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性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吕澂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性义
  近日为同学讲习《涅槃》,兹经有一最要之义,即为“佛性”。“佛性”之“性”字,可以自体自性解之。乃成佛之实,佛之自性。吾人学佛,既要成佛,而不知佛之所以为佛者,云何可得。又“性”字亦可作“因”义解,是佛之所从出者。欲得佛果,而不知其成因,又乌乎可。以是佛性一义,对学佛人,可谓原始要终之义。又从佛说十二分教观之,无论大小乘经,皆以种种异门,解说此义。而以《大涅槃经》为最详尽。一大巨典,前后无不涉及佛性。尤以〈师子吼品〉,更见切要。今此即据以引申其说。
  经中谈佛性,先明云何为佛性,所谓指体释义。次明云何见佛性,是为指位亲证。云何是性者,即提示第一义空,亦名胜义空。此空即毕竟空,为空之究竟。所云究竟者,乃不偏一边而为非空非不空之中道也。指佛性之体以中道第一义宣说,此亦可谓其为一种义理(道理)。此理从何见之?曰属当于心。故《涅槃》说佛性,简别无情之木石等,乃示佛性之理必于有情上见,而属当于心也。于心上言非空非不空者,谓有情心之相续,不在三界之有,即在离三界之非有。在三界有之心相续,即为流转,出离三界非有,即为还灭。然诸有情,于此流转,必定出离,此即为空。于彼还灭,必当随顺,即为不空。于空见其空,则离不空边执,于不空见不空,则离空边执。由众生心上见流转必出离,还灭必随顺,因此离空不空二边执,即显中道之义,是即佛性之所由存在也。从因位说,有情能觉知流转而入还灭,此即学佛之因。从果位说,还灭至于究竟,心之中道义理圆满显露,佛之为佛,不外乎是。《般若》说佛境多在毕竟空,菩萨行多在自性空,义亦同此。毕竟空圆满显现,即谓之佛。故就佛之因果位说,皆不外此心此理也。
  云何见性者,经文特示十地菩萨乃可谈见,十地以前,虽有所见,而不了了。十地微有所见,佛见方为清净。此如交友,先但有文字往还,必至晤时,方始亲切。此见字,即亲自证会如眼见物之义。就佛性之因位说,距佛尚远,虽有所见,但见之不真,故不谓之见。必至佛位方称见者,就见之清净言也。此义云何?盖佛性于一有情有终始,于一切有情有一异。有情所见乃至十地菩萨所见,但见其终,不见其始,但见其一,不见其异。唯佛乃能于此佛性始终一异毕见也。是以真正见性者唯佛而已。
  复次就上〈师子吼品〉所说,再为引申三义:
  (1)所谓佛性属当于心者,此心果何心耶?是即众生寻常之心也。众生既有此心,何以而不能悉感发?须知心有浅深,其深处,非一般众生所能自知。佛法名此深心为阿赖耶识。佛亦不轻为人宣说,以其深细难知,众生执以为我,说此,恐更增益其执耳。众生由此执着,习于流转以为当然,而不知有还灭,是则有此心,亦不能有佛性之用也。有心无用,遂可谓有情无佛性耶?是亦不然,虽不自知,然不害其理之存在。一旦外缘引发,或圣教增上,则内因即可沛发而能自觉也。此自觉从何见之?即见于厌离流转苦而欣乐涅槃灭。此时即佛性因义显露矣。但此见乃从心之深处出发,非耳目闻见或心思知解人生苦痛而能之。《瑜伽》学系于此心义,解说最切。于其深义,既以阿赖耶名之,又以其总相难见,就其相应心之差别上分别,凡有作意触受想思等功用。虽余心亦同具此功用,而深心相应者是主,余识相应者是客。由此乃有欣厌之事,此非表面浅心之所堪能,必于赖耶相应之舍受上见之。此时深心乃有佛性因用,而说佛性之属当于心也。是由经义引申之第一点。
  (2)佛性以染净善恶判,此性实为善净,且属自性善净,而非分位善净也。所谓众生有此心即有此性者,亦就自性善净言。若以分位言,则有先染后净之判,不可与自性混同也。如日月之明,而有云雾之障,然云雾终不碍其自性之明。去障明显,分位有殊。但不可以分位染净而混言自性染净也。再以趋势言,众生趋向善净,乃当然必然之势。盖因自性善净故,分位虽有善恶染净,而趣向必一归自性。此由佛性推论而知,乃讲佛学者所必须肯定之标准也。依此标准,而后乃有舍染趣净,去恶迁善,以及厌苦欣灭等教可立。即以孔、孟之学言,亦必提出道性善一点以为宗旨。否则如告子所论,可以为尧、舜,可以为盗跖,即无标准可说也。世学至于孟子,犹知此善之重要,而建立人必为善之准则,何况佛学。佛学以佛性之善净为准则,谓有此心,即有此佛性。众生于流转一旦自觉,即趋于善净而不可已。虽一阐提,已断善根,如人溺水,仅于一鬘,难可施救,然其未来善根,仍可生起。是即阐提犹尚可回也。故此性善性净标准之建立,匪特讲佛学者所应知,而于世道人心,关系匪浅。是由经义引申之第二点。
  (3)佛性有“顿悟”、“渐悟”之说。此一入道方便问题,昔时言义学者,无不及之。乃至判教之人,亦以顿渐二字相概。后来宗门,亦举以立说。虽来源有异,而于见性之顿渐义,皆有关涉。今谓此应依法相之自共相而判。依法共相言,则有顿义。如于一法见得此理,由此推至余法皆具此理,所谓遍一切一味者,是谓之顿(如一法是毕竟空,自性空,推之一切无不皆然,是即诸法共相也)。若于此心此念,悟得此理(共相之同),由此相续任运,推于余心余念各别证知此理,是为自相,但可渐见。由一有情之心而悟此理(此悟为顿),遂推知一切有情皆然,是即共相智。若于一切有情皆见此理,如实证会而非推知,此之能见,唯佛乃能。依佛智说,即自相智。佛之不舍有情者,以佛实知有情皆有佛性,而无差别。不但共相相同,自相亦复相同。是故以佛观之,无一众生不成佛者。佛之圆满见性,乃由渐而积致之也。中土学者,向来自共不辨,故有顿渐之惑。是由经文引申之第三点。
  末后附及一义。即由佛性而涉及见道见性说。见道为初地菩萨事,见性乃佛之境界。有混同此二为一者,此实当辨。见道非不见性,乃见不明了,如十地菩萨于见道后,犹有二十二愚之微细所知障未净故。有此一愚,见即不明,如《二十唯识》云,不知如佛境也。故知两者有别。
  一九四六年七月院友会讲演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佛法与世间
下一篇:集量论释略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