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入真理之境的智慧(2)
再其次,苦道即法身.智者曰,当苦与生死,法身与乐联系起来时,两者就是对立的事物了.只要不再将一体之现实一分为二,吾人就知道,苦非生死,何所所可忧 法身非乐,又何所可喜 实相犹如虚空,无
得亦无失.故苦道与法身相即.智者强调三道之所以与三德不异,乃在于三道具足成佛之因,而三德则是成佛之果.有因才有果,果从因来,故因果相即一体.是名上上智观十二因缘得佛菩提.四智与四种十二因缘的关系表解如下:
四智 四种十二因缘
1. 下智观 思议生灭十二因缘
2. 中智观 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
3. 上智观 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
4. 上上智观 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
2.对四种四谛境明智.智者强调,佛所说之四谛境虽然只是一种真理,但由于众生根缘利钝的关系,而有四种不同的理解,分别属于界内,界外之事和理.三藏声闻人根钝,只从界内之事相上来理解四谛:知有苦谛而思维集谛
,观修之道谛能灭苦因,而证得之灭谛为苦灭之果.故是生灭四谛智.通教缘觉根利,从界内之理契入四谛之境:先体认集谛之苦因当体是空幻的本质,既然苦因是幻即无,苦就不存在.苦既
不生,亦无苦灭.是为无生四谛智.别教菩萨之中道智浅,故只见四谛有无量相.此种对四谛的认识属界外之事,即无
量四谛智.圆教佛中道智深,契入界外之理,深知诸法实相,如虚空之不增不减,所谓苦,集,实无苦,集,所谓灭,道,实无灭,道.如此体认四谛之理乃为非苦,非集,非
灭,非道,即无作四
谛智也.兹表解如下:
四种四谛智 四种四谛
1. 生灭四谛智 生灭四谛
2. 无生四谛智 无生灭四谛
3. 无量四谛智 无量四谛
4. 无作四谛智 无作四谛
3.对二谛境明智.智者大师将契入俗谛和真谛的智慧归类为权,实二智.照俗谛之智是权,照真谛之智是实.相应于七种二谛境,而成七番二智(析法二智,体法二智,体法含中二
智,体法显中二智,别二智,别含圆二智,圆二
智).那么,权实二智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按照大师的理论,此权实二智共有三种,皆是佛陀为适应众生不同的根器而运用的智慧,所谓化他权实,自行化他权实,自行权实.而说此七种二谛则有三种方法:随情,随情智,随智.这三种方法正是三种权实二智的注脚.(1)"化他二智"是随情
之说,只为适应众生之性情,种种善巧方便,而佛陀教化之真实意图未显,故可归结为权智.(2)"自行二智"是随智之说,乃是佛陀直接宣说自证之一佛乘境,故可判为实智.(3)"自行化他二智"是随情智之说,是随顺众生的情性与宣说如来自悟之谛理两者的结合.如来说教的三种方法和三种权实二智两者合而为一,正可用来判释七种二谛,为七种二谛皆是佛说建立了合理性.细分起来,每一种二谛皆有三种情况,合成二十一
种二谛.相应的,每一种二谛亦皆具三种权实二智,合而成二十一种权实二智.兹表解如下:
七 1. 析法权实二智
2. 体法二智
番 3. 体法含中二智 1. 化他权实
4. 体法显中二智 X 2. 自行化他权实 = 二十一权实
二 5. 别二智 3. 自行权实
6. 别含圆二智
智 7. 圆二智
智顗七番二智的理论,使契入七种二谛境的方法得以明朗化了.另外,七种二谛中的通教与别,圆教的交叉关系,别教与圆教的交互关系亦得以具体化了.也就是说,通教之俗谛所体现的仍然是通教之法,但有一类真谛接入了别教的教义,而有一类则接入了圆教的教义.别教之俗谛所体现的则是别教之法,但有一类别教真谛则接入了圆教的教义.(1) 析法权实二智契入三藏教之"实有二谛".权智即分析世间森罗万象,而契入俗谛;实智则将万法之差别归于空,而契入真谛.(2)体法二智契入通教之"幻有空二谛".权智即体认诸法之有虚幻,契入俗谛;实智指解幻有即空,契入真谛.(3)体法含中二智契入通教接别教教义之"幻有空不空二谛".权智之俗谛即解诸法幻有;实智之真谛指诸法幻有既是空又是不空:因其幻有而论空,因其短暂存在而论不空.此种对空与不空的认知显然含有别教中道的思想.(4)体法显中二智契入通教接圆教教义之"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二谛".权智之俗谛亦是解诸法幻有;实智之真谛的含义是,幻有的世界同时是空和不空.扩而大之,一切法皆趣空不空.这里,通教人已经能自觉地用空不空的中道观去看待一切法了,故是显中二智.(5)别二智契入"幻有无,不有不无二谛".权智之俗谛解诸法幻有即是空无;实智之真谛即诸法非有非无.此种中道观乃属别教的观点.(6)别含圆二智契入圆入别二谛.权智之俗谛亦指诸法幻有即空;实智之真谛加入了圆教的中道观,即看到幻有之存在同时是空和不空,更进一步将此不落两边的中道思想扩展为一切法之实相.(7)圆二智契入圆教二谛.权智之俗谛亦指诸法幻有即空;实智之真谛则能圆融地观诸法实相,俱见一切法同时是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七番二智与二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七番二智 七种二谛
1. 析法权实二智 藏教二谛
2. 体法二智 通教二谛
3. 体法含中二智 别入通二谛
4. 体法显中二智 圆入通二谛
5. 别二智 别教二谛
6. 别含圆二智 圆入通二谛
7. 圆二智 圆教二谛
4.对三
谛境明智.智顗对此三谛境以有漏,无漏,非有漏非无漏来表达.有漏是有烦恼之法,用来表达俗谛之有;无漏是离烦恼之法,用来表达真谛之空;非有漏非无漏之双重否定则代表中道.三法相入而成五境,相应的就有五种三智之建立.在这里,三智分别由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来代表.在智者大师的体系里,声闻,缘觉二乘人修空观即得一切智,别教菩萨修假观即得道种智,圆教菩萨修中道观即得一切种智.在这里,智者大师揭示了每一种三智中各智的含义以及围绕着中道智所展开的三智间的相互关系.这使得五种三智中的中道智之优劣在四教义的体系下得到了判释.
(1)第一种别入通三谛境指非漏非
无漏入无漏,对漏,无漏为三法,由别入通三智契入此境.具体指中道智入
空智,对道种智为三.此种
中道智但异空而已,是针对声闻人执著于空来说的.也就是说,空谛本身亦是空,必须去除对空的执著.通教人原以空智为指导,但由于加入了别教的中道观,而能破除执著空谛的边见.
(2)第二种圆入通三谛境指一切
法入无漏,对漏,无漏为三法,由圆入通三智契入.具体指如来藏智入空智,对
道种智为三.这里的中道智指的是假有之不空,如来藏智即代表不空.由于通教中加入了圆教之中道观,体现了菩萨积极入世之精神,这使通教菩萨见空,更见假有之不空,故智者称此中道具一切法.
(3)第三种别教三谛境指漏,无漏,
非漏非无漏为三法,为别教三智所照.即由中智对空和假两智而成三智.此中道智与中道之理相关,也就是以双重否定的思维方式来破除或执著于空或执著于有的偏颇,观诸法乃非空非假.由非空非假而了达的中道理乃是为了破一切法,挣脱空或有之偏见束缚,超越两边,非关菩萨入世济众之情怀,故智者判之为但理而已,不具诸法.
