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增壹阿含经简介及其四谛品语译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徐学莹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增壹阿含经简介及其四谛品语译
  徐学莹
  甲、资料来源
  婿壹阿含经,梵名同Ekottari
  ka^gama,音译作伊姑达罗阿甘,巴利名Anguttara-nika^ya。是四阿含之一,谨就历代目录,查阅译传。
  一、补晋书艺文志:只有隆安中即宾沙门
  僧伽提婆译及增一阿含经序一卷。二、明史艺文志:录有增含经五十卷。三、艺文志二十种综合引得:竺佛念译及
  增一阿含经序一卷。吗大藏经:于第二册收录有东晋厨宾三
  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共分五十二品,
  四百七十二经,凡五十一卷。
  乙、内容分析
  一、名称:
  增一阿含经的名称,据善见律昆婆沙卷一,五分律卷三十,四分律卷五十四等所举,增一阿含系依法数之决第,自一法顺次增至第十一法而分类辑成者,故称增一。二内容:
  据萨婆多昆尼昆婆沙卷一所记载,增一阿含乃佛陀为诸天、世人随时说法,总集而成。全经共分五十一卷,五十二品,由东晋厨宾三藏瞿云僧伽提婆所译。本经带有浓厚的大乘思想色彩,成立时期为四阿含中最晚者。其内容:初设序品,叙述阿难传诵、本经结集、优多罗受法之因缘等;次则依增数法将各小经分类辑集,即:(1)一法分类,包括十三品。(2)二法分类,包括六品。(3)三法分类,包括四品。(4)四法分类,包括七品。(5)五法分类,包括五品。(6)六法分类,包括二品。(7)七法分类,包括三品。(8)八法分类,包括二品。(9)九法分类,包括二品。(10)十法分类,包括三品。(11)十一法分类,包括四品。其中,各品及各经之最后,多有“总颂”以结摄该品或该经之大要。
  增一阿含之分品,卷帙,于宋,元、明三本为五十二品,五十卷;于高丽藏本则为五十品,五十一卷。关于本经之增数有二说,即:(1)据摩诃僧只律卷三十二、阿毗昙昆婆沙论卷十、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九等所举,增一阿含经原从一法顺次增至百法,后因亡失,故仅传十法。(2)据五分律卷三十、四分律卷五十四、撰集三藏及杂藏传、分别功德论卷二等所举,本经系从一法顺次增至十一法,总计有十一法。此说与现存增一阿含经之内容较相符。
  于南传五部之中,增支部相当于增一阿含经。另于佛光大藏经增一阿含经之题解则谓,增一阿含与增支部之相当经或类似经,共有一五三经。
  总之,据法华玄义云:“增一,明人天因果;中,明真寂深义;杂,明诸禅定;长,破外道。”,道尽了增一阿含经的宗旨及目的,
  三、译者
  僧伽提婆,梵名S^amghadeva,为有部昆昙学大家,于东晋时来到中国,广译有部论典之名僧。又名僧伽提和、僧迦缔婆,意译为众天。北印度厨宾国人,俗姓瞿昙,故又称瞿昙僧伽提婆。学通三藏,尤擅长阿毗昙心路,常诵三法度论。为人俊朗有深鉴,而仪止温恭。
  前秦建元年中(365-384),远来长安,十九年四月应比丘法和之请,与竺佛念共同译阿昙八犍度论二十卷,十月圆满。翌年,高僧道安主持译出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即请僧伽提婆与僧伽跋澄,昙摩难提共宣梵文。
  昙摩难提曾译出中阿含经及增一阿含经,文义颇多差谬,而当时僧界硕彦道安亦已示寂,又值关中大乱,故僧伽提婆欲修正而未果。后数年,关东清乎,僧伽提婆与法和暨门徒,东游洛阳,四、五年间,研讲阿含经等,遂通晓华语,更译出阿毗昙心及鞟婆沙等论,并改定先出之众经。
  东晋太元十六年(三九一)于般若壹译出阿毗昙心论四卷及三法度论二卷。
  隆安元年(三九七)游建业,颇受晋室王公及风流名士崇信。时琅玡王司马殉素来荷持正法,曾建立精舍,广招学众,提婆既来,王即延请,乃于其精舍宣讲阿毗昙,名僧毕集,众皆悦悟。是年冬,琅玡王招集京都义学沙门慧持等四十余人,更请提婆重译中阿含经。
  提婆一生,计其所译经典约百余万言,道化声誉颇高,东汉安世高以来,无出其右者,后不知所终。丙、四谛语译
