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论读佛典之难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吕沛铭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论读佛典之难
  吕沛铭
  每读佛典,即思及“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一语。盖喻大藏经乃一智识宝库,如能深入领悟,则获无量智慧。然佛典文质古朴,尤其是译自梵语者,虽经译师润饰,以符合中文读法,但仍不免受梵语语法影响,以致译文格式与传统中文回异。了解既不易,深入则更难。佛语云人生有四难,即人生难得、佛法难闻、知识难遇、妄心难除。其中佛法难闻即喻了解佛学之不易。《四十二章经》所述“人有二十难”(十二章)之中,亦云“广学博究难”。综合而言,读佛典之困难可分为四类,如下所述:
  (一)句读之难断 佛典古本无断句,观敦煌出上写经便可知。宋明两代刻印之佛典,亦无断句。自清代起断句始通行。经中文意思较为隐晦之句语,由于释义者观点不同而引起相异句读。例如《杂阿含经》第一O四经之“如是焰摩迦!如来见法真实如,住无所得,无所施设……”台湾佛光山版则句读为“如是,焰摩迦!如来见法真实,如住无所得,无所施设……”又如《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初分相应品三之一:“诸色空,彼非色……诸色空,彼非变碍相。”印顺法师句读如此。而熙如法师则指出“空”字是动词,否定词,乃“空却”、“空掉”、“空去”之意。”故空字应与下文同读。笔者佛学知识濩陋,对此等不同之句读未敢置评。又以最为流行之《金刚经》(鸠摩罗什译本)为例,近人丁福保以其他五种汉译对勘,纠正一般人于什本之错误句读有数处。例如“如来悉知悉见是诸求生”误以“如来悉知悉见”为第一句,“我得无诤三味人中最为第一”误以“我得无诤三味”为一句,“即以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误以“即以为如来”为一句,“即为担荷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误以“即为担荷如来”为一句。经文较短之《金刚经》既如此,卷帙巨大者更无论矣。
  二;名词之难解 佛典之翻译,自东汉至北宋共历九百余年,所产生之中文新名词甚多,如因缘、世界、解脱、意识、真谛、境界等,这些术语已成为通行名词。另一些梵文音译如般若、菩提、涅槃、刹那、波罗密等属较为常用,其义尚不难了解。至于罕见的音译,若不借助佛学工具书实无法了解。例如东僧铠译《无量寿经》,有“优楼频螺迦叶”一词,是梵语uruvilva^ka^sayapa(意为佛弟子)音译。此词在支谦译《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译为“优为”,若不知其为梵语,可误解作“优先做”。同一梵语有一种以上中文音译尚有不少,特别见于早期译典。例如支谦译《佛开解梵志阿颰经》有“鼓车”一词,近人以梵文原本对勘,知道是梵词kosala(波斯匿王别名)音译,《大威德陀罗尼经》译作“高萨罗”。前者不易觉察是梵语,故易误解作“鼓与车”两种物件。此词连最著名的《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亦无载,可见了解特殊梵语之不易。
  佛典中有些抽象术语,所取意义不同于通行的,每为外道及对佛教无认识者因望文生义而曲解其意。如释“空”为一无所有,释“无我”为将我弃掉,释“止观”为停止观察,释“中道”为模棱两可的方法。外道之妄论佛教为一厌世宗教,曲解词义亦为原因之一,名儒亦犯此病。例如朱熹云:“若佛家之说,都是无;以前也是无,如今眼下也是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大而万事万物,细而百骸九窍,一切都归于无。”(《朱子语类》卷一二六)可谓对佛理一无所知。按佛典中不少抽象术语翻自梵文。初期所译经典,多无统一名词,以五蕴之受、想、行三字为例。“受”(梵文vedana)在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作“痛痒”,在支谦译《大明度无极经》作“痛”。“想”(梵文sanna)在前经译作“思想”。“行”(梵文sanhara)在前经译作“生死”。梁启超评曰:“译以一字或两字,既已参差不类。且“痛痒”、“生死”等名易滋误混。支谦以一字译,大体善矣。然省“痛痒”称“痛”,愈益难解。”