(4)第四种圆入别三谛境是一切法趣非漏非
无漏,对漏,无漏为三法,乃为圆入别三智所照.具体指如来藏
智入中道智,对空和假两智为三智.显然,此中道智是建立在对现实世界加以肯定的思维模式上的,为的是建立一切法.观诸法即空即假,以空观为根本,以假观为入世之动力,俾使菩萨在救度众生的同时,不至于被假有迷惑.故此中道智的根本主旨乃在于以如来藏之不空智而实践菩萨道,欲令众生皆得解脱.智者称扬此中道智具足佛法.
(5)第五种圆教三谛境指一切法趣漏,
趣无漏,趣非漏非无漏为三法,是圆教三智契入之境.所谓圆三智,指三智中的任何一智都能圆融的含摄空,假,中三谛境.如用假智契入有漏之境,
有漏之有指因缘合和所生万法.既然是因缘所生,故空,既然是暂时存在,故假,即空即假观,此便是中道观.故有漏法即空即假即中,具足佛法.若用空智契入无漏境,空谛亦空,即是假.亦空亦假,即是中.故无漏法同时亦是
即假即中,具足佛法.若用中道智契入非漏非无漏境,则诸法实相即空即假.非漏非无漏法即空即假,具足佛法.智者强调圆三智的特性是,每一法即包含
三法,而三法其实只是一实相.相应的,每一智即包含三智,而三智即是一如实智.
由漏,无漏,非漏非无漏三法相入所形成的五种三谛境列表如下:
世谛 真谛 中谛
1. 别入通三谛境 漏 无漏 非漏非无漏入无漏
2. 圆入通三谛境 漏 无漏 一切法入无漏
3. 别教三谛境 漏 无漏 非漏非无漏
4. 圆入别三谛境 漏 无漏 一切法趣非漏非无漏
5. 圆教三谛境一切法趣漏 一切法趣无漏 一切法趣非漏非无漏
相应于这五种三谛境之五种三智的表解如下:
空智 (声闻智) 假智 (菩萨智) 中智 (佛智)
1. 别入通三智: 一切智 道种智 一切种智 -- 中智入空智(但异空而已)
2. 圆入通三智: 一切智 道种智 一切种智 -- 如来藏智入空智(不空,具一切法)
3. 别三智 : 一切智 道种智 一切种智 -- 中智对空智,道种智(非空非假,但理而已)
4. 圆入别三智: 一切智 道种智 一切种智 -- 如来藏智入中智(即空即假,具足佛法)
5. 圆三智 : 空智 假智 中智
即假即中 即空即假即中 即空即假
具足佛法 具足佛法 具足佛法
5.最后,大师指出,对一谛境明智乃指一实谛境为如实智所照.智者云,如实智纯照一实相境,故为最究竟圆满之智,总摄一切智也.
如果说,通过"智照境"的论述,划分为四组的二十智被赋予了具体的内容,分别与四教相应,那么,大师又通过上述的"对境明智",进一步将四组智分别赋予了与其所照境相符的名字,使各智之名实相符,见各智之名而知其所契之境,使境与智之间不可分离的逻辑关系得到了彰显.也就是说,(1)契入四种十二因缘境的智慧分别是思议生灭十二因缘智,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智,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智以及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智.(2)契入四种四谛境的智慧一定是生灭四谛智,无生灭四谛智,无量四谛智以及无作四谛智.(3)契入七种二谛境的智慧必是析法权实二智(藏教二谛境),体法二智(通教二谛境),体法含中二智(别入通二谛境),体法显中二智(圆入通二谛境),别二智(别教二谛境),别含圆二智(圆入通二谛境)以及圆二智(圆教二谛境).(4)契入五种三谛境的必然是别入通三智,圆入通三智,别三智,圆入别三智以及圆三智.(5)契入一实谛境的则必是如实智无疑.
四,展转相照对境
以上所论之对五境阐明五智乃为每一智之展转相照诸真理境作了铺垫.如果说,"对境明智"是揭示各类智与各类境之间紧密的逻辑关系,那么,"展转相照对境"则是阐明各类智与诸境之间的内在联系,此一联系是通过四教义之贯通诸智而得以实现的.换言之,属于同一教义的智慧能契入其它各种亦属于该教义的真理之境.如此传传相照,由展现每一种智分别契入不同种类的境,而使特定的一种智慧所照之范围不再局限于与之相应的一类境,而是从一类境而扩展至涵盖其它各境.这就使得每一种智慧的功用大大的丰富了其来,为行者如何凭借一类智慧而得以契入佛教各种真理之境提供了指南.这不仅体现了大师对一代佛教系统化的整理和总结工作,使各境与各智之对应关系一目了然,亦是智顗基于其自身的证悟而对佛教教义所作的创造性的发挥,为的是使其佛学体系能真正发挥宗教实践的作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性的建设上.其对真理,智慧所做的论述显然是高屋建瓴似的,具有很强的宗教实践性和指导性.以下便是大师所论之展转相照对境的具体展开.
1.四种四谛智分别照了十法界十如是境以及四种十二因缘境.
(1)四种四谛智照十法界之十如是境.智顗将四谛智分为两组,苦,集为一组,道,灭为一组.而生灭,无生灭四谛智中的苦,集合为一组,道,灭也合为一组,无量,无作四谛智中的苦,集合为一组,道,灭也合为一组.而十法界之十如是境则分为四组:六道十如,二乘十如,菩萨十如以及佛界十如.如此划分后,四种四谛智就可分别照了四组十如是境了.(1)生灭,无生灭四谛智中的苦智和集智所照的是六道十如境.前者所关注的是苦之缘起,而后者则是有关六道轮回之特性.既然两者皆在轮回范围之内,故是对应关系.(2)生灭,无生灭四谛智中的道智和灭智照二乘之十如是境.前者以灭苦及苦因以获涅盘空寂为宗旨,后者是二乘人所达之空境,故两者能一一对应.(3)无量,无作四谛智中的苦和集照菩萨十如是境.前者乃视空幻之世间为不空,以入世化道为宗旨,故其所契入正是菩萨界相性等.(4)无量,无作四谛智中的道智和灭智照佛法界十如是境.前者是从中道观入手上求佛果,故契入佛法界之相性本末等.兹表解如下:
四种四谛智 十法界
苦智
| | 照六道十如相性
1. 生灭四谛智 | 集智
| | |
| 2.无生灭四谛智 | 道智
| | | 照二乘十如相性
| 灭智
|
| 苦智
| | | 照菩萨界相性等
| 3. 无量四谛智 | 集智
| ||
4. 无作四谛智 | 道智
| | 照佛法界相性本末等
灭智
(2)四种四谛智照四种十二因缘境. 在这里,除四种四谛智仍分为两组外,四种十二因缘境亦分为两组,乃藏,通之思议智和别,圆之不思议智.这两组分别由因缘生与因缘灭来界定.(1)生灭,无生灭四谛智中的苦智和集智照思议两种十二因缘生.尽管前者是四谛智,但其所关注的无非是苦和苦生起之因,此正是后者所揭显之因缘生法.两者名虽不同,但后者却正是前者的注解,皆属界内法.(2)生灭,无生灭四谛智中的道智和灭智照两种思议十二因缘灭.前者是有关灭除苦及苦因的方法,亦正是后者所要达到的目标.显然,两者殊途而同归耳.(3)无量,无作四谛智中的苦智和集智照不思议两种十二因缘生.前者所观世间之苦及苦因是不空之智,正可契入后者之不思议因缘生法.(4)无量,无作四谛智中的道智和灭智照不思议两种十二因缘灭.前者之中道解脱智正可契入后者之不思议因缘灭也.兹表解如下:
四种四谛智 四种十二因缘
苦智
| | 照思议两十二因缘生
1. 生灭四谛智 | 集智
| | |
| 2.无生灭四谛智 | 道智
| | | 照两思议十二因缘灭
| 灭智
|
| 苦智
| | | 照不思议两十二因缘生
| 3. 无量四谛智 | 集智
| ||
4. 无作四谛智 | 道智
| | 照不思议两十二因缘灭
灭智
2.七种二智分别照了十法界十如是,四种十二因缘以及四种四谛境.
