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杂阿含经研究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郑以芳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杂阿含经研究
  郑以芳
  一、阿含的意义及四阿含的结集
  阿含(Agam)一词,音译为阿笈摩、或阿伽摩、阿含暮等。义译来(Coming near)、传(A traditional)、集(Collection oftraditional doctrine);也称无此法,意谓“法之最上者也’(翻译名义集四),故又称法归(Approaching),佾肇长阿含序说:“法归者,盖万善之渊府,总持之林苑。其为典也,渊博宏富,辍而弥广,明宣祸福贤愚之迹,剖判真伪异齐之原。……道无不由,法无不在,譬彼巨海百川所归,故以法归为名。”
  阿含乃佛寂灭后第一次结集时所完成的丛书,故也可说是传承而来的圣教集。瑜伽师地论说:“如是四种(阿笈摩)师弟展转来于今,由此道理是故说名阿笈摩,是名事契经。”由此可知四阿含契合真理,契合家生机缘。南传佛教巴利文则称阿含为尼柯耶(Nikaya),义译“集”、“部”之意。
  当佛在世时,因目睹六外道之一——裸形外道——于传法中起争执,舍利弗郎曾建议佛“集法”。佛于西元前四四八年在拘尸那城入灭后,大迦叶有感于诸佛弟子求法心态渐次松弛,对于佛陀的教说也每有不同的阐释,忆及佛陀曾说:“如来正法欲灭之时,有相似像法生,相似像法出世已,正法则灭。”(杂含九O六经)为使正法久住、利益家生,乃决定请阿阁世王为檀越举行结集。从六月二十七日开始,前后进行了四个月之久。地点在王舍城外的毕波延罗窟(亦名七叶岩)。参与斯会者有五百人,以大迦叶为上首,优婆离诵律、阿难诵修多罗,所集者即是四阿含,包括杂阿含、中阿含、长阿合、增一阿含。南传则分为五尼柯耶、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小部等。四阿含所使用的语言,是印度的圣典语——梵语(Sanskrit),也称为雅语;五尼柯耶则用巴利语(pali)。因两种语言不同,再加上地域相隔遥远,北传出现于北印,南传出现于锡兰,故所记载也有所出入。
  二、阿含殊胜,杂阿含尤为上首
  四阿含为最初成立的圣典,以公开的形式结集,最为可信。采用言行录的体裁,性质暑同于中国的论语,说理甚为朴实。佛教的根本教理,如四圣谛、十二因缘、四念处、五蕴法、八正道等,皆在四阿含中有详细说明,对此若不能获得确实的认识,那么读一切大乘经典将无从索解。况且大、小乘皆声明源于此,是以四阿含被尊为“三乘共依之圣典”,被赞为“法海之源流”。此外,它对于佛陀时代的社会状况也有很多记载,是研究印度古代史不可或缺的资料。由以上所述可知四阿含的重要性。
  阿含经卷帙浩繁,应当如何掌握它的谛理呢?答案是当从杂阿含开始,这怎么说呢?
  (一)杂阿富最先结集:就四阿含而言,其中以杂含、增一阿含较为通俗,富于原始迹象;长含、中含似乎是再经过整理而成的。有关四阿含的顺序,虽然有多种说法,像摩诃僧只律、增一阿含序品、大智度论等书,都说长、中、杂、增一。然而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多支持有部昆奈耶及瑜伽师地论的说法,认为是:雉、中、长、培一。由此可见杂阿含的重要性。如由日本所出版的国译一切经,即将杂阿含排列于最前面。瑜伽师地论说:“郎彼一切事相应教,间厕鸠集,是故说名雉阿笈摩;复以余相处中而说,是故说名中阿笈摩;复以余相广长而说,是故说名长阿笈摩;更以一、二、三等渐分教道理而说,是故说名增一阿笈摩。”世人或对杂阿含的“杂”字起迷惑,其实就上文所说,“杂”乃相应之意,杂阿含的内容与“九事”相应,将在后文中进一步加以说明。“彼一切事相应教”,郎言过、现、末三有时,实、可喜乐、有所利益,如来尽知然后契说。维含的殊胜已一语道破了。
  (二)杂阿舍为空有两宗所共许:杂阿含的内容很多,自有其一贯的核心,便是缘起:“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十二缘起——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更在说明流转与还灭的法则,如雉阿含说:“法性、法住、法定、法位、法界”、“非佛作,亦非余人作”,乃法尔如是,真实不变的谛理。龙树菩萨所建立的中观空宗,是从缘起性空,领悟诸法实相。般若经说:“菩萨坐道场时,观十二因缘如虚空不尽。”有宗弥勒菩萨的唯识三性,也以缘起因果为依他起,作为染净迷悟的依据,杂阿含缘起的倾向于“有情心”,也深深地影响到有宗,故具有唯心的特色。
  (三)杂阿含的版本及翻译