  “四谛”(注一)谓“苦、集、灭、道”。佛陀以自身的经验来告诉弟子们:“苦”,我已是彻底的了解了;“集”,我已经断尽了;“灭”,我已经证得了;“道”,我已经修学完成。是劝勉大家应该“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从知而行,从行而去实证。在弟子修学四谛法门时,首先要“如实知四谛”,证人甚深的真实性,让弟子如实知之。
  ㈡一时,佛陀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世尊告诉众出家人,应当修行四谛之法。是那四谛呢?所说的“初苦谛”,道理说不完也无法说穷尽;第二是“苦习谛”,道理说不完也无法说穷尽;第三是“苦尽谛”,道理说不完也无法说穷尽;第四是“苦出要谛”,道理说不完也无法说穷尽。那为什么叫做苦谛呢?所谓的苦谛就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僧会苦、恩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等八苦,简要言之,就是色、受、想,行,识等五阴(注二)炽盛所造成身心的痛苦,这就称做“苦谛”。什么称做“苦习谛”呢?就是是爱念与欲望相处,恒常熏染著心。什么称做“苦尽谛”呢?就是欲望与爱念永远断除,不再造作。什么称做“苦出要谛”呢?就是奉行圣贤八品道。所谓的八品道,就是:①见四谛理而深明的“正见”。②精心思惟使真智增长的“正思惟”。③依真智正口业的“正语”。④依真智正身业的“正业”。⑤依真智净三业、离诸邪命的“正命”。⑥依真智而精勤修道的“正精进”。⑦依真智而忆念正道的“正念”。⑧依真智而入无漏清净禅定的“正定”。依此八正道,定能解脱苦谛,世尊说这四谛是真实而不虚假的。众生无量劫长久以来,都处于生死轮转五道之中而不自知,现在若能了解此四圣谛,奉行修道,从生死轮回的此岸修行至涅槃(注三)寂静的彼岸,斩断生死轮回的根本,脱离生死的大海,不再受轮回。这时,世尊便说了偈语:“今有四谛法,如实而不知。轮转生死中,终有不解脱。如今有四谛,以觉以晓了。以断生死根,更亦不受有。”当时众比丘听到世尊说四圣谛,非常的高兴且欢喜的去奉行。
  ㈡一时,佛陀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世尊告诉众多出家人,有四种方法可以对许多人有益处,是那四种方法呢?第一种方法是应当常亲近善知识,第二种方法是应当常听闻佛法,第三种方法是应当了解知晓佛法,第四种方法是应当明了一切世俗有为、无为之法。是故众出家人要多利用、方便这四种方法,去利益众人。这时众出家人听到佛陀所说的这四种方法,都很高兴的去奉行。
  (三)一时,佛陀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世尊告诉阿难(注四)说:“假若如来出现在此娑婆世界(注五)的时候,便有四种类的众生不曾听闻佛法,是那四种呢?第一类的众生大多是有所执著,我执、法执深重,自以为是。第二类的众生是在生死的轮回中,长久在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等五道中轮回。第三类的众生常怀著骄傲、怠慢之心。第四类的众生是被无明(注六)所覆盖著,但是这类众生心意柔和,常喜修行。所以,阿难!你应当发欢喜心去修学如来的佛法!”当时,阿难听到佛陀所说的话,非常高兴的去奉行。
  (四)一时,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世尊告诉诸比丘说:“我现在应当说明白什么叫做“担”?什么称做“持担人”?“担因缘”是什么?“舍担”又是什么呢?你们众比丘,要好好仔细听之,好好想一想!”这时,诸比丘都虚心的接受佛陀的教诲。世尊告诉诸比丘说:“什么称做担呢?就是色、受、想、行、识五阴炽盛之苦。什么称做持担人呢?就是人身。如人生下来,就有名字,会吃东西,有痛苦也有快乐,寿命有长有短,这样的人身,就称做持担人。什么称做担因缘呢?所谓的担因缘就是心念常存在著贪爱和欲望。舍离担又是什么呢?就是爱念永远断除,心已有爱念也要尽除,更要把它吐出来。现在我已说完什么是担、持担人、担因缘及舍担。然而诸如来所应当做的事,我现在都已办到了,好像在树下空旷的地方,露天下坐禅,时时谨记在心,不要行为乖张放逸。”此时,世尊便说偈语:“当念舍重担,更莫造新担;担是世间病,舍担第一乐;亦当除爱结,及舍非法行:尽当舍离此,更不复受爱。”所以诸比丘,应当利用各种方便方法去舍离五阴(色受想行识),好好学习、修持之!当时,诸比丘听到佛陀所说的话,都非常的高兴去奉行。 .