(1)七种二智照十法界性,相等十如是.七种二智照境即是由权和实二智分别来照性,相等十如境.七种权智分成三组.第一组生灭,无生灭,别入通和圆入通二智中的权智照六道十如是境.至于第二组别教和圆入别二智中的权智,又有有边和无边的区别.有边观假有之存在,无边乃以空观统摄假观,将假有归为真空.故有边之权智照六道性相,无边之权智照二乘性相.第三组圆教二智中的权智即观空又同时观假,故能同时契入六道之假有和三乘之空境,通照除佛法界以外的九界性相.
另一方面,七种实智分为五组.第一组生灭,无生灭二智中的实智照二乘性相,因为两者皆以灭有入空为宗旨.第二组别入通二智中的实智又有空边和不空边两种含义.空边指二乘人之空智,故照二乘性相.不空边指菩萨之不空智,彰显大悲度众之情怀,故照菩萨性相.第三组圆入通二智中的实智也有空边和不空边这两层意思.空边指二乘人之空智,故照二乘性相;不空边乃指佛之实智,彰显欲令众生皆共成佛道之宗旨,故照佛界性相.第四组别教二智中的实智照菩萨性相.因此实智是关于超越空,有二边之中道观,正反映了菩萨界之性相.第五组圆入别和圆教二智中的实智照佛法界性相.这是因为圆入别中的权智反映的纯是别教之法,而实智则接入圆教之教义,所照了之境与圆教实智同.此两种实智都是以圆融的中道观来观察万物,一体两面,即空即假,真实的反映了诸法之实相,故照了佛法界之性相等十如是境也.兹表解如下:
七种二智 十法界
1. 生灭
| 2. 无生灭 |
权 | 3. 别入通 | 照六道性相
| 4. 圆入通
--|
| | 5. 别 有边:照六道性相
| 智 | | |
| | 6. 圆入别 无边:照二乘性相
| 7. 圆 通照九界性相
|
| 1. 生灭
| | | 照二乘性相
| | 2. 无生灭
| | 空边:照二乘性相
| | 3. 别入通 |
| 实 | 不空边: 照菩萨性相
| | 空边:照二乘性相
--| 4. 圆入通 |
| 不空边:照佛界性相
智 | 5. 别 照菩萨性相
| 6. 圆入别
| | 照佛法界性相
7. 圆
(2)七种二智照四种十二因缘.七种二智中的权智和实智分别照了四种十二因缘中思议,不思议因缘生或灭.
从权智来说,生灭,无生灭,别入通以及圆入通二智中的权智照思议两种十二因缘生.前者是关于诸法之有或幻有,所契入的正是诸法因缘生之境.别教和圆入别二智中的权智或含有边或含无边.有边乃不空之智,故照两种思议十二因缘生.无边则彰显幻有即空的本质,故照两种思议十二因缘灭.圆教二智中的权智乃指诸法幻有和幻有即空,故通照两种思议十二因缘生和灭.
从实智来说,生灭和无生灭二智中的实智照思议两种十二因缘灭.因前者为灭有入空之智,正与思议因缘灭相应.别入通二智中的实智,其空边是通教人观幻有即空之智,故照思议十二因缘灭.其不空边是别教菩萨观假有不空之智,超越三界之空有,故照不思议十二因缘生灭.圆入通二智中的实智,其空边亦是通教人入空之智,故照思议十二因缘灭.其不空边则是圆教人入空之智(即空即假),由此契入不思议十二因缘灭.别教二智中的实智是别教菩萨观空之智(非空非假),由此契入不思议十二因缘灭.圆入别和圆教二智中的实智乃以中道实智观诸法空有一体之本质,由此契入两种不思议十二因缘灭.
七种二智 四种因缘
1. 生灭
| 2. 无生灭 |
权 | 3. 别入通 | 照思议两十二因缘生
| 4. 圆入通
-- |
| | 5. 别 有边:照两思议十二因缘生
| 智 | | |
| | 6. 圆入别 无边:照两思议十二因缘灭
| 7. 圆 通照
|
| 1. 生灭
| | | 照思议两十二因缘灭
| | 2. 无生灭
| | 空边:照思议十二因缘灭
| | 3. 别入通 |
| 实 | 不空边: 照不思议十二因缘生灭
| | 空边:照思议十二因缘灭
-- | 4. 圆入通 |
| 不空边:照不思议十二因缘灭
智 | 5. 别 照不思议两十二因缘灭
| 6. 圆入别
| | 照两不思议十二因缘灭
7. 圆
(3)七种二智照四种四谛境.在权智方面,生灭,无生灭,别入通以及圆入通等四种二智中的权智照生灭,无生灭四谛境中的苦谛和集谛.因此权智乃关乎俗谛之有,而实有或幻有的内容无非指苦和集(苦因).别教,圆入别以及圆教等三种二智中的权智照无量,无作四谛中的苦谛和集谛.前者之权智所关心的乃俗谛假有之特性,而其特性无非指轮回之苦及苦因,或谓苦,集有无量相,或谓苦,集即蕴含着菩提解脱.
在实智方面,生灭和无生灭二智中的实智照生灭,无生灭四谛境中的道谛和灭谛.因前者所关注的乃是实有或幻有归于空无,此种灭有入空之实智,即是后者可思议之道谛和灭谛.别入通,圆入通,别教,圆入别以及圆教等五种二智中的实智则照无量,无作四谛中的道谛和灭谛.因前者是通过观诸法趣不空,或非有非空,或即空即假,而通达诸法空即不空,空有不二的实相,此种超越空有或了达空假相即之实智,彰显的正是后者不思议之道谛和灭谛.兹表解如下:
七种二智 四种四谛
1. 生灭
| 2. 无生灭 | 生灭 苦
权 | 3. 别入通 |照:| | |
-- | 4. 圆入通 无生灭 集
| 智 |
| | 5. 别 无量 苦
| | 6. 圆入别 | 照: | | |
| 7. 圆 无作 集
|
| 1. 生灭 思 生灭 道
| 实 | | 照: | ||
| | 2. 无生灭 议 无生灭 灭
-- |
智 | 3. 别入通
| 4. 圆入通 | 不 无量 道
| 5. 别 | 照: 思--| | |
| 6. 圆入别 | 议 无作 灭
7. 圆
3.五种三智分别照了十法界十如是境,四种十二因缘境,四种四谛境以及七种二谛境.在这里,五种三智乃归结为五种一切智,五种道种智以及五种一切种智,分别代表二乘之空智,菩萨之不空智以及佛之中道智.
