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农历11月19日
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智彗的花串----圣严法师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9日
来源:不详   作者:圣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平常心修习要领

平常心就是禅修者的慧心,实在太好,可是相当难得,因此需要使用方法使情绪化的心境净化平衡。

最实用而简便的方法就是双手合掌,然后用你的两眼看著你两手中指的指尖,专注地保持这个姿势,三十秒至一分钟之后,你的心绪自然平衡下来。另外一个方法是注意你的呼吸,留心出入于鼻孔的气息,也能平息你的情绪。

还有一办法是念“南无阿弥陀佛”,或念“南无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念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不仅身后能往生西方,也能为现世带来平安和好运。

《禅与悟》.三五页

--------------------------------------------------------------------------------

法布施

《金刚经》云,若人以恒河等世界七宝布施,福德虽多,仍不及“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

这就是说,我们用种种的财物来关怀社会、帮助社会,还不如用观念、用思想来帮助人,这才更重要。用财物来帮助人,用完、吃完了,又没有了!又穷了!问题仍然存在。

如果用观念来帮助人,他就能因此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生活情况。同时,改变他的心理环境、心理情况,自然而然地因为内心的转变,生活环境、生活条件也就能跟着改善。

因此,用法布施较之于用财物布施功德更大。

《福慧自在》.一三三页

--------------------------------------------------------------------------------

儿孙自有儿孙福

父母对于子女的观念,千万不可以把孩子当作是自己的财产,不要把他们当成是自己私利的一部分,更不要把他们当作是自己荣誉得失的一部分。

孩子是一个个体,我们一定要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把他们当作是一个人,甚至是一位菩萨。他们来到这个社会,参与我们的家庭,是这个家庭的一员,虽然他现在还小,但他也有他的世界、他的想法。以后,他更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福报和智慧。用这种想法来看待孩子,就不会有望孩子一定要成龙成凤、恨铁不成钢等等的情形。

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父母应该要了解,父母顶多是孩子一生中一个起点的助缘罢了。

《圣严法师心灵环保》.二○七页

--------------------------------------------------------------------------------

怀胎

母亲怀孕以后,就要使自己的孩子在胎里像是处于乐园一般,是一个非常愉快的环境。

虽然胎儿当时仍未具有五官,意识也还迷迷糊糊什么都不知道,但是父母这时的心情,和这胎儿以后成长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母亲在怀胎期间要能常顾虑到肚子里的孩子,态度要保持温和、理性,心境要平和。此时,丈夫也要认为太太肚子里所住的是一位小菩萨,对太太也要像是在接待贵宾一样,呵护备至。

有了丈夫的体谅照顾,太太自然也能保持平静、温和的心情,这样的孩子,以后就会表现理性、独立,有能力而富有责任感。

《圣严法师心灵环保》.二○六页

--------------------------------------------------------------------------------

帮孩子戒毒瘾

如果小孩子吸毒了,最该反省的就是父母,父母不能因此责备孩子,反而要自己承认错误,对不起孩子,因为是父母的疏忽,没有给孩子需要的受及照顾,所以小孩染上毒瘾。这时父母就要赶紧弥补,了解他吸毒的原因,帮助孩子戒毒,责备、打骂都没有用。

再者,现代的中国父母,多半以为宗教信仰是孩子们长大以后的事,让孩子们自己选择。但这是不对的,宗教能够指引孩子走上正途,对不好的诱惑会有抵抗力,内心不再空虚。这样宗教对小孩而言,就像是成长的营养剂,应该由小时起就要吸收,不能等到长大再接触。父母应带孩子到寺院、到教院,让宗教的力量来帮助孩子对抗吸毒的诱惑。

《圣严法师心灵环保》.一九八页

--------------------------------------------------------------------------------

关怀亲人

关怀自己的儿女,算不算培福?关怀自己的太太、自己的丈夫、自己的父母,算不算培福?

算,因为佛教讲的“福田” 即种福、培福的田地,包括自己的眷属在内,众生、亲友、国家,以及师僧三宝都包括在内。因此,支持宗教事业,护持宗教事业,推动宗教事业,是培福。孝养父母、栽培子女,关怀国家社会,尽义务,尽责任,是培福。对于一切众生给予安和乐利,也是培福。

所以,种福的范围包括一切人,亲疏不论,厚薄不分,只要有人需要,我们就要做。不过,我们都是凡夫。凡夫需要从我们周遭的人做起。

《福慧自在》.一四五页

--------------------------------------------------------------------------------

慧业道场

每次新到一地、新遇一人、新经一事、新历一境,都会留下若干值得回忆的印象。人生的过程,的确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新经验。

不论是苦是乐,是辛酸是幸福,每过一天,就代表一天的价值。我们所处的环境,若能善加体验,无一寸不是佛国净土,无一物不是七宝庄严,无一人不是古佛再来;否则,一睁眼便会发现处荆棘。

不过,如果能学著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荆棘,荆棘也是自然的美景之一;如果以智者的方法处理荆棘,荆棘便是构成安全的屏障。

《书序.评介.励行》.一六七页

--------------------------------------------------------------------------------

善用无常的观念

“无常”是指世间现象,都在不断地生生灭灭。

若能懂得一切现象都是无常,便能未来充满信心,对世间充满希望;对美好的抱持感谢,对不好的感到乐观。因此,禅宗的云门禅师要说“日日是好日”,没有任何时间令人失望,也没有任何努力永远失败,自然天天都是大好的日子了。若能细心体验,不仅日日是好日,而且念念都是好念头,虽然并非念念清净,甚至许多念头都是不很好,只要知道,马上回到方法,便是一个新的开始。

是故,每当发现一个不好的念头,立即会有一个新的开始,内心自然欢喜,在此身心轻松的状态下,便会感到时间过得很快,可见若能善用“无常”的观念,便能生活在念念新生、时时平安、精进不懈的喜悦中。

《禅的体验.禅的开示》.二八九页

--------------------------------------------------------------------------------

云无心出岫

云从水出,水化为云,水性向下流是人人皆晓的常识,水无往上升,也是童叟皆知的常识。升降之间,谁在作主呢?

山高水自流,不为什么;无心云出岫,如来如去。因缘如此,自然如此。这不正是诸佛菩萨的化世功德吗?

行云流水,泽被群生,无住无著,无我无人,但确又是适如其时、适如其处、适如其分地或降为水,或升为云;只要众生得益,管他是水是云。

《行云流水》.二○二页

--------------------------------------------------------------------------------

观日落

世人喜日出,而厌日落;世人喜生生不易,而不知生灭不已。佛法则不然,观日落可以得定可以发慧,落日柔和清凉有慈悲相,并可提醒是日已过的无常无我相。其实日出也是无常,落日不异永恒;生生的相对即是灭灭,生灭现象是世界常态,若能洞察生灭现象,便是智者。日出奇景固然很美,但也未脱无常的凄美!

《行云流水》.九七页

 

编辑:木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