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惠能禅由广东向海外的传播
论惠能禅由广东向海外的传播
孙亦平
摘要:惠能禅在唐代就发展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派别,并以其特殊的魅力不断地征服着人心。在惠能后学及南宗弟子的努力下,惠能禅在广东地区得到了迅速发展,其势力不仅席卷全国,而且传播及影响到周边的国家和地区——越南、韩国和日本等。惠能禅为这些地区的人民所接受,并与当地的文化相融相会而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禅宗新派别。十九世纪,随着东西方文化的广泛交流,惠能禅还漂洋过海传到北美和欧洲大陆,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主要对惠能禅从广东走向世界的历史轨迹作一初步的考察,重点显示其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关键词:惠能禅广东海外传播影响
作者简介:孙亦平,历史学博士,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惠能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有影响的佛教人物之一。惠能在广东开创的南宗是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禅宗派别,也是中国化最为典型的佛教宗派,它不仅发展成为中国禅宗的唯一正宗,而且几成为中国佛教的代名词。惠能及其所创的禅宗南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不仅对中国人的思想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还远播海外,以其独特的魅力对世界文化的繁荣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今天,人们常说的中国禅宗走向了世界,这里所说的禅宗,主要是指以惠能为代表的南宗禅。本文主要对惠能禅从广东走向世界的历史轨迹作——初步的考察,重点显示其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广东是中国禅宗主要传播地,相传达摩祖师从印度来华就是从广州进入中国的,。其所倡导的“藉教悟宗”、“安心符道”,促进了禅由“心注一境”向“心境泯然”的方向发展。三祖大师僧璨(?~606)曾在广东罗浮山隐修多年。六祖惠能就是广东新州人(今广东新会县),据敦煌本《坛经》记载,惠能因在广州制旨寺(亦名龙兴寺或法性寺)发表“风动幡动,仁者心动”的禅语,引起了印宗法师的注意,而后于此寺落发出家,为众人开讲禅宗五祖弘忍的东山法门。六祖惠能后来在广东韶关曹溪宝林寺(今南华寺)确立了禅宗在中国佛教中的主导地位。“六祖真身像”至今保存在南华寺中。从记载惠能言行的《坛经》中可见,惠能在继承达摩禅法的基础上,会通大乘佛教各家学说,融摄传统的儒道之学,倡导不执文字、任心自运、明心见性,突出在当下——念心上顿现真如本性,顿悟自性是佛。这种简洁明快的禅理禅行,使惠能禅在唐代就发展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派别,并以其特殊的魅力在绵延上千的历史中不断地征服着人心。
