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清 辨 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清 辨 义
  略云,佛法本不能分宗,但传承事实上有二支,般若与瑜伽是也。其后有两大家,清辨与护法。基师旧传,世人称清辨为妙吉祥菩萨,其受当时推崇可想。又与护法立说有异同诤论,亦势所必至。但护法之学由慈恩师弟大为发挥,如日方中,盛极一时,而清辨之说,不过引以破斥,附见于《唯识述记》《学记》等书,此或有抑扬失实之处。后人因而误会,愈益埋没古人真意,不可不察,今特为辨之。
  基师传清辨学说有数处。如《唯识述记》卷二云,清辨等师依密意教说诸法空,便亦拨心体非实有。彼立量云:汝之内识如境非有,许所知故,如汝心外境。又云,然清辨计,总拨法空为违中道,强立唯境,诸心所现即是唯境,有何心也。又云,清辨顺世,有境无心。今人依此遂有主张唯境说者。
  细审《述记》文气,如立量三支皆有简别,明系取他语以破他义,所谓破量,即自无所主张也。又强立云云,有因无喻,三支不具,细审亦是相违决定之类,非自申其意。由此可知清辨不必真有唯境之主张。
  更从《掌珍论》真性有为空等量观之,清辨立义乃是胜义心境俱空,世俗心境俱有,则不可言唯境或唯心。唯是单独义,遮持义,遮其所无,持其所有。既云俱空俱有,如何言唯。如果立量云然,则犯自教相违自语相违等过。余敢断清辨决不至此。故唯境非其主张也。
  进而观今人之唯境说,亦犯自教相违,佛法中曾无此说故。又犯现量比量相违。更有不妥者,则以唯心与唯境之说并存,或更加以唯根,为三唯论。自相矛盾,尤失古人立言之意,不可不辨也。
  复次,清辨生当唯识学说最盛之时,不应无所闻见,即不应对此无所表示。如护法于《广百论释》表示对般若态度乃全盘承受,不破斥,不反对。类例清辨之对唯识,亦应尔尔。依圆测《仁王般若疏》所言,《广百论释》卷十广辨二谛处有两家,一为相应论师,一即清辨。今从其说勘之,清辨谓世俗心境俱有,不立唯识。但释通经中唯心之言云,为舍外尘故观唯心。此则非反对唯识说,但解释不同耳。盖以为据实相说无心无境,为化生说无境唯心也。此解与《成唯识论》卷九卷十等处释观影唯是心一颂及如何不说唯境一段皆相近。可知清辨决不同顺世外道等执唯有境,而立量破唯识亦但就实相言之耳。
  要之,一、清辨无唯境说,此说亦无理教可立。二、清辨学与唯识学之关系最堪注意研究。三、研究时对古人之说,虽不可数典忘祖,却亦不可盲从。
  1926年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