  现存中译杂阿含最完整的版本,是刘末元嘉二十年(西元四四三年)时,由天竺三藏此丘求那跋陀罗所译的五十卷本,大正藏第二册收录之。根据求那跋陀罗传说:“元嘉十二年(西元四三五年)至广州。……既至京都。……初住只洹寺,俄而文帚延请深加崇敬,……京师远近冠盖相望,宋彭城王义康、谯王义宜并师事焉。顷之,家僧共请出经于只洹寺,集义学诸僧译出杂阿含经。”④这段话点明求那跋陀罗抵达中土的时间,及翻译杂阿含的道场。而出三藏记却记载译经道场在杨都瓦官寺。一一说孰是,已不可考。
  关于杂含的原本,出三藏记也记载说,法显法师隆安三年游西域,于中天竺、师子国得敷梵本归,郎蜒经、长阿含、杂阿含、弥沙塞律、萨婆多律抄。其中弥沙塞律是在法显法师入灭后,释竺道生、慧严、佛陀什等于宋景平元年(西元四二三年)共同译出。求那跋陀罗是否就是根据法显法师所带间来的版本,如今已难下论,出三藏记、开元录,三实记虽都说是。但有一点疑虑,法显法师所带回来的梵本,除弥沙塞律于其入灭后不久译出,其他像诞经、长阿含皆已夫失,何以独于二十年(西元四二三年——西元四四三年)后,有杂含的翻译出世?实费思量。另外,法显法师确定是从师子国带回杂阿含的梵文本,而求那跋陀罗也跟法师走同样的路线,从海路经师子国而到中土,是否也带来一本杂含梵本?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总之,原本的由来很难下定论。在印土,杂阿含有大本、小本两种版本。求那跋陀罗的中译本,根据考定是“大本”;小本是由西域传入中国。无论大、小本,根据其翻译文路,咸信是出于北印度的“梵文本”。小本于秦二苻)秦或是姚秦?已不可考)时译出,名曰“别译杂阿含”,有十六卷译出。
  考四阿含的翻译,首先有安世高译一十五种,其中“七处三观经”等四经,系属杂阿含。后来百余年问,吴支谦、晋之法炬和法护皆有昕译,可惜都是单行本。后昙摩难提于(苻)秦建元二十年(西元三八四年)译出增一阿含三十三卷。僧伽提婆、僧伽罗义于东晋隆安二年(西元三九八年山译出中阿含五十九卷。佛陀耶舍于姚秦弘始十五年(西元四一三年)译出长阿含二十二卷。由是可知杂阿含是最后翻译出来的,可惜在当时正逢罗什大师所弘传的般若慧学盛行一时,传译大乘者蜂起,四阿含竟被讥为小乘而遭漠视。
  杂阿含的中文译本,除杂阿含经五十卷一千三百六十三经,别译杂阿含经十六卷三百六十四经外,另有别出杂阿含经二十七卷五十三经,可能翻译于魏吴时代。根据开元录的记载,另有“别出异译’,有本者十六、无本者十九。北传的杂阿含与南传五尼柯耶的相应部(Samgullanckafa)相当。南传计有七七六二经,卷帙非常庞大,若在两者间去作比较研究,势将更有助于对佛陀出世本怀的了解。就四阿合所宗的派别,慈恩认为四阿含皆承于大家部;法幢认为杂、中依一切有部,长阿含依化地部,增一则依大家部。
  四、杂阿含内容简介
  杂阿合的内容大致上可分为那几类呢?它又与多少法门相应呢?由于各部派的传承不一,兹举例如下:
  (1)法藏部四分律卷五四: “杂此丘、此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私诸天、雉帚释,雉魔、杂梵王,杂为杂阿含。
  (2)化地部五分律卷三十: “此是杂说为此丘、此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子、天女说、今杂为一部名杂阿含。”
  (3)大众部摩诃值只律卷三二: “文句杂者,集为杂阿合,所谓根杂、力杂、觉杂、道维。”
  (4)有部昆奈耶难事卷三九: “五蕴相应者,郎以蕴品而为建立,若与六处十八界相应者,郎以处界品而为建立,若与缘起圣谛相应者,即名缘起而为建立;若声闻所说者,于声闻品处而为建立,若是佛所说者于佛品处而建立,若与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分相应者,于圣道品处而为建立,若经与伽他相应者,此郎名为相应阿笈摩。”
  (5)瑜伽师地论卷八五: “杂阿笈摩者……宣说如来及诸弟子所说相应,蕴界处相应、缘起、食、谛、念住、正念、神足、根力、觉支、道支、入出息念、学、证净等相应,又依八家说相应。”⑨
  由以上考察法藏部、化地部是依能说者(郎此丘、此丘尼等)、所为说者(即天子、天女等)作为等类相应。大家部则依修道、教学等作为等类相应,郎“所说”。而有部及地论则综合上面两点,而备全能说、所为说和所说。能说是如来及弟子;昕为说是此丘、此丘尼、婆罗门、刹帚利、尊长、天魔、夜叉、林神等八部;所说即蕴、十二入、缘起、食、谛、菩提修道分等。
  瑜伽师地论卷三说:“诸佛语言、九事所摄,郎:有情事、受用事、生起事、安住事、染净事、差别事、说者事、所说事、家会事。有情事者,谓五取蕴。受用事者谓十二处。生起事者,谓十二分缘起及缘生。安住事者谓四食。染净事者,谓四圣谛。差别事者,谓无量界。说者事者,谓佛及彼弟子。所说事者,谓四念住等菩提分法。家会事者,所谓八家。”此九事分类言简意赅,更进一步地说明了杂阿合所涵摄的内容。杂阿含在内容上虽如是地“理路整然”、“九事相应”,然而就现存本来说,并不是完全的·组织也极为紊乱。今欲根据九事的顺序,重新安啡其先后次序,以恢复杂阿含的原貌,并作简要的说明如下:
