的许多启示。

  北周建德三年(574)武宗进行灭佛,慧可与同学昙林曾努力保护佛经和佛像。后来他们又南下隐居于舒州皖公山(今安徽潜山县),在此传法给三祖僧璨。周武宗灭佛停止后,他又回到邺都。隋开皇十三年(593)圆寂。

  禅宗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所以亦称佛心宗。据法琳所撰《慧可和上碑》记载,慧可向达摩求法时,初祖对他说:

  “求法的人,不以身为身,不以命为命”。于是他就立雪数宵,并断臂表他的决心。他曾向初祖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初祖道:“将心来与汝安。”但心原是幻生幻灭不可得的东西,怎么拿得出来,因此,他半晌说:“觅心了不可得。”初祖便说:“我与汝安心竟。”达摩提倡的是壁观禅法,传予二祖的是安心禅法,他从此有悟。虽然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十六《慧可传》只记载他“遭贼砍臂,以法御心,不觉痛苦”,未提到为求法人,立雪断臂,因而使后人对断臂求法故事的真实性引起怀疑。但以后的有关禅宗史籍,如净觉的《楞伽师资记》、杜肋的

  《传法宝记》、道原的《景德传灯录》卷三、契嵩的《传法正宗记》卷六等,多根据法琳说而加肯定,从而使慧可立雪断臂的故事仍为禅门传诵,赵朴老的名句也加以赞扬。

  慧可的禅学思想直承达摩,特别是初祖传授他的四卷宋译《楞伽经》,重视念慧,而不在语言。此经的根本主旨是以“忘语忘念,无得正观”为宗。这个思想,经过他的整理发展,给后世禅宗以很大的影响。如他在答向居士的函问说:“本迷摩尼是瓦砾,豁然自觉是真珠,无明智慧等无异,当知万法即皆如!……观身与佛不差别,何须更觅彼无余(涅檠)?”这是用简练的诗句和明确的理路表达出来的禅意。达摩的壁观禅法,是以“理人”和“行人”为人道途径的。“理人”即“壁观”,它的内容是:“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尘障故。令舍伪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不随他教,与道冥符,寂然无为。”“行人”指万行同摄的“四行”,即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四行着重于劝人在日常生活中去除一切爱憎情欲,严格按照佛教教义苦下功夫。理人属于宗教理论,行人属于宗教实践,即禅法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慧可继承这个思想,指出众生与佛无差别的义理,直显达摩正传的心法。

  智炬的《宝林传》卷八载唐房琯撰《三祖僧璨碑文》中说:僧璨请慧可为他忏悔,慧可说:“将汝罪来,与汝忏悔。”僧璨觅罪了不可得。慧可就说:“我已为汝忏悔已。”这与达摩与他

  “安心”如出一辙。《少室逸出杂录》第八十三则的记载和上述回答形式大体相同,只加上一句僧璨最后答慧可时说:“罪无形相可得,知将何物来”而已。此书是日本禅宗学者铃木大拙所编,其中卷二的八十一至九十则出自敦煌发现的禅宗文献,有许多断简残篇被认为是慧可所说的法语。关于“罪性本空”的思想,后来宋《景德传灯录》卷三就据此写成为一则公案,流传为后世禅宗最乐道的一种说法。据记载,就是因为僧璨有这个悟性,慧可才传法给他。

  初祖所传安心禅法,成了慧可毕生心血所系。达摩示寂后,慧可便一心一意地弘传安心禅法。虽然当时被认为是“魔说”。北朝时,由勒那摩提等人所传的《十地经论》,或昙鸾所传的净土之教都与这种安心禅法持不同观点。慧可在答向居士的提问说:“无明和智慧,烦恼和菩提,是相等的。无明和智慧,自身与佛分开来看,才是执二见之徒,分别之徒。”所谓二见就是观看有与无、生与死、无明与智慧,烦恼与菩提,众生与佛等类似事物时,必先使它立场对立、有所差别的见解。人既懂得分别,便很容易陷入此二见里。这样的说法在实际上似乎存在,而却是我们知性作用使然。如果在此二见中停留不动,就见不到真实了。

  慧可把真实的风光一语道破为“万法即皆如。”所谓万法,就是指宇宙间所有的事物和现象,包括动物和静物,即所谓真如。他的思想源于《楞伽经》,但他却认为,若立于万法一心的立场,则二见的对峙只是呈现在自己心中的妄想而已。可见他的禅法思想,已将达摩的“二人四行”更向前推进一步。

  三、有关慧可禅法的评论

  《楞伽经》本来不是专讲禅法的经典,但是牵及到禅法的一些问题。在宋译四卷本的卷二中,分禅为四种:1.“愚夫所行”,指二乘禅,观“人无我(人我空)”;2.“观察义”,指大乘禅,观“法无我(法我空)”;3.“攀缘如”,禅观法无我还是从消极方面说,此则从积极方面观“诸法实相”;4.“如来禅”,指“自觉智境”,即佛的内证境界。又在卷三中,讲到“说通”和“宗通”;“说通”指言教,“宗通”指内证的道理。又在卷一中,还提到“离念”的主张,从而也有“离的”渐顿问题,涉及渐悟和顿悟。这些教说,都是与禅法有关。慧可从初祖处传得此经,但却对“专附义理”作了许多自由的解释。以后他的门人携此经游行村落,不入城邑,行头陀行。他们对《楞伽经》的共同认识是:在翻译上“文理克谐,行质相贯”;在思想内容上,“专唯念慧,不在话言”,就是说:不重语言,重在观想。因此他们禅法的宗旨即“忘言、忘念、无得正观”,“贵领宗得意”,绝不拘守于文字。这种着重口传、不重文记的一条,后被称为“禅宗门下楞伽师”。

  在禅观时,应理解色的如性,遍处虽然往复无际,但始终与如性相联系着。“明起不认生,灭不认尽”,是指法的生灭而言,但生即不是上座部的,而是属于大乘空观的性质了。慧可传达摩的禅法,就是采用这种说法。所以后来道宣为他立传,就直称之为“虚宗”。在中国佛学思想上实际发生影响的正是空观与禅观的融贯。

  (原载《少林禅苑》1993年第二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