(1)五种三智照十法界十如是境.在这里,菩萨之道种智所关注的是假有之世间,为的是令众生皆共成佛道.故此智所照是六道性相本末等十如是境.一切智乃二乘入空之智,照二乘,菩萨性相本末等十如是境.一切种智乃佛圆摄一切法之中道实相智,故照佛法界十如是境.兹表解如下:
五种 三智 十法界
1. 别入通
2. 圆入通 | 1. 道种智 照:六道性相本末等
3. 别 | | 2. 一切智 照:二乘,菩萨性相本末等
4. 圆入别 | 3. 一切种智 照:佛法界十如相性等
5. 圆
(2)五种三智照四种十二因缘.在这里,五种道种智照两种思议十二因缘生.前者乃假有观.而此假有之成立,正是契入后者之境的结果.五种一切智照两种思议十二因缘灭以及两种不思议十二因缘生.前者乃二乘人之空观智.此智即导致诸因缘生法归于空无,故契入两种思议十二因缘灭之境.同时,因二乘人证获空无,而得不思议变易生死之果报.五种一切种智照两不思议十二因缘灭.前者之中道佛智了知诸法实相如如不动之境,本来不生,亦复不灭,故联系十二因缘,即是不思议十二因缘灭之境.兹表解如下:
五种 三智 四种十二因缘
1. 别入通 1. 有 智 照: 两思议十二因缘生
2. 圆入通 | | (道种智)
| | 两思议十二因缘灭
3. 别 || 2. 一切智 照: --|
4. 圆入别 | | 两不思议十二因缘生
5. 圆 3. 一切种智 照: 两不思议十二因缘灭
(3)五种三智照四种四谛.五种道种智照生灭,无生灭四谛中的苦谛和集谛.前者乃菩萨出假利生之智,乃照世间之苦,集而起大悲,愿度一切众生皆共离苦得乐.五种一切智照生灭,无生灭四谛中的道谛和灭谛.前者乃二乘人灭有入空之智,所显现的正是修道证涅盘之道谛和灭谛.另一方面,五种一切智亦照无量,无作四谛中的苦谛和集谛.这是因为,后者所体现的是别教和圆教菩萨从空观契入假有观的境界,此空观正是一切智也.当然,别教菩萨虽证空智,但能进一步看到苦,集有无量相,以此为动力而入世化道.圆教菩萨因知诸法实相乃空有不二,故苦而非苦,集而非集.诸法之差别对立无非是心之作用而已,故错将涅盘当生死而有苦谛,错将菩提当烦恼而有集谛.五种一切种智照无量,无作四谛中的道谛和灭谛.前者之佛智所证入的也正是后者之中道境.从非空非假,无量之事契入中道,智者称之为"即事而理",此便是无量四谛中的道谛和灭谛之境.从即空即假之圆融中道观契入诸法,智顗称之为"即理而事",无为而为,此便是无作四谛中的道谛和灭谛之境.兹表解如下:
五种 三智 四种四谛
1. 别入通 1. 道种智 照: -- 生灭 苦
| | | | |
| | 无生灭 集
2. 圆入通 | |
| | 生灭 道 | | | | |
3. 别 | | | 无生灭 灭
| | |
|| 2. 一切智 照:--- | 无量 苦
4. 圆入别 | | | | |
| | 无作 集
| |
5. 圆 | 无量 道
3. 一切种智 照:--| | |
无作 灭
(4)五种三智照七种二谛.五种道种智照藏,通,别入通以及圆入通二谛中的俗谛.这是因为后者之四种俗谛皆关乎存在之实有或幻有,乃菩萨假观之智所观之境.五种一切智照别,圆入别,圆二谛中的俗谛以及藏,通二谛中的真谛.三种俗谛关乎幻有空,正为观空之一切智所照.两种真谛亦是灭有证空及幻有空,故亦是一切智所照之空境.五种一切种智照别入通,圆入通,别,圆入别,圆二谛中的真谛.此五种真谛皆是中道之境,故为一切种智所照.兹表解如下:
五种 三智 七种二谛
1. 藏
| 2. 通 |
1. 道种智| 3. 别入通 |
1. 别入通 | 4. 圆入通 |
| | | 俗
2. 圆入通 | | 5. 别 |
| | | 6. 圆入别 | 谛
3. 别 | | 2. 一切智 | 7. 圆
| | |
4. 圆入别 | | | 1. 藏
| | 2. 通 |
5. 圆 | | 真
| 3. 别入通 |
| | 4. 圆入通 | 谛
3. 一切种智 | 5. 别 |
| 6. 圆入别 |
7. 圆
4.一如实智照诸妙谛.一实智所照之妙谛或指佛界性相,或指超越三界生死之不思议谛,或纯属圆教之谛,或相对俗谛而言的真谛空境,或相对空而言的不空之境,亦或是超越空,有两边的中道理境,也可以是空,有兼顾,双遮双照的中道实相境界.具体而言,一如实
智分别照了十如是境中的佛界十如性相,四种十二因缘境中的两种不思议十二
因缘,四种四谛境中的无作四谛,七种二谛境中的五种真谛,以及五种三谛境中的
五种中道第一义谛.兹表解如下:
一如实智照诸妙谛
佛界十如性相,不思议十二
因缘,无作四谛,五种真谛,五种中道第一义谛
5.智者大师最后所论述的是无谛智照无谛无说. 无谛之不可说不可说境乃属各教所彰显的最高境界,乃总括十法界之特性,故与十法界之十如是合;寂然无为,故与不思议十二因缘灭合;非言语可形容之实相,故与四种四谛之不可说合而有生生不可说(即三藏之生灭无谛)
,生不生不可说
(即通教之无生灭无谛),不生生不可说(即别教之无量无谛)以及
不生不生不可说(即圆教之无作无谛);超越世俗之生死,故与真谛无言说合;圆融无碍,空有相即,故与中道非
生死非涅盘合.兹表解如下:
无谛智照无谛无说
十法界之十如是,不思议十二因缘灭,四种不生不生,真谛无言说,中道非
生死非涅盘
以上乃智者大师所论之各类智展转相照对境.为使大师通过此传传相照对境而形成的智契境的体系更能够一目了然,兹以总表解之如下:
(1)四种四谛智
十法界十如是境,四种十二因缘境
(2)七种二智
十法界十如是境,四种十二因缘境,四种四谛境
(3)五种三智
十法界十如是境,四种十二因缘境,四种四谛境,七种二谛境
(4)一如实智
佛界十如性相,不思议十二
因缘,无作四谛,五种真谛,五种中道第一义谛
(5)无谛
十法界之十如是,不思议十二因缘灭,四种不生不生,真谛无言说,中道非
生死非涅盘
大师这一展转相照对境的体系详细对各类智和诸真理境之分析入微,同时又以四教义贯穿之,使每一类智所照之境既俨然有序而又对境各异,为行者如何以同一类智而契入诸真理境提供了足资借鉴的指导.