惠能之后,在其后学及南宗弟子的努力下,惠能禅迅速北上传播到全国。惠能的弟子神会(684~758)曾在曹溪师事惠能。神会“居曹溪数载,后遍寻名迹。开元八年,敕配住南阳龙兴寺。续于洛阳大行禅法,声彩挥发。”惠能去世后,神会先是离开曹溪到各地游历,大约在开元八年(720),北上洛阳传惠能顿教禅法,与神秀北宗弟子公开辩论“南北禅宗是非邪论”,扩大了南宗禅在北方的影响“于是,曹溪了义,大播于洛阳,荷泽顿门,派流于天下。”惠能之后的石头希迁(700—790)也是广东人,他进一步发挥了惠能禅直指人心,当下解脱的顿教禅法,注重从心与物、理与事的关系中去强调人的地位和人的当下解脱’,使禅更加贴近人的现实生活。沩仰宗的创始人之一仰山慧寂(815—891)是广东韶州浈昌(今广东南雄县)人,其晚年也在广东传法,他发挥马祖道一(709—788)和百丈怀海(749—814,一作720~814)的无取无舍、无为无事、人人圆满具足、自在解脱的禅学特点,并发明“圆相”来接引学人,以强调惠能禅是不假言语的自心顿悟。
晚唐至五代,惠能禅经青原、南岳两系而进一步分化为曹洞、云门、法眼、临济和沩仰五家,形成了“一花开五叶”局面,其中云门宗主要在广东传播。其创始人为石头门下的天皇道悟的四世法孙文偃(864~949)。文偃曾在韶州云门山光泰寺禅院,弘法开禅,启发学人“汝若实未有入头处,且独自参详,除却着衣吃饭,屙屎送尿,更有什么事?无端起得如许多般妄想作什么?”他倡导山水自然,即事而真,一切现成,无心解脱,天下学者望风而至,法席大盛,往来学徒不下千人,得法弟子就有六十一人,在五代时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到北宋时就成为与临济宗并盛的“云门宗”。据说明代的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师(1546—1623)也曾在广东生活多年,他重新修复南华禅寺,大开道场,弘扬禅学,被称为“中兴”曹溪禅之祖师。从历史上看,惠能禅已成为广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势力在唐代时就席卷全国,并逐渐传播及影响到周边的国家和地区——越南、韩国和日本等。惠能禅为这些地区的人民所接受,并与当地的文化相融会而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禅宗新派别。十九世纪以来,惠能禅又自东亚传至东南亚乃至欧美等国家,并逐渐成为这些国家佛教的主流,惠能禅也因此而具有了世界性的文化影响。现在,每年都有大批国外的崇佛修禅者前来广东南华寺朝拜禅宗祖庭。
一
禅作为一种特殊的修行方法,在中国得到极大发展以后,很快就由禅僧带到了邻邦越南,并在那里形成了具有越南文化特色的禅派。据《大南禅苑传灯辑录》记载,越南早期流传的禅法是由隋代的毗尼多流支(?一594)传入的。毗尼多流支为南天竺人,相传曾到中国跟随禅宗三祖僧璨学禅,并得“心印”,后至交州(今越南北部)法云寺弘禅,宣扬“真如佛性不生不灭”、“众生同一真如本性”,创毗尼多流支禅派,也称灭喜禅派。其弟子法贤(?~626)以《楞伽经》为传法心要,法贤的弟子后来又以《金刚经》为传法心要,在发展中其教法与惠能南宗的顿悟禅法日趋接近。这被称为越南禅宗前派。唐元和十五年(820),百丈怀海的弟子无言通(?一826)将惠能南宗禅正式传至越南,创立了无言通禅派,也称越南禅宗后派。该派主张佛性无所不在以及“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等思想,并运用中国禅宗的现成公案和体验方法,对越南佛教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一直流传至现代,成为越南禅学的主流。宋代时,惠能南宗云门宗雪窦重显(谥“明觉大师”)门下的草堂禅师从中国来到越南升龙(今河内)开国寺,主要传《雪窦百则》,并倡禅净一致,创立了“雪窦明觉派”,亦称“草堂禅派”。草堂禅师后来被李朝圣宗尊为国师,在越南影响很大。