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付出表示富有 索取就是贫穷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9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有一个小寓言,讲得异常深刻——甲乙两人死后来到阴曹地府,阎王查看过功薄后说: “你二人前世没做大恶,准许投胎为人。但是现在只有两种人可以选择:付出的人和索取的人,也就是说,一个必须过付出、给予的人生,另一个必须过索取、接受的人生。” 然后要他俩慎重选择。 甲暗想,索取接受就是坐享其成,太舒服了,于是他抢先道: “我要过索取、接受的人生!” 乙见此情景,也没有别的选择,就表示甘愿过付出给予的生活。 阎王听其所愿,当下判定二人来世前途: “甲过索取、接受的人生,下辈子当乞丐,整天向人索取,接受别人施舍。” “乙过付出、给予的人生,来世做富翁,布施行善,帮助别人。”

以上的小故事,发人深省。 往往人们在生活中,都希望自己过的舒适、富有,享尽人间的欢乐,因此就想尽一切办法,索取金钱和财物。有些人通过努力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而有些人无论怎样拼搏,还是贫穷,这就是前世的因果报应。但是很少有人明白,一般不学佛的人,很难相信。一些善根深厚的人,即使不太懂因果,他们富有善良同情心,他们懂得知恩图报。所以也能够出财舍力,帮助社会,辅助他人。他们不但来生的果报会殊胜今生的缘分也一定很好。而那些守财如命,拼命索取,甚至不择手段坑害他人,这样的人,无论前生积了多大的福报,今生很快会享尽的。贪、嗔、痴三毒具足,来生的果报即是三恶道。


人间的善恶之举皆种六道之因,种善因得人天福报,种恶因入恶鬼、畜生、地狱之门。都不能究竟脱离苦海。惟有接受佛陀的教育,懂得布施的真正含义,在于无相布施。也就是布施中不求回报。奉献后没有索取。行菩萨道,撒菩提种。用清净、平等、慈悲的心行布施,将来的果报才会更殊胜。出轮回、了脱生死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 我赞叹,世间善举,更赞叹无私奉献菩萨行。作为修学佛法的我们,赞叹之后,自己该如何修行,这一点应该是最重要的。我们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行布施。用什么样的心行布施,是否时时处处还放不下自己的利益。是否念念之中关心他人。当看见人世间贪婪之行为的时候,我们是否无动于衷,谈到这里我再讲一个我身边的小事情。

在我家附近的商店门前,经常看到一位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老人,坐在那里乞讨。每当我经过此地时,都放进一点零钱。一天我又走到老人跟前,当我往出拿钱的时候,和他那期盼的目光相遇。我又低头看看放在他身前,已经快装满零钱的破旧缸子。他今天要到的钱,已经足够几天所用了,但是他还是苦苦的在期盼。盼望着再多一点,再多一点。我望着可怜的老人,心里在想,他要是懂得布施,只要把所得的钱财,够自己温饱所用,其它全部布施出去,来生福报很快现前,他不懂得呀!闪念之间,我想留步和老人说上几句话。但是我还是转身离他而去,以后再去商店就没看见老人家。我不可以原谅自己,如果当时我用一点时间,和老人谈上几句。如果我的劝说他不肯听,那是他的因缘果报。我尽力帮他了,现在我不后悔。如果他能接受劝说,从此懂得布施,那么不等于拯救了老人的慧命了吗。而反过来我给老人施舍的那一点点钱财,对他有用吗?会给他带来什么后果那?我慈悲吗?

“付出表示富有,索取就是贫穷”这个道理不是人人都明白,但是我们可以把道理讲给他人,用行动做出榜样,就怕连我们自己也不坚信因果。


编辑: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