  (五)一时,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当时世尊告诉诸比丘说:“六道众生有四种出生的方式,是那四种呢?就是卵生、胎生、湿生及化生等。所谓的卵生有鸡、麻雀、鸟类、喜鹊、孔雀,蛇、鱼、蚂蚁等,都是卵生的。所谓的胎生有人类,畜生类及两只脚的虫类。所谓湿生如腐肉中的虫,厕所中的虫,尸体所产生的虫等。所谓化生有诸天、大地狱饿鬼、第一代人类及畜生类等。诸出家众们!应当舍弃,脱离这四种出生的方式,应该利用各种方便的法门去完成四谛法(苦集灭道)。”诸比丘听到陀所说的话,都努力学习、修持,很高兴的去奉行。
  (六)一时,舍利弗(注七)尊者及目挞连(注八)尊者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的地方,舍利弗告诉诸比丘说:“世间有四种人,是那四种人呢?第一种人是随时有烦恼(注九)存在,而内心却不知烦恼何在,第二种人是随时有烦恼存在,但是能了知烦恼的原因,第三种人是没有烦恼存在,内心也不知烦恼何在,第四种人是没有烦恼,而内心也了知没烦恼。在有烦恼的人当中,内心有烦恼却不知烦恼何在的人,最为下贱;在没有烦恼的人当中,能清楚了解世间人物真相的人,是最为聪明的人。”目挞连尊者问舍利弗说:“是什么因缘呢?有什么理由说是一个人下贱,另一个人聪明呢?”舍利弗答说:“一个人随时有烦恼,而内心却不知烦恼的起源,这种人一有念头发生时,我会当作纯净的想法,而他呢?也会想作纯净的想法,但是当他做纯净的想法时,内心便会生起欲望,因为有了欲望之心,便有了贪欲(注十)、嗔恚(注十一)、痴心一直到老死。应当利用各种方便的法门消灭此欲望之心。譬如有人到市场买铜器,这铜器上有尘土、污垢,是极为不干净的铜器,如果不随时擦拭、净洗这铜器,会产生愈来愈多的尘垢。就像第一种人,内心有尘垢随时有烦恼,不求方便去除尘垢、烦恼,便产生了欲望之心,就有了贪欲、嗔恚,愚痴(注十二)以至老死,多么可怜啊!”舍利弗又说:“第二种人随时有烦恼却知烦恼的原因,就会舍弃对任何人物的净想而去思惟不净想,内心就不会产生欲望,用各种方便的法门去解决烦恼,使心时常保持清净,这样内心无所求,没有得到的也算是得到,没有获得的也算是获得,没有做到的也算是做到,如此,便没有贪欲、嗔恚,愚痴一直到命终再也没有烦恼了。譬如有人从市场买了被尘垢所污染的铜器,那人随时擦拭、清洗,使得铜器随时保持清净,就像有烦恼而能确实了知烦恼原因的人,能舍弃净想而去思惟不净想,更求方便的法门去解决烦恼,没有得到的也算是得到,没有获得的也算获得,没有验证的也得到证量,已经没有了欲望之心,更无嗔恚、愚痴一直到生命结束。这就是有烦恼的人,一人被称做“下贱”,另一种人被称做“聪明”的原因。目挞连尊者又问说:“又有什么因缘使没有烦恼的两种人中,一人被称做下贱,一人被称做聪明呢?第三种人是外面环境没有烦恼,内心也没有烦恼,但是他茫然无知,没有得到的也说有得到,没有获得的也说有获得,没有验证的也说有证量。就像有人到市场购买被尘垢所染污的铜器,不随时去清洗,也不随时去擦拭,永远被尘垢所覆盖著,这种人就随时有贪欲、嗔恚、愚痴一直到命终。第四种人是外面环境没有烦恼,而确实了知内心也没有烦恼,随时思惟求取方便,没有得到的也算是得到,没有获得的也算是获得,没有验证的也算是有证量,这种人一生中没有烦恼一直到命终。就好像有人到市场买铜器,这铜器极清洁又干净,再随时加以清洗,擦拭,这时铜器愈来愈洁净。就像这种人,一辈子没有烦恼,更没有贪欲,嗔恚、愚痴一直到命终。”这时目挞连尊者间舍利弗说:“是什么缘故引起烦恼呢?”,舍利弗回答说:“厌恶不善的现象而产生许多不正当的见解,这就称做烦恼。”诸比丘听闻舍利弗尊者所说的话后,都非常高兴,欢喜奉行。