  (三)文字特殊用法之难明 佛典中有些单字及词语,译师所取意思不是通行的,阅读时如不考虑其上下文辞整体思想而取其通行意义,则易生错误。例如《观无量寿佛经》(鸠摩罗什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一语的“是”字应训“这},若作是否之“是”解,则此句意思是“是否心作佛?是心还是佛?”与经文原意不合。又如后汉支谦所译的经,听用“焉”字有时应训“何”。例如《杂譬喻经》:“弟!汝所居舍宅、田地、汲汲所系,今为所在?”又所译《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用是火为是?”两句的“为”字应作“何”解,且是发问语,此义近人以梵本对勘证实。案“焉”字向无发问性质的“何”义,若非有读佛典经验,则几乎不能知“为”字在支谦译文的意思。
  印顺大师云:“佛法的经典很难学。这个语言,好像懂,好像不懂,甚至于可以有两三种不同的解释都有,……初看去好像懂,可是若要了解这个经的意思,就不容易。”此语对读佛典者极具启发性。兹举似易而不易解之例如下:《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密经》(曼陀罗仙译):“云何说有众生及众生界?文殊师利言:众生界相,如诸佛界。”又“当先闻般若波罗密如说修学,然后能人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首句“如”字,“不作如是解,而是如如义,如者不二不异也。众生界诸佛界不二不异,是一真法界义。”⑩次句第二“如”字,亦作“不二不异解,虽然系缘法界,然而能缘所缘不二不异。”⑩又《思益梵天所问经》(鸠摩罗什译):“如来以随宜故……或自说我是不信者,或自说我是不知报恩者,或自说我是食吐者。”末句“食吐”似可解作“食后再吐出”,其实大不然。“吐者,母血也。父精曰泪,母血曰吐,合为一滴,托识其中而受生……佛于经中曾云:我于母腹中受生,故曰:“自说我是食吐者。”同经:“(益思梵天)问:“何故数名有为法?”答言:“以尽相故名有为法。”“数”字不作数目或次数解。“数者心所法也、名相也。《摄大乘论释》云:气数者,诸法中随一法,或以名,或以别相,或以通相等,数数显此一法,故名数。”数者是缘起生灭,亦是虚妄空相,故名有为法。”“浅易之“数”字,却有如此深邃涵义。
  再以《金光明经》(昙无谶译)一偈为例“是身虚伪,犹如空聚,六人村落,结贼所止。”(空品)若不考究意思而以望文生义去解释末二句,则可误解作:“六次进人村落,结集的贼所停止的地方。”实则“六入亦即是六根,亦名六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者……亦可说是生理兴心理的组台……生理与心理互相组合的生命体,犹如一个村庄,所以叫做“六入村落”。……“结”与“贼”在佛经中,都是指烦恼说的……此烦恼结贼止住在上“六村落”。
  佛典中有不少以四字、五字或七字为句的偈文,如上例所示。为使译文符合偈文格式,译者每将原文部份意思省略。例如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有偈云:“明行得圆满,善达诸禁戒,胜定如山王,力等那罗延。”前三句尚不难明白,最后一句则意思较为隐晦。查佛学辞书,那罗延乃梵语narayana晋译,梵天王之异名。又据嘉祥《法华义疏》卷十:“那罗,翻为人。廷,为生本。梵王是众生之祖父,故云生本。”但“力等那罗廷”一语意思仍不易下断。力解作努力(副词)还是力量(名词)?等解作等待还是等于?查梵文原本,此偈是:
  Caraham susama^ptam eva te Susama^ptavrata sa^dhitavra
  tah. Balava^ms ca sama^dhiravyayas tava Na^ra^yanasailara^javat.