公元十三世纪,越南陈朝皇帝陈太宗随中国赴越南传教的天封禅师和德诚禅师学禅,又将临济宗禅引入了越南。三传而至陈仁宗,仁宗更喜好禅学,曾到安子山东究寺出家。登基之后,他把朝政交给太子陈英宗,自己却周游全国传禅说法,后于安子山东究寺创立了竹林禅派。其教法以临济为主,又融合了无言通禅派和草堂禅派的思想,成为越南化的临济禅。竹林禅派后来逐渐走上了禅净合一的道路,成为越南禅宗后派的一个支流。从历史上看,在越南流行的种种禅派与惠能禅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在客观上显示了惠能禅对人的影响力是可以超越民族文化制约的。惠能禅以其独特的宗教精神,真真切切地渗透到了越南文化与越南人的生活习俗之中,成为越南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的内在支柱。
佛教在韩国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传播历史,而禅宗是在各佛教宗派中创立比较早,且非常兴盛的一支。据说,早在东山法门初期,就有新罗僧人法朗于唐贞观(527—649)中入唐,从四祖道信学禅。法朗有新罗弟子信行,一般认为也就是神行。关于神行(约704—779),据《海东故神行禅师之碑并序》记载,也曾渡海入唐,来到中国的长安,师事志空和上。志空是大照禅师普寂的入室弟子,普寂又是神秀的上首弟子,因此,神行所传的是神秀北宗禅法。志空寂灭后,神行回韩国传禅。据《祖堂集》卷十七和《禅门宝藏录》卷中等介绍,唐德宗建中五年(784)又有道义禅师入唐求法。当时正值力侣“顿悟”的惠能禅法风行中土,道义就来到惠能禅的祖庭曹溪礼祖师之堂,后师事惠能南宗的弟子西堂智藏和百丈怀海,学惠能南宗禅法。道义的禅法以倡导“无念无修”、“无为任运”为特色,与马祖、西堂一脉相承。道义于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回国后,-传惠能南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法,由于与此前神行所传的北宗禅不同,因而不为时人所理解,反被“嗤为魔语”,只好“韬光庑下,敛迹壶中,罢思东海东,终遁北山北”x。道义传禅不成,最终只有隐遁于北山。但由于后来海东所传的禅宗基本以南宗为主,因而最早将南宗传入的道义在海东禅宗史上的地位仍为人所重,其传承后形成迦智山一派,他也就成为海东迦智山第一祖。据《祖堂集》卷二—卜载,大中十二年,(858),还有新罗国顺支禅师入唐,随仰山学禅,回国后就把中国的沩仰宗传入了新罗,他自己也成为新罗沩仰宗的初祖。
另外,据《楞伽师资记》和,《历代法宝记》等记载,五祖弘忍门下有一位“扬州高丽僧智德”,其地位与神秀和惠能——样居于弘忍“十大弟子”之列,亦为“堪为人师”的“一方人物”,虽然现在尚无资料明确说他后来是否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但东山法门所倡的山林佛教的禅风后来也成为韩国禅宗的特色,这却是事实。韩国禅宗不仅以惠能南宗为主流,而且还与惠能和《坛经》之间有着许多特殊的关系。“新罗人一开始就非常崇敬六祖,在《六祖坛经》的形成中,新罗佛教也扮演了极特殊的角色”。典型的例子是,在韩国全罗南道智异山麓的双溪寺现仍耸立着一座供奉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头颅的石塔,称“六祖顶相(项)塔”,它成为惠能禅与韩国关系密切的重要见证。《双溪寺记》记载了有关此古塔来源的传说。据说有新罗和尚名三法,心慕六祖,无缘师事,读《六祖坛经》中惠能预言“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时,发愿成就此事,以化新罗。