五,结论
以上是智者大师有关"智妙"之论述.大师首先举出二十类智慧,代表着对真理的认知的不同程度,这些种类的智慧乃是由不同的实践导致的,故其所彰显的真理之境亦有深浅.显然,智慧介于真理与实践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真理和智慧的关系是,真理非智慧不显,智慧非真理不融.智慧和实践的关系在于,实践之行必靠智慧指导,智慧由实践获得.作为宗教修行的一个环节,智慧之重要性以及其与真理,实践之不可或离的关系也就显而易见了.此二十类智可划分为四组,分别代表藏,通,别,圆四教契入真理之四种智慧.世智,五停心四念处智,四善根智,四果智,支佛智,六度智以及三藏佛智等七智为藏教智.通教方便(体法)声闻智,通教(体法)支佛智,通教菩萨入真方便智,通教出假菩萨智以及通教佛智等五智属通教智.别教十信智,别教三十心智,十地智以及别教佛智等四智是别教智.圆教五品弟子智,六根清净智,初住至等觉智以及妙觉佛智等四智乃属圆教智.
从这个归属体系里,智者大师的判教体系又得到了进一步的阐明.(1)就三藏教而言,其智的特色是析法入空.尽管三乘人共秉一种教法,但从七种智中仍可看到各乘之智的不同.除了世智乃人天乘智,执著假有为实有外,五停心四念处智,四善根智和四果智乃是声闻乘之智,通过修四谛观去析法入空.支佛智是缘觉乘之智,通过修十二因缘观去析法入空.而六度智则是菩萨乘之智,通过修六度万行去析法入空.(2)就通教而言,其智的特色是体法入空.通教方便(体法)声闻智属声闻乘,通教(体法)支佛智属缘觉乘,通教菩萨入真方便智和通教出假菩萨智则属菩萨乘.通教三乘智的区别体现在,体法入空对声闻乘来说是方便智,对缘觉乘来说是正智,而对菩萨乘来说亦是方便智.然而,在属于菩萨乘之智中,又有不同.通教菩萨入真方便智是在通教中加入了别教的教义,在证空的基础上观不空.通教出假菩萨智则接入了圆教之法,以不空观为出假利生的契机.(3)就别教而言,别教智的特色是修历别之中道观,分别破除对有和空的执著.别教十信智属别教之初级入门法,修从假入空观而初获中道智,即以空观破除凡夫之假有.在别教三十心智中,十住智修从假入空而证空谛,此中道智以空破有.十行智修从空入假观,此中道智以不空观破对空谛之执著.十回向智修中道观,证诸法非空非假之中道理,此类中道智超越两边,以破除对空或有的执著,纯属别教教法.十地智则是圆入别之智,能将中道之理付诸济世利生的实践.此中道智乃在十地之每一个阶位各断一品无明.(4)圆教智则是最上之智,居高临下,非其它三教之智所可比拟,其特色为中道之圆融三谛观.别教和圆教虽都以中道为教义,但别教中道空,假,中三谛隔历,行者须逐级修观,始达中道之理.圆教之优越性表现在其三谛三观之圆融.五品弟子智虽属圆教初阶,但已能一心而观诸法即空,即假,即中,并开始自利利他.六根清净智则不仅圆解三谛,力修圆行,且证入圆位.也就是说,六根清净即是圆教铁轮十信位,其果位相当于别教三十心:十住,十行,十回向.而初住至等觉智则在四十个阶位上以中道智各破一品无明.其断无明的程度显然要比别教智更为彻底.
所以,在智者大师的判教体系里,属于藏,通,别三教所证的真理之境为权为粗,而圆教之境则是实是妙.相应的,前三教之智亦相对是权,圆教佛智最胜无上.这从四教佛智之代表四教四佛就已见端倪,从三藏佛智至圆教佛智是一个逐级递升的关系,故四佛所现之身亦逐渐优胜,其所居之佛土亦渐至完美.三藏佛所现乃佛之劣应身,住四佛土中的最初一级"凡圣同居土".通教佛示现带劣胜应身,住于四佛土中的第二级"方便有余土".别教佛所示现的乃圆满报身,住于四佛土中的第三级"实报无障碍土".圆教佛示现了最圆满之法身,住于最优胜之佛土"常寂光土".为了使大师这一逐级递升的智慧体系一目了然,兹总表解如下:
世智 五停心四念处智 四善根智 四果智 支佛智 六度智
(凡夫所执著之有智) (三藏声闻乘析法入空智)(三藏缘觉乘析法入空智) (三藏菩萨乘析法入空智)
三藏佛智
三藏佛 (现劣应身,住凡圣同居土)
通教方便(体法)声闻智 通教(体法)支佛智 通教菩萨入真方便智 通教出假菩萨智
通教声闻,缘觉二乘体法入空智 通接别之不空智 通接圆之不空出假智
通教佛智
通教佛(现带劣胜应身,住方便有余土)
别教十信智 别教三十心智 十地智
十住 十行 十回向
从假入空观 从假入空而证空谛(破有执)从空入假观(破空执)中道观非空非假 中道智
(离两边证中道理) (破无明)
别教佛智
别教佛 (现圆满报身,住实报无障碍土)
圆教五品弟子智 六根清净智 初住至等觉智
修一心三观之圆融中道 实践中道,证入圆位 中道智,破无明
妙觉佛智
圆教佛(现圆满法身,住常寂光土)
为了要证明智慧之作用是彰显真理之境,大师在总结出了佛教修行证果的二十类智慧后,又进一步从"智照境"的角度来具体阐明二十类智慧是如何照了诸境的.这就使各类智慧有了具体的内容.基于此,大师更"对境明智",说明四教之不同的境界是由于众生四种不同的智慧所致.若联系四种四谛来说,下根器者所具之智为生灭四谛智,故证入三藏生灭四谛境.中根器者具无生灭四谛智,其所证入之境即为通教之无生灭四谛.上根器者具无量四谛智,而其所证乃是别教之无量四谛境.上上根器者所具为无作四谛智,故其证入的境界即为圆教的无作四谛境.通过如此之对境论智,各类智慧即被赋予了与其所证入之境相符的名字,何智证入何境一目了然.计有四种十二因缘智,四种四谛智,七番二智,五种三智以及一实智.最后,智者大师更将每一类智慧的作用从其狭隘的专照与其相应的一类境扩展到照了各类境,形成了"展转相照对境"的复杂体系,揭示了境和智之间交叉合和的密切相联的关系,使得行者对各教之智如何可以不再局限于证入一类真理之境的范围,而能证入佛教中各类真理之境,了然于心.如此融会贯通的智慧体系,实乃智者大师对一代佛教精心领会,从整体上加以把握,全盘消化吸收的结果,是大师对来自印度的佛教创造性的发展.同时,大师以理论服务于实践为其哲学宗旨,使其圆融哲学具有实践的和救赎的意义.诚然,大师的哲学体系不但在理论上建树卓著,为佛教在中国本土的发展开创出了一片新天地,更以其严密的体系为行者提供了修行实践的指南,为行者如何修行成佛指出了途径.
总而言之,智者大师在其著作《妙法莲花经玄义》中所推出的智慧理论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其一,大师将佛教的三个组成部分教理,修行,证悟总结成二十类智慧,并以四教义判之,不仅囊括了一切佛法,而且将其分门归类的加以检测,使得庞大的佛教系统化.其二,通过四教义之判教,智者大师的智慧体系成为契入真理之境及修行证果的指南.其三,通过属于四教的智慧契入属于四教的真理之境,不同根器的众生得以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一类的智慧以便证入与此类智慧相应的境界.在这样一个包容整个佛法的智慧理论体系里,所有各类佛说都因能引导众生契入真理之境而得到了肯定,具有各自存在的价值.其四,虽然各种佛说在大师全方位的体系里皆有各自的作用,但从其所契入的真理之境的深浅来说,智者大师所推出的圆教智慧乃是最究竟的智慧,可以引导众生契入最究竟之中道实相,从而证得佛果. 其五,通过建立智照境的体系,智者大师将智境之间的互动一体的关系清晰的展现了出来,为行者修行之追求,以证智契理解脱提供了循序渐进的方向.
