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佛学教育的省思
我对佛学教育的省思
佛研所/释明霭
解脱是佛教徒修行实践佛法的共同目标,佛法本来就著重于自觉觉他的实践。这些年来,于佛学教育的学程中,也逐渐了解到佛学教育的重要性。尤其身为漠传佛教的当代僧青年,应当负起漠传佛学教育之重任,这也是延续中国佛教命脉的方法之一。中国佛教虽然经历了几次的法难,已经不再有盛唐时期的全盘光景,但是佛教依然一直流传于中国,而台湾佛教即是承袭此一法脉而流传至今。因此,漠传佛法其实早就扎根于台湾佛教中。
另外,台湾当代僧青年,因社会环境与经济文化的,教育水平不断向上提升。可见,教育已然是现代人追求知识的方法之一。然而僧伽教育之学程更形成了寻求佛学智慧所必经之路。我深深体会到台湾佛教若要再复兴起昔日的汉传佛法之风光,那么佛学教育绝不能忽视,而佛教教育之学程就更有扎实的必要了。为了汉传佛法能在台湾教育界以及学术界,乃至全世界各地弘扬开来,笔者认为,培育佛学教育之学程与修行的体悟必须同时并进,此中方法有三:
一、培养佛教僧青年专心于禅修的体悟。禅修体悟著重于中国禅宗的修行方式。因此,必须研读中国禅宗祖师语录,这是一门专业的研究,所以要配合禅修与禅师(正师)之引导。而且学习的环境也就相对的非常重要。找一处闲静处修习静坐,安住于心性的调伏,修习禅法并熟悉教义且落实于生活中。
二、培育一些僧青年深入研究教理教义,尤其在中国佛学的教理与教义上更要长时期的培养其擅长之处,对于中国佛教各宗派都能厘清其修行的方法与特色。
三、现代的僧伽也要注重教内的活动概况。因此,僧伽应该了解当代教界皋办的相关活动之情形。所以,也需要培育教界举办研究当代佛教参与弘化活动的人才,如此才能维持佛教的内部运作,进而提供当代法师于修行外亦能参与相关的活动,提升宗教情操与弘扬佛法的特质。
基于以上三点的看法,个人认为在教育上最好培养各宗派的专业法师,进而能取得学界认可的学位以便能有专业的研究能力且能指导中国佛学的研究,这样一来,研究时间愈长,各宗派就愈有专长的法师指导佛教界做专业的佛学研究,有了这样的研究人才,再去指导僧青年作各宗的佛学研究,这样才能算是研究佛学的正规体制,如此之道才能发扬中国佛学的特质。有了佛学研究的人才以及修行体验的法师,都能同时并进发展,我认为汉传佛法就能再显扬原来解行并重的特质。
除此之外,当代僧青年更要养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更要关怀佛法于信众中所反应的现况。从现实的环境中,才有能力提供佛教的弘化活动,提升学佛者的宗教情操。如此坚持修行的理念,才不会为名利所迷惑而丧失出家人应有的僧格。这样也才足以成为现代僧青年学习的楷模。而今日台湾佛教的现况,我们虽仍无法改变,但若人人都从培养自己的道风中开始,佛法才能长远永续的流传,进而欲求解脱也才有希望,否则将只能保持偏重活动而无法深入经藏的现状而已。
摘自《圆光新志》76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