因此,他赴唐窃回了惠能的头颅,在智异山建塔供奉,并精进习禅,后于公元七三九年在禅坐讽诵《六祖坛经》时圆寂。此后韩国流通的各种《坛经》都有类似的记载。这一传说竟与中国有关史料中的某些内容不谋而合。不仅敦煌本之外的各本《坛经》,而且《宋高僧传》卷八和《景德传灯录》卷五等中都有类似的记载,只是中国的记载都认为惠能的头颅最后并未被窃走。由于六祖惠能的真身像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广州南华寺,而《双溪寺记》本身现在也没有任何其他历史文献足以佐证,“尤其是新罗人成功地将六祖顶相带回并建塔供奉的故事,更不易证实”。因此可以推论,“新罗僧‘偷窃’事件乃确有其事的史实,然而,偷窃却失败了”。但“从十四世纪到十九世纪间,韩国所出版的各种《坛经》版本,都将盗取惠能头颅的事录于跋文,这类轶闻和史料,都显示惠能和《坛经》对韩国佛教徒的信仰影响深远”。事实上,现在韩国佛教的主要宗派“曹溪宗”也就得名于惠能创宗的韶州曹溪山。
另外还有韩国学者认为,契嵩本等《坛经》中所说的惠能去世后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建立吾宗”的悬记,其中“从东方来”指的就是从新罗来,“二菩萨”指的就是先后来中国,后又回新罗极力弘扬禅法的道义和慧昭。换言之,所谓惠能有关二菩萨的预言,是围绕道义和慧昭二人编织的故事,由此也可见得惠能及《坛经》与韩国佛教的关系。这里得到的慧昭,即与道义大致同时代的真鉴慧昭(774~850),来中国后,从沧州神鉴大师受禅法,并四处参学。由于神鉴是惠能南宗的弟子,因此,慧昭传承的禅法也就直接来自惠能,即惠能一南岳怀让一马祖道一一沧州神鉴一双溪慧昭。崔致远在其所撰的《真鉴国师碑铭》中称之为“曹溪之玄孙”,视其为惠能南宗禅在韩国的传承者。公元830年,慧昭回到新罗,后在智异山花开谷三法和尚建寺之处,重建佛刹,并在寺中建造了“六祖影堂”,扩大了惠能在韩国的影响。
新罗时期,韩国佛教中逐渐形成了所谓的“禅门九山”,即禅宗的九个派别——迦智山派、实相山派、阇崛山派、桐里山派、圣住山派、师子山派、曦阳山派、凤林山派及须弥山派。这九个禅派都是由来华学禅的新罗僧回国后创立的,并皆出自惠能南宗门下,这标志着惠能禅在韩国的初具规模。高丽时期,禅门的发展一度受挫,但很快得以恢复。十二世纪时,学一、坦然、智讷等集九山禅门而创曹溪宗,倡顿悟本心,禅教兼修,后一度与天台宗合并,称为禅宗。李朝肃宗五年(1679),正式改称曹溪宗,以示继承六祖惠能之法脉。二十世纪初,日本吞并韩国后,曹溪宗受日本佛教的影响,信徒的宗教生活有所改变,甚至出现了娶妻食肉的情况。1941年,韩国僧伽以太古寺为总本山,举起统——的曹溪宗的旗号,希望全国的僧侣能在曹溪宗的旗帜下统一起来。1920年,蓄发带妻的一派从曹溪宗分离出去而另成立了太古宗。为了适应现代宗教与社会发展的要求,曹溪宗还创办了佛教大学——东国大学,对现代韩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目前韩国佛教十分盛行,派别众多,其中以曹溪宗的势力最大。
四
由于朝鲜半岛特殊的地理位置,“在中、日、韩三国组成的东亚佛教文化圈中,韩国的佛教既处于中介的地位,是中国佛教向外传播的中转站和集散地,又是会通中日佛教的结合点”。因此,日本的一些僧人往往取道朝鲜半岛来到中国学佛,韩国佛教也对日本佛教有一定的影响。
早在唐代时,一些僧人如道昭、道璿、最澄和圆仁等就已将禅学传入日本,但一般认为,日本僧人荣西(1141—1215入宋参禅,回国后创立了日本临济宗,才为惠能南宗禅在日本的正式弘传奠定了基础。荣西曾两次来华,游学于天台、庐山、和天童山等处,受传临济心印,回国后大弘南宗禅法。荣西的再传弟子道元(1200~1253)在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也来中国学禅,后受天童山长翁如净的启发而开悟,蒙印可,回日本后,在永平寺开山,创立了日本的曹洞宗。此后,中国禅僧去日本行化传禅,日本憎人来中国参禅,两国禅僧之间的交往十分频繁,由此而推动了惠能禅在日本的传播。柳田圣山曾形容说:“宋代的禅可以说象洪水一样涌进日本,而在中国中断的传统却在日本发展起来了。”