内容提要:
在智者大师的佛学体系中,其真理及智慧之思想占有重要的位置.智慧之重要性乃在于,行者所获得的智慧决定其契入真理层次的深浅.对于智者来说,真理与智慧是不可分割之一体两面,是行者宗教实践所要证得的终极目标.故笔者在本文中欲通过对大师之智慧体系的深入探讨,以使其佛学思想之精粹部分完整地呈现给读者.
关键词:1.智妙 2.境妙 3.实相 4.四教义 5. 妙觉佛智
地址:上海嘉定城中路20号(上海大学)A楼3号101室
邮编:201800
电话:(021)69980464
见《觉群学术论文集》,觉醒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页150-170.
智者大师所阐述的十妙是:境妙,智妙,行妙,位妙,三法妙,感应妙,神通妙,说法妙,
眷属妙以及功德利益妙.
《法华玄义》,《大正藏》册33,页707上.
这六个种类的真理是:十如境,十二因缘境,四谛境,二谛境,三谛境以及一谛境,无谛境则包括在一谛境中.
智顗的判教体系由三方面组成.一是关于佛说法的方式,即顿,渐,秘密,不定.二是关于佛说法的时间,即五个时期,谓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以及法华涅盘时.三是关于佛说法的教义,即藏,通,别,圆四教义.三藏教指原始佛教之小乘,三藏由经,律,论组成,是佛为声闻,缘觉以及钝根菩萨三乘所说之法.通教包括小乘佛教以及初级大乘的教义,是佛为声闻,缘觉和中根菩萨三乘所说之法.别教之无量的教义只适合大乘利根菩萨.圆教之事理圆融的中道实相的教义乃是佛对最上利根菩萨所说,同时亦为三乘人说,旨在开权显实,会三归一.有关智者判教体系的研究,请参见吴汝钧,"天台宗的判教理论", 《谛观》第82期,1995,页2至页19;杨惠南,"智顗的五时八教判",《正观》第3期,1997,页7至页93.
有关智者大师对诸智之总论,见《法华玄义》,《大正藏》册33,页707中至710下.
同上,页707中.
五停心指修五法以止五种过失之心.一为修不净观以止贪著之心.二为修慈悲观以止嗔心.三为
修数息观以止散乱之心.四为修因缘观以破愚痴之心.五为修念佛观以治障重.
四念处指修四观以除四倒,即观身不净以治由色而起之净倒;观受是苦以治由受而起之乐倒;观
心无常以治由想,行所起之我倒;观法无我以治由识而起之常倒.
别相念处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以及观法无我.总相念处是将此观法扩展到所有一切
现象,即诸有皆不净,苦,无常以及无我.
《法华玄义》,《大正藏》册33,页707中.
同上,页707下.
同上.
四善根指见道以前,因修四谛观而获得的发无漏智之根本,属有漏智.煗,顶二法为动善.忍法和世第一法为不动善.煗法指经过总,别相念处后,专观四谛十六行相之智(四谛之每一谛皆有四种差别,合为十六种相状).谓将发见道之无漏智,先生相似之解,如火之将发,先有煗相.顶法是动善中之最极,犹如人之顶也.忍法指于四谛之理忍可决定而不动之智.世第一法是为有漏智之最极,世俗法中之第一.
《法华玄义》,《大正藏》册33,页707中.
十六特胜包括: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长短,知息遍身,除诸身行,受喜,受乐,受诸心行,心
作喜,心作摄,心作解脱,观无常,观出散,观离欲,观灭以及观弃舍.
《法华玄义》,《大正藏》册33,页707下.
八忍由四法忍和四类忍组成.前四法忍(即苦法忍,集法忍,灭法忍,道法忍)印证欲界之四谛,后四类忍(即苦类忍,集类忍,灭类忍,道类忍)印证色,无色界之四谛.此八忍断除三界内之见惑.见惑既断,四谛观照分明,则为八智,是为解脱道.八智指苦法智,集法智,灭法智,道法智,苦类智,集类智,灭类智,道类智.
九无碍指念念修观,断惑不为惑所碍也.所断之惑乃三界九地(欲界为一地;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为四地;无色界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为四地,合共九地)每地各有之九品思惑也,于一一地修此无碍道以断之. 九解脱指三界九地之每地各有的九品思惑既已了断,即证解脱道也.
《法华玄义》,《大正藏》册33,页707中.
在这里,六度菩萨特指佛陀前生经历三大阿僧祗劫及其菩萨行事.此菩萨坚信因果实有,而舍身命财,
无所遗顾,以灭尽烦恼业因以及生死果报,达到寂灭解脱.
吴汝均先生在其著作中对此两种入空的方法有详细的讨论.参见Ng Yu-Kwan, T'ien-t'ai Buddhism and Early Madhyamika, 页42至43.
《法华玄义》,《大正藏》册33,页707中.
菩萨五十二阶位由五组十个阶位以及最后两个阶位组成,即十信,十行,十回向,十住,十地,
等觉和妙觉.十信指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以及愿心.
空,假,中三观为天台观修体系.分别而言,空观属藏,通二教,假观属别教,中观属圆教.但别教之假观所显乃非空非假之中道理,是离边之中.从所追求之真理而言,别教与圆教同证中道之境.然从空,假之存在状态来说,别教所观之空与假是隔历而互不相即的,故其三观法乃是次第证之.即先修从假入空观,即知凡夫所执之有非真有,诸法无自性故,假有破而证入空谛,破见思惑,成一切智.次修从空入假观,即知二乘人所执之空非空,空而不空(假有)故.由此而破但空之执著,证入假谛,破尘沙惑,成道种智.因别教人之空,假隔离,故其中道第一义谛观,乃于空观时用空,假观时用假.以此隔历之空,假观得入中道,破无明惑,成一切种智.别教人不能观诸法是即空即假之双照与非空非假之双遮不二,故空,假,中三观不能互相融通,其三观只是次第三观.另外,智者大师佛学体系中总结诸惑为三惑:谓见思惑,尘沙惑和无明惑.见思惑指因分别,贪染所起之诸邪见,诸妄想,是三界内之通惑,须以空观破之.尘沙惑通于界内,界外,须以假观破之.意为众生见,思惑之数,多如尘如沙.菩萨必须能以无量无尽之方便法门度众.若令众生能断见,思之惑,于菩萨即是断尘沙惑.无明惑为障覆中道之根本无明,为一切生死烦恼之根本,乃界外别惑,须以中观破之.
在这里,十信菩萨初修从假入空观,还未证得空谛,故只是伏而尚未破属于三界内的见思惑.
三十心即指十住,十行,十回向.十住是菩萨五十二阶位中第二组的十个阶位,包括发心住,治
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和灌顶住.十行是菩萨五十二阶位中第三组的十个阶位,包括:欢喜,饶益,无违逆,无屈饶,无痴乱,善现,无著,难得,善法以及真实.十回向是五十二阶位中第四组的十个阶位,包括: 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不坏,等一切佛,至一切处,无尽功德藏,入一切平等善根,随顺一切众生,真如相,无缚无著解脱以及入法界无量.
