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瑞与妙音
如瑞与妙音
所谓“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如瑞、妙音两位师傅在五台山已十几个寒暑。她们有学养又有道行,近些年办“清凉净苑”,尽心尽力,修庙育人。在尼众眼中,她二人均是有能力,有抱负,又是有号召力的师傅。如瑞、妙音被五台山宗教负责人称为“现今鲜有的高水平的佛教人士。”
如瑞和妙音师傅的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出家前,她们俩在城市生活了二十五年。如瑞是中学的教师,妙音是医院的中药调剂师。她们都是一边工作一边念佛后,深感能教书学医的人很多,但能全身心投入佛教的人不多,她们愿意舍弃一切,摆脱尘世累欲,弘扬佛教,推动佛教,不带任何负担地一心一意修行。
如瑞小时候随母亲到寺中拜佛,幼小的心灵便萌发想当尼姑的愿望。她那时以为神仙便是一个“白胡老头”,只要牵着他的衣角,他便会带着自己飞上天空。如瑞是在与通愿的接触中和读佛的过程中接受了佛教的积极创造进取的一方面。
如瑞出家后,就学于中国尼众最高学府——四川尼众佛学院。在学校,她勤奋钻研,吸取佛教精深的营养。
“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是每一个佛教徒的本份。身为中国佛教协会会副秘书长,如瑞非常坚定地认为自己是个爱国的佛教徒:要做佛教徒首先要爱自己的国家,遵守国家的法律。国家昌盛,佛教自然昌盛;科学愈进步,愈能证明佛教的合理性。而她能做到的,就是在中国宣扬佛法,把“清凉净苑”建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弘法大本营。她和诸位师傅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声誉,教育尼众爱国爱教,守法自尊,让中国比丘尼在世界上站立起来。如瑞说她要以尼姑的特殊身份为国家做特殊贡献。“我们出家人三点起床,祝愿国泰民安,祝愿社会上好人多起来,国家富强起来,”如瑞这样说。
如瑞认为菩萨精神就是为大众办好事的精神,“清凉静苑”办置以来,她每天讲经说法达四五个小时以上,她的学养及口才令尼众折服。普寿寺规矩有一条:如瑞、妙音没有发号施令的权利,只有为尼众服务的权利,犯了事一样处罚。她们每天同大家一同吃,一同住,一同早起晚睡,如此,如瑞仍然觉得愧欠,没有种粮食下厨房却每天吃饭,不会做的事很多,却每天受用,她只有更努力修学佛法及弘扬佛法,导人向善、积极,使信众的人格一天一天提高。如瑞说:“飘去的是云,留下的是天,天还是那样的湛蓝。流来的是水,流去的还是水,一切顺其自然。我要求自己,没有得就没有失的痛苦。我要求自己,奉献、奉献再奉献。”
与妙音师傅接触中,她不止一次地谈到自己的母亲。
“妈妈从小教我们,要想学佛先学做人,要想利已先利他。”母亲对儿女们的教诲使妙音姐弟受益匪浅。
小时候,弟弟路过一户人家,随口说:“这是瞎眼的家。”妈妈马上阻止:“你不能这样说,是双目失明的张大娘家,她很不幸,我们要同情她,帮助她。”
弟弟12岁小学毕业,正值文化大革命,想想将来要插队当农民,他不想念书了,想现在就去学一门手艺。妈妈又阻止道:“要让我的孩子读书,将来就是去扫马路也要读完大学再扫。”
妙音弟弟插队后考上大学,学习成绩非常好。学医5年后,两次考上出国研究生,现在是德国的医学博士。弟弟说:“这都是母亲念佛的结果。”
“母亲念佛,带给儿女的是幸福,”这是妙音姐弟对逝去的母亲发自心底的怀念。妙音现在与两个妹妹同时出家在五台山,母亲给予的一切,已点点滴滴溶化在她们的血液和生命之中了。
每天都可以看到寺内外妙音忙碌的身影,寺中从小到大的许多事情都在她单薄的肩头承担着。我不止一次看到,妙音弯腰随手捡起落在普寿院里的小纸片及杂物。
“这寺何时能建好?”我问。
“随份随缘。”妙音笑答。
如瑞、妙音两位师傅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净化着自己,同时为自己的国家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她们身上我看到了严谨勤勉,清静戒律,学养道德兼重的宗教情操,她们是中国佛教的希望所在。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