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佛头渡台返乡记
千年古佛头渡台返乡记
陈清香
近年来,台湾佛教兴盛,佛化大行,带动人们对古代佛像的瞻礼与景仰,从而加以收藏。不少企业家转移对青铜、玉器、书画的爱好,把目光投向石佛。诸山长老、佛门子弟也有人不惜以钜资收购高古佛像供奉,由於日夕与佛像接触,在像教的潜移默化下,菩提种子也渐植於八识田中。
收集佛像,来源多半是石窟、佛寺或古刹,亦有地下新出土者,如一九九六年山东青州龙兴寺出土了四百多件石佛,咸信为北魏至北宋年间所雕刻,造形精美,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大的佛艺考古发现之一。有趣的是,不管旧有或新出,有不少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一件件渡海来到台湾,这或许是石佛垂爱台湾,加持佛法昌盛吧。
渡海来台的高古佛菩萨像,大多成为公私立博物馆、美术馆的收藏品或陈列品,助益教化,为佛法传播与时代风格提供最佳例证。而有的却从此走入收藏家仓库之中,难得有机会和世人见面。但也有石佛被“出卖”来台,却聿运的能重回故乡怀抱。如震旦行董事长陈永泰先生於一九九九年三月在下知情的暗盘交易中,买到山西灵石县资寿寺的十六罗汉及二佛弟子的头像,运回开箱一看,便立即送返。笔者於二〇〇〇年七月率团考察资寿寺时,—入山门,便赫然见到斗大的「感谢台商陈永泰先生送还罗汉原像—字样,以及陈述送还事迹的文字。
罗汉像完璧归赵,是两岸合作,圆满双赢的榜样,陈董事长功德无量,但罗汉像来台不易,尤其明代雕塑更是稀有,何不让应真们和本上的佛教徒、艺术家、研究工作者见上一面,从而了解其制作过程、时代背景、教化意涵,之後再风光的送回。这般来去匆匆,总觉得有点遗憾。
今年(二〇〇二)春天又有一钜大佛像头渡海来台,辗转为几位法鼓山佛弟子购得,将之捐献法鼓山以感念圣严法师推动心灵环保的愿心。
七月,圣严法师邀请山东考古所所长刘凤君教授来台审核,证实是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内失落的佛头。
既知石佛头来历,圣严法师认为与其收藏於法鼓山,不如送其返乡,头与身接合更能圆满庄严,於是向有关单位申请,送返山东历城,九月间获行政院的同意与嘉许,中国大陆有关单位也极表欢迎。
石佛头流落海外三年,终於可以风光的返回四门塔,这是值得庆祝的事,更可喜的是返乡之前,於十二月一日起假台北国父纪念馆展出,和各地的信众见面,让大家瞻仰一千三百年前的隋代古佛风采。
石佛原始的家在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见封底),现存的神通寺,除了殿基之外,殿宇建物几无踪影,但硕果仅存的四门塔却是无价之宝。它是单檐四角钻尖式佛塔,平面正方形,正面宽七点四公尺,立体高约十五公尺,四面各有一个半圆拱门,因此得名。塔身塔顶均由石板堆建而成,塔檐有五层叠涩向外出挑,四角用石板二十三层磊筑内缩,成方形钻尖塔顶,塔顶置塔刹,是由须弥座山华蕉叶、相轮、刹顶组成。整体观之,简朴厚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亭阁式石塔。一九七七年塔内大修时,发现一石板刻有大业七年(六一一的铭文,因此确知是隋塔,就现存的佛塔而言,年代仅次於建於北魏正光四年(五二三)嵩山嵩岳寺的砖塔。
四门塔内室正中为塔心柱,四门内各有石雕佛坐像一尊,分别面向四方,东方阿闳佛,西方无量寿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佛像均结跏跌坐,须弥座为厚石板磊叠而成,四佛衣纹、手势稍有差别,西方佛结定印,衣著偏袒右肩,外披覆盖两肩的宽袖长袍,敞开前胸,露出带结;东方佛手印、内层衣袍与西方佛相同,但外层再搭水田衣,衣角在左肩结带;南方佛和北方佛的衣纹均悬裳覆盖在须弥座上,中衣不结带,僧衣外搭袈裟,衣角结摆,北方佛双手置膝上,不结定印。(插图)
就风格而言,佛面容为长圆形,佛颈粗大,佛衣线条细致流畅,刀法道劲有力,外形古朴浑厚,接近北齐遗风,佛座上有东魏武定二年(五四四)铭文,但又有唐景龙三年(七〇九)的题记,因此佛像的年代应介於二者之间。
漂洋过海到台湾的石佛头(见封面)是东方阿闷佛,与其他三佛同样顶有肉髻,但较南北佛肉髻稍微低平,螺状发纹,五官端正,双耳贴颊下垂,下巴圆满,嘴角微笑,神情似较其他三佛和蔼。尤其双眉连接鼻梁的棱线十分爽利,和双眼、唇角的线条非常协调,使得佛容突出,是六世纪末七世纪初的风格。
一九七三年修护四门塔时,曾在塔心柱正中发现石舍利函、铜舍利函,以及舍利、水晶珠、黄石珠、绿松石珠和若干钱币。根据专家的监定,认为四门塔是为供奉隋文帝钦赐舍利而建的舍利宝塔,始建於隋仁寿元年(六〇一),完工於大业七年(六一一)
隋文帝杨坚幼年生长於尼庵,由比丘尼智倦抚养至十三岁,在位期间,曾下诏恢复佛教,施绢十二万匹予佛寺,并广度僧尼二十三万人,立寺三七九二所,写经四六函一三二八六卷,修治故经三八五三部,修复被北周武帝所毁佛像一五〇八九四〇尊,新造佛像一〇六五八〇尊,因此赢得“菩萨天子”的美名。
仁寿年间:(六〇一~六〇四)文帝曾赐三十舍利在全国三十州同建舍利宝塔,以报父母恩,神通寺四门塔应是其中之一。
神通寺立寺於东晋皇始元年(三五一)原称朗公寺,是十六国时代燕主慕容德为僧朗所立之寺,隋代时高僧法瓒持杨坚钦赐的舍利至寺内,舍利放光,人众同见,遂建塔以供养。
当瞻礼石佛头之际,也不禁会回顾隋文帝的崇佛功德,供养舍利的壮盛场面,更进而追溯朗公在山东的弘法事迹。面对佛头,也依稀看到四尊全身的四方佛像在保护著舍利。当十二月十五日佛头在台展示完毕,依约送返,届时头与身合而为一,必将重现原有法相,供人膜拜。历城神通寺已为中共当局指定为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故石佛返乡後,必有一番喜庆热闹。日後若有聿游历神通寺四门塔,是否也会见到「感谢台湾法鼓山送返石佛头,完璧归赵,功德无量』的字样呢?(摘自《慧炬》462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