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瑞岩寺与扣冰古佛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兰宗荣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瑞岩寺与扣冰古佛
  兰宗荣
  岁在辛巳冬末,我在武夷山度假区工作主余,忽然萌生出去吴屯乡瑞岩寺看看的念头。距离武夷山市区27千米处的吴屯,虽地处崇山峻岭之中,可是拂开尘封的历史,不难发现:自唐宋以来,这里战乱不及、土地广辟、物产丰饶,而且名流辈出、人杰地灵;出了闽北恩科第一状元彭路(字通吉),他于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 “以特奏廷对为第一”;还出了24名进士及许多武将;而瑞岩寺及道行高深的扣冰古佛更是名闻遐尔。我早已心存仰慕,慨然前往,并随记所见所闻。
  山门禅意
  瑞岩寺离吴屯还有3千米,通往那里的道路已修建一新,是条舒坦的柏油路。从吴屯步行前往,沐浴着冬日的暖阳,欣赏着一路的田园风光,倒也惬意。拐过一个山岗后,隔着田洋遥望前方山坳的那边,有飞檐红瓦露出,精神为之一振,想必那就是瑞岩寺吧!
  不久,看到了崭新而巍峨耸立的石构山门。山门石梁正中,端坐着一尊小佛像,四根石柱顶部雄踞着四头石狮,它们都直视前方,仿佛在迎接远来的客人。石梁上题有隅刻绿漆的横额: ”瑞岩禅林”,右联为: “瑞岩境处山鸣谷应水常流”,左联为: “禅林殿里烛光佛影千万载”。进入此门就意味着进入了一个佛门胜境。
  走过山门回望,又见一楹联,横批“回头是岸”。上联: ”扣禅扉,动心弦,万法仙宏开觉路”,下联: ”冰壶影,静澄怀,刹那灵山映瑞岩”。原来此楹联为藏头联, ”扣” ”冰”两字各嵌联首,隐含着本寺供奉的祖师的法号。上联是描述香客进入山门后的禅意感受,下联寓有高僧劝世意味。禅联不仅尽兴弘扬佛法,而且文学性高妙。上联的”万法”和下联的“刹那”,表面上看不对仗,但却是珠联璧合的巧妙构思,因为”刹那”是梵文佛语的汉译,意即”一瞬”,与“万法”恰成对偶词。下联的“壶影”则指”壶中物㈠酉厂和”花下影(色)”,泛指酒色欲火。无限的禅意,蕴藏在对仗工整的楹联之中,它劝戒世人要扣(同叩)开佛国禅门,冰释酒色欲火。扣冰之意,跃然山门之上,令人玩味无穷。
  寺刹巨构
  过山门不久,就抵达瑞岩寺。瑞岩寺除了寺前的照璧崭新亮丽外,整体建筑古朴庄严。它是武夷山市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寺,建筑面积达上万平方米,始建于唐广明元年(880年),距今已有1100余年历史了。建寺时称“瑞岩院”,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赐名“寿圣院”。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赐名“瑞岩寺”。寺庙依山而建,殿堂层层而上,高低错落,井然有序,蔚为:仕观。
  拐过照璧,只见左侧千年古树,枝繁叶茂,这应是瑞岩寺历史的见证吧。拾级而上,仰望寺门,横额“瑞岩禅林”四字赫然入目。进入寺门,即到了弥勒殿,殿中弥勒佛盘坐挺肚,笑容可掬,仿佛善诱世人: ”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世间可笑之人”。左右两侧有威武雄壮、面目狰狞的“四大金刚”。
  穿过水池,进入大雄宝殿,如来佛端坐正中,十八罗汉沿墙摆开,或龇牙咧嘴,或面目狰狞,或三头六臂,或举剑降妖。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大雄宝殿往左可到观音阁,金莲坛中站立观音,除两眼两掌外,左右各有10手,手中各有1眼,成40手40眼,手手护持众生,眼眼观照世界。每逢农历六月初一庙会吉日,善男信女争相磕拜,说是”小姐求郎,必是书生貌状元官;郎求姑子,更是贤妻良母貌似仙”,且有“求男必生男,求女必生女”的说法。