  译文是:“你的明行已圆满,你的禁戒已达到,你的三昧像那罗廷,犹如山王一般有力而不能动摇。”由此可见义净译偈末句原义。
  又以玄奘译《阿毗达磨俱舍论》一偈为例:“于一孔雀轮,一切种因相,非余智境界,唯一切智知。”(破我品)后三句尚不难了解,但首句“一孔雀轮”即难知所指。《俱舍论》现存梵本残缺不全,无法以之对勘。但西藏文译本全帙街存,据藏文本,“一孔雀轮”即孔雀尾部羽毛的彩色圈。可见奘译偈文意思之隐晦。
  一九七八至八O年间,佛教界对“爱”字释义发生一场争辩。在此两年内,《内明》发表了来自各界论“爱”文章四十余篇。辩论之激烈为中国佛教史所罕见。洗尘大师称此次辩论“收获之丰硕,结果之圆满,殊非始料所及。大家共同探讨,穷究义理,正合了佛世时“举义共论”的修学方法。”另一方面,亦足见解经之不易。
  (四)语法构造之难懂 梵文与中文是两种语法结构不同的语言。翻自梵文的佛典,虽经译师润饰以符合中文格式,然大多数译文均难免除梵文语法影响,尤其是注重忠实于原文的译师如文奘、法显等。再举奘译《俱台论》一段为例:
  “如离系子问雀死生。佛知彼心,不定为记。有边等四亦不记者,以同常等皆有失故。”(破我品)
  此段白话译文是:“如离系子(人名)问佛陀:“此雀是死或是生?”佛陀知其心意,不作答覆。因这和研究宇宙有边、无边、常、无常一样,对两极端的回答,对出世间法来说,都没有意义。”
  此段断句已非容易。无读佛典经验者多以“彼心不定为记”连读,误解为“他表示不定的心思。”首句之“问雀死生”亦易误解为“向雀问死生”,实则“雀死生”是如离系子向佛陀之发问语。如此异常语法,显受梵语影响。末句“有边等四”(有边无边等四个问题”亦几乎百恩不得其解。
  同经同品:“亦观问者阿世耶故。”据《佛学大辞典》:“阿世耶,asa^ya,译曰意乐,又种子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阿世耶此云意乐,亦云种子。”但整句意思仍难明了。藏文译本意思作:“这要看发问者的理解能力。”句义甚为清楚。当代著名佛学者彻雨巴斯基(Stcherbatsky)将《俱舍论》破我品译为英文。彻氏甚懂中文,但所据本是藏文译本,殆因中译本较藏译本难解之故。
  辞义晦涩的译本,若其梵文原本或藏文译本街在,则可参考梵本或藏本以采究其义。惟现存梵本大多数菱篇断简,藏文佛典中所缺汉文经论亦不少,故梵文与藏文佛典往往无济于事。但同一经若有一种以上汉译,则可取其译文较为清楚者以了解原义。例如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一段:
  “雨时,四方无边身菩萨,及其眷层,所坐之处,或如锥头、针锋、微尘。”(卷十三)同经法显译(题《佛说大般泥洹经》)作:
  “而诸菩萨身大无量,诸天世人,皆悉云集,而下迫迮。有座如针锋处者,有座如毛端处者,有座如豪铓处者,有座如微尘处者,随身大小,各得安立,而不苦患。”两段相较,后者意义甚为显明。
  又以《小品般若经》为例:
  支娄迦谶译(题《道行般若经》):“须菩提白佛言:“般若波罗密,少有晓者,将未押习故?”(卷三)
  鸠摩罗什译:“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不精进者,信解般若波罗密甚难?”可见前者末句显得屈诘聱牙。
  鸠摩罗什是伟大译师之一,以取意译为主,文辞亦较为晓畅,故所译的经较为流行。现再举上述《小品般若径》两段为例:
  支娄迦谶:“敢佛弟子所说法所成法,皆持佛威。”
  鸠摩罗什:“佛诸弟子,敢有所说,皆是佛力。”
  前者将“敢”字置于句首,是依梵文语法,故句义亦较难解。再看下例:
  支娄迦谶:“菩萨当念作是学:人中心不当念是菩萨。何以故?有心无心。”
  鸠摩罗什:“菩萨行般若波罗密时,应如是学:不念是菩萨心。所以者何?是心非心,心相本净故。”
  可见前者句义甚为晦涩。惟鸣摩罗什有时亦下能摆脱梵文语法影响,以所译《维摩诘经》一段为例:
  “彼诸大士,见化菩萨,叹未曾有:今此上人,从何而来?娑婆世界,为在何许?云间名为乐小法者?即以问佛。”(香债佛口)
  末句“即以问佛”是倒装形式的梵文语法。若将此句置于“叹未曾有”句下,即成通顺的中文格式。
  梵文属印欧语(Indo-European Language)系,与拉丁文同出一源,文法极为复杂,文辞古仆。译师若将忠实于原文之直译,则译文亦呈词简而义深之古朴格式。玄奘所译《成唯识论》是一典型例子。清乾隆间吴西冷著《成唯识论文释并记》十卷,将全论增以润文以便利阅读。现选其一段为例,括号[ ]内为增大之润文,与原文连读:
