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讲述自身受报因缘系列——提婆达多掷石伤佛
世尊讲述自身受报因缘系列——提婆达多掷石伤佛(发贴人:启明)
请见 http://www.bskk.com/viewthread.php?tid=97525&extra=page%3D2
佛说地婆达兜掷石缘经第七
闻如是。一时佛在阿耨大泉。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皆是阿罗汉。六通神足。唯除一比丘。阿难也。是时佛告舍利弗。往昔过去世。于罗阅只城。有长者名曰须檀。大富多饶。财宝象马七珍。僮仆侍使。产业备足。子名须摩提。其父须檀。奄然命终。须摩提有异母弟。名修耶舍。摩提心念。我当云何设计不与修耶舍分。须摩提复念。唯当杀之。乃得不与耳。须摩提语修耶舍。大弟共诣耆阇崛山上。有所论说去来。修耶舍曰可尔。须摩提。即执弟手上山。既上山已。将至绝高崖头。便推置崖底。以石堆之。便即命绝。佛语舍利弗。汝知尔时长者须檀者不。则今父王真净是也。尔时子须摩提者。则我身是。弟修耶舍者。则今地婆达兜是。佛语舍利弗。我尔时贪财害弟。以是罪故。无数千岁。在地狱中烧煮。为铁山所堆。尔时残缘。今虽得阿惟三佛。故不能免此宿对。我于耆阇崛山。经行为地。婆达兕。举崖石长六丈广三丈。以掷佛头。耆阇崛山神。名金埤罗。以手接石。石边小片。迸堕中佛脚拇指。即破血出。于是世尊。即说宿命偈曰。
我往以财故 杀其异母弟
推着高崖下 以石堆其上
以是因缘故 久受地狱苦
于其地狱中 为铁山所堆
由是残余夭 地婆达下石
崖片落伤脚 破我脚拇指
因缘终不朽 亦不着虚空
当护三因缘 莫犯身口意
今我成尊佛 得为三界将
阿耨大泉中 说此先世缘
佛语舍利弗。汝观如来。众恶已尽。诸善普具。诸天龙神。帝王臣民。一切众生。皆欲度之。尚有宿缘。不能得免。况复愚冥未得道者。舍利弗等。当学如是。莫犯身口意。佛说是已。舍利弗及五百罗汉。阿耨大龙王天龙鬼神干沓和阿须伦迦楼罗甄陀罗摩休勒。闻佛所说。欢喜受行。
(有一次,提婆达多为了要谋害佛陀,悄悄地躲到耆阇崛山顶上,窥伺佛陀行过山脚的时候,他便举起一块大石,往佛陀头上掷去,山神看见了,赶忙将石接住,石边的小碎片,射中佛陀脚拇指,即皮破出血。为什么提婆达多会掷石压佛呢? 佛陀告诉舍利弗:过去很久以前,罗阅只城中,有一位长者,名叫须檀,家里非常富有,象马成群,珍宝满库,仆使众多。不久,须檀长者死了,家产未曾指定交给谁继承。长者有嫡子须摩提,又有庶子名修耶舍。须摩提想独个儿得到全部财产,于是就想把修耶舍除去。一天,他对修耶舍说:我们一起上耆阇崛山好好聊聊吧。修耶舍答应了。到了耆阇崛山顶上,他猛力向修耶舍一推,于是修耶舍便掉到山崖底下,他又举起一块大石抛下去,修耶舍就被石头压死了。佛告诉舍利弗:当时的须摩提便是我的前身;修耶舍就是提婆达多了。我抛石头把他压死之后,曾堕落地狱,受火烧汤煮,更受铁山压身, 苦毒无量。如今虽然事过已久,而残缘不尽,故有提婆达多投石破趾之患。佛告诉舍利弗:我已成佛犹不免宿缘,何况是愚昧的凡夫,所以你们和一切众生都应当守护好身口意三业,奉行十善。)
世尊讲述自身受报因缘——木枪刺脚