  观音阁西行,古佛殿(也称祖师殿)映入眼帘,只见龙行殿顶,凤立飞檐,朱红大门,巨柱立斤。瑞岩寺的”开山祖师”——扣冰古佛居正中,左右有他的结拜好友岚谷的安公佛与建阳的于氏老佛。东侧则有德高望重、 “止杀投戈,来栖岩谷”的唐将军、葛将军、周将军配祀。古佛殿东邻法堂。
  大雄宝殿后有大王殿、法堂、方丈、斋房、厨房、库房;观音阁前方有僧舍、花园、西净(厕所)等配套建筑及景观。整体建筑构成了一个庞大严整的院落。
  扣冰履历
  “扣冰”古佛确有其人,俗家姓翁名藻光。因他“夏则衣褚,冬则扣冰而浴”,所以世人称他为“扣冰古佛”,而他的真正法号“辟支”,反显得有些陌生了。他于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年)二月初八生于吴屯翁屯水东村,出身官宦家庭,他祖父巨隅在唐荣王府为官,时逢安史之乱,中原兵连祸结,就携族亲入闽定居崇安。其父承钦也是朝廷命官。其叔承赞是唐昭宗乾宁间进士,累迁谏议大夫。唐亡后任闽国丞相, 曾劝王审知建“四门学”。因藻光夙有佛根,志切修炼,13岁出家为僧。
  他出家后,拜清潭寺行全和尚为师,并鼓励师父重建清潭寺。还于唐懿宗咸通五年(864年)在岚谷兴建兴福寺。不久,又杖锡云游大江南北,广播慈威宏施。在江西信州鹅湖曾受鹅湖禅师挽留。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抵洋庄三渡桃枝寺,只是此处山浮水浅,恐难入道。后来,彭迁将军(曾于贞观年间垦辟新丰乡,即现在的武夷山市)之玄孙彭挡因年高辞去建州兵马都监之职,建精舍于吴屯东畔山下(吴屯黄岭头),与文人墨客吟诗作画,读研书经。恰逢扣冰成名,就请他入室,讲经论典。彭挡想皈依佛教,就在屋旁为扣冰盖一座广福寺。此地虽然清洁,但终嫌咫尺民宅,红尘扰扰,难以清静,于是又在萧坜源田洋造一寺迁入居住。又因此地三光不临,地势虚浮,非正道成佛之地,彭挡念及扣冰积善成德,名扬四方,为造福基,不惜借钱,于唐广明庚子年(880年)的东畔山下建造了瑞岩寺。
  瑞岩寺建成后,扣冰时年三十有七,入寺定居,焚香诵经。后唐天成三年(928年),闽王王延钧闻古佛大名,赐旨相请。扣冰受闽王礼聘欣然起行,跋山涉水至福州。闽王与臣僚将他迎入宫,并将袈裟披挂其身。扣冰见闽王心诚,就直言奉劝闽王“勿多杀”,诲其爱民、护民、取民心之理。延钧据此施政,果有效应。因而扣冰又被誉为“王者之师”。此后,他到鼓山涌泉寺坐禅讲经,于当年腊月二日午时圆寂于福州鼓山涌泉寺,寿85岁。据说他坐逝那天,四处异香扑座,瑞气凝坛;半空飘笙乐之音,殿角有香花之象;云色惨空,鸟声悲野。闽王感谢其生前的谏诤之言,以稣油香薪焚化其身。由扣冰古佛的弟子法云捧骨灰归葬瑞岩寺法堂之后,并耗资10万钱,建瑞应宝塔。闽王也叫人拾其舍利子,以金瓶装盛,立塔于鼓山涌泉寺茶毗所,亦称“瑞应宝塔”。千百年来祀典优崇。
  龙井传奇
  打开古佛殿的左后边门,有一口龙井,又名瑞岩泉。龙并与厨房后井相对,形似一对龙鼻,水源不绝,冬暖夏凉。据说“饮之祛病,洗手运来。”瑞岩寺的修建民间传说与此井有关。
  据传,扣冰和尚出家后,为了拜师访友,云游各地名山胜境。有一天,他路过建阳水吉一员外家门口,听到有人嚎陶大哭。他走进看个究竟,才知是员外7岁的独生子死了。扣冰和尚目睹这一惨状,就发慈悲之心,口中念念有词,突然孩子复活了。员外夫妻俩高兴不已,就叫儿子磕头谢恩,并拜为义父,且愿以重金酬谢。扣冰说道: “出家人惟禅是悟,四大皆空,钱财何用?你若执意酬谢,就捐些山上的杉木建庙吧!只需一袈裟杉木就行。” 员外欣然同意,心想一袈裟又能装多少?而扣冰一撤袈裟,暴风骤起,扫去山上杉木尾巴,并说: “无尾者,归我也!”