  ㈦一时,佛陀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告诉众多的比丘说:“世间人或比丘有四种人,就像水果一样,有的水果没有熟看起来像成熟,有的水果成熟而外表看起来像没有熟,或有的水果成熟了外表看起来也像成熟,更有的水果没有成熟而外表也像没有成熟。什么人像水果一样没有成熟而外表像成熟呢?这种人走路端庄,眼视前方,穿衣持钵守规矩而走路,眼睛不左右顾望,但是他的行事,都是违犯佛门清净的戒律,实在不是出家人的行为而外表看起来像出家人,自己没有苦行而自己说有苦行,做尽败坏正法的事,这种人是根败之种。什么人像水果一样成熟了但是外表像没有成熟呢?这种人性格行为怪异,视瞻不端庄,喜欢左右顾视,然而他很精进,多闻修持,行善法,常持戒律,不失威仪,见到不是合乎正法的,便心怀恐惧以免破坏正法。什么人像水果一样没有成熟外表也像没有成熟呢?有些出家众,不持戒律,不知道走路的礼节,也不知道出入往来的礼貌,更不知道穿衣持钵的方法,每一样事情都错乱。而心里想著色、声、香、味、触五尘的美好,违犯了戒律而不行正法,不是出家众而外表像出家众,没有行苦行而像修持苦行的人,这种人是根败之人。什么人像水果一样成熟了而外表也像成熟,表里一致呢?有些出家众持戒严谨,出入行步威仪端庄,极精进修行善法,威仪礼节都有成就,看见很微细的不善法,便心怀恐惧戒慎,何况是更大的不善法呢?众比丘们!世间有此四种人,应当学习效法像成熟的水果一样,表里一致啊!”这时,诸比丘听到佛陀所说的话,都欢喜奉行。
  ㈧一时,佛陀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告诉众出家人说:“你们应当知道世间有四种鸟,第一种鸟是鸟声好而形丑,第二种鸟是鸟形好而声丑,第三种鸟是鸟声丑形亦丑,第四种鸟是鸟形好声亦好·拘翅罗鸟是鸟声好而形丑,鸶鸟是鸟形好而声丑,兔枭是鸟声丑形亦丑,孔雀鸟是鸟声好形亦好。应当共同知道众比丘们有人像此四种鸟的特性,而世间也有四种人像四种鸟一样。第一种形好而声不好的人就是容貌端庄,出入走路穿衣持钵,威仪中规中矩,但是他不能诵读所有的佛法,对于善事也不能承受佛法的教导。第二种声好而形丑的人就是出入走路,穿衣持钵等威仪都不合乎规矩,但是他喜好广说佛法,精进修持所有的戒律,多闻,多学所有的佛法而能了知自己所学的,对所有的善事都能奉行,对于深遂的义理都能了知分明,对于佛法善于修持也能诵读。第三种声丑形亦丑的人就是违犯了戒律,不精进修持佛法,不多听闻佛法,所听到的佛法也很快的忘记了,应该行苦行但是他不肯受这种苦行。第四种声好形亦好的人就是出入行路穿衣持钵,仪态出众,不左顾右盼,再精进修行善法,具足戒律,多听闻佛法,也不忘记所有的佛法,修善行,能精于诵读佛法。以上四种人,在世间的人应当共同觉悟了知,众比丘们!应当效法,学习声好形亦好的这一种人。”这时,众比丘,听到佛陀所说的话,都欢喜奉行。
  ㈨一时,佛陀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告诉众比丘说:“世间有四种人像云一样,有四种云,是那四种云呢?第一种是雷而不雨,第二种是雨而不雷,第三种是不雨亦不雷,第四种是亦雨亦雷。第;种雷而不雨的人就是能高声诵读修习所有的经藏,如长行(注十三)、重颂(注十四)、孤起(注十五)、譬喻(注十六)、因缘(注十七)、自说(注十八)、本生(注十九)、本事(注廿)、未曾有(注廿一)、方广(注廿二)、论议(注廿一二)、授记(注廿四)等十二部经,善于诵读而没有遗漏佛法的义理,但是不广为人说法。第二种雨而不雷的人就是容貌端庄,出入行路、仪态举止皆合宜,修行诸善法而没有亳厘的过失,但是他不听闻也不高声诵习佛经,也不修持经典,对于佛法乐于接受也不会忘记、遗漏,喜欢和善知识交往。第三种是不雨亦不雷的人,容貌不端庄,出入行路、仪态都不合乎规矩,不修持善法,不多听闻也不高声诵习经典,也不和别人说佛法。第四种是亦雷亦雨的人,容貌端庄,出入行路、进退举止都合乎中规中矩,喜好求学问,所求得的学问也不会忘记,也喜欢和别人说佛法,劝勉他人修持佛法。所以众比丘们!你们应当学习、效法亦雷亦雨的人。”这时,众比丘听到佛陀所说的话,都欢喜奉行。
  丁、专有名词解释及注
  一,四谛:又名四圣谛,或四谛法,即苦
  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
  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
  有三苦、八苦及无量苦,苦是
  现实宇宙人生的真相。集谛是
  说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样来的真
  理,人生的痛苦是由于凡夫自
  身的愚痴无明和贪欲嗔恚等烦