佛说木枪刺脚因缘经第六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竹园精舍。与大比丘僧五百人俱。世尊晨旦。着衣持钵。与五百比丘僧及阿难围绕。共入罗阅只城乞食。家家遍至。见此里中。有破刚木者。有一片木长尺二。迸在一边。于佛前立。佛便心念。此是宿缘。我自作是自当受之。众人闻见。皆共聚观。大众见之。惊愕失声。佛复心念今当现偿宿缘。使众人见。信解殃对。不敢造恶。佛便踊在虚空。去地一刃。木枪逐佛。亦高一刃。于佛前立。佛复上二刃三刃四刃。乃至七刃。枪亦随上七刃。世尊复上高一多罗。枪亦高一多罗。佛复上乃至七多罗。枪亦随上。立于佛前。佛复上高七里。枪亦高七里。佛复上高十里。枪亦如是。佛复上高一由延。枪亦随之。佛复上七由延。枪亦上随之。佛于空中。化作青石。厚六由延。纵广十二由延。佛于上立。枪便穿石。出在佛前立。佛复于空中。化作水。纵广十二由延。深六由延。于水上立。枪复过水。于佛前立。佛复于空中。化作大火。纵广十二由延。高六由延。于焰上立。枪亦过焰。至佛前立。佛复于空中。化作旋风。纵广十二由延。高六由延。于风上立。枪从傍边斜来趣佛前立。佛复上至四天王宫殿中住。枪亦来上至佛前立。佛复上至三十三天上壁方一由延琉璃石。佛于上立。枪亦来上在佛前立。佛去后。四天王相告曰。佛畏此木枪。枪亦逐不置。皆共佥然不悦。从三十三天化去。至焰天。焰天化去。至兜率。兜率化去。至涅磨罗他。涅磨罗他化去。至婆罗尼蜜。婆罗尼蜜化去。至梵天。木枪从三十三天。以次来上。乃至梵天。于佛前立。诸天皆相谓曰。佛畏此枪舍走。然枪逐不置。尔时世尊。与诸梵天。说自宿缘法。从梵天还。至婆罗尼蜜。婆罗尼蜜下至涅摩罗他。涅摩罗他下至兜率。兜率下至焰天。焰天下至三十三天。三十三天下至四天王。四天王下还至罗阅只。所过诸天。皆为说宿缘法。枪亦复从上下至罗阅只。佛亦为罗阅只人。说宿缘法。佛与比丘僧。出罗阅只城。枪亦寻佛后。国人尽逐佛出城。佛问众人。汝等欲何至。众人答曰。欲随如来看此因缘。佛语众人。各自还归。如来自知时节。阿难问佛。如来何以遣众人还。佛语阿难。若众人见我偿此缘者。皆当盟死堕地。阿难便默。世尊即还竹园僧伽蓝。自处己房。敕诸比丘。各自还房。各受教还房。阿难问佛。我当云何。佛语阿难。汝亦还房。阿难即还。佛便心念。是缘我宿自造。必当偿之即取大衣。四叠襞之。还坐本座。佛便展右足。木枪便从足趺上下入。彻过入地。地深六万八千由延。过此地至水。水深亦六万八千由延。过水至火。火高六万八千由延。至火乃燋。当尔时。地六反震动。阿难诸比丘。各自心念。今此地动。枪必刺佛脚也。佛被刺已。苦痛辛痛疼痛断气痛。阿难即至佛所。见佛脚枪刺疮。便闷死倒地。佛便以水洒阿难。阿难乃起。起已礼佛足。摩拭佛足。呜佛足涕泣堕泪曰。佛以是脚。行至树下降魔。上至三十三天。为母说法。世尊金刚之身。作何因缘。为此小木所害乃尔。佛语阿难。且止勿忧涕泣。世间因缘。轮转生死。有是苦患。阿难问佛。今者疮痛增损何如。佛语阿难。渐渐有降。舍利弗将诸比丘僧。来诣佛所。稽首佛足。礼已一面住。舍利弗问佛。不审疮痛增损云何。佛报舍利弗。疮痛渐渐有损。尔时比丘众中。漏未尽者。见此疮。皆悲唤号泣曰。世尊大悲。无物不济。而云何有此痛缘也。佛语此等比丘。且止莫涕。我乃先世自造此缘。要当受之。无可逃避处。此对亦非父作。亦非母作。亦非王作。亦非天作。亦非沙门婆罗门所作。本我自造。今自受之。诸漏尽神通者。各自默然思惟。佛往日曾所说偈曰。
耆婆闻佛为木枪所刺。涕泣至阿阇世王所。阿阇世王曰。卿何以涕泣。耆婆答曰。我闻佛为木枪刺脚。是以涕耳。阿阇世王。闻此语。便从床上。闷死堕地。良久乃稣。举宫内外。咸皆惊怖。王起涕泣。敕诸臣曰。速疾严驾。欲至佛所。诸臣受教。即便严驾。白王曰。严驾已讫。王即便上车出罗阅只城。城内四姓宗族。清信士女。闻佛为木枪所刺。王与弟耆婆。及此人众。百千围绕。共至佛所。下车脱冠。解剑退盖。步进诣佛。佛右胁侧卧。王礼佛已。手捉佛足。摩抆口呜。自称国号姓名曰。摩竭王阿阇世。问讯世尊。疮痛宁有小损不。佛报阿阇世。当使大王。常得安隐。长寿无病。王当治以正法。莫行非法。佛便命王使坐。王即就座。王问佛言。我从如来所闻。佛身金刚。不可毁坏。不审今者何为此木枪所刺耶。佛告王曰。一切诸法。皆为缘对所坏。我身虽是金刚非木枪能坏。宿对所坏。于是世尊。即说颂曰。