十地是五十二阶位中第五组的十个阶位,包括: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
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以及法云地.
在智顗的真理体系中,四教人因对四谛有不同的理解而有四种四谛,即三藏教的生灭四谛,通教的无生灭四谛,别教的无量四谛,以及圆教的无作四谛.生灭四谛意为,集谛(因缘和合导致生死之苦)和道谛(灭苦之道)是因,苦谛(集之果)和灭谛(灭除生死之苦)是果.故称生灭四谛.所谓无生灭四谛指,通教人认为苦无逼迫相,集无和合相,道不二相,灭无生相,故称无生灭四谛.无量四谛的含义是苦,集,灭,道均有无量相.这是因为别教菩萨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只看到森罗万象的一面,而不知万法一体的中道实相.无作四谛指行者通达中道之理,烦恼即菩提,名道谛.生死即涅盘,名灭谛.既然圆教行者对四谛的证悟只是观念上的转变,并没有故意造作,故称无作四谛.
根据智顗的理论,佛具三身:法身,报身,应身.法身指理聚方圆,证显诸法实相而常住湛然之身.报身指智聚方圆,显现相好庄严之智慧微妙之身,由智契理,报得此身.应身谓功德法聚方圆,能随机应现,说种种法,度诸众生.
智顗在其佛学体系中立有四个等级的佛土:(1)凡圣同居土.此乃人天之凡夫与声闻缘觉之圣者同居之国土.(2)方便有余土.此乃断见思烦恼,出离三界生死之人之生处也.是修小乘之方便道,断见思惑者生处,故谓之方便.尘沙无明惑未尽,故谓之有余.(3)实报无障碍土.此乃方便土证空理者果报之土,此上更证一分中道之理者之果报土.行真实之法,感得胜报,色心可无相妨,谓之实报无障碍土.此土纯为菩萨所居,无凡夫二乘.如别教之十地已上,圆教之十住已上之菩萨是也.(4)常寂光土.常,即法身,为本在常住之体.寂,解脱也,一切诸相永寂.光,般若也,照诸相之智慧.此三德不纵不横,名秘密藏,是诸佛如来之所依所居,故名常寂光土.
圆教智以圆融中观为其特色,一心中而同时具空,假,中三观,是最为殊胜的观法.诸法即空即假而又非空非假,双遮双照,遮照不二.一空则一切空,假和中亦不过是空性而已.一假则一切假,空和中也只是假有的反映而已.一中而一切中,空和假无一例外,皆是中道.此即不可思议之一心三观,诸法之任何一面都同时具有其它两面.取一谛即包含三谛,三谛即可归结为一谛.
参见《法华玄义》,《大正藏》册33,页707中.
有关圆教五品弟子位的论述,参见同上,页733中.《法华经》只解释了五品弟子位中的第一品(见《大正藏》第9卷,页45中至下)以及六根清净(见同上,页51上).在灌顶所写的智者大师传记里记载着大师称自己证得的果位即此五品弟子位(见《大正藏》第46卷,页1中).尽管此五品弟子位只是圆教之初位,但大师一再强调圆教各位在断惑,破伏无明的功用上乃处于平等的地位.这就是说,五品弟子位已经能圆伏见,思惑及无明.有关圆教五品弟子位的研究,参见牟宗三,《佛性与般若》,册下,页911至1023.
"通"指通向涅盘之道,断除致苦之因,除因果之慧,六度之行,以及修空,假,中一心三观."塞"指苦,集,十二因缘,六敝(即悭贪,恶业,嗔恚,懈怠,乱意,愚痴),无量惑以及根本无明.
道品指三十七道品,为追求智慧,进入涅盘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包括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
有关圆教十信位的论述,见《法华玄义》,《大正藏》第33卷,页733下.有关圆教十信位的研究,参见牟宗三《佛性与般若》,册下,页935至949.
有关这几个阶位的论述,见《法华玄义》,《大正藏》第33卷,页734上至下.关于圆教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之研究,参见牟宗三,《佛性与般若》,册下,页959至968.
《法华玄义》,《大正藏》册33,页707中.
同上.
智顗的十如是(即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理论是与十法界紧密相关的.十法界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以及佛.前六法界为六道,后四法界为四圣.每一法界皆具十如是.有关智顗对十如是的阐释,见《法华玄义》,《大正藏》册33,页694上至页696上.
有关智顗对四种十二因缘境的阐述,参见同上,页698下至700上.
《法华玄义》,《大正藏》册33,页700上.
有关智顗对四种四谛境的阐述,参见同上,页701上至下.
同上,页701上.
同上,页701中.
同上.
二谛指真实之理性的真谛之空和世间之世相的俗谛之有.有,无(空)之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相当激烈的.智顗将不同的二谛理论加以归纳,结合自己的二谛理论,而合为七种二谛.有关大师的二谛理论,参见同上,页702中至703中.
此谛意为,俗谛仍然是诸法幻有,但真谛义为,诸法幻有既是空又是不空.因其幻有而论空,因其短暂存在而论不空.这一真谛的内容包含了三种对于真谛的理解,分别属于通教,别入通以及圆入通.二谛以有漏和无漏来表达.有漏是有烦恼之法,故用来表达俗谛;无漏是离烦恼之法,故用来表达真谛.第一种是通教人对真谛的理解.真谛是非有漏,而非无漏是去除对无漏的执著.正因为去除了对无漏的执著,行者得以证得无漏解脱.第二种是别入通的行者.因其将别教的中道思想接入了通教,故其对真谛的认识又进了一步.也就是说,行者认识到非漏(空)和非无漏(有)两种观点都有偏颇,中道之理即是真谛.然此中道是超越两边,非漏和非无漏是不相即的.第三种是圆入通的行者.因其将圆教的中道思想接入了通教,故其对真谛的认识又更进了一步,双重之否定"非漏(空)非无漏(不空)"揭示诸法相即一体的中道思想.因此,这三种对真谛的认识上接第二种属于通教的二谛,中合第三种属于别入通的二谛,下衔第四种属于圆入通的二谛.
此谛意为,俗谛是幻有,真谛的含义是,幻有的世界空而不空.也就是说,幻有虽空,但从假有的角度来看,幻有亦不空.故幻有同时是空,不空.幻有世界既是由一切法所组成,一切法自然也是趣空不空.
在这里,俗谛的含义是,幻有即是无(空).真谛则是双重否定形式的不有不无,即诸法非有非无.这种真谛是中道的观点.
在这里,俗谛的含义与前同,指幻有即空.真谛的含义是,诸法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这是别教中加入了圆教的观点,"不空"的概念,别教与圆教有别.别教的不空指渐进的修行以证得不空(即中道)之理.圆教的不空则是立即显现事物的全貌,一即含一切法.智者解释说"别人谓不空但理而已,欲显此理,须缘修方便,故言一切法趣不空.圆人闻不空理,即知具一切佛法,无有缺减,故言一切趣不空."《法华玄义》,《大正藏》册33,页703中.
在这里,俗谛的含义与前同,指幻有即空.真谛的含义则是总括所有空和有的观点.其定义是"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见同上,页702中.
同上,页703中.