  (!)有情事: 卷一、十、三、二、五。佛陀中道说法直从有情的身心出发。有情由色、受、想、行、识五蕴,若因若缘的组合。第十一经:“色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如是受想行识无常。”第九经:“色无常,无常郎苦,苦郎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如是受想行识无常……圣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于受想行识,厌故不乐,不乐故得解脱,解脱者真实智生,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鼓励家生于五取蕴正思惟而发起出离心,以脱离长夜轮回之苦。第二七零经:“观察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如是思惟,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举、无明,所以者何?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吾人若执持五蕴是实,则有我,我听等等差别,诸苦郎由此出,故佛陀特透视五蕴无常苦,而标立“无我说”。
  (2)受用事: 卷八、九、四三、十一、十三。上说身心无常,现在所说的根尘、主客相对十二处的无常。第二零二经:“佛告诸此丘,于眼正观无常,若色眼识眼触,若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无常无我。’第二一八经:“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起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苦集道迹。云何苦灭道迹……触灭则受灭……如是纯大苦聚灭,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是名苦灭道。”六根如果不能自持而随意著相的话,就有如六扇大门洞开,允许六盗贼进入;故佛陀一再教诫宜守护根门,如一二八五经说:“汝等应当守护根门,善摄其心,若眼见色时莫取色相,莫取随形好,绘上执持,若于眼根不摄钦住,则世界贪爱恶不善法,则漏其心,是故汝等当受持眼律仪,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慧法亦复如是,乃至受持意律仪。”
  (3)生起事: 卷十二、十四、十五二二六五经至三七O经)。主要阐明缘起与缘生。诸外道出家问世尊,苦乐自作耶?他作耶?自他作耶?非自非他无因作耶?世尊回答:“苦乐从缘起生故。”(第一二四三经)。何谓缘起、缘生呢?第二九六经说:“云何为因缘起?谓此有故彼有,谓缘无明行,行缘识,乃至如是纯大苦聚三石何缘生法,谓无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法如法尔,法不离如,法不异如,审谛真实不颠倒,如是随顺缘起,是名缘生法。”由是而悟入甚深缘起的历程,“且自先知法住,后知涅槃”(第三四七经),知缘起法,有生灭的依缘性,观无常、苦、无我,是法住智;因灭、果灭而证人寂灭,是涅槃智,郎由流转门而入还灭门。佛陀的缘起观不堕入常见,亦不堕入断见;“佛告婆罗门,自作自觉则堕常见,他作他觉则堕断见,义说法说,离此二边于中道而说法,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第三OO经)由缘起中道去修行,也采取不苦不乐的中道,郎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第二八七经)。
  (4)安住事: 卷十五(第三七一经至第三七八经)。说明人的活命有四食。第三七一经:“诸此丘,有四食资益家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谓一蛊搏食、二细触食、三意思食、四识食….:如是纯大苦聚集,如是六入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食灭,食灭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灭。”又第三七三经记载:“搏食断知已,于五欲功德贪爱则断……触食断知者,三受则断……意思食断者,三爱则断……识食断知者,名色断知者”。搏食也译为段食,即日常菜饭等饮食;触是六根发六识,认识六尘境界的触;意思食郎思心所相应的意欲,有如心理学上的“希望”;识食的识是指“有取识”,郎执取身心的,与染爱相应的爱。
