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名师与明师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9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一 名师与明师

修行人都希望得到善知识的指点,师有名师和明师之分。

大多数人喜欢求名师,归依找名师,亲近名师。名师者,已经出名,名声在外,求见者多如牛毛,能分给诸位的时间因名气愈响而愈少。明师者,默默无闻,既然为师,学问水平和名师不相上下,因求见者寡,能留给学生的时间很多。

凡夫爱名师,有名则放心,无名则怀疑。经过人生历练者,爱明师。他用批判的眼光看待“是金子总会发光”这样的谎言,生活告诉他:成功=才能+机遇,非成功=才能。现实生活中太多的有才能者守着寂寞,太多的无能者头上带着光环。

修行人向善知识求什么?学习如何获得智慧。名师有智慧(有名无实的师除外),明师也有智慧。务实者亲近明师,远远地恭敬名师。图虚名者,追逐名师,将名师当作明星。名师周围不乏排队求见者,但名师却鲜能从人群中找到真正的弟子。名师借名传播佛法,有时因名而难遇真心求法者。

我在生活中吃过苦头,所以亲近明师,同时不放弃从名师的公开出版物中获得营养。

二 佛教不是人治

西方国家讲法治,中国讲人治。佛教来自印度,它讲戒治,即用戒律约束佛弟子的身口意三业。中国学佛人,往往将人治的观念带进修行过程中,信众对名师言听计从。如果名师货真价实,尚闹不出什么乱子。要是个冒牌的,祸害就大了去了。

佛陀讲依法不依人(下面的文字可作为佐证),可知法是第一位的。济群法师在讲解〈菩提道次第略论〉时也说到如何理解亲近善知识和依法不依人,善知识为具有法的人。若无法,这个人就不是善知识。从法这个角度上,将亲近善知识与依法不依人统一起来。佛陀没有设立继承人,由此可知佛教不以人治。但法不会说话,所以法还要靠人来弘扬。

中国的修行人必须跨越这个障碍,做到听法不见人。如果执著于先评价人,放心后,再听他所讲的法,恐怕解脱在驴年。从智慧层面,凡夫无能力判断高过自己的人。没有能力评价他人的智慧怎么办?评价名气,有名气的就有大智慧。这个方法虽然不会每次出错,但还是存在跟错定盘星的可能。名有善名和恶名,所以李HZ的臭名远扬,仍得到众多追随者和同情者。

假如先评价人,放心者多是名师。众多修行人如何从某一个名师哪里得到周到详细的指点?非名师无慈悲心,乃时间有限、精力有限,无力满足所有的求法者。修行人若闻法不见人,则会有更多的机会得到明师指点,快速学佛成佛。

三 佛陀的启示

对于寻求真理的人来说,某一思想的来源是无足轻重的。研究某种思想的源流及演变是学术界的事。事实上,如果单为了明瞭真理,甚至不需要知道这教义是否为佛说,或是他人所说。要紧的是瞭知与澈见真理。在巴利藏《中部经》第一四零经中,有一则很重要的记载,可资佐证。

有一次,佛在一个陶工的棚屋里度过一夜。在这棚屋里,先到了一位年轻的出家人。他和佛陀彼此并不相识。佛陀将这出家人端详一遍,就这样想:这年轻人的仪态举止都很可喜,我不妨盘问他一番。于是佛就问他:“比丘啊!你是在谁的名下出家的?谁是你的导师?你服膺谁的教诫?”

“同修啊!”那年轻人回答说:“有一位名叫乔答摩的释迦种后裔,离开了释迦族做了出家人。他的声名远扬,据说已得了阿罗汉果,是一位觉行圆满的尊者。我是那位世尊名下出家的。他是我的师傅,我服膺他的教诫。”

“那位世尊、阿罗汉、觉行圆满的尊者,现在住在那里呢?”

“在北方的国土中。同修啊!有一个城市叫做舍卫。那位世尊、阿罗汉、觉行圆满的尊者,现在就住在那里。”

“你见过他吗?那位世尊,如果你见到他,会认识他吗?”

“我从来没见过那位尊者。假使我见到他,也不会认识他。”

佛知到这不相识的青年是在他名下出家的。他不透露自己的身份,说道:“比丘啊!我来将法传授与你吧。你留神听著!我要讲啦!”

“好的,同修!”年轻人答应道。

于是,佛为这年轻人讲了一部极其出色解释真理的经。

一直到这部经讲完之后,这名叫弗加沙的年轻出家人才恍然大悟,原来那讲话的人正是佛陀。于是他站起来,走到佛陀跟前,匍伏在世尊足下,向世尊谢罪,因他不明就里,竟把世尊叫做同修。然后他请求世尊为他授戒,准他参加僧伽。

佛问他有没有准备衣和钵。(比丘应备三衣一钵,钵是用来乞食的。)弗加沙回说没有。佛说如来不能为没有衣钵的人授戒。弗加沙闻言就出去张罗衣钵,但不幸被一只母牛角触致死。

后来这噩耗传到佛处。佛即宣称弗加沙是一位圣者,已经澈见真理,得不还果,在他再生之地,即可得阿罗汉果,死后永不再回到这世界来。
这故事很清楚地说明弗加沙听佛说法,就瞭解佛所说义,他并不知道说法的是谁,所说的是谁的法却见到了真理。只要药好,就可治病。用不著知道方子是谁配的,药是那里来的。

编辑: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