世人所为作 各自见其行
行善得善报 行恶得恶报
是故大王。当学舍恶从善。恶騃不学问。未识真道者。戏笑轻作罪。后当号泣受。是故大王。不可以戏笑作罪。王当学如是。王语耆婆。汝合好药。洗疮咒治。必令时差。耆婆曰诺。耆婆即便礼佛洗足。着生肌药已。复读止痛咒。耆婆出百千价[(畾/且)*毛]。用裹佛足。以手摩足。以口呜之曰。愿佛老寿。此患早除。一切众生。长夜之苦。亦得解脱。即起礼佛。于一面住。佛于是为阿阇世王一切众会故。说四谛法。何谓四谛。苦谛苦习谛苦尽谛苦尽道谛。是为四谛。说是时。六十比丘。得漏尽意解。万一千人。得法眼净。王于是辞曰。国事多故。欲还请辞。佛言。可宜知是时。王即起。稽首佛足。绕三匝而归。诸众亦各礼佛。绕三匝而还。于是暮夜半。有七天人。人人能出百种音声。来诣佛所。稽首佛足。绕床一匝而立。一天白佛。瞿昙沙门。如师子受疮。能忍苦痛。不告他人。一天又曰。瞿昙沙门。如象受疮。能忍苦痛。不语他人。一天复曰。瞿昙沙门。如犎牛号时。亦不觉苦痛。一天复曰。瞿昙沙门。如水牛号时亦不觉痛。一天复曰。瞿昙沙门。如八臂天王受疮。能忍苦痛。一天复曰。瞿昙沙门。如宝马不觉苦痛。一天复曰。瞿昙沙门。审谛清净。不觉苦痛。第一天曰。佛人中师子。人中象。人中犎牛。人中水牛。人中八臂天王。人中宝马。人中审谛清净。世尊如此等。能忍苦痛。此辈愚耐痛。世尊以慧耐不如外学梵志。已过中年。懈废取妇故望度苦。无由得度。何以故。不能究竟故也。如来法中。清净究竟。断诸爱欲。灭尽涅槃。如此乃度三界秽海也。何以故。是辈心意正定。从四谛求涅槃故也。天于是以偈颂曰。
凶犷难降伏 痴疑无定智
志荒处野露 不度生死渊
定智除凶愚 调意众缚解
志寂无狂惑 是度生死海
于是天说偈已。佛默然可之。诸天见佛默然知为可意。即稽首佛足。绕三匝已。忽然化去。至清旦佛语舍利弗。往昔无数阿僧祇劫前。尔时有两部贾客。各有五百人。在波罗奈国。各撰合资财。欲严船渡海。装捒已讫。解系张帆。便引而去。乘风径往。即至宝渚。渚上丰饶。多有衣被饮食。床卧坐具。及妙婇女。种种杂宝。无物不有。一部贾客主语众人曰。我等以资财故。勤身苦体。渡海至此。所求已获。今当住此。以五乐自娱。第二萨薄。告其部众。此间虽饶众宝五乐婇女衣食无乏。不当于此久住。是时于虚空中。有天女。慈愍此辈贾客。欲使从心所愿。多得财宝。无为还归。便于空中。语众贾人曰。此间虽有财宝五乐婇女衣被饮食。不足久住。当早还去。何以故。却后七日。此地皆当没水。语讫化去。复有魔天女。意欲使此贾客于此没尽。不得还归。于空中告曰。卿等不足严驾欲还去。此间快乐。极可娱乐。此地初无水至。设当有水至此。此之众宝。饮食衣被。婇女五乐。何由而有。前天所说。水当没此。皆是虚妄。不足信之。说已化去。第一萨薄。闻天女语已。敕其部众。卿等勿复严驾欲得还去。莫信前天所说。此是虚妄耳。此间快乐。五欲无乏。阎浮勤苦。正欲求此。今已得之。何缘复去。第二萨薄。还告其众。卿等莫贪五乐于此久住。却后七日。水当满此。速疾市买。装驾治船。前天所说。至诚不虚。设七日无水。犹当治严还去。岂可舍本父母妻子乎。若当却后七日。水不至者。便当于此五乐自娱。然后徐归。若水审来如前天所说者。治严已竟。去复何难。佛语舍利弗。却后七日。如前天所言。水满其地。于时第二萨薄。先已严办。水至之日。所将部众。即得上船。第一萨薄。先不治严。水至之日。与治严者争船。船主护之。不令得前。便着铠持杖。共相格战。第二萨薄。于船上以鋑(粗官反)鉾鋑。第一萨薄。脚彻过即便命终。佛语舍利弗。汝知第一萨薄者不。则地婆达兜是。第二萨薄以鉾鋑第一萨薄者。则我身是。尔时第一贾客众五百人者。则今地婆达兜五百弟子是。尔时第二贾客五百众者。则今五百罗汉是。尔时第一天女者。则舍利弗是。尔时第二天女。则今名满月比丘婆罗门弟子是。佛语舍利弗。我往昔作萨薄。贪财分死渡海。与彼争船。以鋑鉾鋑彼萨薄脚。以是因缘。无数千岁。经地狱苦。于地狱中。无数千过。为鋑鉾所刺。无数千岁。堕畜生中。为人所射。无数千岁。在饿鬼中。上铁锥树上。今虽得如来金刚之身。以是余殃故。今为木枪所刺。尔时世尊。说宿缘偈曰。