  (5)染净事: 卷十五(第三七一经至第四O六经)、卷卜六(第四O七经至第四四三经)。佛陀顺逆观十二因缘成道后,于鹿野苑初转法轮郎说此染净事,苦、集、灭、道四圣谛。所谓圣谛,乃“如如不离如,不异如,真实、审谛不颠倒。”(第四一七经)故佛说:“若沙门、婆罗门,于苦圣谛有疑者,则于佛有疑、于法僧有疑。”(第四二零经)苦谛、集谛,乃现实世间的原理,世间是不完美的、是“苦”,苦必有其原因,郎“集”,“集”染爱或烦恼义。灭谛、道谛,则为理想世界的原理,世间有苦,苦灭必可得清凉涅槃,而灭苦也有其方法。四圣谛贯串了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四圣谛乃渐教,应先深刻体验“苦谛”,第四三六经说:“以四阶道升于殿堂,要由初阶……若于苦圣谛妩间等已,然后次第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有是处故。”佛陀鼓励诸比丘:“于四圣谛,起增上欲,勤加方便,修无间等。”(第四OO经)无闾等是指用般若现观,令义理现前之义。因此四圣谛,“是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槃”(第四二”经)。究竟苦边之道,乃“于苦圣谛已知已解,于苦集圣谛已知已断,于苦灭圣谛已知已证,于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如是比丘则断爱欲,转去诸结,于慢无间等,究竟苦边。”(第三八三经)故四圣谛已含藏无限的“实践精神”。

  (6)差别事: 卷十六。阐明卜八界差别、三界差别、六界差别。第四五二经:“云何种种界,谓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是名种种界。……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缘种种受,生种种爱”是以佛陀又告诸比丘,“当善分别种种诸界”。(第四五O经)何谓三界?有二说:“出三界云何三?谓从欲界出至色界,一切诸行、一切思想灭界,是名出三界”(第四六三经),“断一切行是名断界,断除爱欲是无欲界,一切行灭是名灭界”。第四六五经则阐明六界事:“于所有地界,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实知水界、火界、风界、识界亦复如是。罗喉罗,此丘如是知如是见……无闾等究竟苦边。”
  (7)说者事: 卷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三一。郎弟子所说相应。记录了佛陀的弟子,舍利弗、目犍连、阿那律、大迦旃延、阿难等等说法。在诸佛弟子中,舍利弗以智慧第一、目犍连以神通第一、阿那律以天眼第一、大迦旃延以议论第一、阿难以多闻第一。佛弟子说法约有三种情形:(A)自说;(B)佛简说,弟子广说,(c)佛听说法甚深,浅基弟子闻受后,又往深基大弟子处得更鲜明的印证。如五五六经所载,诸比丘尼请教佛陀:“若无相心三昧,不勇(——踊)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此无相心三昧,世尊说是何果何功德?佛告诸此丘尼……此无相心三昧,智果智功德。”以后诸此丘尼又以此问题再去请教尊者阿难,结果仍得到同样的答案,乃齐声赞叹,“大师及弟子,同句同味同义”。佛陀说法诸弟子尽信奉行,“如来所说,有不信者,是愚痴人,长夜当受不饶苦。”(第五O九经)而诸弟子之修行,则“一切皆依不放逸为根本,不放逸集、不放逸生、不放逸转,此丘不放逸者能修四禅。”(第八八O经)。
  (8)所说事: 卷二四至三十、四一 、三二至三五之九七O经——九七九经。此在说明修行教理的第一义,乃如来所说相应。其中的修行法如下:
  (a)七九一经:“何等为正,谓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无贪、无恚、正见。”郎修道的最基本条件十善业道。
  (b)六O七经念住:“有一乘道净诸家生,令越忧悲灭恼苦,得如实法,所谓四念处、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i住于四念处,“身诸苦痛能自安忍,正念正知。”(第五四G经)
  (c)六七七经“力”·:“有五学力,何等为五?谓信力是学力,精进力是学力,愧力是学力,慧力是学力。”惭与愧有别,惭,郎“斩心”,耻于起(恶)不善法,斩而除之。愧,郎“鬼心”,深恐昕怀(恶)不善法,为人识破,或遭报应,愧而不敢造次。
  (d)七五二经说“道”:“有八正道能断爱欲,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道,圣人所踏过的足迹,追随之,可达涅槃城。