  “阿赖耶识,为[有间]断[耶?]为[恒]常[不转变耶?答]:非断非常。以[颂句云:]恒转故。[所言]恒[者],谓此识[从]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是[三]界[六]趣[四]生拖设[之根]本故。[所以然者,以体]性坚[住,能]持[一切]种,令不失故。[所言]转[者],谓此识[从]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因灭果生,非常[非]一故。[由此]可为[前七]转识[所]熏,成种[子]故。”(卷三)。
  读者可先试只读原文,然后连读原文与润文。可觉若无润文之助,则原文屈诘聱牙,下易了解。《成唯识论》外文译本有两种, 一为韦达英译,另一为法人蒲珊(Louis de La valleePoussin)法译。前者译文畅达,对原文亦甚忠实,诚英译佛典之佳作。后者以意译为主,译文亦晓畅,但下达原意处甚多。蒲珊氏于译本卷首序言云,若非有华人佛学者及西欧汉学家在解释原文上之帮助,则恐费毕生之力亦难了解全论听有辞句。欧美学者之佛学论著所引佛典,以梵文及巴利文原著及藏文译文为多,中文佛典则较少。而中文大藏经所含资料之丰富,除藏文者外非其他文字藏经可北,殆西方人对中文佛典极感难解之故。
  上述四种难处之中,以第四种为最困难。盖佛典所含辞义晦涩之句语多不胜数。目前尚未有一种佛学工具书,将大藏经一切难解句语汇集注释。而最为理想的是将全帙大藏经转译为现代白话文。日本已从事这方面工作,拟将整套《大正新修大藏经》转译为现代日语,称为《国译大藏经》,其中一些要典已译成。我国海峡两岸均未有此计划。惟近代大德及其他学者已将一些著名佛典转为白话句解,例如台湾正闻出版社《妙云集》丛书的《摄大乘论讲记》、《大乘起信论讲记》(均印顺著)、《解深密经语体释》(演培著),皆给予初读佛典者极大方便。
  梁启超综合汉译佛典文体之待性有十种:“(一)普通文章中所用“之乎者也矣焉哉”等字,佛典一概不用(除支谦译本)。(二)既不用骈文家之绮词俪句,亦不采古文家之绳墨格调。(三)倒装句法极多。(四)提挈句法极多。(五)一句中或一段落中含解释语。(六)多覆牒前文语。(七)有联缀十余字乃至数十字而成之名词,且一名词中,含形容格的名词无数。(八)同格的句语,铺排叙列,动至数十。(九)一篇之中,散文诗歌交错。(十)其诗歌之译本为无韵。……质言之,则外来语调之色彩甚浓厚。”由此可见,佛典辞句之释义,不能以传统训诂方法,而须从辞句原薏着手,否则易生错误。例如清末文史学者俞樾释《心经》“色不异空”四句云:“《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余谓既云不异,不必更云即是矣。诵此经者,人人皆以此四句为精语,实复语也。及读《世说》文学篇注引支道林《即色论妙观章》云:“夫色之性也,不自有色;色不自有,虽色而空,故曰:色即为空,色复异空。”此二句语简而意赅,疑经文本云: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复异空,空复异色。”盖即《金刚经》“非法非非法”之旨,所谓无实无虚也。余于《金刚经注》言之详矣。译者误耳。”俞氏虽精于考证学,但未明色空本义,故误解此四句。文人既如此,不懂佛理者更无论矣。
  一般佛学院均有梵文、藏文及巴利文课程开设,目的是使学者能阅读梵巴原典及藏译。梵文大乘经典大部份已失传,即使无原典可读,通晓梵文对阅读汉译亦有一臂之助。盖遇仿梵文语法形式之难句,或与梵文语法有关之词语,亦可推知其原文所指。例如玄奘译《俱舍论》:“为依何义说第六声?此第六声依属主义。”(破我品)次句为首句释义,但“第六声”及“依属主义”仍不知所指。原来“第六声”乃梵文语法格位(case)第六种属格(genitive),故云“依属主义”。此种语法格位为中文所无。若无梵文语法知识,根本无法明白此两句意义。
  又如鸠摩罗什译《法华经》:“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于道场知已,导师方便说。”(方便品)此句梵本原文是:
  Dharmasthitim dharmaniya^mata^m ca nityasthita^m lokiima^makampya^m. buddha^sca bodhim prthiviya mande praka^sa^yisyanti upa^yakausalam.