智顗的三谛的概念源自《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正藏》册8,页829中以及《菩萨璎珞本业经》,《大正藏》册8,页1019中及页1018中和下.智者举出了五种三谛,其形成源自于七种二谛.第一和第二种二谛不含中道之义,故不在智者所述的三谛的范围之内.从第三到第七这五种二谛分别形成五种三谛.每一种三谛的中道谛有不同的含义,智者以体现大乘菩萨积极入世,普度众生的中道为上,名之为有功用,备诸法.有关大师对五种三谛的论述,参见《法华玄义》,《大正藏》册33,页704上至705下.
智者称此空之真谛属因缘所生法.这是根据《中论》"三是偈"("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来揭示空,假,中三谛.吴汝均在其T'ien-t'ai Buddhism and Early Madhyamika一书中(页29至页38)对此"三是偈"作了详尽的分析.
这是从第三种二谛引申而来的.有漏是俗谛,无漏是真谛,非有漏非无漏之双重否定是中道.
这种异空的中道相应于《中论》"三是偈"中"我说即是空"一句.
这是从第四种二谛引申而来的.真,俗二谛与前同,但对中道的理解进了一步.因为是将圆教的教义应用到通教里来认知中道,故此中道"具一切法",是"不空"的同义词.
这是从第五种二谛引申而来的.真,俗二谛源自于对假有的认识.把假有看成即有又空是俗谛,非有非空是真谛.这种真谛所揭显的是中道思想,是为了去除对空边或有边的执著,因为空,有二边皆非中道.然而,此种中道只是作为观念上的理而已,不具入世的功用,"对真为中.中,理而已."见《法华玄义》,《大正藏》册33,页705上.
这是从第六种二谛引申而来的.真,俗与前同.俗谛是即有又空,真谛是非有非空.因为这里将圆教的教义引入了别教,故此中道与前一种中道借否认空,有二边以达到超越不同.在这里,中道是对空,有二边的肯定,"点真中道,具足诸法也".见同上.
这是从第七种二谛引申而来的.按照智者的说法,此三谛是最为圆融的,因为"非但中道具足佛法,真,俗亦然."见同上.
同上.
有关大师一谛境的论述,参见同上.
究其根本,三谛所表达的不过是一圆融的实相整体.从非二分法的一谛境来说,二谛仍然是方便权说.智者引《大般涅盘经》的话,将前者譬喻为醉人,后者为醒人,"如醉未吐,见日月转,谓有转日及不转日.醒人但见不转,不见于转." 《大般涅盘经》,《大正藏》册12,页616上.联系到四教的情况,智者强调说,"三藏全是转二,同彼醉人.诸大乘经带转二,说不转一.今经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不转一实,是故为妙." 《法华玄义》,《大正藏》册33,页705上.这就是说,其它三教或唯粗,全是转二,如三藏教.或即粗且妙,带方便而说实,如通教和别教.只有《法华经》所代表的圆教才不带方便,但说一实相.所以,根据智者的观点,对实相的认知与个人所处的状态有关,醉酒的状态导致错误观念的产生,因此而不能正确地认知实相.这是声闻的境界.大乘人处于清醒的状态,故能正确地认知实相乃一圆融的整体.
《法华玄义》,《大正藏》册33,页705上.
四不可说源自《大般涅盘经》,《大正藏》册12,页733下,谓生生不可说,生不生不可说,不生生不可说,不生不生不可说.按照《中论》(见册30,页1下)之论辩,此四种有关生或不生之说皆不合情理,故是不可说.显然,其所谓"不可说"是从批判的角度来说的.(1)所谓"生生不可说",生指能生之生.若两个生皆指能生之生,则成无限之循环,于理不合.若后一个生是从前一个能生之生而来,那么,前者之生又是从何而来 显然亦无法自圆其说.故不可说.(2)"生不生不可说"意为,前一个能生之生,却产生后一个不能生,这种矛盾显然说不清道不明的,故是不可说.(3)"不生生不可说"指,宇宙之始既然并无能生之生(即不生),那么,又何来后者之生呢,这显然亦是不可解释的.(4)"不生不生不可说"意为,宇宙既然不生,那么,再来一个不生就毫无意义了,显然是多余的重复.另外,不生不生也可以理解为,宇宙既然没有能生之始,那么,世界万象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故也是不可说了.有关四不可说的解释,亦请参看李志夫先生的《妙法莲花经玄义研究》,上册,页251.在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册46,页60上至62上),大师也对此四句从多角度做了诠释
.其中,大师说明了十因缘(即十二因缘中除生,老死属于未来的二支外,而将过去至现在之十支因缘称为十因缘)是如何形成四教的.(1)十因缘的每一支皆是生起后一支之因,其因缘生法说明六道轮回生生不息之理,而此生生终无自性,而归于空,故不可说.由此而有以生灭之谛为教义的三藏教.(2)通教人体法入空,了知因缘生法,诸法当体即空.十因缘法中虽然每一支都能生起后一支,而其生起之因皆无有自性,生而其实不生,故不可说.由此形成通教无生灭之谛的教义
.(3)别教人明了空谛之理,诸法本不生也.然而,诸法不但有空的一面,也同时有次第生起之假有的一面,是为不生生十
因缘法,不可说也.由此而成立别教之无量之谛的教义.(4)圆教人顿见诸法实相,清净寂然,因缘和合之生起乃假相,不生是为实相.而众生本具佛性,即无明达于明,十因缘各支并非烦恼之因,直待各支灭除,方能得到解脱.各支当体即是般若实相.既然般若是众生本具的实相,并非人为的造作,故亦是不
生,是为不生不
生不可说十因缘法.因此而有圆教无作之谛的教义.
参见《法华玄义》,《大正藏》册33,页709下.
五境指四种十二因缘境,四种四谛境,七种二谛境,五种三谛境以及一谛境.有关智顗"对五境明智"的论述,参见《法华玄义》,《大正藏》册33,页710下至714下.
参见同上,页711中.
有关七种权实二智的进一步的讨论,参见牟宗三《佛性与般若》册下,页665至671.
有关智顗"展转相照对境"的阐述,见《法华玄义》,《大正藏》册33,页714下至715中.
见同上,页714下.
见同上,页714下至715上.
见同上,页715上.
见同上.
见同上.
见同上.
此一切智虽是二乘人修空观之智,但菩萨亦已获此空智,只是在空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修假观罢了,故智顗认为一切智乃照二乘,菩萨性相本末等十如是境.
见《法华玄义》,《大正藏》册33,页715上.
阿罗汉,辟支佛及大力菩萨因证得无漏而超越三界内之凡夫分段生死.但因其尚未断三界外之根本无明惑,故仍有意生身所受之变易生死.意生身是在如幻三昧中所产生之身,能见无量自在神通,普入一切佛刹,随意无碍,意欲至彼身亦随至.而其所受之生死只是心的生死,并非身的生死,乃心境的一度变易,不可思议.
见《法华玄义》,《大正藏》册33,页715上.
见同上.
见同上,页715中.
见同上.
见同上.
见同上.
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中曾详述十法界众生所居之不同国土,谓"十种所居通称国
土世间者.地狱依赤铁住.畜生依地水空
住.修罗依海畔海底住.人依地住.天依宫
殿住.六度菩萨同人依地住.通教菩萨惑
未尽同人天依住.断惑尽者依方便土
住.别圆菩萨惑未尽者.同人天方便等住.
断惑尽者依实报土住.如来依常寂光土
住."见《摩诃止观》,卷46,页53上.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