  (e)八O一经息念:郎修习禅定以启发智慧,“诸此丘有五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何等为五,……受持学戒……少欲少事少务……饮食知量,多少得中,不为饮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初夜后夜,不著睡眠,精勤思惟……空闲林中,离诸愤闹。”
  (f)八二八经“学”:“有三学,何等为三,谓增上戒学、培上慧学、增上慧学。”戒学能“断三结,谓身见、戒取、疑,断此三结,得须陀洹”;慧学能“断于五下分结,谓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断此五下分结,受生般涅槃阿那含,不还此世”;定学则“欲有漏心解脱、有有漏心解脱、无明有漏心解脱,解脱知见”以上三者皆出于八二。经。
  (g)八三六经“证净”:“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于圣戒不坏净。”若圣弟子成就此四法则“欲求寿命,郎得寿命,求好色力乐辩自在自得”(第八三三经)、“于此命中,生于天上”(第八三三经)、“不于人中贫活,而活不寒乞,自然富足”(第八三四经)由是知恭敬心自然生诸功德。
  (h)八七八经“正断”:“已起恶不善法断生欲、未起恶不善法不起生欲,已起善法令起生欲、未起善法增益修习生欲。”四正断乃精进心最佳的写照。
  (九)家会事: 卷四七、三七至四十、四六、四二、四、四四、四五、三六、二二、四八、四九、五十。记录佛及弟子为八众说法。佛曾经为天子解释什么是此丘,第三八七经:“信为士夫伴,不信则不度,信增其名称,命终得生天,于身虚空想,名色不坚固,不著名色者,远离于积枣,观此真实义,如解脱哀憨,由斯智慧故,世称叹供养,能断家杂相,超绝生死流,超越诸流已,是名为此丘。”这段偈语融盖了佛法的精义。曾有一天子请问佛陀:二石何度诸流?云何度大海h云何能舍苦?云何能清净?尔时世尊郎说偈言:信能度诸流,精进能除苦,智慧得清净”八第六O三经)。这些是解说修行法要。第二二四四经谈个人修行,应该要有相当的自我认识力-不要轻易为外人所动摇,乃天神为一此丘所说:“仁者当堪忍,不中住恶声,不由他人语,令汝成劫贼,亦不由他语,令汝得罗汉,如汝自知已,诸天亦复知。’修行心态当如是自在!
  五、离阿含经的心髓
  大般若经经卷多达六百卷,若要窥其心髓,当在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它寥寥两百六十余字,即可扼要地掌握到般若的宏旨。杂阿含本身也是卷帙浩繁,到底那一经可以代表杂阿含的思想精要呢?
  就杂阿含的内容特征来说,不外乎以“有情”为中心。盖世间虽多纷扰,其根本问题为有情自身,因此佛陀直从有情自身来探索,欲从此一角度来谋求问题的解决。当时的诸外道,或从客观的立场去解决,如顺世外道,以世界以至精神,都是地、水、火、风四大所组成,忽晷本身,直从外界去把握真理,落入了唯物的圈套;或重视认识,想从认识问题的解决中去把握真理,这种倾向,便会产生唯心论及认识论。佛陀离两边而说“中道”,从有情的体认出发,有情自体,乃物质与精神的缘成体,色是物质,受想行识是精神。
  印度固有的奥义书的思想主张梵我合一,以我是自主的、唯一的、恒常的,终必回归到妙乐的大梵。佛陀教化的兴起,正值反传统思想的炽盛时期。佛陀宣说有情由五蕴“因缘”和合而生,而象生却执此一“无常”假相为真,故产生无穷“忧悲恼苦”应运而生。佛陀进一步从缘起的观点,强调因缘所生法的“空”无自性,无自性郎无我执,“无我”则喜贪尽而得大自在。“无常、苦、空、无我”这一连串的推证,是佛法的精要,也是杂阿含的一贯理路。以此来作为标准,那么何经是杂阿含的心髓呢?应当以第一经当之无愧,译者可谓用心良苦。兹摘录第一经内容如下,以资佐证: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街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此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此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观无常、苦、空、无我,亦复如是,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虽然卷帙浩繁,次第零乱,且多赘语,有时会感枯燥,行文也不如大乘经典的波澜壮观;然而无可否认的,杂阿含经是佛陀亲宣的第一义谛理,郎龙树菩萨所说的“世界悉檀”。龙树菩萨推崇之,当今佛学界长老——印顺导师,也特别重视这部二二乘共尊”的圣典。杂阿含的说理实在容易理解,绝不会说些“天马行空”,令人不知何解的话,其中有趣的故事与譬喻很多,可以引人入胜,更可作为初机学佛的最佳根基。
  摘自《内明》151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