明清之际,中国福建黄檗山高僧隐元隆琦(1592~1673)应日本长崎崇福寺僧超然的邀请,与十余名弟子东渡去日本弘化,在日本京都宇治开创黄檗山万福寺,并以此为基地广传禅法,高扬黄檗宗风,形成了日本黄檗宗,受到日本朝野僧俗的欢迎,以至于日本原有的临济、曹洞两宗的信徒也纷纷转投隐元门下。隐元去世后,其弟子将黄檗宗的禅法进一步发扬光大,继承该宗法席的历代禅师,从木庵至杲堂等十余人,全是东渡日本的中国高僧,至第十四世以后,·才有日僧继任。在禅行生活中,黄檗宗参禅念佛使用汉语,饮食生活保持了中国的式样,就连寺院的构造、禅堂的设备,也仿照中国的禅寺而建造,具有唐风宋骨之韵,比起临济与曹洞两宗更多地保留了中国特色和惠能南宗的传统。据说“日本黄檗宗所属各寺,至今仍保持有中国近代禅林的风范”。
总之,惠能南宗禅于十二世纪正式传入日本,并先后形成宗派,其中临济、曹洞和黄檗三宗至今兴盛不衰。它们虽然各具特色,但都是在继承发扬惠能禅精神的同时,又与日本民族文化融为一体。由于惠能禅宗本身是印度佛教与中国儒、道等思想融合的产物,因此,惠能禅与日本文化相结合,便导致了“日本的禅宗是哲学和三种不同文化的特殊混合物,它具有典型的日本生活方式,反映了印度的神秘主义和道家对于自然性和自发性的热爱,并且贯穿着孔子思想的实用主义”。禅风在日本大盛,对日本的佛教和思想文化,乃至对日本人的生活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日本的许多国粹,如花道、茶道、柔道、剑道、武士道等都蕴含着浓郁的禅之精神。
十九世纪下半叶,随着华人下南洋谋生的人逐渐增多和禅僧的前往弘法,惠能禅也随之在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一带得到传播。虽然这时所传的禅大多与净士信仰相结合,同时也融入了妈祖等中国民间宗教的信仰,但禅的信仰与禅修方法毕竟开始在东南亚地区人们的宗教生活中出现,并与当地的宗教与文化相融合。本世纪初,中国禅宗的一些著名僧人如圆瑛、太虚等法师都积极去南洋弘法传禅,在推动当地佛教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惠能禅的传播。五十年代以后,惠能禅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势头未减,还进一步传入了缅甸、泰国和斯里兰卡等国。
五
随着东西方文化的广泛交流,禅宗也漂洋过海传到美国和欧洲大陆,并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般认为,临济宗禅师释宗演(1859~1919)是美国禅宗的开山祖。1893年,世界宗教会议在芝加哥召开,日本代表释宗演首次向西方学术界介绍了东方文化的重要结晶——禅宗,引起了西方学者的极大兴趣。1897年,释宗演将自己的高足铃木大拙(1870~1966)推荐到美国。铃木大拙到美国后,与美国学者卡鲁斯合作用英文写出了许多介绍禅宗的著作,使西方人初步感受到东方禅文化独特的魅力。从这一意义上说,铃木大拙是将禅宗介绍至西方世界的重要人物。1927年,铃木大拙的《禅佛教论集》在西方出版,标志着他运用现代心理学等名词术语和方法对惠能禅的原始资料和宗教精神作出新的解释和评价的开始。他一生在禅学史上的一大贡献是写成了三十二卷《铃木大拙全集》,其中一些代表作,都是用浅显易懂的英文句式把艰难深奥、具有思辨色彩的惠能禅学通俗化,用一种轻松风趣的演讲故事的手法介绍禅的无意识、惠能禅中的自我、见性和开悟等,强调“禅宗就是觉悟的修行”。