  直译是:“佛将要在大地上的道场说法住,(及说)在世间常住而不可以摇动的法位,与菩提和方便。”罗什译首两句意思是:“这法住与法位一起常住在世间。”
  隋代智顗《妙法莲华经文句》解此两句云:习是法住法位……”一行,颂理一也。众生、正觉一如无二,悉不出如,皆如法为位也。“世间相常住”者,出世正觉以如为位,亦以如为相;位、相常住。世间众生亦以如为位,亦以如为相,岂不常住?世间相既常住,岂非理一?又释世间者、即是阴界入也;常住者即正因也。然此正因不即六法,缘了不离六法。正因常故,缘了亦常,故言“世间相常住”也。”据此,可知智顗有两个误解,“一个是把原经第一个“住”字当成了动词,把“是法住法位”一句解成了“法存在于法泣之中”;另一个是把“世间相常住’中的‘相’当成实应(名词),把“世间相”当作了一个概念……‘世间相常住’乃‘是法住法位’的谓语。从“世间”在原文中用依格loki作地点状语,可以知道鸠摩罗什译文里的‘相’不可能与之结合,构成概念‘世间相’。‘相’这里是副词,读阴平不读去声,意义和“相与”略同。《赓韵》释为“共”。《孟子》“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庭中”(离娄下),其中的“相”就是这个意思。”假使智顗通晓梵文且阅《法华经》原文,当不致出此错误。
  有些译师的译文,既依仿梵文语法形式,又部份原文省略,以致译文极难了解,如支谦译《大明度无极经》一句:
  “邪不身遍行乱。”
  此句意极为隐晦,其梵文原本是:
  Tatra^nanda na Sarrvasya bodhisattvasye maha^satvasya
  ma^ra^h papiya^n upasankra^mati vihetha na^bhipra^yah api tu
  kasyacid upasankra^mati kasyacin nopasamkramati.译文是:
  “此中不是一切菩萨摩诃萨为邪魔之法所牵缠扰乱,(只是)有些
  被扰乱而有些不被扰乱。”⑩译文的语法除异于正统中文者外,
  所含意思亦省略至无法表达原文所指。再观玄奘译此段(见《大般
  若经》第四会):
  “非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密多时,皆为恶摩之所扰乱然;有扰乱(而亦有)不扰乱者。”
  可见两种译文成强烈对比。再看鸠摩罗什译(见《小品般若经》):
  “恶魔不必普欲恼乱一切菩萨。”
  这虽采意译,但意义远较支谦所译为清楚。
  通晓梵文对理解佛典固然有甚大帮助,但这并非必要条件,除多读多研以护取了解佛典的经验外,再无其他途径。历代高僧均具湛深之了解佛典能力,但并非全部通晓梵文,特别是那些未曾赴印度或西域留学者。当代佛学大德如太虚、虚云、印光、月霞、谛闲、圆瑛、倓虚;及著名学者如吕澄、欧阳竟无、熊十力等,皆有丰富的佛学著述,包括佛典释义。其中精通梵文者仅吕澄一人。事实上,大乘佛典梵文原本大部份已失传,无法以之与译文对勘。
  熊十力云:“佛书末易读。读者必具四条件:一、抽象作用极高,否则于其高广幽深之支境,不可攀援。二、分析力极强,否则于其方方面面无穷之义蕴,寻不着端绪与脉理。三、会通力极大,否则如盲人摸索大纲罟,十指触入百千孔穴,将缚于一孔或数孔之间,终不得其纲领所在,而犹自以为通也。不大可哀欤?四、必有广大心、真实心,非徒在语言文字上作活计,以肤乱知解,诳无知,趋势途者。必修养有素,方许了解文字,而终会意于文字之外,与十方三世诸佛相见。智慧之神,不会来舍于杂染心。”⑩熊氏所言,向为读佛典者之座右铭;而“智慧之神不会来舍于杂染心”一语,更对徒夸鸿博之高谈佛理者,予当头一棒矣。 (全文完)
摘自《内明》第203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