  公元880年,扣冰和尚招匠兴工,开始建庙。水吉员外山上的根根杉木从龙宫龙并下浮出,直到瑞岩禅林落成,木匠说木头够了为止。最后剩一根直竖在井里,以后再也拉不动。千年不腐,俗称”神木”。由于木匠师父计算有误,尚差一根柱子,只得用木条拼成。经庙里师父指点,我用手轻敲古佛殿中的一根柱子,砰然有声。细观外表,确实由许多木条拼成,与众不同。这些神迹传说,使我对扣冰古佛又增添了几分敬意与神秘。
  名垂万古
  扣冰古佛是一位佛学造诣很深的高僧。民间传说他能降龙伏虎,他坐禅时常有二虎侍侧。后人在寺前浴冰溪上建“扣冰伏虎廊桥”来纪念。而且说他还能呼风唤雨、镇魔除妖、消灾弥祸、恩赐福寿,且生前又事父母至孝。他圆寂后百姓立像顶礼膜拜,世代奉若神明。旧时,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扣冰古佛生日前后,崇安城里还举办盛大庙会,并成了民间的狂欢节、物质交流会。建阳、浦城等地都有他的遗迹。他的影响还播及浙赣,甚至远至四川峨眉山都供奉着他的神像。他名列佛教典籍《五灯会元》之内,成为闽籍香火最盛的佛教菩萨之一。
  他还屡受历代朝庭敕封尊号。闽王封他为”妙觉通圣大师”;南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年)封其为“慈济大师”;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封“法威慈济妙应大师”;再过19年,宋孝宗淳熙十一年(们84年)封“法威滋济妙应普照大师”;宗理宗宝祜元年(1253年)旨敕加封“灵盛法威慈济妙应普照大师”。他身披数重殊荣,发出莫大声光,不愧为一代圣僧。
  瑞岩寺地处东畔山、将军山、马舔岩之间,田园山色构成一幅美景。历代不少文人墨客,跋山涉水,慕名而来,并题诗赞美。南宋大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曾策杖寻访,并作诗一首{咏瑞岩寺》 “踏破千林共叶堆,林间台殿欲崔巍。欲泉喷薄秋愈响,山翠空蒙画不开。一壑祈今藏胜迹,三生畴昔记会来。解衣正作留连计,未许山灵便却回。”此外他还留有歌颂唐将军、葛将军和周将军的题赞。
  朱熹深受扣冰古佛的影响。据传,古佛践行禅宗佛理,常扪心自问, ”惺惺否7,t自答到: ”惺“ (意为清醒)o朱熹对其抑制情感的“惺惺之说”大加赞赏,并受此启发,认为要“明诚意”就必须摒去物欲杂念,做到慎独、表里如一而无自欺,而后心才可正。两人虽为隔世之人,却是“惺惺惜惺惺”之慨。经圣贤的奖掖,更使扣冰古佛声名日隆。
  时光疾逝,转眼千年。瑞岩寺香火依然长盛不衰,现仍有僧侣20令人。而且善信功德络绎不绝,山门、照璧等建筑就是由善信魏东升、邱禅坤等人捐28万元巨资修建。加上武夷山市政府的重视,瑞岩寺与扣冰古佛作为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组成部分,作为武夷山主体旅游风景区的外围人文景观,必将与武夷山一起越来越受世人的嘱目,并由此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作者工作单位为南平师专政史系)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