铃木大拙大力宣扬以非理性为特征的禅的探究方法,发掘禅宗中蕴含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精神,这不仅与西方社会流行的理性与逻辑的科学研究方法相区别,而且对现代社会的人的生活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迎合了生活于现代科学技术与理性主义高度发展的西方人的心理需要,因而引起了西方人的广泛注意。
如果说,铃木大拙比较注重从精神分析等层面上来对禅宗进行文化诠释,让西方人从宗教文化的角度了解了禅宗,那么,释宗演的另一位弟子释宗活(1870-1954)则主要通过创立禅宗的组织,并开展禅修活动,引导西方人从实践中去体证禅。释宗活(1870~1954)于1906年来到美国,后在旧金山创立了禅中心。1928年,他的在家弟子佐佐木指月(1882—1946)又受其委派到美国传禅,并于1930年在纽约建立了“美国佛教协会”,后改名为“美国第一禅堂”。释宗演的另外一位弟子千崎如幻(1876~1958)也在1929于洛杉矶创立了一个禅中心。在临济禅传入美国的同时,曹洞宗也开始在美国传播。1914年,矶部峰仙从日本至美国,在檀香山创办了第一座曹洞宗寺院,他由此而有“北美曹洞宗第一开教使”之称。
禅宗在二叶—世纪初经日本禅僧的努力而传至美国之后,其所倡导的超越二元对立与冲突,追求内心平和与宁静的精神就引起了美国人的极大兴趣,并受到了普遍的欢迎。虽然在美国流行的临济禅或曹洞禅都深深地打上了美国文化的烙印,但惠能禅的精神仍然是美国禅宗的一个生长点。“目前,美国各地都有禅宗学院,每一座大缄市都有禅中心。社会习禅面更是日益扩大,不仅知识分子、上层人士、学生、嬉皮士们认真习禅,就连企业家、商人和家庭妇女也都开始坐禅,甚至犹太教会,基督教会、罗马天主教会的教牧、神职人员也加入坐禅的行列。禅师们应邀到天主教、基督教堂去讲禅。基督教会则把佛教的禅定、气功引入自己的宗教仪式中,并称之为‘沉思’。著名的美国天主教领袖亲自撰写、出版了《天主教禅》一书,使禅更为美国社会所接受。美国各大学校园里经常举行坐禅补习班和讨论会,社会上坐禅的团体比比皆是。”有人预言:“随着美国社会不断出现的生态环境失衡、吸毒猖獗、心理、精神疾病增多等种种弊病,禅宗将会更为深入人心,更为普及。”二十世纪五卜年代之后,禅宗在美国得到了迅速传播,陆续建立一些参禅组织和禅学研究会,例如,在纽约就有“纽约禅学研究会”、“国际大菩萨禅堂”;在洛杉矶有“罗契斯特坐禅中心”、“禅宗研究会”等,吸引了许多禅修爱好者。
随着佛教在西方世界的传播,惠能禅也引起了欧洲人的兴趣。据1990年版《大英百科年鉴》统计,当时欧洲就有二十二万佛教徒,其中包括禅宗的信仰者。早在1924年,英国人洪飞斯(又译作汉弗莱斯,1901~?)就成立“佛教中心”,后改为“佛教协会”。他不仅研究佛学理论,而且还修习禅定,其所著的有关禅学的著作流行于英国,并推进了禅学在欧洲的传播。七十年代初,曾在日本学禅的英国籍比丘尼肯妮特禅师(1924一?)回国后,创建了各种佛教禅定中心和禅学社,其中以“法屋”和“伦敦禅学社”最为著名。禅学社的禅师不仅指导人们修习坐禅,而且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例如,禅师为青年人主持婚礼,为幼儿举行命名的宗教仪式,为死者举办葬礼,为人们举办各种纪念仪式及佛教节日的庆典活动,使禅宗在英国社会中逐渐风行。在今天英国佛教各派别中,禅宗的影响仅次于藏传佛教。
总之,在广东兴起的惠能禅逐渐漂洋过海传播到世界各地,在对当地的宗教文化产生一定影响的同时,也使惠能禅具有了世界性的影响。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