  恼的启动,而去造作种种的不
  善业,结果才会招集种种的痛
  苦。灭谛是说明涅槃境界才是
  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
  归宿的真理·道谛是说明人要
  修道才能证得涅槃的真理,道
  有多种,主要是指修习八正道·
  二五阴:五蕴的旧译,阴是障蔽的意思,
  能阴覆真如法性,超诸烦恼。
  五阴是色,受、想、行,识。
  三涅槃:灭诸烦恼,以因缘俱灭,心相
  皆尽。永尽贪嗔痴三毒。
  四阿难:又译庆喜,为白饭王之子,佛
  之从弟,生于佛陀成道之夜,
  后随佛出家,侍佛二十五年,
  为佛执事弟子,以多闻第一著
  称·
  五娑婆世界:又译堪忍,谓此土众生安
  于十恶忍受三毒及诸烦恼
  而不肯出离,故名堪忍世
  界。
  六无明: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痴的别名。
  七舍利弗:舍利译义为惊鹭,弗译义为
  子,因其母之眼似惊鹭,故
  被称为舍利弗,为佛十大弟
  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
  八目犍连: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以神通
  第一著称。
  九烦恼:烦是扰义,恼是乱义,能扰乱
  众生身心,会使心烦意乱的见
  思惑,叫做烦恼·有二十六种
  烦恼,包括六种根本烦恼及二
  十种随烦恼。
  十贪欲:就是贪爱五欲,指财、色、名、
  食、睡。
  十一嗔恚:三毒之一。
  十二愚痴:三毒之一。
  十三长行:释尊所说的经,以散文直说妙
  义,不限定字句者,因字数长
  故称长行。
  十四重颂:释尊所说的经,既宣说于前,
  更以偈颂结之于后,有重宣之
  义,故名重颂。
  十五孤起:释尊所说的经,不依长行,直
  作偈颂之句者,如法句经是,
  因不由散文,故名孤起。
  十六譬喻:释尊所说的经,佛理深奥,以
  譬喻说明之。
  十七、因缘:叙述见佛闻法的因缘,或佛说
  法软化的因缘。
  十八、自说:如阿弥陀经,系无有人问而佛
  自说·
  十九本生:是记载佛说其自身过去世因缘
  的经文。
  二十、本事:是记载佛说各弟子过去世因缘
  的经文。
  二一、未曾有:记载佛现种种神力不可思议
  事的经文。
  二二、方广:说方正广大之真理。
  二三、论议:指以法理论议问答的经文。
  二四、授记:是记载佛对于苦萨或声闻,授
  成佛之记。
  戊、结语
  “佛以四随说法:随(好)乐,随(适)宜,随(对)治,随(胜)义”,故有增一阿含经的四谛品,佛陀劝勉、教人佛法的实际应用是在行住坐卧生活之中,了知四圣谛的真理,行八正道,更要以亲近善知识、闻法、知法并法法相明的去学习佛法。当舍四生求出三界,求方便完成四谛法,做个“果熟而似熟”、“形好声亦好”、“亦雨亦雷”的人!佛法在处处,处处亦是佛法!
  佛法的宗旨,佛法化世的方法,是在适应不同的根性,满足一般人的希求,使人生得善又得福,而增一阿含经是“满足希求”,更是“各各为人悉檀”,应该用浅显·易懂的叙述佛经,让一般人都能了了分明,欢喜奉行,打开众生信仰佛陀的信心!
  己、参考书目
  一·明史艺文志—清黄虞稷编
  二补晋书艺文志—清文廷式撰
  三艺文志二十种综合引得—北平哈佛燕
  京学社编
  四大藏经第二册—新文丰出版社
  五灵山阶梯佛学—灵山出版社
  六说文解宇注—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七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编
  八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九佛光大辞典—佛光山出版社
  十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印顺著—正闻出版社
  摘自《菩提树》1994年6月号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