先世作萨薄 乘船行渡海
两贾共争船 以鉾鋑彼脚
以是因缘故 地狱受鋑苦
为畜常被射 饿鬼上锥树
今已成佛道 愍念众生故
虽得金刚身 不免于木枪
因缘终不灭 亦不着虚空
当护三因缘 莫犯身口意
今我成尊佛 得为三界将
阿耨大泉中 自说先世缘
佛语舍利弗。汝观如来。众恶已尽。诸善普备。诸天龙神。帝王臣民。一切众生。皆欲度之。犹不免此对。况复愚冥未得道者。是故舍利弗。当护身口意。莫犯是三事舍利弗。汝等当学如是。佛说是已。舍利弗。欢喜受行。
(一天早上,佛陀带领五百比丘到罗阅只城里去乞食。路上有一堆破木,从破木中迸出一支尖锐的木枪,约有尺多长,竖立在佛陀面前,佛陀知道这是自己宿世的业缘,不能逃避。为了使弟子们知道业力果报的可怕,于是运用神足通,升上空中,离地一刃,而木枪也跟著上升空中,离地一刃,立在佛前。佛陀再上升二刃、三刃、四刃,乃至十二由旬,木枪也跟著上升至十二由旬,立在佛前。佛陀再运用神通力,化出一块青石,厚约六由旬,站立石上,木枪也从石底下直向上穿,透过石块而立在佛前。佛陀继续以神通力化水、化火、化风,而立在水上、火上、风上,木枪仍然穿过水、火、风的障隔,立在佛前。佛陀上升到四王天、忉利天,乃至初禅天,木枪也跟著上升去。佛陀再从初禅天下降到地上,木枪也随之下降,落在先前的地方,竖立在佛前。佛陀率领弟子出罗阅只城,而那支木枪也随后追逐不离。回到竹园精舍,佛陀坐回自己的座上,向木枪伸出右脚。这时,木枪就从佛陀的足背向下穿过。…… 弟子们看见佛陀的脚被木枪剌伤,有的伤心痛哭了起来。佛陀安慰了他们一番,便对他们叙述木枪剌足的因缘。佛陀说:在无数阿僧祇劫以前,有两群商人相约到海里去采取宝物。束装妥当之后,便开船出海。航行了不久,来到一个岛上。岛上有很多美貌的少女,又有各色各样的宝物,非常丰富,其他吃的,喝的,穿的资生的物品,也应有尽有,享用不完。于是,第一群商人的头领,对大众说:这里真是世外桃源,人间天堂,我们经过不少的困苦才来到这里,以后就生活在这里,不要回去了。但第二商主却说:这里虽然五欲具足,享受不尽,可是也不一定是长久安隐的处所,我想还是选取一点宝物,离开这里好。这时,空中有天女,告诉他们道:这里不能久住,七日之后,海水泛滥,淹没四周!天女隐去之后,又有魔女来,对他们说:大众放心,这里并不会有水淹之患,可以久住,看!有美丽的少女,又有丰富的宝物,正是人间最快乐的地方!第一商主不信天女的话,劝大众不要回去;第二商主却深信天女所言,劝大众收拾好衣物,预备离开宝岛。七日过后,果然大水阵阵,向宝岛涌来。第二商主已把船装置妥当,于是率领大众上船;而第一商主因未曾把船装置好,只好跟第二商主争船乘坐。船主不许他上船,他便拿起铁杖和船主相打起来。为了保卫自己,第二商主便抓起一支尖锐的铁矛,和他格斗。伺第一商主不备,举起铁矛向他的足背猛力直插下去,对方就倒在船上死了。……佛陀对弟子们说:我过去因用尖锐的铁矛把人剌死,后来堕落地狱,无数千年,被铁矛穿插;又堕为畜生,被人箭射;更堕为饿鬼,上铁椎树,受了无量苦逼。今虽得金刚不坏之身,但因果不能逃避,故要受木枪追剌。佛告诉舍利弗:我已成佛犹不免宿缘,何况是愚昧的凡夫,所以你们和一切众生都应当守护好身口意三业,奉行十善。)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